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谁的皇后 >

第230章

重生之谁的皇后-第230章

小说: 重生之谁的皇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灯光里美人薄醉,容色如玉。

    “阿姐,”嘉言见了,越发心疑……原本李九娘在画屏阁就够奇怪了,这口口声声还提到母亲……“出什么事了?”

    谢云然也拿眼睛看住嘉敏,她听到的风声比嘉言多,比嘉敏少。

    嘉敏沉默了片刻,简洁地说道:“宫里来了人,要带走九娘子和李……御史。”

    “带走?”嘉言脱口道,“带到哪里去……进宫吗?”

    “我不知道,”嘉敏说,“天使当时说是带他们回李家。”

    “这、这怎么可能!”嘉言叫了起来。

    便是要带李九娘回李家,也该是李家来人,哪里有宫里来人的道理。更何况李十一郎一个大男人,要什么人带?把人当傻子哄呢。嘉言都能想到的蹊跷,谢云然当然也能想到,问的却是:“宫里出事了么?”

    嘉敏道:“二十五娘说,她哥哥昨儿晚上回了洛阳,连夜进了宫……”

    谢云然手一抖,几乎握不住酒盏,却定了定神,待半口酒吞咽入腹之后,方才说道:“但是李尚书平乱……”

    “怕是出了岔子。”嘉敏说。

    她们俩心知肚明,嘉言是一头雾水,叫道:“到底出了什么事,阿姐你就不能说明白一点,打什么哑谜呢……”

    “姑娘。”外头传来半夏的声音。

    嘉敏道:“进来。”

    半夏走进屋子里来,她穿的男装,扫一眼屋中几个,眼帘就垂了下去。

    嘉敏道:“无妨。”

    这种消息,知道不过是迟早。也没有必要瞒住嘉言和谢云然。至于九娘……她已经醉了,未必能听到什么。

    听到也好。

    半夏点点头,说道:“李尚书通敌叛国,斩立决。”

    谢云然虽然也是意外的,好歹还有个心理准备,嘉言是完全傻了:通通通……通敌叛国?开什么玩笑,李家如今的形势,孙女为贵妃,得圣宠,孙子娶公主,前途无量,犯得上通敌叛国?通的谁,又叛的哪国?

    嘉敏面无表情,只点点头:“其余人呢?”

    虽然嘉敏这样镇定,半夏还是犹豫了片刻,方才说道:“李家已经被围了……奴婢、奴婢也是听看热闹的街坊说……”

    “说什么?”

    “一个不留。”

第329章灭顶

    有那么一个瞬间,画屏阁里鸦雀无声。连窗外草丛里的纺织娘,都停止了叫声,像是被这肃穆的氛围吓住了。

    月亮投影在湖心里,荡漾。

    嘉言见识过永巷门之闭,谢云然经历过毁容的打击,嘉敏在前世目睹过父兄姨母的死亡,江山破碎,姐妹沦为玩物,自己朝不保夕,但是听到“一个不留”四个字的时候,都有那么一刻,忘记了呼吸。

    这是灭门呐。就算是通敌叛国,十恶不赦,难道不该经三堂会审,大理寺判定,最后由皇帝亲自勾决?即便是通敌叛国,也从来是男子斩决,女子幼儿流放,又哪里有这等阖门俱灭的惨事?显赫如赵郡李氏,赫赫扬扬近百年,改朝换代,屹立如山,一朝灭门,竟摧枯拉朽如大厦之倾。

    几个小娘子都瞪大了眼睛,且惊且骇。

    以嘉敏为最。

    前世并没有这一遭。前世一直到燕朝分崩离析,李家都仍然坚挺。李家有位小娘子甚至还抢了崔家娘子的夫婿。是郑三、是郑三干的。她早该想到,李夫人的死,对于郑林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比她当时想的还更可怕,她只道是落败,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谁知是灭门。

    不由自主往李九娘瞟了一眼,还好,果然是醉了,应该没有听到这话……虽然迟早会听到,迟早要面对。

    但即便是嘉敏,也忍不住心生怜悯,如果能迟一点知道,就……迟一点罢。

    李家的灭门,如果是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倒也罢了,等时间过去,再惨烈的血液,也会慢慢被冲淡。先太武帝时候,不就有过灭九族的国史案么。然而如今正天下多事,恐怕洛阳人心,从此惶惶。

    郑三这算是……一箭双雕吗,他恨的,可不止李家。

    嘉敏轻出了一口气,吩咐道:“竹苓,甘草,扶李娘子下去歇着。”

    竹苓与甘草对望一眼,双双上来,扶起李九娘,李九娘挣扎了一下,把座中几个人吓了一跳,不由自主都放轻了呼吸,生怕惊醒了她。然而到底四肢无力,也只能由两个婢子扶着,慢慢出了屋子。

    到处挂了灯,光影参差,廊下无人,甘草忍不住抱怨道:“好重!”

