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谁的皇后 >

第328章

重生之谁的皇后-第328章

小说: 重生之谁的皇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难:……

    嘉敏心里忽然轻快起来,说道:“除了你二哥、四哥,你家里我还认得一个人。”

    阿难脸上堆满疑惑,猜不透这个好看的姐姐还能认识什么人。嘉敏从袖中取出眉笔,在石桌上三笔两笔,勾勒出眼睛,眉毛……然后整张脸都出来了。阿难看了半晌,忽然叫道:“这、这是小城——阿姐还认识小城?”

    嘉敏:……

    她怎么忘了,周城在周家的辈分,不仅比周二、周四要低,连眼前这个小丫头都能大大咧咧喊他一声“小城”。

    忍不住莞尔。

    阿难又高兴起来,拉住她喋喋道:“他好多年没来了,说好了会来看我的又不来。他手可巧,给我编过好多蚱蜢,蟋蟀,还有老虎,可惜后来惹恼了四哥,都没能留住……”

    “他怎么惹恼了你四哥?”嘉敏插嘴问。

    来中州之前她也问过周城,周城就是顾左右而言他,要不就说“都小时候的事了”,要不就是“你说服周二就差不多了,周四给他跑腿的,碍不了事”,逼急了来一句:“你从前不知道吗?”

    可算是逮到机会好好问问了。

    阿难却摇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

    嘉敏一想也是,周城这几年都在云朔,不会来中州,那来中州至少也是四年前了,那时候小丫头才不过六七岁,哪里知道这个。

    “三娘子想知道这个,怎么不问我?”忽然背后传来一个声音,嘉敏一惊,却是周二。

    嘉敏:……

    这神出鬼没的。

    “二哥!”阿难绕过去,抱住哥哥的手,眨巴着眼睛,“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我和阿姐还没逛完园子呢。”

    周二摸着她的头,又瞟一眼石桌上的画像。寥寥不过十余笔,倒是惟妙惟肖。如果不是兰陵公主擅画,那就是——

    他瞧兰陵公主这尴尬的表情,显然是很想毁尸灭迹了。

    阿难又缠着他道:“……小城怎么惹恼了四哥,二哥你倒是说啊!”

    周二干咳一声,清了清喉,说道:“你四哥有一阵子爱上了写诗。”

    嘉敏:……

    阿难:……

    “……写了诗,总须得有人听吧。”周二再咳了一声,“后来阿城就跑了,还顺手把四郎的马给带走了。”

    嘉敏:……

    这仇……果然结得够深的。

第466章 斟酌

    周二打发婢子带阿难回屋。

    “小妹无礼,公主莫怪。”等阿难走了,周二方才改了称呼。

    嘉敏笑道:“周二郎君客气了,小娘子颇为天真可喜。”

    客套话说完,两下里都沉默。

    周二在斟酌如何与嘉敏开口。拒绝和被拒绝一样,都不是太愉快的事。特别是,拒绝兰陵公主这样一个人。

    他与嘉敏见面的次数不是太多,但是印象深刻。这时候想起目连山上莫愁亭,春光如画。四郎唧唧咕咕说这个丫头古怪,他却记得南平王世子成亲那晚的镇定,无论是在王府,还是后来赠剑与宋王。

    再后来——

    从洛阳城破开始,或者更早,从先帝驾崩开始,从她及笄那日李家灭门开始。他不知道她遭遇了什么,在那些时候。然后她素衣白马夜来,说要为父亲报仇。周二虽然没死过爹,也知道那滋味不好受。

    不然,她何至于离开宋王。

    嘉敏眼角余光觑着他的表情,便知道事情不成了。其实周二来得这么快,她当时就起了疑,只是不死心。这时候反而想开了,微微一笑道:“周二郎君不必这样为难。”话这么说,心里到底失望。

    周二欠身道:“公主恕罪。”

    嘉敏回了一礼,表示无妨,却问:“令尊是觉得,汝阳县公胜算比较大么?”

    “那倒不是,”话说开,周二也从容了,他原也不是拘谨的人,“世子与公主的心情我能够理解,但是要举族相从,不得不有所顾虑。”

    “顾虑……什么?”嘉敏脱口问,忽又明白过来。周家顾虑的如果不是胜负,那便是胜负之后了。许是担忧他们兄妹只想着复仇,复仇之后……嘉敏“咦”了一声,说道:“汝阳县公不过窃取大位……”

    她虽然没有明说,意思已经很明白,元明修那个皇帝是当不成了。他们兄妹费这么大工夫,肯定要扶自己人上去。

    “社稷无主,有德者居之”这种官话,不说他也该懂。

    周二看了她一会儿,却问:“世子可曾与公主交代过,如何酬谢六镇军民?”

