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汴京春深 >

第260章

汴京春深-第260章

小说: 汴京春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娘深深吸了口气:“翰林巷还有阮玉郎的人——”

    张子厚强压着怒火,看着孟建,这为人夫君为人父者,竟然连小小木樨院都收拾不干净。孟建心虚地看向九娘,他堂堂男子汉大丈夫,岂能着眼在小小后宅?

    “阮姨奶奶自小就常来翰林巷,又在青玉堂住了三十多年,就连过云阁的供奉们也是她带来的人。家中定然还有她的人。”九娘柔声道:“就如那孙安春还是太皇太后当年亲自挑选的一样,我家里定然也有太婆婆当年的世代旧仆,看起来清白无嫌疑,实则心向阮氏为她所用。”

    孟建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阿妧说得是。”

    九娘将信放到案几上,手指轻快地敲了两下:“阿妧以为,阮玉郎此举,正是他一贯所用的攻心之计和猫戏鼠的游戏之法。一则以阿妧的安危扰乱六哥的心神;二则彰显他在开封府还有一搏之力;三则明摆着他对六哥和我的行踪了如指掌。”

    赵栩点头道:“以他的行事习惯,这一路必将虚虚实实屡屡骚扰,乱我军心。此去路途遥遥,不需十天半个月,众将士们便会疲惫不堪。”

    孟建赶紧道:“殿下说的是,只有千年做贼的,没有千年防贼的。这可如何是好?他连阿妧的帕子都能轻易偷了——”一想到阿妧万一回去后在家里被阮玉郎再掳走,才真是晴天霹雳,糟得不能再糟糕了。

    九娘看向赵栩,毫不犹疑地道:“阿妧请缨,愿随六哥出使中京。还望六哥莫怕被我拖累。”话一出口,九娘鼻尖沁出了细细密密的汗,像做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车厢内登时静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发糖。

    1、章节提要“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出自晋朝傅玄《何当行》。

    2、农田数据及《本政论》、借税都出自《宋史》。

   

 第247章

    车里三个人看着九娘; 神情各异。

    孟建怔忡着; 脸上泛起一丝压不住的喜意来。心道阿妧真是个聪明孩子; 这才对了。近水楼台先得月; 殿下投给你木桃你要懂得回报琼瑶才能永以为好。

    张子厚往九娘身边靠了靠; 低声道:“九娘; 使不得; 此行极为凶险; 而且我看阮玉郎此举正有激将的用意——”他能使出大理寺的手段彻查孟府; 只是那些部曲挡不挡得住阮玉郎,确实没什么把握。毕竟这些男子不可能一直守在孟家后宅里。但要他赞成九娘的提议,又实在说不出口。

    九娘朝他欠了欠身子; 神情自若:“多谢理少提醒。但无论阿妧躲在家中; 南下苏州,甚至避入宫里,恐怕都躲不开阮玉郎。与其严加防守处处受他掣肘,不如以攻对攻。”

    “以攻对攻?”赵栩轻声问道,眼中已带了溢出来的笑意。

    “一人计短; 两人计长,三个裨将也能不输诸葛亮。何况阮玉郎并无杀我之意; 我在六哥身边说不定能令他的一些毒计不好施展。故而阿妧才请缨同往。只是我苏家表哥那里; 阿妧还有事要劳烦张理少一回。”九娘挑了挑眉头; 扬起秀致的下巴:“我最恨被人胁迫,阮玉郎有什么招数,尽管来试。我不怕; 想来六哥也不惧。”

    她粲然一笑,车厢内亮了好些。张子厚有些失神地看着她,这样的神情,这样的话语,这样的豪气,这样的肆无忌惮,明明是青神中岩书院里那个少女王玞,哪里是养在深闺的京城世家女孟妧。阿玞,你说你是你,她是她,可是眼前的分明是你,不是她。。。。。。

    赵栩心头滚烫,旁若无人地盯着九娘,眼中笑意越来越浓,胸口又激荡着一种酸涩。自从定下北上,他无时无刻不想着能把九娘带在身边,可他不愿也不能勉强她,她该去做那些她想做的事,她该太太平平地过些安稳日子。他舍不得她为自己殚精竭虑,更舍不得她和自己一起以身饲虎。阮玉郎的确没有料错,九娘是他的脉门。但阮玉郎不知道,九娘更是他的仙丹。

    这一刹,赵栩竟然开始感激起阮玉郎来,若没有他屡下杀手屡设毒计,九娘又岂会抛开身份地位礼法规矩家族闺誉,以他赵栩为先?