    “就你多话!”竹苓骂了一句。

    对竹苓,甘草是有些服气的,也不敢顶嘴,想了想,说道:“竹苓姐姐,你说,咱们姑娘……会收留李娘子吗?”

    竹苓目色游移了片刻:“那是姑娘的事,想这么多做什么。”

    甘草:……

    “先头姑娘嫌我不肯用脑子,如今倒好,竹苓姐姐又嫌我想得多……”

    “少说两句,也没人当你哑了。”竹苓哼了一声,“也不想想,姑娘叫你想的什么事,你如今想的又什么事……”

    甘草:……

    横竖是她不在理。

    “三、三娘子……”忽然居中人爆出的一句,把竹苓和甘草都吓傻了,竹苓瞪了甘草一眼,甘草战战,轻喊了两声:“李、李娘子?”

    头仍然垂着,没有应声。

    两个婢子这才松了口气,不敢再胡龇,老老实实扶了李九娘进客房歇下。

    脚步退了出去,渐渐就远了,一片漆黑,漆黑里李九娘睁开眼睛。

    其实她应该能够昏过去的,正常反应不该是这样吗,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偏没有。有时候清醒是一种极残忍的惩罚。

    她为什么没有留在家里呢,这日。她应该留在家里,那就不必独自面对这些,家里有父亲,有母亲,有祖母,叔叔婶婶,不那么亲热的姐妹,环绕在身边的嬷嬷婢子……有这么多人,与她一起承受。

    哪怕承受的是死亡,是……灭门。

    李九娘轻轻巧巧地,想要跳过这两个字,但是没有能够成功,她睁大眼睛,眼眶里还是渐渐蓄足了液体,沿着肌肤慢慢爬下去,留下长长的痕迹。也没有声音。她很清楚自己的处境,这不是她的家。

    三娘子和南平王世子妃也是到方才才得到的消息,所以之前……之前的态度不能说明什么。因为那之前,她还是赵郡李氏的女儿,姓氏构成她的身价,家族还是她的依靠,也足以成为她的底气。

    那只是之前。

    她得活着。一向循规蹈矩,温柔合适的李九娘在听到阖族被灭的消息的时候,整个人就被这个念头攫住了。她得活着,无论如何,她得活着,她反反复复这样与自己说,与家人同死并不艰难,艰难的是活着。

    无论哥哥是不是还活着,无论宫里的十二娘是不是还活着,她都得活着。她不信什么通敌叛国,她只知道,如果她死了,那么能出声的人,能喊冤的人,能为祖父奔走和平反的人,就又少了一个。

    也许是彻底就没有了,没有人会记得那些死去的名字。

    所以她得活着。

    虽然她微不足道。但是她知道那是构陷。

    谁在构陷?

    李家并非升斗小民,竟在一日之内,落得如此下场,非一手遮天的人物不能为:想这一日之间,人证物证如何齐全?案子可经大理寺?诏书可经台省?想必都无。何其草草!便是天子下诏,那也是乱命!

    天子乱命……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李九娘默念了寇仇两个字,再眨了一下眼睛。难怪祖父从朔州平叛归来,对于朝廷封赏,非但不喜,反而大有忧色,闭门谢客。

    蓄满了的液体又下去一轮。

    三娘子之前肯援手,多半还是看在哥哥的份上。如今阖门被灭,哥哥瞬间从御史落成反贼,婚事什么的,再不必提。便三娘子有心,南平王与王妃也是不允的……朝廷里的那位想必也是不肯的。

    她从心里把嘉敏划掉……她不是她可以依靠和指望的人。

    崔家。她在南平王妃面前自认是崔家的人,不过是权宜之计。李家与崔家是老亲,更准确地说,洛阳高门,遍布姻亲,然而这急切间,不是人人都敢伸手,或者说,不是人人都肯伸手……譬如崔家。

    南平王世子妃去年在崔家的遭遇,她其实是知道的。不过是心存侥幸。只要没有意外,兴许平平安安,男婚女嫁,到生了孩子……便是终身有靠。在事情发生之前,大部分人都会忍不住心存侥幸。

