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汴京春深 >

第305章

汴京春深-第305章

小说: 汴京春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顿了一顿,补充道:“河东路勤王之师先锋军也已抵达城北徽安门外,严都指挥使亲自前往迎接。”

    六娘眼皮突突跳了起来,为何会是爹爹入宫禀报此事。

    玉匙坠地,钱太妃拜伏在太皇太后膝下,颤声道:“妾身和五郎未曾有过任何信件往来,请娘娘明示。”

    六娘一怔,按理钱太妃不应该苦苦哀求太皇太后下旨允许赵棣入城么,为何要急着辩白。

    室内沉寂了片刻,太皇太后轻哼了一声,她行动不便,神志却一直清楚,此时冷眼看着匍匐在地的钱太妃,心中再次权衡起来。

    孟在叹息道:“今日洛阳城中,有晋地行商之人颇多传言,皆说燕王殿下前几日坠入了壶口瀑布,生死未卜。此时五皇子前来西京,只怕会引起朝臣非议,娘娘。”

    六娘几疑听错,忍不住抬头望向父亲,见他皱眉抿唇面有愁容,心头大震,赵栩为何会坠入瀑布,不知九娘可知道了此事。

    地上又是一声脆响,却是太皇太后面前的玉碗坠地。

    “传五郎。”嘶哑的声音有些断断续续,却很清晰。

    六娘心中乱成一团,耳边传来父亲劝谏的声音:“娘娘请三思。”

    “传——”太皇太后尖厉的声音有些疯狂。

    从京中赶来的三位急脚递正策马狂奔,离洛阳城尚有六十里路,最后一个驿站近在眼前,已无需换马。

    驿站前的二十多个军士打扮模样的人举起了手中长弓。

    ***

    赵栩跃下瀑布后,抱元守一,顺流而下没多久,便极力游向西岸,一旦开始和河水对抗,便感受到了黄河咆哮的威力,游出去三分,被冲回两分,压力极大,更身不由己被水流拉扯撞上山石,还要有防不胜防突刺出来的木枝,饶是他使出全身解数,上得西岸后已脱力不支,无一处不痛,内外俱伤,坐在泥水之中便抑不住吐出好几口淤血。

    片刻后,他回头看看那奔腾肆虐的黄河之水,赵栩心中斗志昂扬,他不敢停留,提气往西疾奔。当务之急,是要找到马,哪怕是牛车也好,能尽快抵达麟州,恢复和京中音信来往,再想办法调动麟州杨家将。

    他年少逞强,奔出去八里路,见到村庄,心中大喜,直奔不远处的一辆牛车而去,却不知道自己浑身泥浆形貌可怖。

    牛车旁正在说话的两个小娘子见到赵栩奔来,立刻尖叫不已,庄上的汉子妇人都下地去了尚未回来,其中一个小娘子的祖父听见孙女尖叫,从院子里跑了出来,不由分说挥起那赶狼的长棍,劈头盖脸地朝赵栩身上打去。

    赵栩眉一皱,伸手去格,欲夺过棍棒,却没想到他自壶口脱险,实则精疲力竭,全靠一口气撑到现在,见到牛车和村民,心里那根弦一松,所有被强压下去的内外伤便席卷全身,那手臂结结实实地挨了一棍。

    这关东的女子皆胆大,乍被赵栩一吓,回过神来,随手抽出赶牛车的鞭子朝赵栩身上招呼,大喊起来:“抓贼抓贼!”

    赵栩又吃了几鞭子,更忧心这叫嚷引来阮玉郎追兵,忽地背后又挨了一记重击,眼前一黑,竟软倒在地。

    没死在阮玉郎手下,没死在壶口瀑布里,却不明不白栽倒在这些村民手中?阿妧,你会不会笑我。

    赵栩晕倒前啼笑皆非。

    作者有话要说:  一早更新,感谢订阅正版。

 第298章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好了; 翁翁; 胡大哥打死人了。”小娘子慌得不行; 看着倒在自己脚边的泥人; 黄土上还有他吐出来的一滩血。

    报官?还是不报官?

    给了赵栩一闷棍的是半途回村的矮壮年轻村汉; 见状握紧了手中的锄头; 喃喃道:“死了?打死贼要赔命吗?不是说他是贼吗?”

    贼?不是贼?

    小娘子丢下手中的鞭子; 更心慌了:“他——他是贼吗?”

    老汉一听瞪圆了眼:“不是你喊抓贼的吗?”

