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232章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232章

小说: 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刘秉忠很是吃惊,也颇有些惶恐,他大概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能够见到吴邵刚。

    吴邵刚进入到厢房的时候,郝经领着众人起身行礼。

    吴邵刚倒是不在意,挥手示意众人都坐下。

    “刘先生,这几日可歇息好了。”

    “禀报大人,在下身体无恙,不需要多长时间歇息。”

    吴邵刚点点头,不在开口说话,看着刘秉忠。

    既然是刘秉忠求见,那肯定是有话想要说的。

    刘秉忠看了看众人,站起身来,神情肃穆的开口了。

    “在下今日求见大人,有不吐不快之感觉,不知道大人是想着听在下说真话,还是想着让在下粉饰太平。”

    刘秉忠的这些话,让所有人都有些发愣。

    “刘先生快人快语,没有出乎我的预料,粉饰太平的话语没有必要说,就算是吹上天去,我也知道四川与云南的实际情况,这说真话倒是有必要,当然刘先生说真话,亦是要求我也要说真话,如此才能够推心置腹。”

    刘秉忠看着吴邵刚,稽首行礼。

    “大人之学识睿智,在下不能够企及,在大人的面前,在下不能亦不敢说假话。”

    “刘先生客气了,是不是可以开说说了。”

    刘秉忠稍稍整理衣服,从容不迫的坐下。

    “在下来到成都府城,仅仅五日的时间,不敢说了解很多,可也知晓不少情况了,大人之民生观点,在下佩服之至,不仅仅是在下,德刚兄与仲畴也是心服口服,这与蒙古朝廷有着天地之别,让在下都有些不敢相信了。”

    “不瞒大人,大宋朝廷之民生事宜,在下也知晓一些,那是远不如大人的,当年蒙古朝廷占据中原之后,大量百姓逃亡到南方,以至于北方中原人员稀少,蒙古朝廷困难重重,不过千辛万苦进入南方的百姓,不少后来又回到了北方和中原,那是因为他们在南方亦无法立足,大宋朝廷沉重的赋税,让他们无力承担,甚至无法立足,也就是那个时候,在下对大宋朝廷亦是失望的。”

    “大人在四川和云南两地,大力推行改善民生事宜,试图让百姓完全安稳下来,在下听郝兄说,四川和云南基本稳定下来,在下本来有些不信,不过询问了德刚兄与仲畴之后,是完全相信了,大人所推行之政策,对官府之要求,令在下异常感动。”

    “说到这里,有两个疑惑,在下实在解不开,想着询问大人。”

    “第一个疑惑,四川与云南两地,都是大宋之天下,为什么大人能够在这两个地方推行与大宋朝廷不一样之政策,难不成不害怕朝廷惩戒。”

    “第二个疑惑,合州御前诸军之骁勇,在下在蒙古朝廷的时候,就听闻多次,特别是兀良合台被合州御前诸军生擒之后,合州御前诸军之名声,在蒙古朝廷都是大振,应该说蒙军与大宋之军队交战多次,以往悉数都是以胜利告终,从未尝过败绩,这也令在下不明白,合州御前诸军亦是大宋之军队,为何如此骁勇。”

    “这两个疑惑,在下思索了好长时间,唯一有的解释,那就是得益于大人之骁勇,想想数年前,利州西路、成都府路以及云南,包括吐蕃,都是蒙古朝廷直接控制的,短短几年时间,蒙古朝廷失去了这些地方,还折损了近十万的大军,若是没有大人之骁勇,合州御前诸军不可能有如此辉煌之胜利。”

    刘秉忠说到这里的时候,吴邵刚的脸上一直没有多少的表情,郝经与曹文刚也是神色坦然,他们当然明白,现如今的一切,都是吴邵刚倾心打造出来的局面。

    “大人,接下来在下就要冒犯了。”

    “五日之前与大人的交谈,让在下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人做事情,都是有目的的,譬如说大汗,就是想着一统天下,为此不惜笼络各方的人才,吸纳诸多的意见建议,让蒙古王朝强大起来,在下由此想到了,大人做这一切,亦应该是有目的的。”

    “在下斗胆了,大人是不是也想着一统天下。”

