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锦绣大明 >

第120章

锦绣大明-第120章

小说: 锦绣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鼓声响起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后,县衙所有人都已聚齐在二堂之上。只是这回他们的装束却与往常大不相同,许多人都只穿着短衣短裤就赶了过来。

  杨晨此刻倒是一身官服官帽,神情极其严肃,在一众杂乱服色,神色也有些慌乱的手下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气势不凡。眼见人已到齐,杨晨这才开口:“各位,眼下的危难本官也不多说了。我等食朝廷俸禄,自当为民做主,还望各位与本官同心协力,一道帮助百姓度过此危局。”

  “大人但请吩咐。”以赵邦甫和蒋充为首的一干县衙官吏赶紧答应道。

  “好。”杨晨满意地一点头,便开始吩咐起来:“赵县丞,你率一些人手赶去东城,安抚那里的民心,告诉他们浦阳江虽然决堤,但还淹不进城里来。叫他们不要慌张,只要待在家中,便可保证无恙。另外,若是真有那屋子受淹严重的,你们可将他们接来县衙暂住。”

  “是!”赵邦甫忙抱拳领命,神色间颇为郑重。同时,他的心里也略有些感慨,对这个年轻的县令已服气了许多。虽然杨晨通过几次手段已彻底控制了县衙大权,甚至把他这个县丞给压得没有什么权力,但赵邦甫心里依然不觉得自己会比这个年轻县令差,尤其是看着他不断与宣郦两家做对,闹得不可开交时,赵邦甫更觉得杨晨实在太过年轻意气用事,实在不是当县令的适合人选。

  可在看到杨晨此刻临危不乱的表现后,赵邦甫原来的那些不满一轻视就在此刻烟消云散了。他已决定,只要过了这一关,今后自己一定尽心竭力辅佐杨晨,治理好这一县之地。

  杨晨可不知道自己的表现已征服了赵邦甫,即便知道此刻他也没有心思去想太深。只见他再次开声:“蒋主簿,城西那一片可要交给你了,可莫要让本官失望哪。”说完,颇有深意地看向了下首站立的,面色有些尴尬带些古怪的蒋充。

  “嗯?”堂上不少知道县衙内情,以及自家大人、蒋主簿与郦家明争暗斗的人们都露出了惊讶之色。他们着实不料到杨晨在这个时候竟还会启用蒋充。

  其实不光是他们,蒋充自己也没料到杨晨会来这一着。听到杨晨的命令,他明显也是一怔:“怎么杨县令还敢用我?他不是明明知道我与郦家的关系,而这次的事情也……”

  就因这一愣,蒋充就没有如赵邦甫般立刻接令。杨晨双眼一眯,又叫了声:“蒋主簿?怎么,到了这个时候,你还不想为全县百姓做点事情吗?”

  这话里,却包含着另一层深意,似乎是在征询蒋充肯否弃暗投明。蒋充被他这么一问,心中猛然涌出了多年未有的豪情。想当初,他也是怀着一腔为国为民的热情才踏上仕途的,那时他也曾想过以这一身学识和本领造福一地百姓。

  可结果,现实的残酷却终于消磨了他的壮志。最终他蒋充沦落成一个只能听从当地豪强意思办事的傀儡官员。即便他明知道对方所做的一切都是错的,他也只能装作什么都不明白。

  可这一次郦家干出的事情,却也大大地超过了蒋充最后的底线。他们烧粮仓,掘长堤,固然能把杨晨置于绝地,可真正被戕害的,却还是诸暨县里的无辜百姓哪。他身为诸暨本地官员,又怎忍心自己的乡亲父老遭逢这等大难呢?

  “现在,是时候改换门庭,依着我的本心做些有利于全县百姓,对得起我自己良心的事情了!”主意一旦拿定,蒋充再无任何迟疑,当即踏前一步,一拱到底道:“下官领命,定竭力保全县中百姓的生命财产。”

  当他抬起头来,目光与杨晨相交时,杨晨已从他的眼底看到了他的心意。这让后者的脸上也浮现出了欣然的笑意,也冲其一拱手道:“蒋主簿,此刻你我同舟共济,一切就都拜托你了。”

  蒋充郑重一点头,随即便点了些人手匆匆离开了县衙。

  “周典史,你往城北……”

  “是。”

