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风花醉 >

第708章

风花醉-第708章

小说: 风花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边去!”赵有恭哪有心思跟岳老三唧唧歪歪,推了一把,那岳老三也不以为意,提留着鳄鱼剪又跑到了谭公旁边。岳老三个头并不高,估计平常一个男的都比他高,可和谭公站在一起,他倒不用垫脚了,微微低着头,左手掐腰,一脸正气道,“老头,杀人不?他奶奶的,你要是打不过,老子帮你,来来来,所幸今日老子就大方一点,这鳄鱼剪也借你用一用。快快使来,莫要让那狗男女跑了。”
    噗,饶是萧芷蕴沉着冷静。这时也被岳老三逗乐了,那夫君也是有才。从哪收了个这样的怪徒弟,当真是笑死人不偿命。岳老三费劲了口舌,奈何谭公就像痴傻了一般,枉若未闻,蹒跚着脚步,慢慢来到智光大师面前,走近了,他双膝跪地。沉沉的拜了下去,“大师,谭某心无挂念,求大师收留”
    滚滚红尘几来回,多年执着为幻影。有的人一辈子恋着红尘,有的人刹那间皈依佛祖。智光大师深知谭公心已死,若不收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报仇了,“哎,阿弥陀佛。什么是罪,什么是孽?谭先生,你可真愿让这一切随风而过?”
    “望大师成全!”
    “如此。老衲就收谭先生为记名弟子,待回了山,再请主持方丈替谭先生剃度!”
    “谢智光大师!”
    谭公要出家,谁能想到?不过这也是谭公唯一的选择了吧,他杀不了谭婆,有无法继续留在世间,唯一的出路就是皈依佛门,请求佛法洗净心灵。看着这一幕,谭婆有些呆呆的。赵钱孙想要爬过去说些什么,却被谭婆一把推开。
    赵钱孙和谭婆这点事只是一个小插曲罢了。如果不是赵钱孙不识抬举,赵有恭也不会跟他这般计较。捏着手里的信。摇摇头,内力运在掌中,顷刻间一封信化成了粉碎。信没了,马夫人和徐长老都是一惊,他们撑着身想要站起来,赵有恭伸手笑道,“丐帮的兄弟们莫急,待本王与大家说个故事如何?”
    赵有恭虽是商量的口气,可谁都知道没有商量的余地,于是众丐帮子弟重新坐了下来。
    “几十年前,雁门关外发生一场血案,想来这件事不少人听说过的。当年传闻有一契丹高手要来少林寺抢夺武林秘籍,于是有个叫带头大哥的人组织中原豪杰前去雁门关截杀这名契丹高手。确实如消息上说的,带头大哥和中原豪杰截杀了一批契丹人。可惜,到最后他们才发现那契丹人不是来中原抢夺武林秘籍的,而是串亲戚的。也许是上天有眼吧,那契丹高手夫妻双亡,却留下了一名婴孩。那带头大哥自知杀错了人,心怀愧疚之下,与汪剑通、智光大师合力就下了那名婴孩,后来送到了一家姓乔的夫妇手中抚养。只是谁也没想到,这契丹婴孩天资聪颖,武功人品都是不差,后得汪剑通喜爱,当上了新一代丐帮帮主。当然,这契丹婴孩就是现任乔帮主了,智光大师,不知本王说的可有错?”
    赵有恭不喜欢啰嗦,他将三十年前的雁门关惨案用最简单的语言讲述了出来,可就是简短的话,依旧震得人张大了嘴吧,许多丐帮子弟更是不敢置信的看着乔峰,就连乔峰自己也等着虎目,喃喃自语着。怎么会这样,他是契丹人?
    虽不知赵有恭是如何知道这往日秘事的,但智光大师还是双手合什道,“阿弥陀佛,殿下所言一字不差!”
    “好,那本王就继续往下说了”赵有恭想要将所有事情公布于众,他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乔峰亦或者萧远山,更多的是为了控制丐帮。
    乔峰可以倒,但丐帮不能乱,丐帮乱了,对他赵某人一点好处都没有。沉吟片刻,赵有恭继续道,“大家很好奇这带头大哥是谁吧?尤其是乔帮主,你是不是觉得杀父仇人就是这个带头大哥呢,一定要弄清楚此人身份呢?其实不难,本王告诉你便是!”