    厢房里面瞬间安静下来,静的呼吸的声音都能够听见。

    吴邵刚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对比刘秉忠与郝经两人,两人出身有些不一样,郝经以追求学问为主,政治上的追求并非是特别的强烈,有些政治方面的博弈,还需要吴邵刚提醒才能明白,刘秉忠看似淡然,其实对于政治上的追求是很高的,渴望做一番大事业,也正是因为这样,刘秉忠在分析问题上面,有着独到的见解。

    加之刘秉忠保持了向佛之心,一旦放开自身,说话就会很直接。

    “刘先生,你说的不错,推测亦很是准确。”

    吴邵刚不会解释,更不会做什么标榜,想着一统天下做皇帝,这没有什么值得辩解的。

    刘秉忠丝毫没有感觉到奇怪,相反很是从容的点头。

    “如此很多事宜就能够解释清楚了,在下佩服大人的雄心壮志,只是感觉到,大人若是长期困顿在四川与云南等地,是难以真正施展抱负的。”

    吴邵刚微微点头。

    “不错,在四川与云南两地发展,不过是权宜之计。”

    “在下若是猜得不错,大人的目光,看向的是中原,更是京兆府路与凤翔路等地的。”

    这一次,吴邵刚微微摇头。

    “刘先生这一次没有说中,我倒是没有刻意盯着京兆府路与凤翔路等地,机会合适的情况之下,肯定是要拿下的,不过一旦拿下了京兆府路,则合州御前诸军将成为众矢之的,很多的意外情况都是会出现的,依照我之想法,还是暂时稳固四川与云南两地。”

    刘秉忠的眼睛里面瞬间迸射出来亮光。

    “在下还是错估了形势,没有能够体谅大人的睿智,这都是在下的错,若是占据了京兆府路,无疑成为众矢之的,下一步就无法施展了。”

    刘秉忠已经放开了,他万万想不到吴邵刚会爽快的承认有称帝想法的事宜,这也是他冒着巨大风险开口询问的,万一吴邵刚遮掩,他也能够理解。

    也就是这个时候,刘秉忠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郝经死心塌地的跟着吴邵刚。

    吴绍武、吴绍尊以及曹文刚已经是脸色煞白,身体都微微有些颤抖了,作为大宋的举子,他们一时间难以接受这样的局面,毕竟他们都是吴邵刚的至亲。

    张柔、张弘略以及张弘范等人,眼睛里面同样迸射出来光芒,若是吴邵刚想着称帝,那么他们归顺其麾下,岂不是也谋得了一个光明的前途。

    刘秉忠再次起身,对着吴邵刚稽首行礼。

    “在下刚刚冒昧了,如此的询问大人,若是大人怪罪,在下原承受一切之罪责,不过在下也要解释如此之原因。”

    “在下已经决意效忠大人,若是大人想到的是大宋朝廷,那么在下做事情是一番模样,若是大人有着一统天下之决心,在下做事情是另外的一番模样,恳请大人原谅在下之冒昧。”

    吴邵刚也站起身来,走到了刘秉忠的对面。

    “刘先生,你是第一个直接询问我是不是有称帝之心的人,有胆识,短短几天的时间,你就能够从诸多情况之中做出分析,足见判断力不一般,也难怪你与郝先生当初会成为忽必烈的左膀右臂,可惜啊,忽必烈能够识人用人,却不知道如何的尊重人才。”

    “我之决心,早已经定下来,郝先生知晓这一切,他不会明确告知你,如今既然摊开来了,也就没有必要过分的遮掩,当然在外面,这些话绝不能够有丝毫的泄漏,否则我不会客气,今日在这里的诸位,都记住了,这是绝密,至死都不要开口说。”(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七章 定鼎之策

    刘秉忠求见吴邵刚,当然不仅仅是询问,不仅仅是想着知道吴邵刚是不是有称帝之心,若是没有什么好的谋略提出来,那就显得过于孟浪,可谓是不识时务了。

    前面刘秉忠提到了京兆府路,可不是无中生有,当年他也曾经想着提议蒙古朝廷迁都到京兆府路,但这个建议最终硬生生的压下去了,一来京兆府路是大宋曾经的京城所在地,若是蒙古王朝也定都于此,显得不合时宜,二来当时的情况也是不允许的,阿不里哥控制了整个的漠北,以及草原绝大部分的地方,若是都城距离草原太远,则无法有效剿灭阿不里哥的叛乱,故而刘秉忠始终都没有提出来。