    赵栩深深看着九娘,神采飞扬地笑道:“忠义伯,本王要带上阿妧一起去中京,还需请你一道同行。”

    孟建刚一摇头,立刻又急急点起了头。瞌睡有人送枕头,这不是求之不得么?可想到不知该怎么跟家里说,他压着喜意,拱手道:“殿下有令,下官莫敢不从,只是九娘毕竟是个小娘子,这一去半年一载的,只怕——”人言可畏四个自己还没说出口,已被赵栩打断了。

    “季甫,你奏请娘娘,给阿妧在尚书内省补一个会宁阁司宝女史的职,列入出使名单。”赵栩转头看向孟建:“只是委屈忠义伯这些日子不能回户部为官了。”

    孟建大喜之下拱手道:“能追随殿下为国效力,实乃下官之幸,不委屈不委屈。待我修书一封让仆人送回家去。”

    九娘看着赵栩,微微福了一福:“多谢六哥应了阿妧不情之请。”

    赵栩心中无数话语雀跃着翻腾着,偏偏什么也不便说出口,又觉得九娘能明白自己的心,只含笑看着她不语。

    ***

    车队缓缓再度启程,午后抵达封丘。县令带着一众官员在官道迎接,将赵栩一众人等迎入县衙。封丘县衙虽只是一县之衙,因属开封府,比起其他州县的县衙宽敞了许多。

    不过一两个时辰后,封丘的街坊中就传了开来:燕王殿下腿伤未愈,要留在封丘歇上两日,顺便体察封丘民情。那桩因田租纠纷误伤庄头的案子,殿下明察秋毫爱民如子,严惩了擅自乱加田租的庄头,封丘县的主簿因放纵家中庄头胡乱提租,也被殿下申斥了一番,还当场释放了王五,亲自抚慰王家老小,就连他家那小郎,还得了殿下赏的一包果子。唯一可惜的就是几千禁军将县衙团团围住,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想要一睹殿下绝美风姿的小娘子们,只能心碎不已了。

    近黄昏时分,两三百部曲浩浩荡荡地出了县衙门,不少在县衙外茶楼酒店里的人们探出头去,见一个戴着长纱帷帽的小娘子,被众人簇拥着上了大理寺的马车,她身边的一位清隽的中年男子,不苟言笑目光锐利,身穿大理寺少卿公服。

    “啧啧啧,那位就是名震汴京的张理少——”

    “会不会是淑慧公主和殿下兄妹情深一路送来了封丘?”

    “哪里呀,这位该是燕王殿下的心上人才是,听说前些时被谋逆重犯阮玉郎掳了,殿下明明受了剑伤动弹不得,为了她竟然奋勇直起,先杀了串通贼人的那位亲王,再追去了汴河。几千双眼睛看着,开封府都轰动了。”有人眼睛发亮地压低这声音道:“传言这位娘子出身名门,国色天香,倾国倾城。怪不得殿下这般情深义重。”

    “呸,道听途说得像真的一样,你是亲眼看见了还是认识那娘子?若真被贼人掳走过,堂堂亲王殿下,怎可能还和她一路同行到我们封丘来?”立刻有人更低声地反驳道。

    看着马车和众护卫远去,茶楼里的议论声慢慢消散,看热闹的也逐渐散去。

    不久,封丘县最大的酒楼樊楼的四司六局喜气洋洋地出动了,近百来号人推着十几辆牛车和太平车,装着各色银制器皿,还有各色蔬果,流水般地进了县衙后院,接受道道盘查,为燕王殿下置办素席。

    到了后半夜,樊楼的车子才慢慢驶出县衙,往北而去。

    九娘紧张地看着车外一身樊楼司设掌事打扮的惜兰,转头问闲闲靠在隐枕上的赵栩:“我们这般乔装出来,会不会给阮玉郎发现?”

    自上了车就一直盯着九娘挪不开眼的赵栩笑道:“不会。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我毒伤未愈,不良于行,看似无可选择。他定以为我收到那封信后留在封丘增调人手,还会派更多人去守着你。这才能出其不意走为上策。”

    车内无灯火,九娘在昏暗的车厢里都能看见赵栩目光灼灼似贼,不由得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窄袖圆领襴衫,又抬手理了理头上的青纱幞头。这是樊楼送来的成衣,虽已是最小的尺寸,在她身上依然十分宽松。

    “我这身衣裳怎么了?”九娘不自在地问:“六哥你为何一直怪怪地盯着我看?”她再不通男女之事,也知道赵栩可不是什么柳下惠,十七八岁的炮仗,不点还会爆,所以才特意选了这窄袖圆领裹得严实,免得这厚脸皮的赵栩得寸进尺。

