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谁的皇后 >

第367章

重生之谁的皇后-第367章

小说: 重生之谁的皇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很久才又与她说:“……和三娘子也不一样。”

    她气鼓鼓地怼回去:“我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我这样有什么不好?”

    澹台如愿呆了一下,什么也没说,出门擦枪去了。

    次日清晨她被乌容喊醒,乌容说:“澹台将军来了。”请进门,他就垂着眼帘与她说:“没什么不好,六娘子挺好的,比别人都好。”说完就走了。

    嘉言:……

    这大清早的,她还以为柔然入侵了呢。

    母亲与她说:“澹台将军当然什么都好,待回了洛阳,阿娘就亲自出马,给他说门好亲,不会像从前崔家娘子一般……”

    她听懂了母亲的意思,母亲是觉得澹台配不上她。她在那时候想起当初她阿姐遇见宋王,她有没有想过这个人配不配得上她,或者她配不配得上这个人?大概是都没有吧。母亲遇见父亲的时候呢?

    皇帝死的时候,她知道这世间便是至亲,也不能共情,像她不明白她阿姐当初对宋王的迷恋,她阿姐不能懂得皇帝死时她的难过,母亲不理解为什么洛阳城破她会只身回去找阿姐,也再没有人如她为胡嘉子哭得这么伤心。

    她困守西山劫掠为生的时候,心里就只剩下恨,所有的、所有的消息都那么可怕,那就像是天降大雨,每一滴雨都化成针,针穿成线,无孔不入,扎到哪里,痛到哪里。

    父亲死了。

    兄长死了。

    她阿姐嫁给了她们的杀父仇人,就好像那人还是她的如意郎君。

    母亲在家里诅咒宋王,诅咒阿姐,诅咒元明修,诅咒不知道感恩的洛阳人和天下人。

    她宁肯在外头流血也不要回家看母亲的脸。

    三郎还小,他从前那样无忧无虑,突然之间,身边再没有一个人像从前,即便仍冲他笑,那笑容里也有无数的恐惧与忧虑。

    她没有离开洛阳是因为救助过她的胡嘉子,因为被困的谢云然母子,也因为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天下之大,还有没有她容身之处,她不知道。她杀了很多人,她原以为杀人是件很可怕的事,然而血喷到衣上,和西山里的猎物并没有什么不一样,都是黏稠的,滚烫的,然后凝结成褐色的痂。

    澹台如愿夺了她的刀,却没有顺势揭开她的面具,他握住刀低声道:“我教世子用箭,世子曾教我使刀……”

    “六娘子该是不记得我了吧,”他说,“我上次瞧见六娘子,还不如小马驹高……”

    “你才不如小马驹高!”她终于没忍住反驳。

    如愿就笑了:“六娘子上次也这么说。”

    他说:“洛阳不是久留之地,六娘子随我到武川镇去吧,武川镇虽然不如洛阳繁华,但是在那里,六娘子就可以不怕了。”

    她昂起头:“谁说我怕!”

    “是我怕,”他笑了一笑,并不与她强辩,“六娘子要有个闪失,我如何与王爷世子交代。”

    嘉言到这时候才正眼看他。

    他身材与昭诩相仿,眉目不及昭诩清秀,更硬朗一点。如果说昭诩的英气像是浓雾重重里破空而来的一声青笛,那么如愿就像是荒凉之地,吹出连天营帐的号角声,那声音里能听出金戈铁马,烽火河山。

    “我姓澹台,”,他说,“澹台如愿。”

    “如愿……哥哥。”她知道她原本该称他澹台将军。

    他始终没有揭她的面具,就好像她就该长这么张人不人鬼不鬼的脸,她也索性就不揭了。

    初到武川镇,嘉言惊得呆了,她这辈子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第一次知道天底下还有这么荒凉的地方,从脚下往远处看,一直看到目之所及……一个人也没有。全是青青的草地,像满脸胡茬的巨人卧倒在天幕之下。

    他得到的消息要比她多得多。和贺兰一样,澹台是燕朝立国之初十姓之一,贺兰举族迁往平城,逐渐化部落为平民,澹台则世代守疆,不同于贺兰氏的衰落,澹台这个姓氏始终保持了它的影响力。

