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风花醉 >

第413章

风花醉-第413章

小说: 风花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有恭所言,颇有些后世毛文龙占皮岛的意思在,虽然现今水师没有火炮,战斗力有限,可转移兵力,调转后那毛文龙,只要女真人敢挥兵南下,就让水师跑到辽阳一带折腾,女真人出来一次,就派人搞一次女真人后方,如此来上几次,女真人还不得元气大伤。到时候也许不用大宋兵马动手,女真人就自己先内乱了。当然,牛皋毕竟是宋人,他有着这个时代的局限性,还不知道水师的重要性,不过赵有恭坚持要在沙门岛建水师,他也不会反对。
    “殿下,要建水师,自无不可,只是这沙门岛离着关中千里之遥,物资后备如何补充?还有派谁来沙门岛督造水师?”牛皋所提出的问题,也是眼下最难解决的,不过赵有恭对此早有准备,摊开地图,缓言笑道,“兄长,你所言物资后备问题确实难办,可要是登州成为咱们的地盘呢?”
    “这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等回了汴京,本王就上书朝廷,调青州知府慕容彦达为登州知府,再以吴璘为登州兵马统制,如此一来,这登州不就是咱们的了?至于督造水师之人,也有人选,兄长可还记得那位张中彦否?”
    经赵有恭一提,牛皋有些想起来了,那张中彦乃张中孚之弟,少年时就有盛名,博学多才,其中尤以督造战船的能力最为突出,而且其人还懂“神州”战船建造方法,端的是督造水师最合适的人选了。可是牛皋也有着自己的担忧,他琢磨了下,蹙眉道,“殿下,让张中彦来沙门岛督造水师自是不错,可此人心思活络,功利之心太强,如何能保证其忠心?”
    “兄长多虑了,咱们用张中彦,不求其忠心,只要你才能。本王只要他造船练兵,不需他统兵,如此他又能翻起什么浪来?此外,再以心腹工匠学习之,沙门岛上再放自己人统兵。还怕这张中彦敢有二心?”
    “不知殿下打算派谁来统兵?”
    “扈成乃三娘兄长。为人多智。又在沙门岛多年,对此处非常了解,留他在沙门岛,当万无一失。另外,还需兄长割爱将副将李宝调到沙门岛上才行,如此一来李宝和扈成文武兼备,那张中彦就是有通天之能,还能翻起什么风浪来?”
    一听赵有恭要调走李宝。牛皋顿时垮了脸,嘟哝道,“殿下,李宝那个莽货,能统领好水师么?”
    “兄长放心,这李宝早年活跃于乘氏一带,与那浪里白条张顺号称水泊双龙,这水上的本事定然不差的。加之李宝这些年从军领兵,对指挥作战很有经验,让他领水师。也许一开始不顺手,但慢慢摸索。总会能成的。”
    赵有恭选李宝这个半吊子,也实属无奈之举,就大宋朝真正的水师有几个?估计这个年头,真正懂水战的一个都没有,能找到李宝这个半吊子就算不错了。
    “行,既然殿下已经决定,那就让李宝留在沙门岛吧!”牛皋这一句话,可算给李宝定了性。
    过了午时,当李宝暂留沙门岛组建水师的将令下达后,李宝顿时坐不住了,跑到赵有恭面前百般哭诉,反正只说自己莽撞不堪,除了凫水功夫好,指挥打仗狗屁不通。任凭李宝怎么贬低自己,赵殿下都是摆着张小脸,那态度非常明显了,你李宝将军别说是个莽夫了,就是个傻子,也得老老实实待在沙门岛上当水师都统。李宝会耍无赖,赵殿下更会耍无赖,折腾了一个时辰,李宝都没能让赵有恭松口,最后只能认命。
    “殿下,让末将留下也不是不可,但你也得答应末将两个条件!”
    “说!”
    “第一,凌振、耿翼二位将军要派些能人来沙门岛;第二,水师人选由末将自己挑选。”
    听李宝提出的条件,赵有恭眼中顿时一亮,他抿着嘴,呵呵笑道,“成,这两个条件本王应下了。不过你小子能不能说说,为何要这两个条件?”
    “嘿嘿,殿下,有些事末将也是瞎琢磨的。咱大宋三十多丈的船不少,可大多用来运兵,顶多发射下床弩,作用实在有限。末将就想啊,咱们那什么霹雳火弹挺厉害的,要是把投石机改装到战船上,在水上投射霹雳火弹,岂不是很好?”