    之前,赵有恭说了许多,可智光大师一直稳重异常的,可听到这里,顿时变了色,他急声道,“殿下,算老衲求你了,一切过错都由老衲一人承担,万不要再多早杀孽了。”
    乔峰一定会报仇,而智光大师却甘愿献出生命,弥补往日过错,智光大师之胸怀真的很宽广。可赵有恭并不打算答应智光大师的请求,于是他双手合什回了一礼,“对不起,智光大师,如果本王不将真相公之于众,死的人会更多,请大师相信本王。”
    “诸位可听好了,本王要说的是,那带头大哥不是别人,正是现任少林寺方丈玄慈大师!”
    一句话,林中静谧,众人哗然,带头大哥竟然是享盛名已久的玄慈方丈?玄慈方丈是坏人么?是阴谋家么?很快赵有恭就给了答案,他靠近慕容复,背着手有些玩味的看了看听得津津有味儿的慕容公子。嘿嘿,慕容复还真是轻松呢,待会儿这老兄要是还能轻松的起来,就佩服他了。
    “矛头直指玄慈方丈是不假,可有件事,乃至智光大师都不知道的。当年玄慈方丈带人坐下这等错事,并不全怪玄慈方丈,因为雁门关惨案,乃是有人故意为之,那人故意给玄慈大师传递假消息,让中原武林前去截杀那人。呵呵,智光大师,你可知道你们当年伏击之人,是谁?”
    “这不不知”智光大师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如果真如秦王所言,当年一切都是别人设计好的阴谋,那他们岂不是范的罪过更大了?
    “呵呵,智光大师,你们杀的那人,可是大辽太后萧燕燕后人,辽朝贵族,萧远山!”
    “什么?”这次惊出声的不是智光大师,而是萧芷蕴和萧岿。对中原人来说,萧远山这个名字是陌生的,可对萧芷蕴来说,萧远山可一点都不陌生。
    “萧远山?殿下老衲还是有些不太明白,为何那人要我等袭击萧远山?”
    赵有恭并不打算回话,因为萧岿已经迈步上前,冷笑着看着智光大师等人,
    

第822章 山之北
    由于路途比较远,过了风陵渡和潼关,就得在太华山上过夜,无奈之下,赵有恭只能在风陵渡歇了脚。
    酉时的风陵渡,笼罩在一片昏黄之中,看夕阳西下,滔滔黄河从眼前流过。古老的黄河,在经过唐代过度开发之后,已经有了后世沧桑的意味,河水奔涌,一路向东,从不回头。赵有恭喜欢黄河胜过长江,因为黄河就像这古老的大汉民族,从源头到入海,有着太多的磨难,却从未断绝。
    遥想当年,王之涣站于西北大地,那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道出了多少幽怨和无奈。唐宋不同,人也不同,但心境却是何等的相似?
    放眼东去,顺着河流奔涌的方向,心中无限感慨。富饶的大宋,却如那夕阳下的黄河水,陈述着生命最后的光彩。
    跃马长河望东京,黄沙古道陌上行。千秋旷野人绝迹,大雁啼血为谁鸣。
    春风拂面,却似烈烈的寒风,长发于风中飞舞,张开双臂,赵有恭紧紧地闭上了眼睛。心中一股激荡,汹涌澎湃,当下一次跨过黄河,他要领千军万马,征服这一条蜿蜒古道。
    “啊”疯狂的怒吼声,夹杂着黄河奔涌的杂音,这一刻,赵有恭就像变了一个人。
    声震寰宇,气吞天下,这样的男人,注定不会沉寂太久。
    “跃马长河望东京,黄沙古道陌上行。千秋旷野人绝迹,大雁啼血为谁鸣!”阿朱犹在回味着,一首诗,嚷嚷上口,可真的读懂了。却又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苍凉。
    阿朱不得不承认,比起公子,这个男人更具魄力。胸怀更为广阔。当年于那危机重重的京城,他就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路。以楚王世子之身,进而挑战天下,不论最后是生是死,他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有的女人喜欢凡夫,有的女人喜欢英雄,阿朱恰恰是后者。
    “三娘,如果殿下最后还是败了,你会后悔么?”阿朱轻轻问出声。扈三娘却沉眉不语,只是翘着嘴角冷笑了下。
    失败?后悔?她扈三娘本就一无所有了,还有什么可后悔的?也许这就是她选择跟随殿下的原因吧,同样一无所有,仿佛在废墟中一步步站起来,他们就像是与天争命的可怜人,每一次搏斗,都是用生命在赌。说起来,殿下比她还要可怜,她扈三娘还能依靠殿下。可殿下却谁也依靠不了,因为天下早已视他为异类,之所以能走道现在这一步。那是他用手中刀剑,一点点杀出来的。都说他狠,可他不狠就得死。
    风陵渡口,黄河要津,后世赵子贞曾写过一首《题风陵渡》,“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这个风陵渡口,每日往来商客不计其数。如果能在风陵渡口设一关隘,征收税赋。那该是多美妙的事情?不过这种美事也只能想想了,感觉到有人晃着胳膊。赵有恭回过头,就看到阿九瘪着小嘴,一双大眼睛可怜兮兮的,小手还不断摸着小腹。
    “你这丫头,人不大,吃饭倒是挺勤快的,走吧,今天公子高兴,想吃什么都随你!”
