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谁的皇后 >

第252章

重生之谁的皇后-第252章

小说: 重生之谁的皇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那些见不得人的地方去?

    “怎么会呢,”郑林笑吟吟地说,“怎么会呢,夫人想多了。我死的时候,夫人还是要给我陪葬的。”

    他娶她,原本就是随手拉个自寻死路的人陪葬。

    “傻姑娘。”鬓雪华并不知道她的身份——嘉欣自个儿也没脸说,说了也像是个笑话——只当是郑林新买的姬妾,或者日后是要送给什么达官贵人,自然要悉心调养。首先这性子就不行!这样的性子,哪里能讨男人喜欢呢,“郑郎君是要好好疼爱你呢……”

    嘉欣:……

    她得逃出去,她想。

    无论逃到哪里去……即便南平王府她是回不得了,平城……平城她是回不得了,张家……张家也不是她能进得去的地方,哪怕天下之大,再没有她能容身之处,她也要逃出去……无论如何。

    嘉欣笑了起来,像鬓雪华教的那样,眉毛、眼睛、嘴唇,勾出一个完美的弧度——如果她学得够快,鬓雪华说,她就可以少挨两道鞭子。

第357章母子

    昭阳殿。

    皇帝不知道太后今儿怎么就心血来潮召他来昭阳殿进早膳。通常他们母子并不一起用膳。他和穆皇后一起吃,或者李贵妃,或者潘贵人……有的是人陪他吃饭,都秀色可餐。就算没有,一个人吃也是好的。

    不过这阵子,他在等消息,看样子太后也在等消息,双方都有意无意避免冲突……所以并不好拒绝。

    早膳异常的丰富,只是多少有些食之无味。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母子之间已经生疏到了这个地步。或者是从来就没有亲近过?皇帝往回看的时候,只记得一双手牵着自己,穿白衣服的人在哭。金座太高了,她抱起他,她把他抱上去。

    那双手光润莹泽。

    然后所有人,突然都矮了下去,他只能看到乌压压的人头。

    那是寅时,或者更早?他还没有睡醒,就接受了这个身份——那之前他是储君,那之后,他是一国之君。

    他扭头看到身边的这个女人,他们说,她是他的母亲。她才是他的母亲,而不是之前那个母后——周皇后?他心里猛地跳出这个名字,是的周皇后,皇后姓周,他的母亲并不是皇后。她只是……生了他。

    皇帝魂不守舍,太后却像是兴致很好。她兴致勃勃地问起他的妃子:“李贵妃孕育皇嗣辛苦,想吃什么,只管与母后说。”

    皇帝:……

    十二娘敢吃他娘的赏赐,那才真真见了鬼!

    当然他并不至于疑心太后会谋杀李贵妃腹中的孩子。他成亲年余,后宫人数也不算少,但是到如今也就李贵妃种上了龙胎,他也好,太后也好,都指着呢。最多不过是夺子杀母——孩子总是不须担心的。

    却笑道:“那朕就代十二娘先谢过母后的好意了。”

    “你这孩子!”太后嗔怪道,“和母后这么客气做什么——母后也盼着那孩子早日瓜熟蒂落,生个三郎那样的胖娃娃。”

    皇帝想起南平王府的三郎,也是一笑。那孩子长得和年画娃娃似的,也不认生,确实是讨喜——说起来,南平王妃这阵子往宫里跑得勤,三娘的婚事又落了空,还是在她的笄礼上,不知道她怨不怨这个继母。

    这丫头也是想不开,当初早依了他,跟了萧南——萧南这回仗打得好,只不知道,眼下是不是还活着。

    想到这里,皇帝嘴角的笑意,货真价实地浓了起来。

    “皇儿想到什么,笑得这么高兴?”

    皇帝随口敷衍道:“皇儿忽然想起,阿言今年,也有十四了。”以燕朝习俗,嘉言的笄礼也在明年,换句话说,嘉言的亲事也该提上日程。嘉言身份不像三娘这么尴尬,洛阳的高门才俊,尽可挑选。

    太后“哦”了一声,眼睛里也流出笑意来,嘉言颜色原本就好,这两年越发出挑了,可得好好挑挑。

    因说道:“皇帝可不能亏待了阿言。”

    皇帝心道什么爵位、封邑、赏赐、规格还不都是太后定,偏要加这句,活像他说了能算数似的。先头和静什么身份,还不是被撺掇着封了冯翊公主——开什么玩笑,冯翊这等地方,是能随便给人的吗。

    他娘真真是……昏了头。

    他心里愤懑,嘴上只应和道:“都凭母后做主。”

    太后微微一笑,漫不经心拈了块绿豆糕,糕点入口即溶:“说起来我这里还有件值得皇儿高兴的事……”

    皇帝心里警钟铮然一声,却死死按住,特特迟了片刻方才出声:“哦?”

