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谁的皇后 >

第423章

重生之谁的皇后-第423章

小说: 重生之谁的皇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琛听说公主来了,先吃了一惊,猜想是兄长上朝得急,委托了她处理豆奴和芈氏的事。昨儿晚上闹得厉害,他也有所耳闻,不过他与姐夫一家,不及兄长亲近,既然没人来报,索性装了不知道。

    但是公主来了,就不能再装死。因起身相迎,目光低垂着,就看见浅红色的裙摆。夏日里裙裳薄,透着光,层叠如舒展的花瓣。她如今不穿白了。该是兄长喜爱这些鲜妍明媚的色调,他想。

    到听她说了来意,心情又不一样。原来她此番出宫,是为了他兄长生日。他兄长也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当然有生日要过,只是素常——素常都在营里,不是行军就是打仗,谁会记得这个。他父亲就记得自个儿生日,母亲也就牵挂他,牵挂不到兄长身上去,想来也就阿姐记得,不过她新得了孙儿。

    从前他总觉得,公主下嫁他兄长多少有被迫的成分,她想报仇,他兄长手里有人马。

    一个被劫掠的美人。

    然而——

    “……难得郎君人在洛阳。”她这样说,“想烦请二郎拟个名单。”眉目里都是喜气。

    不止是名单,下帖子,排座次,菜式与食具、花木装饰,歌舞班子,都须准备起来。一些是周琛知道的,一些周琛也不清楚其中诀窍。嘉敏虽然不擅长,好在她有准备,出宫时候就问谢云然借了人手。

    周琛先定了亲友故旧,再跟从周城从朔州先投杜洛周,再投葛荣的亲信,然后再提到中州诸人,他念一个,嘉敏记一个,有时斟酌,周琛远远看了一眼白纸黑字,就仿佛墨色莲花开了一朵又一朵。

    天热,传了冰在屋里,又有人打扇,还是有汗滴下来。洛阳权贵有用香的习惯,周琛闻不出是什么香,只觉得淡。

    周琛问:“……帖子也公主亲自写吗?”

    嘉敏吹了吹纸面,笑吟吟道:“收帖子的人家一看这字,就不敢给你阿兄送女人了。”

    左右婢子窃笑。

    周琛也失笑:“公主无须担心这个。”

    嘉敏原只是说笑,这会儿倒又正色添了一句:“家里清净些总是好的——二郎也快要成亲了。”

    周琛疑心她是因了尉灿纳妾有感而发,只应道:“二郎受教。”

    名单渐渐就写得长了。大多是嘉敏知道的人,也有她知道、却不在名单上的,细问已经没了;也有后来提拔的;也有不在京中的。嘉敏再添了二三人,忽听周琛又问:“阿兄生日,公主备了什么礼?”

    说来悲剧,偌大一个大将军府,需要给周城备礼的就只有他和尉灿两个。尉灿遭了事他也不好去问。

    嘉敏笑道:“二郎是在为大将军刺探军情吗?”

    周琛低头想了片刻,改口问:“通常,小娘子想收什么样的礼物?”

    嘉敏“咦”了一声:“原来是为十七娘准备的。”周琛的未婚妻在家中行十七,在族里排行嘉敏也记不得。

    周琛笑了笑。

    嘉敏道:“十七娘是要及笄了吗?二郎给她打支簪子,或者送匹衣料——我前儿得了几匹云锦,二郎要不要拿去给十七娘裁衣?”她当初及笄,就被萧南硬塞了礼服和簪子——未婚夫婿却是可以送的。

    “我阿兄……送过公主什么?”周琛却问。

    许佳人在一旁笑道:“大将军什么都送,什么时候看到花开得好,也叫人送过来,吃了碟豆腐皮包子,也生怕公主从未吃过似的,去年从夏州回来——”

    “佳人!”嘉敏喝了一声。

    这件事实在太丢人了,那货从夏州回来,给她带了串牙齿串的手串,说是党项族酋长送他的。嘉敏森森觉得这货审美品位有异于常人。

    周琛是万猜不到这个。

    嘉敏想了一会儿,又道:“送笔墨纸砚也是好的,”虽然宜阳王家传并不太风雅,“你阿兄那里尽有。”

    周琛点了头,却道:“公主字写得很漂亮。”

    周城到酉时才回来,还没有用饭,嘉敏陪他用了饭。

    问起尉灿和芈氏,嘉敏道:“阿姐还在看护她,豆奴今儿一天都没有出房门——总须得等几天。”

    周城道:“有件事……”

    “嗯?”

