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花香满园巧种田 >

第248章

花香满园巧种田-第248章

小说: 花香满园巧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说是太子妃了,就是宫里头的贵人美人的,也不见能做啊!
  不过,这话也就是自己一个人想一想罢了,别人听到了不好。
  他花两天时间腰酸背疼的赶到西河村来,为的是与太子妃交好,哪怕是扯上一点关系,以求将来有个好前程,可不想因为一时口舌惹是非。
  刘县令在西河村与西河村的族老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之后,还在西河村住了一个晚上,期间还去了太子妃的故居看过之后,第二日才心满意足的起程回转。
  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的,刘县令以及那么多的随从选择性的遗忘了那些还在苦苦期盼刘大人召见的桑梓镇的那些乡绅们。
  刘县令是走了,事情却没有结束,毕竟,县令大人这样忽然的来又忽然的走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少不得这些人要打听一番。
  很快,周边的几个村庄都知道,西河村出了一位太子妃娘娘,所以刘县令才会对西河村如此厚待。
  一时之间,各种羡慕嫉妒的声音很快就充斥了西河村的周围。
  对于这样的大喜事,西河村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可实际上,却早就慌了神,各种骄傲的自负的情绪充斥着。
  就算是村子里最不起眼的人看到其他村子的人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抬头挺胸,尤其是林家的人,更是表现的突出,谁让未来的太子妃是林家的姑娘呢?
  不过,背着别人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可就没有这么自信了,那些曾经的罪过林玉岫不由就想着得罪了玉岫该怎么办?
  那些没有的罪过的也会想,玉岫要是做了太子妃真的还能认自家这些穷亲戚吗?
  毕竟,她现在在村子里连个亲人都没了,最亲近的也是隔了好几代的堂族。
  在这样一种微妙的情绪下,村子里的人不由就开始埋怨林大山了,若不是林大山是个没福气的,怎么就能为了一个贱人舍了一个好女儿呢?
  如果玉岫现在还是林大山的女儿,无论如何都不会不认村子里的人啊。但是现在,她爹娘都没了,又有什么顾忌的?说不回来那就不回来了,没有人会说她一句不是。
  林大山自然也听到了这些闲言碎语,好不容易决定重新开始过日子的林大山父子二人彻底的沉默了下来,越发的不出门了。
  林大山觉得他真是没脸出门,原本玉岫这样好的孩子是自己的女儿,若是好好的养到现在,那自己的身份可就高了去了。村子里的人说的是,自己就是个没福气的。
  “爹,他们说,姐姐做了太子妃,这消息是真的吗?”小虎子有些难以相信的问道。
  太子妃?他虽然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但是也知道,那不是自己家这样的身份地位能高攀的,可是姐姐怎么就能做了太子妃?
  小虎子如今也是十来岁的半大小伙子了,前两年,因为林玉岫的帮助,他才能去学堂学习,可是,现在又传来这样的消息,学堂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明里暗里的笑话他,他甚至都不敢去学堂。
  “应该是真的,你不是也看到了,那天连县令都亲自来了,这还能有假?”林大山喝了一口酒,脸色晦暗的说道。
  有些事,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林大山知道,这个女儿从当初离开自己家的那一刻,自己就已经失去了,再也不可能找回来。
  县令自觉与西河村的人相处的都不错,料想有机会的话,他们应当会在太子妃娘娘跟前提起自己吧?
  他志得意满的回到了县衙里,原本觉得,西河村的荣耀仅限于此,可是却没想到,不几天之后,西河村居然又爆了冷门。
  据说几十年才出一个秀才的小地方居然出了一个十七岁的秀才,而且这位秀才公的名次还还很靠前,是县里的第三名。
  据县里的教谕说,这位小秀才很有可能能中举做举人。
  才十七岁啊,就能中举的话,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算了,听说,这位小秀才与那位即将成为太子妃娘娘的姑娘还很亲近,简直就是亲如姐弟一般。
  还听说,这位小秀才的爹娘兄长全都跟着太子妃娘娘,也就是说,这位小秀才将来一定不会是池中之物。
  县太爷不由开始沉思,难道不是太子妃娘娘家的祖坟上冒青烟,而是西河村的风水问题?
