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风花醉 >

第579章

风花醉-第579章

小说: 风花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得可怜,今日殿下如此。显然是没有半点伪装的。郑彪的眼睛红红的,鼻子有点发酸,殿下如此关切,这次就是死在纳木错也值了,“殿下彪子土生土长,阎王爷也不收彪子这种浑人的!”
    抬手拍拍郑彪的肩膀,重重的点了点头,能有这么多好兄弟撑着,也算是他赵某人的幸运了吧?东大营的杀戮还在继续,面对蜂拥而上的虎狼之师。吐蕃人哪里顶得住,只能步步后退。可惜,现在两侧山峦已经被定国军占据。能活动的空间只限于东大营,那些吐蕃士兵就算撤又能撤到哪里去?面对定国军的疯狂缴杀,吐蕃人节节败退,渐渐地,有很多吐蕃士兵已经被眼前的惨状吓住了,他们怕了,惊慌失措之下选择了投降。
    许多吐蕃士兵投降了,定国军也没有难为他们,不过等到东大营彻底安静下来后。迎接吐蕃人的却是一场噩梦,负责清缴东大营的刘錡下达了这一生最为无情的命令。在他的授予下,定国军士兵将那些已经投降吐蕃士兵全部砍杀。一个都没有留。不管任何时候,杀俘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最简单的原因,杀了俘虏,以后谁还会投降?不过赵有恭默认了刘錡的命令,并没有半点责怪的意思,现在大军深入吐蕃高原,看押俘虏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一个俘虏都不要。而且,如此做也能震慑那些吐蕃贵族,只要这些吐蕃贵族怕了,那和定国军作对的心思就会弱许多。
    杀戮有时候能增加仇恨,同样也能减少仇恨,如果能让敌人连恨得勇气都没有了,那也是一份能耐。想当初欧洲列强是如何征服日本的?还不是靠着屠杀么?整个东大营阴森森的,到处都是死去的吐蕃人,刘錡留下一部分人打扫战场后,余下兵马全部朝牛肠路扑了过去。
    牛肠路中间地带,正在上演着一场疯狂的厮杀,一方是士气旺盛,勇悍非凡,一方是拼死逃命,所以这场仗一打起来,就有点超出平常范畴的意思了。吐蕃人根本不讲究什么战法,就是往前冲,这就是纳言阿策的方法。眼下根本没时间研究什么详细方案,就是拼命冲击汉人的军阵,能跑出去多少是多少。吐蕃人终究是没跟定国军正面交锋过,她们的肉体哪里扛得住那些厚重的金属盾牌?许多吐蕃士兵用身体撞上去,可接下来就被长枪捅成了马蜂窝。厚重的盾牌兵顶在前方,虽然前进速度不快,却像一辆推土机,一点点碾压着疯狂扑上来的吐蕃人。
    咚咚咚,鼓声震天,而且是越来越近,听到这声音,纳言阿策身子一抖,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完了,东大营的弟兄已经没了,真不愧是大宋朝最精锐的兵马,定国军名传天下,不是浪得虚名啊,这才多长时间,就把殿后的东大营勇士缴杀了。
    事情如纳言阿策想象的那样,当刘錡的主力大军赶到后,吐蕃人彻底绝望了,他们有的跪地求饶,有的变得歇斯底里,可此时的疯狂除了加速死亡,还有什么作用?
    宣和七年十一月二十八,经过六个时辰的激战,定国军终于拿下了纳木错关隘,也预示着从今往后,定国军可以随心所欲的进出唐古拉山口。此战,定国军也是付出了六千多名士兵的性命,而拱卫纳木错关隘的近三万吐蕃士兵全部葬送在黎明一战。对许多人来说,定国军能在如此短时间内拿下纳木错,简直就是个奇迹,谁能想到竟然有人能跨越桑丹康桑雪山呢?疯狂的定国军,因为这支军队有着一个疯狂的赵有恭,每每关键时刻,他总能想到别人无法想到的捷径。
    逻些城布达拉宫,看着眼前古老的壁画,卓玛一赞沉着眉头,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当年祖先松赞干布少年英杰,压制的象雄国抬不起头来。后来更是一战而下穹窿银城,现在他卓玛一赞也做到了。接下来就是进取凉州了,松赞干布能做到的。他卓玛一赞也同样能做到。
    “报赞普大人,安多城急报!”一名亲兵捧着一封书信急匆匆跑来。卓玛一赞心头一跳,不知道安多城能有什么急报?拆开信看了两眼,卓玛一赞嘴角一阵抽搐,突然间捂着胸口往后倒去,“天杀的,我的纳木错汉狗,该杀的汉狗啊啊”
    卓玛一赞一声咆哮,回荡在广阔的布达拉宫里。那一幅幅壁画,此时就像是在嘲笑卓玛一赞的无能。卓玛一赞的心很疼,疼的深入骨髓,纳木错丢了,连纳言阿策也死在了关隘之中,而那些勇士们,除了有百余人逃回安多城,其余人竟然全部被汉人砍了脑袋。更为可恶的是,汉人竟然在安多城北边不远处摆了一座人头观,近三万颗人头。堆积起来,那不成一座山了?
