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谁的皇后 >

第425章

重生之谁的皇后-第425章

小说: 重生之谁的皇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琛乖乖应了,又道:“李尚书回家了。”

    周城奇道:“几时走的?”

    “大约……三更到四更之间。”

    周城先是一怔,随即笑道:“想是孤枕难眠——总是咱们没尽到地主之谊。”

    周琛余光不自觉往帐幕那头瞟了一眼,但觉齿颊芬芳,更不知帐里如何艳光。

    周城摆手让他下去。

    待门合上,便转头道:“行了别装了,我知道你醒了。”

    帐中却全无声息,周城还道自己听错了,不过片刻,里头就传来嘉敏气急败坏的声音:“我的衣裳呢?”

    “娘子忘了,娘子昨儿过来就没穿——”

    一只枕头自帐中飞出来。周城就手接住,掀帐往里看,就看见他娘子抱着薄被十分警惕地看住他,登时笑道:“昨晚娘子热情得为夫都招架不住,人家是下了床才翻脸不认人,娘子这还没下床呢——”

    嘉敏是无论如何都不信这货会有“招架不住”的时候,只委屈道:“人家费了好些功夫才做成的。”

    周城昨晚也是犯困,没给她仔细找,这时候仔细找了,只找到几块破纱,喜孜孜捧到嘉敏面前问:“娘子要穿吗?”

    嘉敏懒得再与他废话,呜咽一声,生无可恋躺平。周城收了戏谑,凑过去与她说道:“娘子要喜欢,为夫赔你十件就是。”

    嘉敏瞪他:“我要那么多件做什么——”

    “穿了跳舞给我看啊。”

    嘉敏:……

    这人怎么能这么理直气壮地不要脸!

    周城取了自己的袍子给她,太大了,怎么都遮不住胸口风光。嘉敏饿极了也没法与他计较。周城又叫水进来服侍她梳洗,又传食物。他是已经吃过,见她吃得香甜,忍不住又吃了几块糕点。

    嘉敏问他:“今儿不出门?”

    “我要出去了,娘子怎么办?”他瞟一眼她的胸口。料她也不敢出门。这又不是公主府,他也不好抱了她回房。要撞见什么人,估计她这辈子都不肯再来他的大将军府了,“谁来服侍娘子?”

    嘉敏:……

    她的婢子都死绝了。

    “况且,”周城又道:“你阿兄催我们给他生个外甥呢。”

    嘉敏看他。

    周城只当是不解其意,笑着摊手道:“我知道今儿不成,不过既然是奉旨赋闲,就有的是时间,陪娘子踏青——”

    “如今都能踏黄了,还踏青?”

    “礼佛——”

    “郎君连文殊、普贤都分不出来,好意思说礼佛?”

    “谁说我分不出来,文殊手里有剑。”

    “那普贤手里拿的是刀?”

    周城仔细想了片刻,奇道:“难道不是?”

    “这话让母后听了,小心治你大不敬之罪,”嘉敏点了点他的胸膛,又道,“我过几日要回宫,等送了阿言出阁再回府了。”

    周城颇为遗憾地叹了口气:“等你妹子出完阁,我这头也要备二郎的婚事。”

    嘉敏不在意地道:“我问母后借人手给你。”

    周城心里摇头,他这个娘子,也就为了他肯亲力亲为,其余能躲懒就躲懒,也不知道从前在宋王府是否也如此。“……到秋天可以陪娘子进山打猎,”周城捏了捏她的胳膊,“把娘子养得壮实一点,也省得——”

    他凑到她耳边低语了几句,嘉敏又红了脸,嗔道:“我府里有个厨娘,膀大腰圆,郎君一定很喜欢。”

    周城上来撕她的嘴。

    调音里,临水豪宅。

    李十一郎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耐心。事情根本无迹可寻,就只是一个背影的类似,能得出什么,他不知道。幸而是夏天。夏日的清晨天亮得早,方才露珠还在草尖上,忽然就没有了。

    空气里充满了躁动的暑气。

    “……来了!”仆从提醒他。

    人的影子是渐渐清晰起来的。起初一袭青衫,然后颀长的身形,再然后渐渐清晰的轮廓。李十一郎微叹了口气:“拿下!”他身后立刻就窜出来三五条大汉,如狼似虎地朝那少年扑了过去。