    一份军报摆在了面前。

    皇帝看了两眼,却笑道:“母后——”

    “看吧。”太后说,仍然是笑吟吟的。

    那笑容像是黏在了她的嘴角,扯不下去了。只不知道什么缘故,皇帝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僵——也许是黏得太久了。

    他仍然迟疑了片刻,心里有个声音在说,母后让你看,你就看呗——横竖都是她的意思,为什么不;另一个声音却在提醒他:这不对劲!母后从来不喜欢他对朝事、尤其对军国大事指手画脚……

    有蹊跷。

    然而到底什么蹊跷……总要看看才知道。

    他微垂了眼帘,略过母亲注视的目光。他不知道她是想看到他慌乱呢,还是别的。一咬牙,拿起军报。

    他并不知道他的指尖在抖——大约是心里抖得更厉害的缘故。

    一目十行看了第一遍。

    再看第二遍。

    第三遍……

    “……才多少字,皇儿还没看完么,”太后微笑道,“这么看奏折,那可不成。”

    皇帝微舒了口气:“母后教训得是。”

    太后摇头道:“这可不是教训,母后可不敢再教训你了——不过几句经验之谈罢了。”

    “母后——”皇帝抬头来,视线与太后碰上,空气里还是僵滞了片刻。以皇帝一向的习惯,应该是很快就把目光移开去,但是这一次他没有,两个人的短兵相接,仿佛有金戈之声……但或者是错觉?

    太后一直在笑,皇帝竟从那笑容里看出几分慈祥可亲来。

    或者是……他错了?

    她毕竟是他的亲娘。毕竟这世上,与她骨肉相连的,就只有他。就算她爱揽权,那又怎么样呢,她还有别的选择么,他日她大行归天,身后事,谥号,香火,乃至于墓葬……不都是他说了算么。

    她一身的荣辱都系在他身上,就算让她跋扈几年,那又如何呢?

    但是她跋扈得太久了!另外一个声音冷冷地回答他。从前他不就这么想么,从前……永巷门被闭的时候,他不就这么想么,他不就因着这个,放了她一马么。她收敛了么?不不不,她变本加厉了!

    如今朝中,还有几个人心里向着他的。

    北上得胜归朝,后事原改用清廉自守的宗室前去安抚,她考虑过么;宜阳王,宜阳王什么人品,连他都有所耳闻,她不知道吗?

    李尚书战前媾和,谎报战功,尚未有定论,凭一面之辞就灭人家满门——他当然知道那是郑林擅杀,并非太后的意思——然而没有太后撑腰,郑林哪里来的胆子?之前纵容也就罢了,出了这样的事,不杀他以谢天下,反而由着他追杀李御史——她当赵郡李氏是与她安定胡氏一般的小门小户么!

    幸而、幸而——

    皇帝微笑道:“毕竟一国重兵,还是握在自己人手里的好。”

    太后点了点头:“皇儿所言甚是。”

    “宋王他……”皇帝回忆了一下,战报上并没有提到宋王的反应,因说道,“彭城姑姑那里,还需母后好生安抚。”

    “那是自然。”太后低头喝了一口酪。

    “待大军回朝,明熙也该封王了。”皇帝最后的结论。

    太后仍是微微颔首:“皇儿所言甚是——哀家有些乏了。”这样说的时候,她面上当真出现了一丝疲色。太后保养得当,虽花期已过,仍然风韵不减,但是这么一个瞬间,皇帝觉得,自己看到了母亲的破绽。

    “皇儿告退。”皇帝即时起身,这句话,他想说太久了。

    出了昭阳殿,皇帝终于笑出了声。

    真是个好消息——母后说得没有错,真是个值得他高兴的好消息……再好没有了。他像是许多年没有这样真心实意地笑过了,以至于那笑声出来,连他自己也吓了一跳。那笑声……像是有些尖锐。

    “陛下?”小顺子问,“陛下要回乾安宫么?”