    这话问得寻常,也不寻常,嘉敏呆了一下:酬谢六镇军民?还能怎么酬谢?无外乎论功行赏,历来如此。如今胜负未定,不,是大军尚未进到中州,就考虑得手之后的利益分配,会不会——太早?

    难道从前,周城就是拿这个作饵,钓了周家上船?

    ——嘉敏不曾细想,她前世面对的局面不同,周家面对的局面也大有不同。如今是元明修在位,局势渐稳,前世却是元钊弑君,仓皇出京。元明修与周城之间不好选,元钊和周城之间还不好选么。

    她脑子转得飞快。周家所忧,很有可能是中州所有豪强所忧。那周家在担心什么?担心六镇军功无以酬谢吗?自古从龙功重。她记不起前世周城怎么处理六镇将士的了,一直在打仗,一直到她死,都在打仗。

    有人尸骨无存,有人剑底亡魂,就有人死里逃生,有人高官显爵。

    然而那又有什么不对?嘉敏感觉不出不对来,说到底她仍然是燕朝公主,对于族类、门第、姓氏这些东西,不是没有认识,但是决然不会如周二一般有切肤之痛——换作李十一郎,早该反应过来。

    或者周二担心的是军纪?这倒无须额外提醒,嘉敏也知道军纪堪忧。所谓秋毫不犯,在乱世里就是个传说。人只有眼下没有将来的时候,国法也好,军规也罢,都难以形成有效约束,更别说道德了。

    “……公主?”周二再喊了一声,将嘉敏从沉思中唤醒。

    嘉敏道:“容我想想。”

    周二便不再说话,他不认为这是嘉敏能做主的事。他对她心存怜惜。若非连遭变故,似她这种身份,又何须抛头露面。

    日头渐渐升上来,亭里亭外金灿灿一片。

    周二说道:“公主还是回屋里去罢,要中了暑气,世子须饶我不得。”

    嘉敏一笑,难免苦涩。要昭诩当真在军中就好了。她一直对外宣称昭诩仍然在世,她说得那么肯定,有时候倒不一定是想要骗过谁——最想骗过的还是自己。只有相信昭诩仍在,她才有勇气去想洛阳。

    就怕当时萧南也这样想。

    走出亭子的时候周二留意了一下桌面,画像已经不见了。想是兰陵公主趁着婢子上来领走阿难时候偷偷擦去。

    不由暗笑,兰陵公主胆子倒大,却又害羞成这个样子。

    他虽然无从判断南平王世子兄妹如今和周城的主从关系,不过南平王一死,精兵归于元钊,留在秦州的大部分人马又随绍宗投诚,不说实力,光就人数而言,南平王世子麾下定然远远不及六镇叛军。

    可想而知,南平王世子对六镇的号召力,绝对比不上六镇出身的周城。要周城卖力,兰陵公主该是南平王世子手里最大的一张牌了。何况还有前缘在先。这倒让他想起卫青与平阳。平阳之前也不是没有过驸马。

    转脸看见兰陵公主仍垂头沉思,忍不住点拨道:“……公主要不要先问过令兄?”

    嘉敏茫然看了他一眼,如果有哥哥在,每个人都这么说,如果有哥哥在,就不须她这样奔波,不须她劳心——她从前也这么想。有父亲在,有哥哥在,朝中局势就算一塌糊涂,又和她什么相干。

    重活一次她还这么想,何其天真。她不能等哥哥回来了,这一次,她既等不到父亲,也不可能等到哥哥,如果昭诩能出来的话,现实一点吧,即便昭诩还在生,如果他能出现的话,父亲死的时候他就已经出现了。

    所以,嘉敏几乎是冷静地想,不能指望别人,任何人!这个念头生出来,像是让她隐隐看到一线光,却又抓不住。

    沉默一直持续到回屋。

    周二告辞,临走与她说道:“公主再仔细想想也无妨。至少在周家,不会有人惊扰到公主。”他这是暗示不会出卖她。嘉敏点点头,却叫住他说道:“如果周二郎君不介意,我想明儿去拜访李家。”

    虽然说中州这些豪强盘根错节,同气连枝,但是未必就同进退了。如今周家不愿意谈,先去问问李家也好。

    “公主要拜访李家哪位?”

