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花香满园巧种田 >

第142章

花香满园巧种田-第142章

小说: 花香满园巧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这一次的困境能完美解决的话,玉岫不光会被姑姑接受,也会被天下人所接受。
  所谓玉岫的出身是弱点这些都将不会存在,实际上,靳言的打算就是要将林玉岫打造出来一个高端大气的形象,一个会让天下人忘记她只是无父无母农女出身的形象。
  虽然可以带着玉岫离开京城去西河村生活,可是靳言不想伤害从小为他考虑抚养他长大的姑姑,所以,他更希望姑姑能够认可自己心爱的女子。
  林玉岫郑重的点头,既然来了,莫说两个人现在算是恋人关系,便只是朋友,她也要帮着靳言度过这一段困境。
  二人在一起说了一个时辰,靳言才辞了林玉岫回宫。他倒是想多与林玉岫说说话,可是,现在太忙了,让他没有这么多的时间。
  至于要让林玉岫入宫这件事,那就暂时不用想了,一来,林玉岫现在的身份不明,没办法带她入宫,二来是靳言不想让林玉岫现在就面临这么多的问题。
  既然已经确定了靳言就是太子,林玉岫所有的担心也都消失了。
  林玉岫不是那种多思多虑的人,既然已经选择了这个人,林玉岫就愿意与他一起面对。
  而且,林玉岫相信,靳言即便是这么多年你在宫中,也一样能保护好自己,所以,她不怕——
  “梨花,你去找二哥哥一同去赵家看看,若是可以的话,我们明天搬过去住。”林玉岫送走了靳言,忽然开口道。
  林玉岫考虑到如果自己住在客栈里,靳言总是来来往往的,迟早会有人发现,倒是不如去赵家住反而更加方便一些。
  “我跟着梨花一起去吧,京城里看起来还算安全。”李菱娘忙就笑道。
  “菱娘姐姐也想去外面逛逛?”桃花兴致勃勃的开口道,她也想去好不好?可是,姑娘为什么就是不愿意让她去呢?
  “她们可不是去逛,而是去办事,桃花,等我们安顿妥当了,有你逛的时候。”林玉岫看着桃花那巴不得也立刻跟着去的样子,不觉失笑道。
  做人像是桃花一样其实也很不错,最起码没有太多的烦心事,可惜的是,自己永远也做不了桃花。
  那样没心没肺也是一种天赋,而她不具备这样的天赋。
  桃花听了林玉岫这话,清楚自己今天是不能出去了,小脸当场就垮了下来,不过姑娘的话没有不对的时候,还是听了比较好,她的性格确实有些鲁莽。
  林玉岫打发了三人离开,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担心,赵家的宅子谁知道是什么情况,虽然让人去了,却不知道是不是能好生的联络上?
  毕竟,赵家当初可是闹了好大一场才归于赵元溪的,就是如今,赵家的老太爷和几位老爷还活着呢,那些人难道就能心甘情愿的放弃赵家?说不一定,他们在赵家京城的宅子里也有人。
  林玉岫甚至都怀疑赵家的宅子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听赵元溪的。
  倒是林玉岫多想了,京城里这座宅子虽然名义上是赵家的宅子,可实际上,却是赵元溪亲娘蔡氏的陪嫁,蔡氏当年作为辽州城首富的女儿出嫁,不光有十里红妆,而且最值钱的是有三处宅子,一处自然是定远城的,一处在江南,而最后一处就在京城了,所以,赵元溪对这座宅子拥有绝对的权利。
  很快,梨花等人就回来了,将她们打探到的消息都说给了林玉岫听。
  林玉岫这才算是安心了许多。
  不过就是将宅子最后头的一部分下人房租给了人住,这倒是算不得什么。毕竟,看宅子是个没有油水的活,尤其是赵家不过是个商贾,京城里这么多的贵人,可轮不到商贾家的人为非作歹假公济私,所以要在京城里好好的过日子,一定会这么做。