    但是真真事到临头,李九娘知道自己不能去碰这个壁。

    指望崔家不如指望外祖卢家。卢家人口单薄,如今是舅舅当家,舅舅与母亲打小就感情好,母亲还有心要把卢姐儿要了来做媳妇……虽然最终没有成。但是如果隐姓埋名,暂避一时,也许卢家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能避过这个风头,如果哥哥能保住性命,如果宫里的李十二娘……

    夜渐渐深了,李九娘担足了一整天的心事,越来越沉,越来越沉,终于把人都拽进了梦里,梦里她还在来南平王府的路上,车轮辘辘地响,隔着车帘的天光,屋宇的影子,母亲不会发现自己出门了吧,她忐忑地想。

    人一个一个退了出来,刀上染血,靴底沾血,唯有白绫仍然干干净净……能配以白绫了断的人,到底不多。

    还有鸩酒。

    “关门。”最后一个人出来,内卫头领吩咐道。

    赵郡李氏的大门,可不是人人都配进的,他退几步,抬头看一眼李家门楣上的匾额。他已经记不清楚说话人的表情,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记忆总是容易被时间冲淡。他啐了一口,扬长而去。

    满街就只剩下铿锵的靴子踏地的声音。

    淑景宫。

    李贵妃得宠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淑景宫的宫人出去都比别宫里的人脸上多几分光彩。特别是近日,谁都知道李尚书平叛归来,大功于朝,贵妃的哥哥李御史又即将迎娶兰陵公主……那可是南平王的女儿。

    吓,南平王也就罢了,谁不知道,太后对南平王妃,那叫一姐妹情深。能娶到南平王的女儿,飞黄腾达,就是指日可待……不过话说回来,赵郡李氏的俊彦,不必娶公主,前程也是看得到的。

    不过这天,也不知怎的,淑景宫里有点不对头,虽然也说不上哪里不对,但总让人有点惴惴的,走路都不敢下重了脚。

    李贵妃面无表情地斜靠在软榻上,珠圆玉润的手抚在腹部。她下午吐了一口血,王太医来过,下了药,如今已经没事了。是因为有这个孩子,太后才不得不暂时放过她。那也是天家孩子稀罕的缘故。

    消息定然是封锁的,但是怎么……又传了进来呢?李贵妃忍不住笑了一声。

    她还有时间。

    待这孩子出世……那得看是她不肯放过她,还是她不肯放过她了!

    她咬着牙,几乎能听到牙齿之间咯咯得响,但是在外人看来,不过是今儿的淑景宫,比往日静了一些……罢了。

第330章圣心(上)

    昭阳殿。

    太后看着名单,眼前一阵一阵发黑。郑郎他疯了!她真该、她真该……真该当时就杀了他!

    昨儿元明炬连夜进宫密报,有理有据,人证物证俱全,她当时也是惊怒交加,私通反贼,那是丧权辱国,瞒报战功,那是欺君之罪,任一个拎出来,都足以问罪,然而问罪是问罪……灭门是灭门。

    郑郎他……怎么这么糊涂!

    便纵然是郑念儿那个贱婢从前在李家吃了些苦头,郑郎又疑心郑念儿为李家所杀,那也是冤有头债有主,不是找不出人来,如何能连累到李家满门!李家何等门第,这消息传出去,还不天下震惊!

    如今这消息……想瞒也瞒不住。竟还知道调动内卫,是算到了昭诩那关过不去。如今、如今……

    太后揉了揉眉心,就听得阿朱禀报道:“太后,圣人来了。”

    真是怕什么偏来什么。

    阿钦一日大过一日,总想着向权力伸手,他哪里知道,如今这个家不好当,一时东边起火,一时西边旱涝,才消停片刻,北边平了又乱,做娘的不给他把关,难道放手给他身边那些妖妖调调的东西?

    然而到底不好说不见……这天大的篓子还就摆在眼前呢,不与他说一声,他还不闹翻天去。

    太后道:“让他进来。”

    皇帝进门,先给太后行了礼,待太后叫起,目光才有意无意往太后面前的名单扫了一眼,却说道:“皇儿刚刚听说云、朔、代三州复乱,九哥昨儿晚上已经抵京,那依母后看,如今那边,派谁过去为好?”

    竟是并不提李家灭门之事。

    太后也不知道是该松一口气还是更为担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