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弃妇归来 >

第155章

弃妇归来-第155章

小说: 弃妇归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苗家在城南有块地头,坑坑洼洼的,那边人又少,相对繁华的城北萧条了许多,因而便空置了下来。傅芷璇先前与苗铮商议过,决定拿这块地出来建善堂和义学。
  因为工程较大,傅芷璇又对建房子一知半解,未免疏漏或者被人蒙蔽,她干脆把城里好几个出名的工头都请了过来,询问他们的意见。
  要建房,首要之事便是平整土地,这么大片地方,需要的泥土不少,只能从城外运进来,无论是单靠人力或是用马拉,都费时费力,而且这一项开支也不小。
  有个李姓工头给傅芷璇出了个主意:“夫人不妨群策群力,发动周围的百姓帮忙。”
  他出的办法很简单,不是让工头找底下的工人来做这件事,专程去城外运土进来,而是采取收购制,无论男女老少,凡是能收集齐一筐土的给两个铜板,若是石子,则给四个铜板。
  这样一来,城里无事可做的孩童可以走街串巷,捡上半筐石子,换两个铜板买上一串糖葫芦。还有偶有空闲的男人在回家的路上也可以提一筐土过来换两个铜板,给晚饭多添两个馒头,举手之劳,也不耽误正事。
  同时,城里许多人家的院子里,屋檐下就种了不少果蔬花草树木,匀个几筐出来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正所谓集腋成裘,积土成山,几百户,几千户,一家出几筐,就足以把这些坑洼填平。
  这样一来,所耗不过几十上百两银子,大大节约了成本。而且还能调动附近百姓的积极性,宣扬善堂和义学,为她和苗家赢来美誉,一举数得。傅芷璇非常满意这个主意,决定把这件事托给李工头来办,两人协商好了具体的日期和细则。
  等这个办法真正实施后,出乎傅芷璇的意料,竟有许多憨厚实诚善良的百姓愿意免费为善堂和义学尽一分力,献土献石,分文不取。不过短短五天,七八亩地的坑洼竟被填平了一大半,以这进度算,顶多时日就能把地面平整完,
  傅芷璇备受感动,她也不愿意白占街坊邻居们的便宜。既然他们不愿接受钱财,她转而让人准备了一些馒头和糖果,代替铜钱,发给这些善心的街坊邻居。
  经过这件事的启发,傅芷璇茅塞顿开,意识到蚂蚁虽小,也可撼石。她决定以后善堂和义学的修建,也尽量发动周边百姓,一来省钱,二来也能提前把善堂和义学的名声打出去。
  商讨完这边的事,傅芷璇就接到了米管家派人来请她回去的消息。
  马车一路疾行,穿过长长的大街,由南而北,走了许久,终于在午时进入芙蓉巷。
  苗铮去给苗夫人守墓了,偌大的苗家大宅只剩苗管家和几个奴仆,更显萧条冷清,院子里的落叶铺了厚厚一层也没人打理。
  米管家听到傅芷璇回来的消息,连忙跑了出来,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傅夫人,你可算来了,习大人都等了一个时辰了,他脾气恐怕不大好,你待会儿忍一忍,别跟他们起了冲突。”
  傅芷璇看着他额头上不停往外冒的汗珠,摇摇头,好笑地说:“谢谢米管家提点,我明白的,民不与官斗嘛。”
  她的态度良好,一副极其好说话的样子。但米管家却总有种不大好的预感。
  米管家的这个猜测在习力说出他的要求时得到了验证。
  米管家非常周到地招待了习力及其随从,把他们安置在通风明亮,视野风景都是最好的大堂,又着人奉上好茶并一些时令糕点果子,还安排了两个漂亮伶俐的丫鬟给习力扇风。
  但他这幅殷勤到几乎谄媚的的态度并未让习力满意。
  傅芷璇走进去时,习力拉长着脸,不悦地瞥了傅芷璇,理也不理她,轻轻一招手,他身后的那个小吏立即上前,趾高气扬地说:“傅夫人,小的奉命来与你交接,把港口和船只的账册拿出来吧。”
  傅芷璇冲习力福了福身,礼貌周全得让他挑不出一丝错来,然后略过这小吏,笑道:“习大人,港口和那一百多艘船上,做事的都是苗家的伙计和船工,他们的父辈甚至祖辈都在苗家做事,祖祖辈辈为苗家付出良多,在没安排好他们的出路前,民妇恐怕不能把账册交出来。”
  习力轻蔑地斜了她一眼:“傅氏,你这是抗旨。”
  傅芷璇不受他的恐吓,不疾不徐地说:“这顶帽子,民妇可不敢担。习大人,民妇并不是想与大人作对,只是嘉义伯把这事托付给了民妇,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民妇既做了苗家的掌柜,自是得替下面的伙计谋一条生路。否则,民妇被人戳两下背脊骨是轻,嘉义伯也得跟着被人辱骂,甚至于苗家的先辈和大人你也会受牵连,让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变成坏事。传出去,于大人的官声也不好,你说是也不是?”