  “杨震,你往城南……”杨晨一刻不停地作着安排,将县衙里的所有可用之人都派了出去。

  这一刻,终于体现出了之前大半年时间杨晨在县衙里苦心经营的成果。即便是遭遇如此变故,县衙上下依然能遵照他这个县令的指挥行事,而没有如以往般一盘散沙各自为政。

  目送众人匆匆而去,杨晨的面色稍微缓和了些。既然事情已经发生,那无论是后悔还是埋怨都没有任何用处,只有面对和解决问题,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现在他已把该干的都干了,接下来,他只能祈祷,祈祷这老天不要再下雨了,不然县城即便不被不断上升的江水吞没,也必然因为百姓们的慌乱而乱作一团。

  “郦承纲……”杨晨眼中闪烁着愤恨的目光,看着外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的天空,口中轻轻地说着话儿:“之前你之所为固然恶劣,但我或许还不会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你家如何。但今日,你所做的一切已太过分了。只要我杨晨还在诸暨县令的位置上,就一定不会让你们有好日子过。无论接下来有多艰难,我都要把你郦家连根拔起!”

  自来到这个世界后,即便知道张家是如何陷害自己入狱的,宣闯又在背后干了些什么,杨晨都没有如今日般感到愤怒。这一次,郦家的所作所为已彻底突破了他的底线,那么他们即将要面对的,就将是来自于他杨晨杨县令的全面反扑!

  此刻,阴郁了差不多一个月的诸暨县城上方天空终于有一轮红日慢慢升起。

  阳光,总在风雨后才会显得格外明媚!


第一百七十一章    抗灾(下)


  当县衙方向传出阵阵鼓声时,郦承纲和郦承缙兄弟二人正站在宅子中最高的三层小楼的顶层远远眺望着城外。

  虽然因为此刻天色尚暗,外面什么都看不到,可郦承纲却依然饶有兴致地看着城外,脸上还挂着一丝得意的笑容。半晌后,他才回头看向自己兄弟:“这次的钱总算没有白花,于丁他们果然没有叫我失望。”

  郦承缙也附合似地一笑:“这回可够我们的杨县令喝一壶的。别的且不说他,光是江堤决口这一件事情,他这个当县令的责任就不小。”

  “决堤只是小事,他一个两榜出身的进士县令还扛得下来,毕竟我朝官员也分三六九等,像他这样的正途官员,便是闹出问题来也不会被朝廷怪责太多。但接下来城中缺粮,就不是他区区一个县令能解决得了了。一旦城中百姓,以及接下来可能进城的灾民断了炊,即便他杨晨在民间名声再好,也无济于事。”说着,郦承纲的脸上便闪过了阴狠的神色。

  这段时日里,他郦家着实被县衙欺得不善。自他懂事以来,郦家还从未在诸暨县里吃过这么大亏呢。正因咽不下这一口恶气,他才会不管全县百姓的安危,悍然命人掘堤倒灌县城。

  听他提起这点,郦承缙便有些不解,甚至带着一丝不安地道:“大哥,我只是有一点很是奇怪,那常平仓到底是谁帮我们烧了的?之前我也想过几种办法,但都难以成事,能干成这事的人,本领可着实不小哪。”事实与杨晨他们所想却有着出入,原来放火烧了常平仓的竟不是郦家的人。

  郦承纲此时也忍不住皱了下眉头:“这事确实有些奇怪,连我们都办不成的事情,竟叫别人办成了。但这事只对我们有利,我们又何必非要追根究底呢?以杨晨的行事风格,自然会得罪其他人,总也有人按捺不住,想出手报复。”

  “大哥你这话虽然有些道理,但我总有些不安。现在县衙里的人已明确知道是我们在与他们为敌,要是他们把这两件事情都算到我们头上,我们岂不是代人受过?”郦承缙很有些不甘地道。

  “那又如何?他杨县令无凭无据的,难道还能因为怀疑我们而对我们不利不成?”郦承纲很是不屑地哼了声:“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县衙的人连眼前这关过着都难,更别提追究我们了。”

  “大哥……这话虽然不错,但我总觉得似乎是有人在算计利用我们与县衙间的矛盾……我们不可不作提防哪。”郦承缙还是略带不安地道。

  郦承纲听了,眉头再次略略一紧,但随之又是一松:“即便如此,对我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先把杨晨赶出去才是正经,至于到底是什么人干了这事,又是不是在利用咱们,那得等今后再说了。”