    赵栩侧身凑近了一些,抬手替她打起了扇子,低声笑道:“你太好看,我这双眼就是挪不开,我也没法子。”

    也是奇特,无论什么话,从赵栩嘴里说出来,竟毫无轻佻浮薄之意,他眼中并无杂念,诚意满满,一副这是真的不能再真的心底话的样子,又似孩童吃到一颗极甜的糖果,迫不及待地炫耀着,那三分小虚荣小得意出自本心,格外天真烂漫,让人不忍心恼他,倒觉得他更可亲可爱,浑然不觉得他是摄政监国指点天下不可亲近的燕王。

    九娘脸一红,又羞又恼又恼不得,往后边车厢壁上靠了靠,转头看向车窗外:“原来还是怪我了?那我还是去和爹爹同乘一辆车算了,免得累着六哥的眼睛。”也不知道是谁千方百计以商议中京大事为由把她哄上车来的。

    赵栩叹道:“人好看,穿什么都好看,便是樊楼那破帷帐围在我家阿妧身上,我这眼睛还是挪不开的。不过阿妧你又开始口是心非了,明明你心里喜欢被我看,就不能让我知道么?”

    “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心里喜欢被你看?”九娘白了他一眼。

    “你也不是我,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你心里喜欢呢?”赵栩笑道:“你虽然不是我,也该知道我心里有多欢喜吧?”他整个下午都忙着和张子厚运筹帷幄四处调度,直到上了车才歇了下来,那压了半天的欢喜得意快活跟发面似的都快撑破他胸膛了,被她这么含着薄怒的一瞪,实在忍不住,伸出手便想去牵她,心想只牵一牵小手,就好好和她说话不再调笑了。

    不料九娘劈手抢过他手中的纨扇,大力扇了几下自己通红的脸颊,又伸出扇子将他顶开了些:“我虽然算是个聪明人,却也不是你肚子里的虫,如何能知道你想什么?还有这么热的天,六哥你靠去冰盆那边才舒服些——”

    赵栩极力忍着笑,依然笑得整个人都挂在那小小纨扇上,差点将扇子压断了。

    九娘气得要抽回扇子,却被赵栩趁势握住了手。

    “好了——”赵栩却只轻轻握了一握就抽身退了回去,又特地双手撑在小案几上,整个人费力地挪后了一些:“阿妧放心,我虽然算是个厚脸皮的人,却也是你肚子里的虫,知道阿妧你担心什么。只是你说要跟我一起去中京,我实在太欢喜了。你别生气。”

    昏暗中赵栩的眸子闪闪发光,九娘慢慢伸出纨扇,替他扇了起来,轻叹道:“我待你,不如你待我的万分之一好,你有什么好欢喜的。”

    赵栩想也不想:“你不用待我好,我也已经很欢喜了。”

    九娘手中纨扇一停。

    “你孟妧好好地活在这世上,对我来说就是最好不过的事。我待你好,若你不厌弃我,便是好上加好的事。结果你竟然又待我这么好,阿妧你说我怎么能不欢喜?”赵栩轻笑道。阿妧不仅口是心非,还极爱听好话,从她在芙蓉池边洋洋得意地问他那句“我厉害不厉害”起,他就知道了,那个七岁就咬着牙打出卧棒斜插花的阿妧,虽然被她小心翼翼地藏在了孟氏小娘子循规蹈矩的面容后头,骨子里还是那个好强的胖冬瓜。他这一辈子的好话自然都只说给她听。

    九娘手中的纨扇半晌后才轻轻地又摇了起来。想起慈姑临别时的叹息和无奈,玉簪眼中的不舍和担忧,不知怎么,她鼻头酸酸,很想告诉她们莫要为自己担忧。

    车厢里静静的,只有外头车轱辘在地面滚动的声音。

    赵栩垂目捻起一块冰,滚热的掌心冰润润的:“你放心,张子厚此时应该到了苏家了。宽之读了那么多书,不会作茧自缚的。”他抬起眼看了那慢慢上下挥动的纨扇:“只是那位荣国夫人,为何还不愿转世投胎去呢?难不成她要一直跟着你?”日后成亲了可怎么办?想到有个魂魄在旁边看着,赵栩就别扭得很,手上一用力,冰水流入袖中。

    九娘一怔,叹息道:“其实自从静华寺那夜之后,夫人就再也未曾和我说过话。”

    两人静默了片刻后,赵栩道:“这三年来,我请开宝寺的方丈为她做了好些法事,她若能放下旧事,转世为人,也是一件好事。你别难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