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谁的皇后 >

第397章

重生之谁的皇后-第397章

小说: 重生之谁的皇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宫里遍布眼线,多半都是陆扬的人。陆扬听得天子虐待婢仆,大是不满,已经有些时日了。

    这日元明修又抽死了好几个寺人,命人拖下去,金砖上拖出长长的血迹,像拖一条死狗,元明修死死盯住这血迹,觉得自个儿处境并不比他们好到哪里去。宫人正惶恐不敢上前,忽听得外头通禀:“平原公主到——”

    登时心口一松:救星到了。

    平原公主元嘉欣在洛阳时候得过宠,虽然时日不是太久。元明修喜新厌旧,早不记得她,但是到如今,她反而成了他最后的慰藉:平日里多受宠的妃子到逃命当口也不如性命要紧,然而到了长安,陆扬视关中如自家禁脔,如何容他搜刮美人,大肆扩充后宫——亦不似从前洛阳宫里原有。

    于是如今能与他长坐宫中,共忆往昔的就只有这个平原公主了。

    嘉欣穿得素净,眉目平静,看了满地狼藉,先自吩咐了婢仆打扫,然后与元明修说道:“陛下要不要去逍遥园坐坐?”

    元明修席地而坐,方才抽得狠,衣物皆乱,闻言并不动怒,只哀哀地道:“逍遥园凄凉,让朕想起华林园。”

    嘉欣挨着他坐下,静了一会儿,说道:“陛下就当是华林园。”

    元明修不答,将头埋在手中。

    暮色渐深,就像是酿作了酒,有多少暮色,就有多少懊悔,他想回洛阳,哪怕是回到广平王府,做个小小庶子,也甚似在此,身边无数眼睛,他出不得宫,见不得人,徒然看着天色一日一日灰下去。

    他是天子,可还有人当他是天子?

    “陛下……”嘉欣又道,“平原为陛下整治了酒宴——”

    “请了哪些人?”

    “就只有我与陛下。”

    元明修深吸了一口气,又慢慢吐出来:“好吧。”他站起身,嘉欣为他整理衣物。他来长安半年,天子衣物尚未齐备,绣娘亦不如洛阳。

    “……头发也乱了,”嘉欣道,“我给陛下重梳罢。”

    元明修这年不过二十二岁,发中竟间了银丝。嘉欣梳着梳着不由手软,元明修察觉:“怎么了?”

    嘉欣呜咽道:“陛下太劳心。”

    元明修反而微笑道:“天子哪有不劳心的。”他从前难道就不劳心了,自他登基之后,哪一日不是前有狼后有虎,走了安溪来了南平王,走了南平王来了元钊,元钊反而是所有人当中最好对付的那个。

    到中州事起——

    他叹了口气:“如果朕不曾为天子——”

    “陛下是天命所在。”嘉欣应声道。

    “天命……”元明修喃喃重复,他从前是信的,不然他区区一个广平王庶孙,战前逃将,怎么能到九五至尊?

    或者他如今也该信。

    无论如何,他还是天子,只要他在这个位置上一天,他就还有机会,陆扬也好,宇文泰也好,元明炬也好,只要天命在他这里,他定然有机会各个击破,就像他当初击败安溪,击败南平王一样。

    昭诩兄妹落到那步田地尚且能够翻盘,凭什么他们能够,他就不能够?

    不就是一个陆扬吗,陆扬势大,他可以联合宇文泰、元明炬。慕容泰是他的堂姐夫,元明炬更是他的堂兄,都是自家人,先斗倒了陆扬再来说其他……不迟。他这样想着,渐渐地又起了雄心:“走,咱们喝酒去!”

    他长身而起,揽着嘉欣坐辇。

    夜里的逍遥园,挂起许多宫灯,起了风,灯就有些晃晃荡荡,影子落在水里,串起来像是流动的珍珠。

    元明修喝了不少酒,嘉欣一直在劝进,酒味醇厚。

    酒毕回宫,尤兴致高昂,指指点点与嘉欣说道:“来日回了洛阳——”话至于此,猛地腹中剧痛。

    他忽然醒过来,在最后一刻,他紧紧抓住她的肩:“你——是你……”

    “是我。”女子嘴唇微动,眉目平静。

    兴和元年七月十九日晚,元明修暴毙于逍遥园。

第565章 从前

    嘉欣跪坐在那里,元明修的身体渐渐凉了下去。

    他死的样子十分可怕,面容扭曲,七窍出血,狰狞。大概人死后都不会太好看。她有些茫然地想。她处死过婢仆,无论从前在郑府还是后来在宫里,她不觉得那是人;她也从来没有亲眼目睹过人死去的样子。