    听赵小郡王话语慷慨,小阿九激动地扭身朝岸上跑去,瞧那顶巍颤颤的小歪冒,赵有恭哭笑不得的喊道,“跑慢点,帽子掉了!”
    这个九丫头,杀人的时候像一头野兽,无事时,却又像个疯疯癫癫的女娃子。赵有恭知道阿九身上一定有着自己的秘密,但她不说,赵有恭也不会逼她。莫看阿九一直都是一副没心没肺的疯样子,可她心里终究有一个心结,当初聂麻子对她的伤害太大了。
    风陵渡虽然只是一个小镇,可其繁华程度却远强于同州城,要说生意最火爆的,一个是客栈,一个是渡船。风陵渡的客栈,几乎是****爆满,所以一些余钱不多的商客大都会选择在镇外的树林中落脚。地处西北,风陵渡客栈也有自己独特的风味佳肴,阿九就是个吃货,看着墙上菜谱,直接点了一只熏羊。
    熏羊,与蒙古人的烤全羊相差不多,不同的是熏羊大都选择羊羔,因为这样烤出来的肉才更为鲜嫩。阿九支着下巴焦急的等着,瞧她这副猴急样,赵有恭抬手弹了她一下,“怎么,以前吃过?”
    阿九摸摸小歪冒,露着小白牙点了点头,这下赵小郡王可就无语了,阿九到底是什么出身?平常人家能吃上这西北熏羊?
    熏羊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弄好的,在等待的时候,店家先让伙计把四个熟菜送了上来,等伙计退下,扈三娘从袖口掏出银针,在菜中试了试。
    有菜无酒,只能干吃,外出不喝酒,这是赵有恭的老毛病。身在外,不得不小心,而且喝酒容易误事,这个道理赵有恭还是懂的。阿朱翻翻白眼,心中一阵纳闷,赵小郡王倒是个怪人,上了菜不喝酒,估计普天之下,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
    门口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不多时,四名持刀武士面色不善的走了进来。这四人都是同样的黑色劲装,长袍胸口还刺着金色花纹,看那打扮,就像是后世大明朝的锦衣卫。
    “掌柜的,准备两个房间!”
    那掌柜的也是伶俐人,一看四个人都持着刀,面露凶相,便陪笑道,“四位对不住了,小店已经满了,要不你去别家瞧瞧?”
    “住嘴,今个老子还就非住你这不可了”说着,一名汉子已经将一吊铜钱放到了柜台上,“掌柜的,你是想要刀子,还是想要钱?”
    掌柜的估计也没碰到过如此霸道的客,顿时就有点慌了,拱着手陪笑道,“要钱,要钱,几位慢坐。小的这就去腾出房间!”
    “这还差不多,让伙计赶紧把菜端上来,哦。对了,给弄个熏羊尝尝。要快!”
    掌柜的哪敢说个不字,忙不迭的点头答应下来。
    等打发走掌柜的,四人找了张桌子,便坐了下来,只是落座时,其中一人小声嘲弄道,“这些汉狗,就是懦弱!”
    赵有恭等人离得并不远。所以这句话清楚地落入耳中,扈三娘性格最为刚硬,此时秀眉一簇,便要站起身来。赵有恭抄着菜,慢条斯理的说道,“坐下!”
    扈三娘不敢违逆赵有恭的话,只得重新坐下来。
    赵有恭是怕惹事么?当然不是,之所以制止扈三娘,是因为他听到了“李延宗”三个字。
    西夏一品堂第一高手,国姓李延宗。也许别人不知道李延宗是谁,但赵有恭可是一清二楚的。
    “也不知道李延宗将军干嘛让咱们悄悄地来风陵渡,有什么东西。直接运到兴庆府不就可以了,还非得让咱们兄弟来接!”
    “赵浩,你少说两句吧,李将军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他吩咐下来的事,咱们要是不办好,绝对捞不到好!”一个年龄偏大,语出稳重之人瞪了瞪眼,这下也没人敢再发牢骚了。
    “细封将军。难道你也不知道要接的货物是什么?”
    细封永獨微微摇了摇头,话说他也挺好奇的。不过一想到李延宗阴沉的性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