303 赵宅老梁
  “可有将赵公子的信给梁大爷?”
  当人虽然匆忙,可赵元溪还是给看门的老梁头写了一封短信,林玉岫之前打发人去的时候,就带了这封信。
  “已经给了,梁大爷看过之后也说了,让姑娘您搬过去住,说是赵公子说了,您现在是赵家二小姐,是他的亲妹子,要让梁大爷像是对待他们兄妹一样的对待您呢。”菱娘将看宅子的梁大爷的话都对林玉岫说了。
  林玉岫微微点头之后又打发梨花和林永泰二人去一趟,说是明天就搬过去住,先收拾一下房间,顺便看看缺少什么置办一下,虽然赵家的宅子里应该不会缺什么,可是还是收拾一下更好一点。
  “姑娘怎么不考虑自己在京城购置一处宅子,我听人说,现在京城的宅子价格便宜。”菱娘笑着问道。
  林玉岫摇摇头道:“不是我不想,而是我手边的钱不太充足,虽然这两年赚了一些,可是赚的也不多,在府城置办些产业也就算了,可京城里置办宅子,我可是连想都不敢想。”
  京城里的宅子也不是没有便宜的,可是便宜的地方那是贫民区,不是林玉岫看不上平民,而是不管在什么地方,贫民区的治安管理各个方面都没有其他地方的好,如果要买还是要买到其他的地方才好。
  菱娘听了也不多说话,她如何能不清楚姑娘这两年虽然赚钱了,可是很多钱却实际上是贴补给了村子里的人。
  周围的人都知道,西河村林姑娘哪里做工赚钱多,而多赚的那些,如果姑娘愿意那就是姑娘的钱。放在每一个人的头上好像都不是多少,可如果积攒起来,实际上也是一大笔的钱。
  “如果不是这一场大旱,或许我的钱要更多一些呢。”林玉岫想着已经被迫关闭的铺子,多少有些遗憾,那个铺子可连老本都没有赚出来就那么关掉了,也不知道现在是不是从新开门了。
  她走之前说了,等过两个月情况好一些的话,就重新开门,如果情形不好就算了,想来现在的局面也不会有多好。
  “姑娘还想这些做什么?咱们现在已经到了京城,索性就从京城重新开始。定远城虽然也不错,可是与京城比起来到底是不如。”桃花大大咧咧的说道。
  虽然她还没有去外面看看的机会,可是京城那是谁都能来的地方吗?自然不是小小的定远城能相比的。
  而且,姑娘的背后可有太子殿下呢,虽然说太子殿下才正位东宫,可是要保护姑娘却绰绰有余了。有了这样的背景,有姑娘那样的本事,还怕将来没有好日子?
  桃花说的倒是简单,可是林玉岫却知道,自己既然已经决定了与靳言一同面对当前的艰难,那就要更加小心一些,绝对不能抓住把柄。
  而经商则是更加要不得的,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可见地位是极低的,要是以前也就罢了,可现在她却不希望有人会用这个来攻击自己,所以,若是有钱,还是要先购置土地。
  “桃花,你可是又在胡说了。要是姑娘从商,以后还能有什么地位?便是有钱也该购置土地才对。”菱娘白了桃花一眼说道。
  太子殿下既然是与姑娘有青梅竹马的情意,这时候又巴巴的接了姑娘来,自然是有些想法的,姑娘将来的前程可远大着呢,就算做不了皇后,将来也少不得要做贵妃的。要是因为姑娘经商毁了名声可怎么能成?
  桃花说话做事从来都莽撞,此时被菱娘批评了,吐吐舌头便不多说了。
  “好姐姐,你就权当我没说还不成?你知道的,我说话从来都是如此。”桃花笑着腻歪在菱娘的身边叽叽咕咕的笑着说话。
  菱娘也知道,桃花就是如此的性子,所以,也不多说她,只是轻轻捏捏她的鼻子。
  林玉岫看着屋里两个丫头,倒是觉得心里暖暖的,并且对菱娘有了新的认识,她不过是个商人的妾室,可居然有这样的见识,也着实不易,倒是个可用的。
  菱娘根本不知道,此时的林玉岫对她已经是高看一眼了。实际上,菱娘也确实是个善于学习的人,当初她跟着那人的时候,也没少好好学,就是想着能帮着他,谁知道到了最后居然是那人的妾室。
  现在跟着林玉岫,她也愿意学习,然后一步步的让自己适应林玉岫的节奏和步伐。
  第二日,林玉岫果然就搬到了赵家的宅子里去。
  这宅子比起定远城的宅子还要好上几分,五进的大宅子,带着四个精致小巧的跨院和一个大大的花园子,处处透着精致和贵气,也不知道价值几何。
  林玉岫之前也没想过,这宅子居然比她预想的还要好上许多。她原本想着,最多也就是个三进四进的宅子。
  “姑娘,给您准备了东边的跨院,您看看可还喜欢?至于林大爷就安排在前院,虽然他与您是兄妹,可住在一处到底也不方便,您觉得呢?”
  老梁倒是个懂事的,亲自到了大门口迎接林玉岫,还很是殷勤的介绍了宅子的情况。毕恭毕敬的态度让林玉岫觉得,自己好像当真就是赵家的小姐一样。
  “劳烦您了!”林玉岫微微颔首,表示满意。
  “住在东跨院还有个好处,东跨院有一个角门,您要是愿意出去也方便。”老梁这可不是没有仔细考虑,东跨院临街,早些年的时候,就开了一个角门,走起来倒是方便。
  得了林玉岫的首肯之后,老梁自己带着林永泰去安顿,让自己的儿媳妇带着林玉岫等人去内宅安置。
  老梁的儿媳妇侯氏是个十分爽利整齐的媳妇子,穿者打扮虽然简单朴素甚至有些寒酸,可能看出身上的那份双利劲儿。
  她一路带着林玉岫走,一路已经把宅子里的基本情况都利利索索的说了。
  这宅子去年大修过一次,现在住起来极好,要是三四年前,还真就未必能住人,可现在经过大修之后就没有这问题了。