    何况——

    这个人……是天子。

    这个人……其实是她的夫君。

    她极少去想这个,她自然知道他们是堂兄妹,他与她,是违了天理伦常,活该被天下人口诛笔伐。然后呢?他待她好过,比张家好,比郑林好。她那时候甚至觉得,就算是天打雷劈,她也认了。

    但是好日子也就半年。半年之后,他们之间就多了许多妖娆的莺莺燕燕。

    她那时候想起从前听过的话,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男人都喜新厌旧,就是娶了个天仙,多得几日,也就淡了。她如今已经想不起谁说过的这些话,明明她看到的不是这样的:她从前在王府,堂兄就只有谢氏一个,别的女人,无论是她嫂子袁氏,还是娇媚如郑三娘,他都没正眼看过。

    但是她遇见的,却都是什么人!

    他们说,洛阳女子擅妒。

    后来才知道,擅妒是有条件的。

    嘉欣捂住脸,干嚎了一声。周围宫人都诧异,离他们远远的。他们从没有听过一个女子哭嚎如野兽。

    过了许久,嘉欣觉得过了许久,方才有人来处理。他们带走了元明修的尸体,送她回了霜云殿。高床软枕,锦帐如云,只不知怎的就是睡不着。翻来覆去辗转,一时是从前在平城,一时是在洛阳,就是怎么都落不到长安。

    长安,于她如此陌生,而她竟将终老于此了,她想。

    她不知道她从前也曾终老于长安。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了。她记不起她的那个梦。那还是在平城的时候,她心里担忧着到了洛阳,恐怕张家人会找上门来。如果她不肯嫁过去做寡妇,就须得兄长把聘礼给退了。

    然而兄长如何肯出这笔钱。嫂子说,都花掉了,父亲风光大葬可花了不少钱。

    她不信。

    然而她信不信无关紧要。

    她担着这样的心事到了洛阳,却不想伯父位高权重,所有她担忧的,都迎刃而解。王府里人口简单,伯父与堂兄不常在家,王妃是太后的妹子,堂嫂李氏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儿,下头三娘已经出阁,许的宋王,听说三娘不是王妃所出,所以并不大回娘家来;六娘子也订了亲,订的范阳卢氏。

    府中还有个贺兰表姑娘,那更是了不得——她是皇后。这样满门富贵,张家如何敢惹。过了年余,出席了不少宴会、聚会,也交得三两闺中友,渐渐地有人知道了南平王府的二姑娘、六姑娘,也就有人上门求娶。

    王妃做主,给她们姐妹订了亲,门第、人才都过得去——当然她也自知不能与三娘、六娘比。夫婿姓范,顺阳范氏。到孝期满,顺顺当当出了阁。那时候她兄长已经跟着伯父出征,授了平远将军,范家亦不敢怠慢。

    她不似洛阳高门女子骄矜,颇能放得下身段,夫妻感情尚可,过得年余,喜得麟儿。

    轮到嘉媛就没这么好运气。原本王妃已经在筹备她出阁,却不料帝后反目,形势微妙,婚事搁了一阵子,到伯父回京,太后垮台,事情过去,南平王的势力非但没有削弱,反而大涨,兄长亦随之水涨船高,得授汾州刺史,加爵颍川郡开国公,食邑千户。便有人劝兄长莫将妹子轻许了。

    她猜那时候兄长便有意卖了嘉媛,给自己换门好亲事——袁氏这个发妻,他不满已久。当初贫贱,太知根知底,她亦不是高门贵女,没有人能给她撑得起腰,给他带来好处。一门好姻亲的好处,他太知道了。

    于是退了亲事,重新订了清河崔氏。她当时就奇怪,就算如今伯父权势熏天,但是清河崔氏嫡子,娶三娘也就罢了,她们姐妹,却还差了些火候。但是兄长做主,她一个外人,又能说什么呢。

    这一退一订,再到出阁,已经是三年之后。嘉媛成亲之后,颇不得意,大年初二回门,面色愁苦,她私下里问了,方才知道妹夫粗暴,动辄拳脚相加,嘉媛身上就没一块好的……据说前头那位娘子就是这么没了。