    另一个小娘子伸脚踢了踢赵栩; 见他一动也不动; 回过神想了想,小声嘀咕起来:“阿芳,他好像没有要抢要偷什么。他——好像是在朝我们笑; 会不会只是来问路的?”她们只是被他的样子吓到了。

    老汉见孙女哑口无言; 气得直跺脚,看看四周无人,赶紧蹲下身探了探赵栩的鼻息:“还有气,没死,快点抬进去。”

    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赵栩抬进院子里树下的籐床上; 见他赤着脚,浑身黄泥; 脚上全是细碎伤口; 身上被泥浆糊满的衣裳古里古怪的; 也不知道如何解开。自觉得鲁莽闯祸的胡大郎跑去井边提了一桶水,朝赵栩身上脸上泼了下去。

    赵栩昏沉沉中只觉得一阵清凉,蹙了蹙眉; 却连睁开眼的力气也没有,嘴唇翕了翕。

    清水冲洗去他脸上泥浆,身上的金丝护甲在日头下闪闪发光。他身边围着的四个人面面相觑。

    “天底下有这么好看的贼么?”

    “没有。长这么好看还用做贼吗?”胡大郎虽是庄稼汉,倒也明白。

    “看起来还是个有钱人家的郎君。”

    “很很很有钱吧,这衣裳是不是金子做的?”阿芳眼泪快掉出来了,伸手戳了戳那闪得她眼花的金甲,她这是险些害死了一个这么好看还这么有钱的郎君?

    “看起来掉进黄河里了,会不会是被谋财害命的可怜人?”

    “不是说请了部曲护卫,见财起了歹心也是常有的事?”

    两个小娘子常去县里瓦舍看戏,立刻你一句我一句议论起来。

    胡大郎嘭地丢下水桶:“我去县里请大夫去!再去县衙认罪,人是我打伤的,我认。”

    赵栩耳中嗡嗡响,那“县衙”二字入耳,雷鸣一般。他竭力睁开眼,太阳血红血红,面前人影模糊,但他觉察不到敌意。

    “别去——”赵栩手指动了动。

    周遭静了一静,老汉大喜:“说话了。”

    “说别去。”

    “会不会害他的人就在县里?”

    两个小娘子脑中浮现出许多出戏本子,大胆假设起来:这位郎君一看气度不凡,虽然刚才很像贼,还把金子穿在身上,虽然很招贼。也许得罪了哪位有权有势的大官,才被迫跳河求生。那种有权有势的人通常勾结官府,官官相护,如果去县里,说不定就是把肥羊有送入了狼窝。

    耳边纷纷杂杂,赵栩手指在籐床上点了点:“别——”他再也无力开口,又晕厥了过去。

    ***

    西京宫城广寿殿,昔日德宗巡幸视朝之地,此时挤满了西京文武官员,左上首是西京留守岐王,随后是翰林学士院大学士,宣和殿大学士孟存。右上首站着禁军都指挥使严肃正。

    赵棣跪伏于阶下,正泣涕交加,颤声诉说京中中元节后发生的种种。

    “妖女孟妧,迷惑太后,勾结外敌暗中陷六弟于死地,假借六弟监国之权,挟幼帝而令天下,干涉二府军政国事,甚至动辄扰京师十万民众,祸国乱政可比武后。苏相先前不知其阴谋诡计,对其深信不疑,如今后悔莫及,才暗中让臣赶来西京禀告娘娘。可怜十五弟口不能言,无人可依,还请娘娘顾怜大赵江山天下万民,扶大厦于将倾,清君侧,铲除妖女孟氏,恢复赵氏清明。”

    赵棣以额撞地,又从怀中取出书信呈上:“苏相有信,臣代苏相向娘娘告罪。朝中众臣都盼着娘娘返京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文武官员纷纷侧目看向孟存。

    孟存急忙上前两步,行礼道:“娘娘,孟氏乃臣的亲侄女,自幼心智鲁钝,三岁尚不能言,直至出痘后才蒙神佛庇佑开了窍,七岁便考入孟氏族学女学乙班,更凭捶丸技名震京师。燕王殿下、陈太初均倾心于她,可见她聪慧多智出类拔萃。又怎会是妖女?臣听闻五皇子之妾侍张氏,乃苏相的外甥女,也是鄙侄女的女学同窗,因小女之因素日有些嫌隙,但殿下何至于要给她安上祸国殃民之罪?我翰林巷孟氏一族虽不显于天下,却也不能生受这盆脏水,还请娘娘、岐王殿下明鉴。”

    御座上空无一人,临时挂起的珠帘后,太皇太后正凝神倾听,眉头紧皱。

    六娘在帘后捧着太皇太后的一应玉册金宝,眼睛火辣辣地痛,若无爹爹据理力争,以太皇太后憎恨赵栩的心思,只怕会听从赵棣所言,即便她如今不能号令群臣,宗室却深受她影响。赵棣身为皇子,竟如此恶毒地陷害九娘,毁她声誉,实在卑鄙下流无耻之极。她微微抬起眼皮,鄙夷地扫了帘外阶下一眼。