  越想县令大人越觉得这可能是真的,毕竟那样一个美妙的地方,若是风水上没有什么说头的话,他自己都不相信。
  以至于,这位县太爷不辞辛苦的专门找了一位风水先生来西河村看风水,想要知道是不是西河村的风水养人,如果真的是养人的话,那就要买块地方建个宅子。


527 互相扶持
  那位县令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风水先生还真是个有本事的,看过了西河村的风水之后,居然开口说,这里的风水原本不至于如此,只是因为发生了一些匪夷所思他看不清楚的事,才会导致有了变化。
  最后,这位说不清楚的风水先生将此地的好风水归根于漫山遍野的花卉助长了风水的变化,让原本平淡无奇的地方有了质的变化,才让西河村这样一个小小的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接二连三的有大喜事!
  县令知道了这消息之后,真是有些郁闷,这风水居然是改变了的,原本没什么稀奇的,难道就因为种花就能改变?若是这样的话,与其去西河村购置土地,还不如在自己的庄园上大量种植鲜花呢。
  县令大人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能种植鲜花的地方都种植了鲜花,而种植鲜花能改变风水的消息也不知道怎么就传开了。
  不过短短的时间,陈县乃至定远城的许多人都听说了这话,虽然有些不相信,可是,明明西河村之前什么都没有,这才几年时间就有了这样的成就。
  因此,就算是心里有疑虑的人,也还是不知不觉的信了几分。
  这样一种现象就导致了一个很奇葩的结果,不几年时间,定远城的许多地方都种植了大量的鲜花。
  若是那有钱人家,种了也就种了,留着自己观赏也好,可是那些寻常人家种了鲜花之后,总还是要想着赚些钱,很快,他们就知道了,西河村种的花可不是单纯用来观赏的,而是用来赚钱的。
  从而更加带动了林玉岫的花卉产业发展,定远城这边很快就成为花露加工的最大一个基地,远远的超过了京城的工坊。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说。
  只说林玉岫等人在京城里也得到了林永康中秀才的好消息。
  虽然林永康中秀才的消息不能与林玉岫做太子妃的消息相比,可是对于这些西河村的人来说,这消息却很让人振奋。
  林玉岫为此还特意办了宴席庆祝,又说了,等林永康考完乡试之后,不管结果如何,都让他进京来。
  通过这两年的了解,林玉岫也知道了,京城里的教育水平可比定远城里高多了,林永康要是能得到在京城里就读的机会,将来前程会好很多。
  五婶子激动的都有些说不出话来了,她虽然心疼林玉岫,也知道林玉岫好了对她们家里也好,可到底林永康才是自己的儿子,儿子中秀才,这是多大的好事啊。
  五婶子说什么也要自己拿钱出来举办宴席,说是心里高兴,应当请大家吃一顿。
  京城里的人们高兴,留在西河村村子里的人也开心。
  十九叔公几乎要被这接踵而来的喜讯给震惊了,西河村有多少年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好事了,可是没想到,他有生之年还能见到这样的喜庆。
  他已经须发斑白的年纪了,好在这些娃娃们有本事,如不然,可就真的等不到那一天了。
  玉岫是个好的,永康这娃也不错,两个娃娃都是西河村林家娃娃里头最出众的。
  原本还担心玉岫就算是做了太子妃,家族里头没人扶持将来要吃亏,现在可好了,永康这娃是个争气的,只要给他几年到十年时间,就能成长起来了。
  不用担心林永康的这条路走不下去,毕竟,有一个太子妃做姐姐的话,他的路一定会走的比寻常人家的孩子更加顺畅,而他长成之后,就是回报玉岫的时候了。
  喜悦过后的十九叔公却忽然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老五一家子都跟着玉岫去了京城,想来永康也一定是要去京城了,若是时间短也就罢了,长此以往,只怕这两个娃娃就会跟村子里的人疏远了。
  这样可不行,他虽然老了,可是村子里的年轻人还有很多,还要依靠玉岫和永康两个娃娃的扶持,要不然这一村子的人咋办?