    吐蕃人是信奉神灵的,在他们的思想里。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后不能转世轮回,那就意味着灵魂的枯竭。而让一个人不能轮回的方法,就是砍下他的脑袋,没了脑袋的灵魂是无法证明身份的,那么也就一辈子都无法转世轮回。看下人头,算是吐蕃人最恐惧,最讨厌的行为了。
    多少梦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看刀光剑影。谁是谁的英雄?其实,根本没有英雄。亦或者说人人都是英雄,就像眼下的定国军士兵,他们人人骄傲,人人自豪。一座人头观摆在安多城外,而城内的吐蕃人看的是又气又怕,气的是汉人如此恶毒,怕的是汉人如此厉害。以前的汉人自诩为天朝上国,以德服人,可现在这支汉人军队,就像一群畜生,做出来的事情比契丹人还可恶。吴玠打马在安多城附近溜达着,看准时机,张弓搭箭将一封信送进了安多城。这封信是写给安多城城主塞勒班的,信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告诉塞勒班,如果安多城还有男人,就赶紧把吐蕃人的人头收走,否则时间久了,就要被野狼叼走了。
    野狼?开什么玩笑,安多城附近陈着两支凶恶的大军,什么样的狼群敢跑到这地方撒野。可偏偏真的有狼,第二天,定国军牵来了一群狼,这些狼啃食着人头观,甚是享受。这下子安多城守军被激怒了,城中百姓更是大声喝骂,催促着城主塞勒班赶紧下令出城把勇士们的人头抢回来。兵法云,将不可因怒兴师,同样百姓怒了也不是什么好事。之前定国军这边就得到了关于安多城城主塞勒班的详细情况,这塞勒班乃是秋仓五卫人。在吐蕃,要说势力,除了原来的叶茹卫,恐怕就是秋仓五卫了。这塞勒班秉承了秋仓五卫的优良传统,那就是谨慎,特别的能忍。在吐蕃,甚至有人给塞勒班起了个外号,叫做铁蜗牛。蜗牛是个什么东西,谁都知道,可见塞勒班性子如何了。
    塞勒班为人如此,他会跑到城外跟定国军抢人头么?当然不会,而吴玠要的就是塞勒班不来,塞勒班没有行动,势必惹得安多城百姓不满,到时候就可以进行下一步计划了。
    安多城内,塞勒班可是头疼欲裂,他现在想死的心都有了,人头观就摆在安多城前边,让人如何是好?抢吧,谁知道汉人准备了多少陷阱等着吐蕃勇士呢?不抢呢,就得被安多城百姓骂,甚至连手底下的士兵都会颇有微词。塞勒班头疼得很,就想了个招,直接给逻些城写信,结果赞普大人的回信是“静观其变”!
    塞勒班不知道这静观其变四个字有什么意义,人家汉人摆明了就是在耀武扬威,还变个什么劲儿?塞勒班这边愁眉不展的,可在另一个地方却是另一番场景。在安多城内,除了城主塞勒班,应该就属着安多将军阿杜玛最有权势了。城中共有两万多精兵,阿杜玛则控制着其中的六千多人。阿杜玛和塞勒班可不是一条心的,塞勒班效忠的是新赞普卓玛一赞,而阿杜玛效忠的却是老赞普,现在老赞普去了,自然而然要听小王子的了。
    日前得到密令,要他想办法放开安多城城门,随后撤离安多城。阿杜玛非常清楚宗赞小王子的命令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小王子一定和汉人达成了某种共识,也就是说小王子和汉人合作了。宗赞小王子的行为让人不耻,可阿杜玛觉得自己没得选择,他在别人眼中那可是铁杆的老赞普一系,和小王子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小王子完蛋,他阿杜玛也好不到哪里去。
    人头观,就在安多城外,不光塞勒班为之心醉,就连阿杜玛也是牵挂的很。
    腊月初的纳木错关隘冷冷清清,寒风肆虐的时候,赵有恭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他就是吐蕃小王子宗赞。几年未见,宗赞还是那副老样子,身上裹着厚厚的皮袍,耳朵带着一串东西,倒是头发看上去干净了许多。在宗赞身后跟着那几个喇叭辨侍卫,有时候赵有恭真的搞不懂,宗赞干嘛要让自己的侍卫弄成喇叭辨,难道为了回忆童年?