    皇帝斜睨了他一眼,不愧是他跟前最得宠的内监,对他的心思摸得透透的——虽然他什么都不知道。

    他这时候心情好,也不与他计较,只道:“去……去淑景宫!”这个消息,如果一定要与人分享的话,大约也只有淑景宫那位最懂了。

    “云朔之乱初定……明熙、明熙夺了军权?”李十二娘不敢置信地睁大了眼睛,“这、这怎么做到的?”

    “你猜?”皇帝难得有这个心情与她逗趣。

    李十二娘这时候已经显怀了,肚子尖,经年的老嬷嬷一口咬定定然是个皇子。如是,那可真真是双喜临门。这孩子、这孩子……他可不会让他再和他一样,吃这样的苦头。皇帝模模糊糊地想。

    “臣妾哪里猜得到。”李十二娘薄抹了脂粉,看上去没那么憔悴。六个月的身孕,一般孕妇都是胖,她反而瘦了。她并不想如此,拼命地吃,但是吃什么吐什么。想是腹中胎儿也知道她心里的苦。

    却还能笑,笑得比从前还要更甜,更娇媚,带一点点天真:“……想是陛下运筹帷幄?”

    皇帝拍手笑道:“你个机灵鬼……还说猜不到!”

    李十二娘腼腆地笑道:“臣妾也就是信口一说,可不知道这个筹怎么运……”

    “朕拟了道圣旨给明熙。”

    “这时机可不容易拿捏……”李十二娘脱口道。

    “可不是,”皇帝又笑了起来,“待明熙还朝,朕要好好赏他!”

    李十二娘偎在皇帝怀中,双手抚在腹部,心里却是冰凉,这孩子、这孩子怕是保不住了……

    她虽然不通军事,却也知道,阵前夺权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宋王她是见过的,在南平王世子的大婚上,凭借几百部曲,几个时辰平定几千人之乱。又是南人将北兵,能把云朔收拾得七七八八。

    这样的人物,会束手就擒?她不信。

    再者,如果元明熙果然夺权成功,仍然心向君王,那为什么、为什么……军报却落在了太后手里呢?

第358章醉话

    “陛下去了淑景宫……”

    “陛下在与潘贵人饮酒……”

    昭阳殿里,太后也在饮酒,消息一件一件传进来,如同佐酒。太后摇头道:“皇儿心急了……”心里未尝不觉得诧异,过去两年,怎么钦儿连两年前的气度都没有了,就不能再等等,或者再细想三分么?

    郑林道:“陛下是想得太久了。”

    但凡人对一个东西朝思暮想得太久,真真到手的时候欣喜若狂,又哪里还沉得住气去判断真假。不当场失态,已经是人杰,还能沉得住气去判断与思考的,那是万里无一。皇帝到底年纪太小。

    年纪太小就身居高位,一切都来得太容易。郑林也听说过两年前太后寿宴的风波,他相信那一次,皇帝也是定了决心,想要把权力从太后手里拿回来——然后他几乎成功了,如果不是他后来反悔的话。

    虽然前有小潘儿的死,后有皇后选得不如意,但是总的来说,皇帝的人生还是可以称得上一帆风顺。

    郑林想起自己在赌场、青楼、街头,贵人后宅里跌宕的那些日子,你不会知道,那些反复、汹涌而来的失望,就像是站在沙滩上,一遍一遍冲刷着他的脚。永远都没有尽头——你能指望海浪停止么。

    那像个笑话。

    兴许是因为那些日子,后来一步登天,他反而收得住。所谓轻狂,不过是摆给外人看。他肆意而为,他始终知道后果。

    太后再喝了半盏酒,眼睛里就添了醉意。虽然这个结果也不是她不能够预想,但是真真到眼前来,多少是失望的。他是她的儿子啊,她十月怀胎容易么。后来在宫里战战兢兢、做周皇后的眼中钉她容易么。

    后来……先帝一朝撒手,孤儿寡母半夜临朝,诓得周肇从蜀中归来,击杀于朝堂,容易么。

    这个小兔崽子,如今是长大了,翅膀硬了,连他娘过几天好日子都容不下——还想他能容下天下么?

    太后冷笑一声,仗着醉意斜视郑三:“郑郎倒是肯给他说话,可知道钦儿亲政,第一个要杀的是谁?”

    郑林倾身过来,在她耳后吐一口气,连说的话也纯用气声,并不落到实处:“除非娘子不要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