  习力被她这一通软硬兼施的话给堵得哑口无言,哼了两声,口气软了下来:“那你说怎么办?”
  傅芷璇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说辞道:“民妇建议,大人连同这些伙计一并接收了。港口和船只归于户部,以后也一样需要人做事,咱们苗家港的长工与伙计都极为出色,船工也多是熟手,接过去就能用,大人意下如何?”
  习力被她说动了,因为北地少水,熟悉水性,适应远航的船工并不多,若是要从头培养,定要费一番不小的功夫,时间上也来不及,确实不如把苗家的熟手拿过来用方便。不过这些伙计、船工都在苗家做了许多年,成分复杂,说不得还有辰王的人,到底不如自己人来得放心。
  思忖良久,习力终于松了口,只是仍旧没把事情给说死:“苗家港和船上的伙计有好几千人,兹事体大,本官需回去禀告上峰,再做定夺。”
  闻言,傅芷璇笑了,只要习力愿意考虑这个可能,她拖延时间的目的就达成了,至于他最后答不答应这一点都不重要。
  事情办成,心情颇好的傅芷璇从善如流地拍了拍习力的马屁:“大人英明,民妇替苗家的伙计、船工们谢谢大人,静候大人的佳音。”


第123章 
  习力那边没几天就回话了; 经过商议,朝廷那边同意接收这批船工与伙计; 但接下来的事情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料。
  因为好几千个伙计要一并并入官府; 这么多人纳入户部不合适,于是有官员在朝堂上提议仿照前朝,成立漕运; 把他们转为漕工。这样才能更好的管理南下这条重要的水路,也能保证朝廷运送物资的安全与畅通。这个提议得到了许多大臣的同意。
  单独成立一个部门,绝非一日之功; 更何况是漕运这样肥得流油的部门,大家都想分一杯羹,因而各方势力吵得不可开交。这一扯皮,大半个月就过去了,还没商量出个章程来。
  而在这个过程中苗家的善堂和义学的墙壁都已经砌了起来; 善堂和义学的初始规格已经成形。善堂在左; 义学在右,面积上,善堂大约比义学大了一倍,善堂的标准两人一间; 因而房屋都不大; 义学这边,全是能容纳几十人坐于其中学习听课的大房间,只在最右侧修了几间小屋,以供授课的先生休息。
  傅芷璇见那个李工头人比较实诚; 经验也比较丰富,这边的事索性交给了他。她有更重要的任务,一是制定善堂的收容标准和各种规范秩序,二要为义学寻找合适的授课先生。
  随着一间间房屋的拔地而起,这些成了当前最迫切的任务。个人的想法总有疏漏,不可能那么全面。为了集思广益,听取他人意见,查漏补缺傅芷璇最近一段时间拜访了许多人,苗家铺子上的掌柜们、城里德高望重的老人、附近几个声望颇高的族长和里正,甚至连燕京城府尹都被她骚扰了一回,力求把这件事办得尽善尽美。
  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有了这些名声极好的人替她宣扬,善堂和义学的名声一日高过一日,她每次去城南,都会有热情的百姓招呼她。
  她这边忙得热火朝天,陆栖行那边也没放松。
  远赴漠北几个月的曹广终于取得了进展,使用绝密渠道给陆栖行传了一封密信回来,信上只有四个字“打草惊蛇”。陆栖行盯着这四个字看了许久,叫来章卫,对他吩咐了几句,章卫领命而去。
  两日后,风和日丽的下午,萧太后站在窗前,翘起柔嫩的手指,点着金刚鹦鹉硬梆梆的嘴壳,妩媚的眼角上扬,飘逸勾人的笑声从她唇边逸出。
  那金刚鹦鹉已经被调教得极为乖巧,见到萧太后的笑,立即狗腿地大喊:“娘娘美人,娘娘美人……”
  声音又尖又洪亮,腔调怪异,充满了趣味,逗得萧太后眉眼弯弯,抓过宫女递来的生瓜子米,放在掌心,这只金刚鹦鹉立即点了一下金绿交加的小脑袋,轻轻往她手上一啄,叼起生瓜子米,含入嘴里,然后蹦哒出结结巴巴的一句话:“谢谢娘娘……还要……还要……”
  “你这小东西都成精了。”萧太后笑眯眯地感慨了一句,又抓了两个生瓜子米放在掌心,这只金刚鹦鹉再次高兴地扑了过去。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宫女的声音:“娘娘,国舅爷来了。”
  萧太后头也没回,懒洋洋地说了一句:“让他进来。”
  那宫女福身退下,不多时就把萧亦然给领了进来。
  他才刚踏入门口,萧太后就说话了,好看的红唇一张一合,带着一股漫不经心的慵懒劲儿:“何事如此惊慌?”