    之后刘秉忠建议蒙古王朝迁都现如今的大都,也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大都之位置稍稍远离草原,一方面可以控制草原,另外一方面也是可以直接控制中原的,将来就算是一统天下了,凭着蒙古王朝的实力,同样可以控制南方。

    刘秉忠之所以想着询问吴邵刚是不是有称帝之心,也是因为内心有着一层巨大的隐忧。

    厢房里面的氛围稍稍平静之后,刘秉忠再次开口了,依旧是询问。

    “大人之爽快,在下佩服之至,不过在下还有几个疑问,不吐不快。”

    “刘先生尽管提问就是。”

    “大人以为蒙古大军的实力如何,与合州御前诸军比较起来高下如何。”

    吴邵刚看了看刘秉忠,也看了看张柔、张弘略和张弘范等人,慢悠悠的开口了。

    “蒙古大军实力非凡,合州御前诸军短时间之内无法抗衡。”

    “大人说的是,在下也是如此认为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秉忠再次站起身来。

    “前几日在下与郝兄有过这方面的争论,不过郝兄未能说服在下,蒙古大军的实力,在下是清楚的,实在说,征伐南宋的蒙古铁骑,除开当年蒙哥大汗率领的是主力,这些年来蒙古铁骑的主力根本就没有南征,几乎都用于拱卫开平城以及征伐阿不里哥的叛乱。”

    “若是蒙古铁骑的主力悉数征伐四川,合州御前诸军是无法抵御的,当然双方都会有惨重的损失,可最终失败的还是合州御前诸军。”

    “在下如此说,并非是看轻合州御前诸军,这都是因为实际情况早就的,蒙古人习惯游牧之生活,自小就生活在马背上面,狩猎放牧是其主要的生活,至今还是如此,这也早就了蒙古铁骑的骁勇,据在下知晓的情况,蒙古铁骑尚有近二十万的大军,其中色目人占据三分之一,这一支大军,才是蒙古朝廷真正的精锐。”

    “阿不里哥已经归顺,只不过是蒙古朝廷内部尚未完全平静下来,故而大汗暂时没有全面南征,一旦漠北完全稳定下来,或者说阿不里哥之影响力全部消亡,就是大汗南征之时。”

    “蒙古朝廷以及大汗的目的,自然是灭掉大宋朝廷,在下不客气的说,大汗是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的。”

    。。。

    刘秉忠说话的过程之中,众人的神情都很是平静,包括吴邵刚,没有谁训斥刘秉忠长蒙古人的威风,因为实际情况就是那样,尽管这些年合州御前诸军空前的强大起来,可绝非整个蒙古铁骑的对手,不要说二十万的蒙古铁骑,就算是十万蒙古铁骑征伐四川,合州御前诸军都是无法抵御的,这也是吴邵刚最为担忧的事情。

    依靠四川地形的优势,只能够抵抗一段时间,不能够阻止最终的失败。

    军队不同于地方,更是不同于民生,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依靠的就是军队的强悍,依靠的就是官府能够保卫地方,老百姓不管如何的富足,都无法直接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军队实力弱于对方,有可能以弱胜强,但这样的例子太少了,再说弱势的一方,也会在战斗的过程之中,逐渐的增强自身的实力,最终依靠实力打败对方。

    吴邵刚的神色变得专注,他知道刘秉忠已经说到了最为关键的地方。

    毕竟刘秉忠在忽必烈身边那么多年,对于忽必烈的诸多想法,以及蒙古朝廷的诸多计划,都是清楚的,而且这些计划短时间之内是不会改变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真理。

    看见吴邵刚听的非常仔细,刘秉忠内心也是感慨,他说的这些话,任何一个上位者,都是不爱听的,可吴邵刚不一样,神情专注,态度真诚。

    这是一个真正的强者,甚至强于忽必烈。

    “在下之建议,分为两块。”

    “第一块,充分利用地域方面之优势,三国士气的三足鼎立,蜀国实力最弱,但因为占据了四川等地,凭借着地理上的优势,硬生生的与魏国抗衡,如今也是这样。”

    “大人依托四川云南两地,有了发展之基础,加之合州御前诸军的强大,足以自保了。”

    “但若是放眼天下,仅仅立足于四川与云南两地,那是远远不够的,不管怎么说,四川云南等地都是地处边陲,对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