    很快就将他绑了个结实。

    那少年挣扎起来,包袱落在地上,珠宝首饰散落。李十一郎默默踱步到他面前。那少年哭得梨花带雨,仍不敢高声喊叫,只跪地求饶道:“贵人、贵人饶命——”他心里知道是落进了陷阱里。眼前这个英俊的男子,恐怕就是昨晚佳人的夫君——别说赚一笔了,能留条命都靠运气。

    他就说了,他哪里来这么好的运气,财色兼收。

    那男子却只盯住他,目光如秃鹫。他方才觉得像,如今又不觉得了。他不觉得那个人会如此低声下气,一把鼻涕一把泪地与他说:“……家母重病卧床,等着小人兑些银钱买药,小人也是没办法……”

    “那个女人——”那男子终于开口,却道,“里头那个女人,与你都说过些什么话,一个字也不许漏!”

    那少年吃了一惊,目光里登时露出迷茫的神色,光从气势上他就能看出这个男子身份不低,只有常年居于上位者方才能有这等气势,然而从他的问话听来,他竟然、竟然不是那个美人的夫君吗?

    那他又为什么?

    为财?他看了一眼地上散落的珠宝,这个男人可一眼都没有看;为色?不会吧,他也过了能做娈童的年岁了;还能为什么?他这会儿想不明白,也知道没有多少想的时间,便竹筒倒豆子似的一五一十将如何遇见美人,如何做了美人入幕之宾,又如何为人唆使,偷了珠宝首饰出来换银钱。

    李十一郎静静听着,天光越来越亮了,日头就挂在头顶,他看了一眼仆从,仆从会意,上前去叩门。

    片刻,边上开了角门,探头出来一个老苍头,看见那仆从还没什么,待看见另外一个仆从手里提着的美少年,登时一惊,却听见有人淡淡地道:“我是你家娘子故人,有话要问你家娘子。”

    这时候抬头只看了一眼,赶紧缩头闭门,进去通报了。

    ——他是知道自个儿家里主人来头不小,具体什么身份其实也不甚清楚,但是他阅人甚多,他看得出来,门外站着的,是个贵人。

    郑笑薇正在气恼中,她一早起来,枕畔空空,问了底下人,竟然推说不知道!都睡死了吗!忽听得外头人禀报,心里咯噔一响,她可不认为这个藏头露尾的“故人”会有什么善意。

    珠宝首饰什么的身外之物,丢了就丢了吧;这处宅子是她赁来,就算是查也查不到她头上;宅子里大多数下人都不知道她的身份;至于那个偷她首饰出去换银钱的负心汉——就更算不得什么了,这样美少年,洛阳城里别说上百,三五打总是有的,别人还不见得这般忘恩负义。

    盘算过,当机立断,叫了贴身婢子进来给她换装。只粗粗梳个髻,穿的男装,只带了贴身几个婢子从后门走。孰料门才一开,就看见李十一郎似笑非笑的面孔:“郑娘子,又见面了。”

    郑笑薇:……

    怎么是他?

第606章 衣冠

    “尚书郎觉得他像一个人?”郑笑薇简直莫名其妙,“恕我无知,实在并不知道尚书郎什么意思。”

    李十一郎抬手,手里抖开一幅画,郑笑薇看了一眼,甚是眼熟,却想不起名字。

    李十一郎瞧她这表情也知道她想不起来,心里多少为花阅觉得悲哀——虽然他如今是知道了当初遇见的不是什么仙子,就只是个寻欢的贵族妇人,却还念念不忘。谁想人家早忘了他。

    “娘子再看看这张。”李十一郎又抖出一卷画。

    郑笑薇这回微微有些变色,她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原来尚书郎在找我三哥?”

    李十一郎颔首。

    “尚书郎难道不知道,我三哥早就没了吗?”郑笑薇道,“当初太后死的时候——”

    “郑娘子当时不在洛阳。”

    “我是不在洛阳,但是人人都知道——”

    “没有尸体。”李十一郎打断她,随手收起画,“郑娘子不记得清明前后被郑娘子抛弃在城外的花郎,花郎却记得郑娘子去过的地方。”

    郑笑薇心里一沉。

    李十一郎道:“……那里头也没有尸体,就只有衣冠。”郑念儿和郑林的衣冠冢。

    郑笑薇垂头道:“就只有衣冠,是我立的。是,我清明拜祭了他们。我知道尚书郎怨恨他,兴许尚书郎指望他还活着,这样,便有机会为家人报仇……但是尚书郎还是死了这颗心吧,他死了。”