    嘉欣心疼妹子,却无能为力,她日子渐渐也不顺起来,夫君外放为官,小儿体弱多病。

    而兄长借着这点好处与赵郡李氏攀上关系,只是还没有说定,这头休书也已经写好,就这当口,南平王父子喋血昭阳殿。

    呼喇喇大厦倾。

    城中人惶惶,谁都比不过她们姐妹,王妃带走了六娘和三郎,三娘在宋王府上,听说早失了宠,终究有个王爵镇着,宋王在天子面前亦得意;她那时候不敢去打听妹妹的消息,夫家看她的眼神已经不对了。

    一日三惊。到兄长带兵进京,方才松了口气。

    十二月下旬,天子薨于永宁寺;同月,宋王趁乱南下。宋王一走,兰陵公主就遭了秧——她不明白宋王为什么没有带走她——据说是病着,连口水都喝不到,唯一守在身边的姨娘死于乱刀之下。

    到四月,河西出兵,兄长不敌,退出洛阳,带走了兰陵公主。却没有带上她们姐妹。她猜如果能找到六娘子,他也会带上的,她们俩都是宗室公主,又是南平王的女儿,可比她们姐妹卖得起价钱。

    乱世里,公主也好,王妃也罢,也就是个价钱的问题。

    那时候她还在苦苦等候夫君回来,也许他回来了,她的处境就会有所好转。她不知道她是永远都等不到了。

    据说是城破,连尸体都没有找到。乱世里,谁的命比谁重?

    偏小儿受了惊,日夜啼哭,请郎中来看,也不知道是下错了药还是别的缘故,到这年七月,他没能熬得过去。

    也许是命当如此。

    她是被赶出家门,嘉媛是忍无可忍,逃了出来。

    唯一值得庆幸的大约是,她们还年轻,年轻且貌美。两个身无长物、年轻貌美的女子,并没有别的出路。这世上有那么些轻狂人,听说是高门女子,王室千金,便格外来了兴致。她们自称是南平王的女儿。

    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太保孙源的青睐,收进府里作了歌姬。府中宴客,便出来歌舞陪酒。如果贵人看中了,伺候枕席也是有的。

    也好过暗门子朝不保夕。

    这样过了两三年,侄女锦瑟来奔,她与嘉媛说道:“这不是长久之计,我听说三娘得了大将军宠爱,我们是不是可以——”

    嘉媛冷笑道:“阿姐这是忘了,当初宋王一走了之,洛阳城里阿兄说了算,她可没少遭罪。”

    她知道是如此,然而那怨不到她们姐妹;她们姐妹沦为歌姬,如今貌美,尚能赔笑货腰,待到年老色衰,连这个都不可得。

    她谋划时机,让人把“天威将军的女儿长相酷似兰陵公主”的话传出去,但是兰陵公主今非昔比,虽然从前她们也没见过几面,但是听说并不是这么沉得住气的性子——如今却沉得住气了。

    不见。

    横竖就是不见。

    倒是有不少猎奇的贵人找上门,特特点了名要锦瑟服侍。有时也连带她们姐妹。

    传得久,太保孙源也听说了,他觉得有点意思,到汝南王世子上门的时候,特意让她们姐妹带了锦瑟去服侍。

    她记得那个少年,锦衣华服,举止极是风流。斜眼看到锦瑟,噗嗤一笑。她还以为有门,但是并没有。事毕,就走了。她心里觉得十分可惜,这位大公子据说是个很怜香惜玉的人,府中姬妾极多。

    他的妻子冯翊长公主也是个和气的主母。

    这些话,她想与嘉媛说的时候,却发现嘉媛不见了。

    她后来才知道,嘉媛追出去了,连鞋都来不及穿,冰天雪地,赤足在转角等着,因冷,面白如冰霜。她等到了他,他下车,问:“娘子是中意我吗?”

    嘉媛点头。

    他携她登车而去。

    她们姐妹就此交了好运,汝南王世子纳了嘉媛,甚为喜爱,也将她从太保府接了出来。未几,吴主索要他的皇后,兰陵公主被迫南下,汝南王不知怎的听说了锦瑟像她,着人接锦瑟进府,纳作了妾室。

    又过了半年,汝南王世子厚备嫁妆,将她嫁了出去,巧得很,又是清河崔氏,她嫁给了清河崔氏的一名庶子。

第566章 老人

    有时候人不会知道自己能活多久,很多年以后,那些人都没了,所有人都没了,曾经只手遮天的南平王,后来权倾天下的汝南王,一步之遥失去皇位的汝南王世子,以及她可怜的妹子,都没了。

    就只剩下她,一个人,在长安城里。

    新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