  萧亦然愣了下,再次崇拜地看着她:“娘娘洞察人心的能力令微臣佩服。”连看都没看他一眼,仅凭他的脚步声就能猜测到他现在很着急,难怪父亲一直如此重视这位姐姐。
  镇静也是会传染的,萧亦然也冷静下来,只是语气不大好,说出的事更是令人心惊:“娘娘,今天我们的人在街上看到贾鑫利了。”
  “什么?”萧太后脸上的从容镇定开始破裂,手不自觉地使劲儿,嚓地拽下一大团绿色的鹦鹉毛。
  金刚鹦鹉吃痛,扑通两下,扇着翅膀,飞到横梁上,尖叫起来:“啾啾……好痛,好痛……娘娘饶命,娘娘饶命……”
  它这幅滑稽讨好的模样不但没取悦萧太后,反倒令她本就不爽的心更加烦躁,她扭头瞥了一眼背上秃了一团毛,扑闪着翅膀,叫个不停的金刚鹦鹉,眉一皱,厌恶地说:“带下去炖了,喂齐从苑那只猫!”
  对于她的突然变脸,周遭的宫女已经见怪不怪了,立即有宫女上前,提起了横梁,往外走去。
  到底是只灵智未开的动物,哪怕学人语学得再像,也丝毫不知道自己大祸临头了,还扯着嗓子夸张地叫起来:“娘娘饶了小人,娘娘饶了小人……”
  它的声音越拖越长,渐渐消失在华丽的宫殿中。
  萧亦然无动于衷地看着这一幕,扭过头劝慰萧太后:“娘娘你消消气,何必跟一只扁毛畜生计较。”
  萧太后没做声,一扬手,站在她身后的宫女立即捧着一张温热的汗巾上前,递到她面前。
  萧太后一声不响地接过汗巾细细地擦手,连指缝都没放过。
  半晌,她把汗巾丢给了那宫女,犀利的凤眸一扬:“下去!”
  寝宫里的几个宫女福了福身,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刹那间,寝宫里便只剩下这姐弟二人。萧亦然脸上强装的镇定退去,望向萧太后,急切地追问道:“姐,怎么办?”
  萧太后往旁边的的软榻上一坐,声音蓦地转利:“你们在何处发现贾鑫利?”
  见她终于提起了正事,萧亦然忙道:“就在东华街,他鬼鬼祟祟地钻进那条巷子就没再出来,我们的人一直守在那附近盯着他。微臣一接到消息便进宫来向娘娘汇报此事,还请娘娘定夺。”
  萧太后听到这话,凤眼往上一撇,嘴角跟着讥诮地翘起:“躲到咱们眼皮子底下都没发现,亦然,你失职啊!”
  自己确实派出去了好几波人寻找贾鑫利的足迹,最终都无功而返。萧亦然有些赧颜,摸了摸头,惭愧地说:“是微臣失职,请娘娘给微臣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微臣定不会让娘娘失望。”
  萧太后眼波流转,里面晃动着志在必得的决心:“贾鑫利绝不可能凭空出现,更不可能自己回京。今晚,你多安排点人,去把他抓……不,杀了他,不计一切代价,杀了他,我要让他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听出她语气中的狠厉,萧亦然背脊一寒,垂眸拱手肃穆地说:“是,娘娘放心,微臣定不负娘娘所托。”
  听到这誓言般的话,萧太后没有丝毫的动容,浅浅地闭上了狭长的眸子,无声地下了逐客令。
  但过了一会儿,萧亦然还是没动静,她缓缓睁开一对精光湛湛的凤眸,眉头轻拧:“怎么,你还有事?”
  萧亦然踌躇了一下,嘴角挂起讪讪的笑,往前凑了两步,小声探问道:“姐,那人,也就是皇上的父亲究竟是何人?”
  若非上回贾鑫利的儿子找上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