    “长安像是出了事。”

    “我表姐——”嘉敏知道周城特意与她说,多半是和贺兰初袖有关。上次韩舒没能得手,她不知道她表姐还会不会有下一步动作。虽然隔了这么远,她表姐也不是格外针对她——主要还是为了解除周城对长安的威胁——何况如今长安局面不比洛阳安定。饶是如此,她的亲事还是办得小心翼翼,唯恐有个不测。

    周城道:“还不清楚什么事,但是陆将军……像是有一阵子没有消息了。”

    嘉敏眨了眨眼睛:“那是不是说——”

    “如今还很难说。”周城道,“延州刺史请求内附,但是延州距长安不近,所得消息不尽不实,也不能判断是不是反间计。”济北王之前留在元明修身边的耳目自元明修死后几经清洗,到如今两地阻隔,消息便不如从前灵通。

    嘉敏从前是恨不得弄死贺兰初袖,她死了就没人与她为难了,但是自她去了朔州,两人唯二见面,一次是周城将她从青州带走,一次是邺城,她帮忙说服了陆扬退兵,渐渐地竟减了恨意。

    虽然后来又冒出个韩舒,但是也过去半年多了。渐渐地也就把她当了不相干的人。两国交兵,各为其主。又如今温姨娘新得了麟儿,全部重心都在两个儿子身上,休说千里之外的贺兰,就是她这个近在咫尺的,也都顾不过来了。这样一想,竟有些惺惺相惜——都是没妈的孩子了。

    因说道:“慕容将军野心可比陆将军大多了。”

    周城笑道:“无妨。”

    “如果果然——”嘉敏忽又问道,“周郎是不是要提前出征?”

    周城凑过来亲她:“娘子这么快就想我了?”

    嘉敏:……

    “如果我出征,娘子要不要随军?”

    嘉敏:……

    这货想得很美。

第603章 寿宴

    冷的光打在地面上,贺兰初袖面上没有什么表情,她已经想不起她死第一个夫君时候的心情了。

    第一个——元明钦,她活过来再看到他的时候,心里毫无波澜,她于是相信她是不爱他的,从头至尾,都不过为了皇后的权势与虚荣。虚荣是虚的,权势是真的。带来的好处也是货真价实的真。

    后来她心里有过萧南,她不觉得那有什么不对,萧南那样一个人,无论出身、容貌、才能……如果他爱她,那真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夫君了。得不到多少有点遗憾。特别在遇见陆扬之后。

    陆扬待她好,但是他不够好。

    他不够好,但是他死了。

    那天从宫里回来开始咳血,当时就传了御医,咳了整晚,没能救过来。是很突然,也不算太突然。有时候贺兰初袖几乎以为,这是个必然的结局。他手里有太多东西,他的野心不足以驾驭实力。

    她是一点一点看着他的脸色灰败下去,夜这样漫长,夏夜里的更漏,他握住她的手,断断续续交代了身后事。

    他说:“我杀了天子,这是我的报应。”

    她不信什么报应。如果是报应,元明修死得那么痛快,为什么他要死得这么痛苦。

    她几乎不必去猜,她知道凶手。她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她有谋略,她也占了先机,但是没有运气。她相信她已经没有前世的运气,她认了,她认了命,就算陆扬不够好,她也觉得日子可以过下去。

    人在某些时候是必须认命的。

    他的孩子都年幼,就资质而言,看不出哪个胜过他;她也没有给别人养孩子的耐心。那该是孩子生母操心的事。她没有孩子,她想她这辈子都不会再有孩子。她也不想要。从金陵回来她就问过他:“如果我生不出孩儿呢?”