    她想不起李十一郎说的“花郎”,不过他说被她丢弃在城外,她倒是记了起来。她当时不知道哪里来的戾气,如今李十一郎两卷画对照,她也觉得不像。她三哥那样的绝色,余人不过庸脂俗粉。

    她不过是找了些庸脂俗粉——她从前竟不觉得,她从前竟不知道自己在找他。兴许是埋得太深,因她知道不对,那就像她父亲和姑姑,像汝阳县公和平原公主……那不对!但是她还是在找他,找他的影子。

    那种深藏的,无能为力的悲哀汹涌而来,她竟不得不为之深吸了一口气,那就像是溺水的人从水里探出头。

    “没有尸体。”李十一郎固执地重复。

    郑笑薇甚为疲倦地看了他一眼:“很多人都没有找到尸体,当时乱。连太后的尸体也是找了许久方才侥幸找到,何况我三哥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

    “郑侍中可说不上无足轻重。”

    “随便尚书郎怎么说,”郑笑薇道,“便他仍在世上,我也再没有见过他。”

    “郑娘子和郑侍中——”

    “那天我喝的酒!”郑笑薇忽然打断他,“尚书郎还记得吗?七郎书房里的酒。”

    李十一郎不知道她何以把话题岔开到如此之远,微怔:“那酒——”

    “那酒叫猴儿采,尚书郎听说过吗?”

    李十一郎博览群书,哪里能不知道:“《蓬栊夜话》中记载,黄山多猿,采百花成酒。因常在悬崖峭壁中,却是不容易得。”

    “是不容易得,”郑笑薇突兀地笑了一声,“那尚书郎再猜猜,那酒,七郎自哪里得来?”

    李十一郎不觉得这是什么要紧事,只道:“以荥阳郑氏的家底,郑家有什么,李某都不会觉得稀奇。”

    郑笑薇摇头,眉目里渗出一点惨淡的颜色:“看来尚书郎是不想猜了,也许是猜不到,也许是不敢。”

    她说“不敢”,李十一郎觉得心里瑟缩了一下,一些年代久远的记忆,影影绰绰地浮了上来。他想要按住它们,就像在江河里按住一条鱼,鱼很快脱手而去,就只剩鱼尾摆动时候留下的水痕。

    水痕也很快就没有了。

    “郑娘子……”他沉吟道,“还是不要与我卖关子的好。”

    郑笑薇看了看他。有过一阵子,这位李十一郎风头极劲,赵郡李氏宗子,燕朝最年轻的御史中尉,兰陵公主的准驸马——偏生她从没有见过他,然后很突然地……也许也不是那么突然。

    到再归来,他高居尚书之位。父亲总说他能干,说从前看他,也就是个稍稍出挑的公子哥儿,如今脱胎换骨了。她不知道他从前什么样子,出现在她面前的尚书郎,像是个照着书里标准打造出来的君子。

    奇怪,李家竟然能养出这样的人,她印象中藏污纳垢的李家。

    他叫她不要卖关子,她便真的不卖了:“那酒是我藏在七郎书房,从前,她还在家里住的时候,膝下子侄虽多,却只偏疼我一个……”

    听到这里,李十一郎已经知道她说的是谁。

    “……我姑姑不过一介女流,身无长物,那些稀罕物,都是人家送的,”郑笑薇淡淡地说,淡淡地面对李十一郎审讯的目光,“我见过他,那时候我还小,一直到前儿见到尚书郎,方才知道那人是谁。”

    李十一郎呆住,原来不仅是他看见她的脸,会想起惊鸿一瞥,她看到他,竟会能想起多年前旧事。

    “我姑姑……送到你们李家的时候,也是好端端的女孩儿,德言容功俱备的大家闺秀,也是你们李家千求万求求去的。”

    说到这里,戛然而止,再没有下文。

    李十一郎从郑笑薇的宅子里出来,日头已经升得老高,天气也热了起来,街道上渐渐充满了人,引车卖浆者熙熙攘攘,苦行僧竹杖芒鞋。人的脸上洋溢着各色表情,欢喜的,懊丧的,欣欣向荣,充满希望的。

    他是没有希望的。就算他回了洛阳,就算他身居高位,就算所有人都觉得他春风得意,他也是没有希望的。

    他心里已经长不出那种东西。

    他自束发向学,学的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如今——他不知道到如今算什么,他或者还有治国平天下的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