    “传张氏。”太皇太后看完赵棣呈上的苏瞻手笔,暗哑的声音越发严厉紧绷。

    禁军都指挥使严肃正的目光很严肃,落在了孟存的身上。

    张蕊珠礼仪无懈可击,声音甜美:“妾身自幼蒙大理寺少卿张理少收养,所幸被母舅寻亲归于百家巷苏府,不忍心眼见养父与舅舅遭妖人蒙骗,日后史书该如何记载为国尽忠一辈子的两位长辈,妾身日夜忧心。那真正的孟氏九娘只怕早已于出痘时魂飞九天,如今不知是何方妖魔占用她躯体。妾身记得熙宁年间也有一位娘子被妖魂占据了身子,说出种种耸人听闻之事,还言大赵将亡,后被太常寺焚火灭之。敢问孟大学士,孟家老供奉的钱婆婆精通易经,数次为孟氏九娘测算后,得出什么卦?作何解?”

    太皇太后搁在扶手上的手猛然一震。

    六娘的心别别乱跳。

    孟存深深看着张蕊珠,终于垂首道:“无。”

    张蕊珠柔声问:“无卦象抑或是有卦无解?”

    “俱无。”孟存的声音越发低了。

    张蕊珠跪地叩首,不再出声。殿上静悄悄可闻针落,猛然轰地炸了开来,文武官纷纷交头接耳。

    六娘只听见自己粗重的呼吸声,有一把火从心头烧了起来,眼睛也朦朦胧胧模糊了。

    张蕊珠怎么可能知道她都不知道的事情!她不知道,四娘七娘定然也不知道。婆婆虽然以往皆听命于太皇太后,可是她老人家决定舍弃京师南下苏州,又怎么会将这样的家事秘事告诉张蕊珠这样的外人。

    一丝可怕的念头慢慢浮现。六娘垂眸,竭力稳定着手中的玉盘,里面的金宝有点滑偏了。

    太皇太后的目光扫过身侧的六娘,又回到帘外。

    向来低调少开口的岐王忽然扬声道:“臣亦有几句话要说,神鬼之说,可信,也不可尽信。张氏所言,并无实据,臣和孟氏略有交谈,此姝虽容色过人,胸有丘壑,实无妖魔之态。何况钱女史出身司天世家,若有不妥,早就会禀告朝廷,何须等到今日由张娘子来揭发?请娘娘三思,事关人命和声名,孟氏一族历来乃清流士林楷模,深得圣宠,如此妄断,只怕难以服众。何况六郎钟情孟氏,臣也有所闻,在中京六郎亲口说过孟氏乃先帝赐婚的燕王妃——”

    岐王抬起头看向帘后,叹道:“国难当头,内忧外患。臣以为五郎留在娘娘身边侍奉并无不妥,但孟氏一事,还是等击退高丽女真西夏等强敌后,留待六郎回京后,由礼部太常寺司天监再一同判断。”

    孟存感激地抱拳道:“多谢岐王殿下!”帘后六娘微微转了转眼珠,忍住眼中酸涩,不敢失仪落泪。

    太皇太后半晌后才道:“孟家是孟家,孟氏是孟氏。”这两句话说得很吃力,但清清楚楚。殿上也逐渐平静下来。

    都指挥使严肃上前两步,沉声道:“娘娘,岐王殿下,下官适才安顿好河东路勤王禁军先锋官顾怀山,也有一事极蹊跷,下官不敢擅自做主,请娘娘和殿下听顾怀山之言后再行决断。”

    “传。”

    河东路勤王禁军先锋官顾怀山一进大殿,急急走了几步,跪于阶下问安,便放声大哭起来,震得众人耳中嗡嗡响。

    “下官及河东河北路四万将士蒙此不白之冤,无处可诉!臣一条命何足惜?顾怀山愿就此引头受刑,严指挥使只管带上顾某的头颅去京中复命。只是请娘娘施尧舜之德,放臣麾下赤胆忠心的将士们一条生路。”顾怀山大声喊道:“他们都是大赵禁军,是大赵子民,一心捍卫陛下和娘娘,保家卫国的忠勇之士,怎能平白成了叛军!”

    “顾将军何出此言?”岐王皱眉喝道。

    顾怀山满脸络腮胡子上沾满涕泪,从怀里取出一张檄文呈上,头叩得砰砰响:“燕王殿下于宜川壶口瀑布遇害,朝廷不怀疑永兴军路,却凭那完颜似的一面之词,诬陷在我河东路禁军身上。可怜我河东路儿郎们奉陛下旨意勤王,却成了谋害燕王图谋不轨的叛军。娘娘,殿下,臣斗胆谏言,这朝中有人居心叵测,娘娘不可不防!”

    檄文送到珠帘后,不多时,殿上众臣皆听到砰的脆响,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