  总要做点儿什么才好啊,总不能冷了娃娃们的心。
  最后,在十九叔公的极力主张之下,村子里的人一致决定,西河村这一次是遇到百年不遇的大喜事了,一定要好好庆祝才成。
  而庆祝的方式,则是千年不变的老规矩,摆流水席。
  村子里摆三天流水席,钱不用别人出,就从族里的公款里头拿。
  没有人会反对这样的决定,毕竟现在想巴结这两家人还怕巴结不上呢,又不用自己出银子,还能好好的吃几顿,上那找这样的好事去?
  当然,摆酒席也要等正主儿来了才好,要不然也没什么意思。所以,十九叔公很有耐心的等着林永康回村子。
  十九叔公虽然是村里人,一辈子土生土长,没什么大的见识,可是他却明白,村里出了一个太子妃,固然是喜事,可只要是村子里的人自己没本事,等将来还是要没落。所以,将村子里的学堂办好就是更迫在眉睫的事了。
  学堂办好了,才能更多的培养出读书人,一个林永康远远不够,要有更多的娃娃将来科举做官。
  要是村子里出了几个大官来,那就不一样了,这些人将来会顶起村子,让周围的人都不敢小觑。
  就算是他们这些人依旧生活在乡下地方,那也是关荣的,就算是那些官员们,也未必就敢对西河村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西河村的人现在有钱了,可光有钱不够,只要是没有后台撑着,再多的钱到了将来也会变成别人的,只有靠读书钙能改换门庭。
  等将来,西河村林家可就变成书本网,莫说是定远城的人都羡慕,就是大越的人都会知道。有个叫做西河村的地方,有个大户人家,林家!
  几十年之后,谁见了西河村的人不高看一眼?
  你说这些想法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些年十九叔公总结出来的,作为小地方的桑梓镇,这些年统共就只有林大义一个秀才,已经让周围村子里的人嫉妒了,只是后来林大义病死了,西河村的优势也就没了。
  可现在又出来一个林永康,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嫉妒呢,这已经足以让西河村的人藐视周围所有的村子。
  但这怎么能够呢?总要对其他的村子有压倒性的优势才成。十九叔公这一辈子就只有这么一点儿梦想。
  这也不怪十九叔公只看到周围,那是因为村子里的人眼光局限,根本没有想过要与别人比,他们所能想到的就是在周围的村子里有面子有说话的分量,在极小的范围之内保证自己的优势和主导权就已经足够了。
  事情也确实就像是十九叔公想的那样,西河村周围那些村子里的人现在对西河村怎一个羡慕里了得。
  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小媳妇子甚至都开始后悔,为什么当初不嫁到西河村去?
  要是做了西河村的媳妇子,那该多有体面?怎么也不至于像是现在一样吧?这一辈子还真是没有盼头了,看看早年一块儿的那些姑娘,就因为嫁到了西河村,现在回娘家的时候,头都抬的高高的,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呢。
  为啥?人家那是有资本啊,没听人说了?人家西河村不光有秀才和太子妃,还有几位官呢。虽然官职都不高,一个从七品,两个九品,都还不如县太爷,可是那又如何?人家那怎么也是官不是?
  若是自己当初嫁到了西河村,说不一定命好一点这会子也算是官太太了呢。
  尤其是,那几位可是京城里的官,听说是经常能见到太子爷呢,还怕没有前程?
  县太爷又能怎样?还不是一样留在这里连天子面都看不到?说不一定早就被人忘了,要不然也不至于一个位置上待七年多,这样的官员,怎么能比得上西河村的人?
  刘县令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就这么成了其他人口中的反面教材,若是知道,他大概会鞠一把老泪后悔没有早年就去西河村做上门女婿了!
  此时的林玉岫,却已经不再操心其他的事情。不是她不想管,而是家里头的其他人一致决定了,绝对不能让她再为了这些琐碎的事情操心费力。
  因此不管是花海里的活儿,还是工坊里的,甚至就连准备开张的银楼的工作都被其他的人承包了。
  作为准新娘,林玉岫现在就只有一项工作,那就是好好的保养肌肤,争取做一个白皙漂亮的新娘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