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风花醉 >

第399章

风花醉-第399章

小说: 风花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文恭对赵有恭是敬服的,可想想先人教诲,又生出几分苦涩。突然间,他想到了高宠的一句话,殿下与官家同为天潢贵胄,选一能者辅佐岂不是更好,如果高宠所言都是真的,当年是官家抢了老楚王殿下的位子,那就是说自己效忠秦王,并不算什么不忠不孝。
    想通了,史文恭顿觉浑身轻松,他爬起身,朝门外高宠拱了拱手,“高兄,所幸今日听你一言,否则小弟还要昏聩余生呢。”
    史文恭这一躬,可让高宠大大地松了口气,娘的,他高某人这辈子就没干过劝降谈判的事,刚刚可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把所有话都说出来了,要是再不顶用,他就只能照着史文恭头上来一刀了。像史文恭这种猛将,不能跟随殿下,那只能杀了他,难道把他留给赵佶么?
    高宠哈哈大笑,撸起袖子,大脚板往牢门上一踹,呛的一声响,那牢门就哀怨的躺在了地上。史文恭看的傻眼了,这高宠真他娘的大胆,这里可是齐州府大牢,外边守着的也都是府兵,高宠就不怕遭罪么?让史文恭倍感意外的是,自始至终都没人敢进来,等这高宠领着史文恭出门时,几个狱卒连同几十个守大牢的兵卒全都拱着手问着好,那表情跟见了亲爹一般。
    如今齐州府,谁不知道高宠的彪悍,有句话说得好,宁惹阎王,莫惹高宠,高大将军除了秦王殿下,谁都不放在眼里,就是赵官家,他都是说骂就骂,其他人去惹他,那不是在老虎嘴上拔毛,活得不耐烦么?
    宣和四年四月初六,梁山大军威逼郓州东部重镇中都县,不过自打三月末,驻扎东平府的牛皋就调林冲入中都,而杨再兴则被调到了兖州。林冲入中都后,先是加固城防,多被守城之物,不管梁山贼寇如何叫骂,就是不出城。说林冲怂也好,防守稳健也好,总之,林冲这一招让吴用大为吃不消。中都县城墙高达四丈,虽然不算太厚,但靠梁山人马想要强攻,实在没什么可能。吴用深知梁山情况,山上喽啰们大都不是正规军,打仗靠的就是一股子狠劲和锐气,这些人于野外与官军正面对敌自是不差,可要攻城,勉为其难,而且攻城器械十分短缺,这也是吴用不想硬攻中都县的原因。
    吴用不想硬攻中都,宋江也是如此,他领兵出征,无非是想表明态度,让众人看看他宋江的义气罢了,当然,借机除掉卢俊义也是一个目的。真要是强攻中都县,到时候别中都县没打下来,倒把自己折在这里。
    林冲,乃关中猛将,用兵颇具谋略,中都县又有着五千多士兵驻守,想要斗垮林冲,谈何容易?
    