    乱起之后,澹台迅速掌握了武川镇,并未参与到七州之乱中,一直到南平王出兵,如愿方才说服父兄,与南平王呼应围剿乱军。

    “没想到王爷会——”如愿说,“世子待我如兄,王爷视我如子侄,我当初该留在军中。”

    他陪她说了很多话,也没有在意她的脸。说从前她父兄打仗的事,有艰苦也有乐趣;说他走过的地方,秃鹫盘旋的土地;说他第一次到洛阳,震惊于京师的锦绣繁华;把他得来的消息一条一条说与她听。

    他始终平和,平和得不像是拿刀上战场拼命的人。

    “我不知道三娘子为什么会跟宋王走,但是想必有她的理由。”他并不避讳和她阿姐有关的话题,“我见过三娘子,我并不认为三娘子会为了宋王放弃王爷和世子。六娘子该对她多一点信心。”

    他在中州见过她阿姐,她后来才知道,他原本在中州还有个未婚妻,她想她一定长得很美。

    “如愿哥哥就不想知道我长什么样吗?”她这样问过他。

    “你是世子的妹妹,就是我妹妹。”他说。

    嘉言:……

    她阿兄与她说话才没有这么客气。她才不要做他妹妹,她有一个哥哥就够了!一直到她离开武川镇前夕,她问他:“如愿哥哥当真不想看我长什么样么?”

    “如果日后六娘子回了洛阳,还愿意来武川镇看我……”那是晚上,月光粼粼地浮在水面上,他的声音越来越低,然后就没有了。他看不见她的脸,她看得清楚他的眼睛:“那要是我回不了洛阳呢?”

    “我就在这里等六娘子回来……”

    “我要是不回来呢?”嘉言问,“如愿哥哥会来找我吗?”

    他没有回答,她有点懊悔,也许应该矜持一点,像嫂子一样;或者她应该一早就揭开这张该死的面具,她知道自己生得好看。

    到走的那天清晨,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她怏怏地出了城门,走了有好几十里,忽然听见背后疾风骤雨的马蹄声,他追了上来,他说:“是,我想看看六娘子长什么样儿。”初升的朝阳就在他背后。

    “……好以后来找你。”他说。

    来中州之后,她当然是见过周崔氏的,周崔氏也当然是个美人。阿姐嘱她不要找她的茬。

    嘉言:……

    她对她的不满,有这么明显吗?

    忽听嘉敏道:“阿言想什么笑这么古怪?”

    嘉言眼珠子一转,笑道:“想正光四年夏天,姐夫丢了羽林郎的差事不要送我们出宫,抹了好大一张白脸——”

    话至于此,猛地顿住:再往下说,就说到宋王了。

    “正光四年!”温姨娘叫了起来,“那小子不会正光四年就对三娘生出贼心了吧!”

    嘉言:……

    嘉敏:……

    忽阡陌匆匆进来,说道:“公主,外头有人求见。”

    “什么人?”

    “她、她说——说公主见了这个就知道了。”

    嘉敏探头看时,却是一呆:阡陌双手送上的,竟然是一把匕首。

第523章 斗篷

    她贴身的匕首,当初和萧南成亲被萧南收走,如今摆在面前。嘉敏盯住它看了片刻,该来的总会来,只要来的不是萧南就行。当然她也知道,如今江陵战事胶着,萧南又没生翅膀,怎么会来中州。

    “阿姐?”嘉言见她不说话,便有些担心。

    “把人请进来。”

    人很快就进来了,嘉敏还没有出声,嘉言先惊呼了一声:“素娘?”

    是素娘。

    嘉敏也有些意外,竟然是素娘。素娘进门,先给她磕头,开口便是:“姑娘清减了。”还是从前的声气。

    嘉敏沉默了片刻:“你先起来。”

    素娘起身,目光一扫,便有些失神:“半夏她——”

    “半夏许人了。”嘉敏淡淡地道。

    素娘提着的心到这时候才略略放下。她当时留在萧南军中,自然是怕再过那等颠沛流离的生活。不想小半年过去,姑娘这里虽然不能与南平王府比,一应用具也看得出用心。阿城那小子倒没有亏待姑娘。只是不见半夏,便疑心半夏已经没了——这兵荒马乱,一条命还不如一条狗值钱。

    却原来是许了人。

    想要问许的是谁,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姑娘还没成亲,却早早把贴身婢子许人,要不就是为了笼络人,就是有了别的变故。