    双方见面,宗赞尽力让自己变得文雅一点,不过一张嘴就透着股子土气,“那个秦王对吧,国师将之前的事说过啦,既然合作嘛,那本王子就不会坑你,只要你跟本王子好好合作,竟然一定少不了你的好处,金钱、美人随便你挑!”
    听宗赞的话,赵有恭就暗骂一声我靠,这吐蕃蛮子还真把定国军当成没见过世面的土匪了,也不看看吐蕃女子的质量,还美人呢。就算金钱,吐蕃还能比大宋有钱?不过呢赵有恭也不会拆穿宗赞,在他想来,宗赞越是蠢,越美妙,“哈哈,小王子说得对,这以后啊,定国军有什么事儿,还得多倚仗下小王子的百战雄兵呢,等日后,小王有求时,还望小王子莫要推辞啊。”
    赵殿下一副自居下风,拼命讨好的样子,木女侠实在抗不住了,跑到外边,抚着胸口咯咯笑个不停。宗赞小王子可真是个妙人,估计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呢。
    宗赞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他把赵有恭的话当成了讨好,顿时觉得自己很厉害了,于是顺口道,“你放心好了,本王子不是那种忘恩负义之人,只要帮本王子夺取赞普之位,以后咱们就是兄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赵有恭呵呵一笑,赶紧拱手道声谢。不过这心里啊,冷笑不断,宗赞啊宗赞,早晚有一天,把你也弄成人头观。
    人生,相约在心里梦里,战火,燃烧在天上地下。战争距离安多城很近,真的很近,因为谁都知道,定国军不会沉寂太久,安多城不太平,迦马丹萨城的定国军也有了一些行动,两日之内,史文恭领兵席卷附近几个部落,一时间吐蕃难民一窝蜂的被赶到了逻些城附近。可以说以逻些城为中心的吐蕃高原腹地,感受到了一种从所未有过的压力,也许一个不留意,下一刻就会成为战火下的亡魂。
    赵有恭觉得跟宗赞谈判太爽快了,这些年形形色色的人见多了,但还没见过宗赞这样的好人呢。不管宗赞说不说,总要推宗赞上位的,只不过主动说,和被动说,那区别可就大了。至少由宗赞主动提出来,能换取不少好处呢。
    

第699章 转折之战
    人来没江湖,花钱醉灵歌,几分辛苦泪,马上洛桑河。
    格桑花早已沉寂在枯草中,光秃秃的格桑山外,上万吐蕃大军云集前方。仔细说起来,这还是吐蕃人第一次见识定国军,也算得上首次正面交锋。之前也曾在迦马丹萨城和白玉城爆发过大战,可那已经是两年前了,人类是容易忘却的,吐蕃人也早不晓得当年定国军是如何取胜的了。牛角声响起,吐蕃人组成了严密的阵型一点点朝着定国军队大阵扑来。此时正午不到,日光正空,可是感受到的却是刀锋展露出的寒光。狂风吹拂着格桑山,吹过每一个人的脸颊,那些稚嫩或苍老的脸,那些恐惧或振奋的神情,这一刻,吐蕃人没了后路,他们也不想后退,谁能杀赵有恭,封赏无数。
    狂风起,一片枯草落入手中,赵有恭淡淡的看着那些汹涌而来的吐蕃人,眉头舒展,无比自信道,“本王要一战永绝后患,自此安多城就不要再有什么麻烦了。”
    听了赵有恭的话,刘錡心头一紧,殿下这是要一口吞掉这上万吐蕃大军啊。安多城附近的形势太复杂了,东面靠着达木城,再往南就是工布江达和纳雪城,如今纳雪城已经子啊定国军掌控下,工布江达成不了威胁,就只剩下安多城和达木城了,拿下安多城,就不能再给自己留半点麻烦,否则一旦跟达木城打起来,后边再出事,那可就要遭殃了。严格上说,定国军可是名副其实的深入作战,容不得半点大意。
    刘錡与杨再兴互相对望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压力。塞勒班本就没打算给定国军太多的应对时间,所以催促着各部将领赶紧进攻。塞勒班这样做,目的就是为了速战速决。胜,则乘胜追击。败也能提早应对,尽快撤回城中。天空流云朵朵,白色的云彩,就像活跃在高原上的绵阳,而天空下,是一群挥舞着弯刀的勇士。远处山峦起伏,美丽的风景,配上的是一场杀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