    嘶,赵有恭死死地盯着李宝,看得李宝心里毛毛的。好半会儿后,赵有恭从书案后走出,一巴掌拍在李宝肩头,哈哈大笑道,“李宝啊李宝,你小子这般聪明,还说自己是个莽夫?本王找你当这个水师都统算是找对人了。”
    无怪乎赵有恭不兴奋,就李宝这些想法,简直就是后世简易的炮舰啊,要真能如李宝所想,把投石机改装到战船上,再或者弄出什么初代版的火炮,那定水师就能横着走了。
    李宝可搞不明白赵殿下为何如此高兴,挠着头甚是纳闷,难道自己的想法真的那般牛叉?
    “想什么呢?你小子就是好好弄水师,霹雳火弹和投石机的事情你放心,等回了阳谷,本王就是修书一封,让耿翼亲自来沙门岛帮你!”
    听赵殿下这话,李宝眼睛都直了,吞着口水,躬身弯腰,大声叫道,“殿下英明,真真让耿翼将军亲自来?”
    “这是什么混账话,本王还骗你不成?”赵有恭抬脚要踢李宝,李宝却扭身高高兴兴地跑了。
    让耿翼来帮李宝,也是历史决定,既然李宝能有如此先进意识,那定能发挥耿翼的才能,当然,想耿翼堂堂炮营指挥使,跑过来给李宝当帮手,听起来就觉得不可思议,也不怪李宝不敢信。
    解决了沙门岛一事,就轮到唐淼了,自从见识到唐淼的能力后,赵有恭收服唐淼的心思就更深了。唐淼这个人能力出众,若是能招揽到手,暗堂就多了一个大将了。现在整个暗堂撑门面的也就独孤求败,但独孤大侠纯属挂名,平时连面都不露,可要是把唐淼吸收到暗堂,以唐淼之能力,暗堂也算有一位主将了。毕竟梅剑等人格局太小,虑事不如唐淼全面。
    临近酉时,着人将唐淼唤来,赵有恭摆了一壶酒,两碟小菜。虽然酒菜略显寒碜,可在这沙门岛上,能有这样的吃食,已经算得上丰盛了,“唐大人,请坐吧!”
    “谢殿下!”唐淼倒没有客气,行了一礼,便落了座。唐淼实在不想与赵有恭多言,如果不是忌惮岛上两千多定,他早就逃出沙门岛了。
    落了座,却没喝酒,赵有恭抄口菜,笑眯眯的说道,“唐大人入供奉司也有七个年头了吧?”
    

第542章 水中大败
    “回殿下,下官入供奉司,已有七年零九个月,到八月份,就整整八年了!”说出这些话,唐淼脸上不受控制的流露出一丝苦涩,八年,人生能有几个八年?别人八年就是一方知县也能入州做一四品职事官了,可他唐淼,不仅位子没往上挪一挪,就连手中的权力也没增半分。
    唐淼心中的苦,赵有恭岂能不知?如果不知这些,也就没有信心劝降唐淼了,“唐大人,你过得痛快么?”
    “痛快?一点也无,倒是郁闷有几分。殿下想说什么,唐某深知,殿下也不必说出口,唐某此生,忠于主上,万不会做那种宵小之徒的。”
    “呵呵,唐大人自然聪明,所以呢,本王也不多言,唐大人要忠于官家,本王亦不劝阻。只是,想问一句,唐大人就像这样任一身才学荒废于昏君之手么?本王与官家相比如何,相比唐大人心知肚明,难道本王就值得唐大人效忠么?”
    唐淼面色沉静,不见喜怒。如果无主之时同时碰上赵佶和赵有恭,他一定会选赵有恭,可现在,已经早做出选择了,忠臣不侍二主,此乃千古至理。
    “殿下才能出众,便是先帝也多有不如,奈何唐某心有所属,何必相逼?更何况,殿下又怎知官家会有功不赏,也许,以前只是唐某太过庸碌,并无做出什么大事。”
    “哈哈唐淼,本王不怕告诉你,你不能入驻京城。执掌核心。那是因为官家不喜你。绝不是因为你功劳太小。你以为你查案寻踪的能耐强,可那又如何,在官家眼里,你这些能力不过是雕虫小技,你就是立再多功,官家依旧不会对你另眼相看的。”
    听着赵有恭略有些讥讽的话,唐淼脸色动容,咬着嘴。嘿嘿道,“殿下差矣,你又知官家会如此不堪?”
    “你不信?”赵有恭盯着唐淼的脸,似乎摸准了赵佶一般,唐淼坚定地摇了摇头。
    “唐大人若不信,咱们不妨赌一赌”说着赵有恭将一个铁盒放到桌上,随后推到了唐淼面前。唐淼打开铁盒,脸色变了又变,竟然是那把钥匙,“这殿下。你这是何意?”