    又见温姨娘和嘉言在,忙着给两位主子见礼。

    嘉敏打断她:“建安王让你回来吗?”如果只是送素娘回来,先前不通报姓名已经是可疑,送上匕首更是无礼。

    “建安王……”素娘见嘉敏神色里没了从前的信任与依赖,虽然知道理当如此,还是忍不住难过,“建安王让婢子给姑娘捎句话。”

    嘉敏看了看四周,婢子都识趣退了出去,就只剩下温姨娘和嘉言,素娘仍不说话,嘉敏道:“我和建安王的事,我能听的,我姨娘和妹子自然也能听。”

    素娘听出她这话里的责备之意,跪下来又磕了一个头,却仍是不开口。

    温姨娘心道莫非是要提他们夫妻间事?她听听也就罢了,嘉言一个尚未出阁的小娘子,哪里听得这些,忙拉住嘉言道:“六娘子和我出来,我有话要问你。”

    嘉敏:……

    嘉言红了脸,到底被温姨娘拉了出去。屋里就只剩下嘉敏和素娘,嘉敏脸色发青:“他叫你这么做的?”

    素娘垂头道:“……是。”

    就听得“哐当”一声,劈头一面铜镜飞过来。素娘不敢躲,生生受了,额上就流下一行血,嘉敏心里发恨:“他自个儿都已经成了亲,还来管我的事!”

    素娘不敢抬头:“建安王说结发之意不敢忘。”

    嘉敏:……

    “他到底要你来说什么!”

    “建安王派了一百亲兵过来……”

    “什么?”

    “建安王说,大仗在即,如有不测,他们会护送姑娘南下……”

    这仗还没打呢,这赤口白牙的,嘉敏气笑了,他是一句软话也不说,直接给她派人:“他们人呢?”

    “不敢让姑娘知道……”素娘声音越来越低,身子簌簌发抖,几乎是伏在了地面上,“婢子、婢子也只知道他们进了宛城……”

    嘉敏:……

    派了人来,又不让她见,是知道她见了人不会客气,就算她客气,周城也——嘉敏心思一转:“周将军知道了?”

    素娘不敢应声。

    嘉敏抓住盘中匕首。周城当然会知道,就算没有听说他也会派人知会,不然素娘为什么怕成这样。仗还没打……他去前线给她拼命,他在这里派人,前头要有个不顺,她后脚就走人。换她是周城,她也寒心。

    之前尉芈氏生事,她不担心,因她知道李十一郎是不相干的人,周城也知道。

    萧南不一样,萧南是他心里一根刺——他自己也知道。

    所以连温姨娘、嘉言都要支出去,就是假造这样一个氛围,他与她之间,还有些什么,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哪怕至亲如温姨娘,如嘉言。

    这是周家的宅子!

    周城在这里住了近两个月,都无须刻意布置眼线,这宅子里有的是他的人!

    “……他知道我要订亲了?”

    “奴婢、奴婢不知道……”她只是在萧南军中,又不是萧南心腹,如何能知道这些。但是进了中州,她也听说了。当然这并不是太意外的事,在她看来,姑娘要复仇,要人给她复仇,总要付出点什么。

    她孑然一身,能付出的也就只有她自己了。

    嘉敏气苦道:“他都已经成亲了……”

    就许他成亲,不许她成亲么!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嘉敏恶狠狠将手中匕首掷于地上:“素娘知道我是能杀人的……”

    “姑娘……”素娘整个头都贴在了地面上,匕首就在她面前,不足一尺的地方,刀刃的光反照在她的眼睛里,她哭了起来,“姑娘……”

    “我这次饶你,是看在你跟我一场的份上,下次,就没有下次了——滚!”

    周城歪在榻上,天色渐渐黑下去。他明儿要去广阿。元明修还是有点本事的,二十万人,他看着帐顶,竭力把心思都集中在这二十万人身上,他这二十万都是兵,不像他带的二十万,足足十八万老弱病残。

    他笑了一下,不知怎的嘀咕出了声:“一百人……”

    那人还是对三娘不肯死心。他还当他成了亲会收手呢,这头都没死心,成什么亲。难道指望三娘给他做小?

    风从外头吹进来,有亲兵禀报道:“将军,公主派了人来。”

    周城一跃而起:他想着,也该来了。

    有人打起帐门,走进来裹着穿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