    “李家老太爷。”嘉敏道,“听闻老人家好酒……”

    她拿眼睛看住周二,周二笑了,这是赤裸裸的敲诈。一本正经说道:“寒舍好酒不多,不过公主远来是客,周二也不好敝帚自珍。”兰陵公主能想到李家老太爷好酒,也不算是没做过功课了。不过在他看来,李家一向比周家更为保守,连他父亲都不看好六镇叛军,李家又如何肯屈身事贼?

    停一停却道:“关于李家老太爷,我倒有个建议,不知道公主——”

    “但说无妨。”

    “也是巧,再过三天,就是李家老太爷六十大寿——”

    “想来周二郎君必有帖子?”嘉敏接口就道。

    周二笑了一笑,知道她接受了自己的建议,再告辞一回,退了出去。

    其实他不必提醒兰陵公主李老太爷的寿辰,周二离开的时候心里想道,父亲已经决定了。但他还是忍不住说了。那大约是、那大约是,在他心里其实还是盼着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如疾风骤雨,扫荡乾坤。

    输也好赢也好,那就像烈火席卷过去,像闪电撕裂夜幕,像轰雷惊醒世人——他在这夜幕里摸索得太久,久到他已经不相信自己能够脱颖而出了。锥在囊中,方才能够脱颖而出,他不在囊中,奈何?

    特别自胡太后停年格的主意出台以来,这个世界要轮到他、轮到他周家,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至于六镇胡儿会怎样肆虐中原,去他的,还不够肆虐吗?中州不过是暂保,其余云州,朔州,代州,幽州,秦州……他凭什么相信中州就一直有运气置身事外?

    如果能借这股东风,他模模糊糊地想着,崔十一郎何德何能,盘踞高位?京城里那些尸位素餐的老东西又何德何能,耀武扬威?

    他不服气。

    想这世间不服气的,又何止他一个?

第467章 非礼

    李延坐在葡萄架下,心情不是太好。这天是他六十大寿——突然就六十了。人并不那么容易察觉时间的流逝。

    突然就这么老了,他想。

    人年少的时候不会知道时间有多么宝贵,有时候甚至会觉得时间太长,怎么也过不完。他年少的时候也仰慕过一些英雄,想着像他们一样,一剑,一琴,横行天下。不过后来他老了,身边就只剩下琴。

    放在手边,安静得像是从未发过声。

    他这一生也没有过太多发声的机会。他的曾祖做过定州刺史,祖父做过安州刺史。清河王曾辟他为参军,后来他死了,他老了。他一定是老了,不然为什么会想起那么多以前的事,不然为什么他会开始怕死?

    人年少的时候不怕死,以为头颅如韭菜,砍了还能再长。但是到年老的时候就会知道不会了。那是人生命里最好的一段时光,阳光充沛,血热得冷不下来。因为以后再不可能这么好了,只剩下一点渣滓,反而留恋起来。

    能多活一天也是好的,多活一天,多看阿瑾一天,阿瑾多长大一天。

    他膝下只有一个儿子,李忠如今年过四十。孙子阿瑾才不过十三四岁,疼得和眼珠子似的。忠儿也是个好孩子,性情温和,孝顺,一大早穿得喜气洋洋出去迎客去了。他大寿,他真心实意地忙里忙外。

    没有什么不好,他想,还有阿瑾呢。阿瑾生得聪明伶俐,再长大一点,就能顶立门户了。

    也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么平和的心态。恼得狠了恨不能一脚踹死他,但是后来,他越来越老,膝下仍然只有这一个儿子,渐渐地也就认了命。这样一个孩子,生在寻常人家也就罢了,庸庸碌碌也是一世。

    既然生作了他的儿子,他总要庇护他……到能闭眼、能松手的那一日。李延喝了一口酒,酒是个好东西,他想。

    “郎主,”管家过来禀报道,“周二郎来了,说要见您。”

    李延又喝了一口酒,周家那孩子。有时候他不得不羡慕周老儿的运气,他也没觉得他是个聪明人,五个儿子只留住三个,老三还是被活活烫死的。但是留住的这三个儿子,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人物。

    对了,他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