  说着,他突然一顿,又用很是严肃的语调道:“叫人都准备好了,很快,我们就能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

  “好,我会安排好一切的。”郦承缙见兄长是这么个态度,便也没有再坚持己见,点头后,匆匆下楼而去。

  此刻,天边已有一缕阳光从云层间穿过,照在郦承纲的脸上,显得他的面容忽明忽暗,叫人怎么都看不明白。

  幸好,诸暨百姓早已习惯了浦阳江闹灾的情况发生。虽然以往像这次般出现堤坝决塌还是很少见的,但他们依然能够慌而不乱,很及时地进行自救。

  而在县衙诸多人手分头安抚和救助之下,一些没来得及自救以及慌了神的百姓也得以摆脱危险。

  尤其是当头顶的太阳升起,向他们照射出万道光芒时,众百姓心中最大的担忧也随之消解。至少天不再下雨,那冲破堤坝后灌进城来的江水退去应该也不会太久。

  不过在安抚下人心之后,县衙里的人却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因为他们心中很明白,真正的考验和难题还未来呢。

  这场突如其来的水灾对诸暨县城固然有些冲击,但影响终究有限。只要人们足够镇定,官府及时安抚,至少在眼前不会闹出太大乱子来。可对没有城墙保护的乡野间的百姓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那完全是一场灭顶之灾。

  杨晨在中午确信城中已然无恙后,便登上了城头,向四下眺望起来。越看之下,他的心里就越是抽紧。往日通往各处的官道小道都已成为一片泽国,良田也罢,湖畈也好,此刻尽皆被连成一片的水域所吞没。现在朝外看去,目所能及的,就是白洋洋的一大片。

  “附近乡镇都已被这一场决堤而毁,那些百姓的家园只怕……”赵邦甫站在他的身后,用满是痛惜的声音缓声道。

  杨晨慢慢地头:“只不知那些百姓能否逃过这一劫?”说到这儿,他突然看向蒋充:“蒋主簿,现在我们能集出多少条船来?”

  “大人的意思是……要派人驾船营救百姓?”蒋充一下就猜到了杨晨问这话的意思。

  杨晨正色道:“不错。既然我们是县中官员,那么无论是县城里的百姓还是外面的百姓都是我们的子民,都当一视同仁。岂能不顾那些身处水深火热中的受难百姓呢?”

  “下官这就去调派船只,我们诸暨县虽不如绍兴府城般河道,船只密集,但找出几十条大小船只来应该还不是什么问题。”蒋充此刻已完全站在了杨晨这边,见他心意已决,便不再拖延,赶紧回头下楼去准备了。

  倒是赵邦甫此刻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似乎是想劝说杨晨什么。杨晨也看到了他的为难,便勉强一笑:“赵县丞可是想劝我莫要这么做?”

  “正是……非是下官不肯救助那些乡野间的百姓,但以如今城中情势来看,实在不适宜把他们接进县城里来。”赵邦甫很有些为难地道,同时目光瞥向城南,那儿正是被烧成废墟的常平仓所在的位置。

  杨晨自然知道他在顾虑些什么,城中粮食明显不够,若是再让更多的百姓进入,只怕情况会更加的糟糕。而且,他们要面对的还有郦家的威胁,一旦百姓吃不饱饭而叫人有可趁之机,杨晨这个县令要面对的压力可就更大了。

  但杨晨依然不为所动,神色坚毅地道:“我知道赵县丞你这么说是为了我好,但眼看治下百姓遭此大难,我这个当县令的怎能不理?无论如何,我都要尽一切努力把人救出来。”

  看着杨晨那双坚定的眼睛,赵邦甫只得一叹,又一拱手道:“大人能有此见识,确非下官能比。只要大人吩咐下来,下官一定全力支持。”说着又是一阵迟疑道:“另外,下官家中尚有一千多斤的存粮,若是大人不嫌弃的话,下官愿意将它们全部捐出来。”

  杨晨感激地冲他一点头:“赵县丞有心了。本官代全县百姓多谢你的慷慨。”虽然他很清楚这不过是杯水车薪,但对于对方的态度还是相当满意的。

  不过有一点杨晨并未说实话,他所以做出这个决定,不光光只是从救人的目的出发,更是为了掌握主动权。他相信一旦水势平稳下来,那些家园被毁的乡野百姓必然会来县城避难,到那时候,他们难道还能将这些难民拒之城外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