    他当时怔了一下,她想兴许他是真想要一个她的孩子,但是最终他回答说:“那就拣个你喜欢的养在膝下。”他怕她老而无依。毕竟人的一生这样长,他如今喜爱她,谁知道会不会有厌倦的一日。

    人的可怕之处在于,连自己都信不过自己。譬如,她不知道她几时会忘了他。总会忘掉的,如果她要活前世那么久的话,那至少还有二十年。太久了。这样久的时间里,困在过去——只有三娘才那么傻。

    傻透了。

    她觉得她眼下做的事也傻透了,她应该毫不犹豫地、立刻、马上,果断地忘掉他,带着他的遗产考虑投奔别人,元明炬或者慕容泰,那自然是慕容泰,迟早会是慕容泰胜出,她是知道结果的人。

    她还能把自己卖个好价钱,趁她还没老,她还有机会。后宅里的厮杀她一向得心应手。没有什么可怕的,她从周城手里逃出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如今——她手里攥着陆扬至少七成的势力。

    慕容泰会需要她的,他是个现实的人。

    理智很清楚,但是她还是选了一条傻路。说给三娘听,她会笑吧。她这一世,就果断地不要萧南,跟了周城——她知道跟周城的好处会远远大过萧南。她们姐妹的选择倒像是掉了个个儿。

    就让她笑吧,她认输。

    她就想看元明炬和慕容泰的下场——她就想他们不得好死。

    脚步声终于响了起来,门被推开,贺兰初袖转头看过去,那人逆着光走进来。

    “是你?”她讶然道。

    “是我。”那人笑道,“夫人很意外吗?”

    应该说大将军的寿宴还是操办得十分出色。

    有人酸道:“娶个公主还是有好处的,几乎能搬掉昭阳殿里一半的家当!”便有人反驳道:“就那几支珊瑚?你当大将军出兵放马是白跑的吗?恐怕是宫里也寻不出色泽这么正的吧。”

    澹台如愿笑而不语。

    大将军府素日里来客也是不少,但是朝臣这样济济一堂的,还是头一次。文官武官,亲友故旧,权贵小吏,士族寒门各归其所,也不是不能交通,安置得十分妥当,穿梭其中的婢子也甚有颜色。

    食盘中堆满了山珍海味,有不少都是洛阳难得一见。

    年轻的大将军大摇大摆坐于主位受人拜贺,待客的是周家二郎与尉灿尉统领。

    厅中丝弦不绝,有识货的惊道:“那琵琶女……可是郑家烟萝?”郑家好音律,洛阳音律大家都以在郑家修习过为荣,而郑家伎人并不轻易出借——当然大将军瞧上了,郑家就是双手奉送也是情愿的。

    “何止!”又一人道,“那抚琴的谢家阿遥,我多少年前听过她一曲,至今难忘。”

    “可抵三月肉味了。”

    应酬女客的是周吴氏和嘉敏。

    相较周吴氏,原本芈氏更合适一些,奈何——就算没出这档子事,这大热天的,也不便使唤她一个有孕在身的。嘉敏从前是很少应酬,但是在中州、邺城先后应酬过一阵子,虽然那地儿的权贵不能与洛阳比。

    好在如今她手下奔走之人也多了。

    中间周城又使人进来问她可用了饭,还送了几样外头的点心进来,嘉敏骇笑,这人还担心她没吃的。

    猛听得有人奇道:“怎么今儿没见佳人?”

    是半夏的声音,半夏是自家人,今儿也忙进忙出,嘉敏便不与她客气,说道:“她另有分派。”

    方觉晓可不知道什么叫“另有分派”,他只觉得眼前这个小郎君颇为眼熟,心里正寻思是在哪里见过。却见她双手一拍,已经舞到他面前,邀他下场——燕人宴上有以舞相属的传统,不能拒绝。

    方觉晓年少时候也习过一二,多年不曾练习,未免生疏,那小郎君却不放过他,笑嘻嘻等他跳过一轮,绕着他又来一轮。

    方觉晓:……

    擦身而过的时候他没忍住,轻声问:“这位郎君,我欠你银子吗?”

    许佳人:……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载歌载舞中,直到外头传来一声嘹亮的通报:“圣人到——”

    一时歌住了,舞也住了,人齐刷刷矮了一截。

    周城也不得不离座,领人迎出去,毡毯一直铺到脚下,昭诩走进来,目光扫过去,他朝中文武,在这里竟能见到一多半。他心里百味俱陈,却只笑吟吟道:“众卿不必多礼,都起来吧。”

    周城道:“陛下莅临,臣诚惶诚恐。”

    昭诩笑道:“周郎如今是规矩了,想当初给朕做亲兵的时候,嘴里可没一句老实话。”他口称“周郎”,而不以“大将军”或“周卿”呼之,是亲热的意思。

    但是他可以随意,周城却是不敢,低头道:“圣人大量,海纳百川。”

    昭诩哈哈大笑,却摇头:“朕可没这么大肚量。要周郎不是朕的妹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