    “没什么别的意思,就是将这钥匙送与唐大人。唐大人不妨拿着钥匙回一趟京城,看看官家是何反应。官家若留你大用,那当本王看走了眼,可若要官家依旧对你视而不见,也让唐大人知道,本王这里一直等着唐大人前来。”
    赵有恭言辞恳切,说罢不再多言,只是慢悠悠的喝着酒。唐淼心里如惊涛骇浪,有些呆呆的看着那把钥匙。这把钥匙可是关系到大燕国宝藏,难道赵有恭真的舍得?一个唐淼,一把钥匙,孰轻孰重,傻子都能做出选择。可在所有人看来,要是要远重于唐淼,而赵殿下却将钥匙拱手相送,目的仅仅是为了验证下当今官家的为人。当然,唐淼不知道这是一把假钥匙,而且赵有恭也不怕唐淼以后知道真相,因为在唐淼心中,重要的不是这把钥匙,而是官家的态度,只要让唐淼知道了官家的为人,就算要是是假的,又能如何,那时,唐淼除了感谢,还能说出什么?
    “殿下,你真的要把要是宋玉下官?”
    “有何不可?在本王心中,若是能用钥匙换唐大人归心,万分舍得。只是愿唐大人莫要忘记,官家不需要你,本王却爱唐大人之才!”
    唐淼起身将铁盒置于袖中,随后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殿下胸襟,唐某佩服,日后若官家不用唐某,唐某必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唐淼为人洒脱,行礼后反身离开,他急着回汴京,也急着让自己做出最后的选择。而赵有恭却嘴角含笑,无论结果如何,他都没什么损失,若赵佶重用了唐淼,他赵某人也只是丢了一把假钥匙,可要是赵佶依旧不把唐淼当回事,那收获可就大了。
    送走了唐淼,又在岛上待了一日,于五月二十一,赵有恭才领人随牛皋离开沙门岛,快马朝阳谷县赶去。本来还想留在沙门岛看看李宝怎么折腾水师的,可就在前日,朝廷发兵梁山,大有大战梁山水泊的架势,如此情况,赵有恭就不得不匆匆赶回阳谷了。
    赶回阳谷,自然不是参战的,就是想看看热闹罢了。
    阳谷县衙,柴郡主少有的失了折腾心思,留在屋里写字画画,三娘也落了个清闲。手里颠着几枚石子,翻来覆去的看着,也不知道三娘在看些什么。身后有脚步声响起,回头看着那个俊朗不凡的男人,三娘嘴角含笑,起身福了一礼,“殿下。”
    来到近前,拉着三娘的手,轻轻笑道,“三娘,这么久了,连个官人都不喊?小心本王今夜要你生不如死”
    赵有恭似乎故意将今夜两个字咬的很重,弄的三娘粉脸一红,抿着嘴好半天才低低叫了声“官人”。
    也不想逗弄三娘了,赵有恭拍拍她的手背,朝身后努了努嘴,“三娘,本王给你带回来一个人,想必你见了之后一定会很高兴的。”
    “谁?”
    “你自己瞧”让开身子,三娘看着门口,一个男子快步走来,没走上两步,泪水已经如雨流下。三娘不知道那是什么感觉,就好像多年来压着的一块巨石被搬开了,更有种濒死之人找到救命稻草的感觉。三娘有些怔怔的,就像痴傻了,好久之后,她跑过去紧紧拥住了那个男子,“兄长兄长”
    阿九与慕容彦达,是能见而不想见,而三娘和扈成却是想见而见不到,不同的境遇,相同的结果。暖风徐徐。哭声断人肠。
    赵有恭也不想搅扰了三娘和扈成领着人离开的远远的。扈成还活着,又来到了三娘身边,想必以后三娘可以打开心结了吧。
    这一夜,三娘化作了春水,融化了男人,这一夜,春风远去,夏日步步临近。
    宣和四年五月二十四。朝廷以张叔夜为将,三路大军进发梁山水泊。虽然有意让梁山贼寇跟定狗咬狗,可朝廷终究耗不住的,粮草不继,朝廷供应不上,无奈之下,只能尽快剿灭梁山。张叔夜亲统中路兵马,又以呼延灼为先锋大将,呼延灼不负众望,于范县城外打败梁山兵马。也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吧。张叔夜以为梁山先败于定,后败于呼延灼。已经不成气候,入郓城后,迫不及待的让人调集各县舟船,全力攻取梁山水寨。
    张叔夜实在是太过大意了,虽然呼延灼参照定精骑弄了两千连环马,可这些骑兵盔甲笨重,不知定精骑失了灵活。经过长年累月的训练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