304 乔迁新居
  林玉岫不用猜也能想到,之前赵家的人未必就会有心思管一个已经死了的儿媳妇的嫁妆,而赵元溪就算是有心照看母亲留下的产业,可手里又没有充足的钱,也办不到。
  这宅子肯定是很长时间没有修缮过,而老梁一家子的日子可想而是有多艰难。也难怪会将后面那些下人房都租给人住,要不然这一家子难道要喝风?
  “姑娘,屋里都已经擦过三遍了,保证干干净净的,您放心,我只要有时间就会给屋子通风,就算是这些年没住人,可不会有一点的霉味。”侯氏笑着将林玉岫引进去。
  林玉岫四下打量,屋里的陈设能看出来是花了心思的,虽然老旧,可价值不菲,最重要的是,确实是窗明几净看不到一点尘埃和凌乱,而且给人清清爽爽的感觉,让人觉得舒畅。
  这侯氏没有说假话,可见果然就是用心整理过的,毕竟,几十年没有住人了,能保持这样确实不容易。
  “辛苦你了。”林玉岫示意菱娘给了侯氏一个红封,里头的钱不多,也就是一百钱。
  “谢谢姑娘,谢谢姑娘。”侯氏连声的道谢之后,才小心翼翼的将钱都搁在怀里。
  家里头的日子不好过啊,这些钱虽然不多,可是也能买几斤粮食,最起码能让孩子们吃点儿干的。虽然是靠着赵家过日子,可是自家老爷子是个性质固执的,要不是实在熬不下去才将后面那些屋子出租了,现在一家子人早就饿死了。
  去年少爷让人送了修缮房屋的钱,老爷子硬是一点都没有给自己家里留,像是他们这样在大户人家做下人的,有几家是过这样寒酸日子的?
  “最近这样的气候,到处都是灾荒,日子不好过吧?”林玉岫从侯氏的表情看出来,这一家子人的日子怕是没多好过,当下便不动声色的问道。
  侯氏脸上带着苦笑说道:“这样的日子,谁家能好过?便是粮食已经不知道涨了多少了,早先的时候,还能让几个娃娃吃一口干饭,可这两年,只能保证吃饱。”
  “嫂子还不知道呢,一路上走来,京城的粮食是价格最低的了,有些地方的粮食,已经涨到二十多文一斤粗粮了,而且就是拿着钱也没处买去,多少人家现在不要说吃干饭了,就是吃稀粥都没有,能有些菜糊糊喝就不错了。”菱娘笑道。
  侯氏显然没有想到京城之外的价格居然是这样的,当下傻傻的张着嘴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原来外面已经是这样的光景了,若是如此,自己还有什么好抱怨的?起码稀饭能吃饱,没有让几个娃娃饿着了,这就已经是福气了。
  她心里盘算,一斤粗粮在寻常年景不过一二文钱已经,现在居然已经涨到这个价格了?那京城里的粮食确实是价格最低的。
  侯氏忽然就觉得有些庆幸自家是在京城里生活了。要是也在京城之外,真不知道过的什么日子了。
  京城里的粮食,虽然一个人一次只能买三斤,价钱也就是去年的一倍,已经实属难得。只是毕竟是灾荒之年,钱到底比平时难赚一些,他们家的月例银子却是固定的,加上有能收点儿租金,其实算起来也还真不是很艰难。与别人家相比,就算是稀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