第524章 燕青心机
    宋江不想打,可又不能不打,这不已经有刘唐等人来到营中聒噪,“宋哥哥,如今来中都已有几日,就这么干耗着,是何道理?我等梁山儿郎,还怕了那官军不成?”
    “就是,宋哥哥,打吧,俺铁牛愿做急先锋,不消片刻,俺就把那林冲的狗头砍下来!”
    众人群情激奋,各个争先,一时间营帐中吵吵闹闹,好不糟乱。宋江很头疼,看样子不打是不行了,要是执意不打,岂不是落得个虚伪之名?吴用自然知道宋大当家的心思,他挥挥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后,端着架子,缓缓吩咐道,“诸位兄弟莫要着急,某与宋哥哥早已定下良策,只待时机到来。”
    时机?众头领哪晓得什么时机不时机的,不过看吴用言辞凿凿,不似作假,也就信了。等着众人退下后,宋江苦着脸与吴用道,“这可如何是好?素闻那林冲乃定国军骁将,用兵锐利难挡,我等硬攻中都县,岂能讨到好处?”
    宋江眼带忧色,一副虚心讨教的样子。吴用心里暗骂一声娘,又不得不笑着应答。宋哥哥不晓得其中道理么?他当然晓得,既然领兵出来了,就不能不打,可现在林冲领重兵驻防中毒,将个中都县守得固若金汤,强攻上去,肯定会死伤无数。明知下令攻城,会死伤惨重,宋哥哥自然不愿下攻城令的,要是下了命令,一旦兵败损失惨重,岂不是在众兄弟面前落得个不通军务的印象?哎。宋哥哥不愿下令,只能让他吴用当这个恶人了。
    “哥哥放心,弟已有良策,哥哥只管安心等着,明日便见分晓!”这次吴用没有对宋江明显心中计策。他有意让宋江心痒难搔一下,如此做,其实就是要恶心下宋江,也让他明白其中道理。他吴用什么都晓得,这次替你宋哥哥背了黑锅,以后可莫做那不仁不义之人。
    宋江和吴用这各怀心思。要打中都县,而阳谷县城却是另一番景象,此时阳谷县南北门洞开,尤其是白天,百姓正常出入。城中商贩照常做买卖,看城中景象哪有半点贼寇来袭的样子。赵殿下优哉游哉的喝着茶,他今日神清气爽,心态怡然,没想到高大将军一通嘴皮子,还真把史文恭说服了。嘿嘿,等过两天,就让史文恭和高宠派到中都县去。倒要瞧瞧那梁山贼兵如何抵挡。
    “殿下,那个西门庆又来了,还有下人抬着一口箱子!”
    “箱子?呵呵。让他抬回去吧,就说本王诸事繁杂,没闲暇见他!”赵有恭知道西门庆的来意,无非是怕梁山之事受到牵连,想要走秦王府这条路罢了。其实西门庆跟梁山有没有关系,赵有恭一点都不关心。要怪就怪西门庆坏事做得太多,买卖摊子铺的太大吧。
    日前得到芷兰的信。有意把买卖做到山东一带,可要在山东做买卖。西门庆这一关就必须要过。西门庆此人太贪了,秦王府的买卖那么赚钱,他会忍得住不下嘴么?当然,他明面上自然不敢跟秦王府作对的,可暗地里勾结朝廷,干些损失几乎是板上钉钉。
    为了秦王府在山东的利益,所以西门庆必须得死,既然西门庆已经是个死人了,赵有恭又何必见他呢?眼前闪过一个人影,一看那身段,便知道是柴可言来了,“郡主,最近贼兵攻城,你可要多加小心哪。”
    柴可言没理会赵有恭的打趣,蹙着黛眉,冷冷的盯着赵有恭上下打量,就好像今日赵殿下有所不同一般。看了好一会儿,她方才讥讽道,“倒是有趣了,打仗打的像凌哥儿这般清闲的,天下还能找出第二个人?贼兵攻城在即,你却让士卒大开城门,是何道理?”
    面对柴可言的追问,赵有恭耸耸肩头,随意的回了一句,“这行军打仗之事,与你说了,你也不懂,老老实实待着,没事别出去闲逛。你当那些贼人像本王这般好呢,他们要是抓了你,定是先奸后杀,再奸再杀”
    撂下一句话,赵有恭站起身背着手往外走去,柴可言气的玉脸含煞,凤眼似要喷出火来,“赵凌,你这个王八蛋,以后别落到本郡主手上,否则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柴可言的声音不大,但赵有恭耳力惊人,抬着手摇了摇,“郡主,本王等着那一天哦,希望快点来,也让本王瞧瞧郡主的本事!”
    离开院子,碰上了赶来的萧岿,“兄长,卢俊义那边怎么样了?有何异动?”
    “回殿下,一切如殿下所想,自打昨日起,卢俊义退兵二十里,并无发兵北进的迹象。另外,鲁达将军派人发来军报,说是朱武、史进等人投靠,现梁山南部水寨已无威胁。”
    听说朱武等人投靠,赵有恭不由得面带喜色,史进和陈达几人还算平常,可朱武就有点让人心动了。纵观梁山,心智谋略能与吴用一较长短的,也就朱武了吧,只可惜此人不受宋江看重,在梁山也显得可有可无的。但在赵有恭看来,朱武和凌振一样,是那种典型被看低的人物,这种人一旦用好了,能发挥大作用的。
    “给鲁达传令,从今日起就不用守着小龙山了,通过梁山南部水寨,进入兖州,与杨再兴合兵一处,逼近中都县。此外,让牛将军动手吧,时日差不多了,再耗下去,也没什么好处!”
    “喏!”
    赵有恭指挥若定,目标直取中都县附近的宋将大军,可没人知道其中详情。其实早在四日前,驻守阳谷县的大军大部分人马就已经秘密调入东平府,归到牛皋麾下,而今阳谷县内,守兵不足两千人。所以卢俊义要真的这个时候来攻城,赵殿下可就要奋争一番了。不过。敢这么做,也是有着几成把握的。卢俊义绝非蠢人,宋江打的什么心思,他会想不清楚么?而且,阳谷县城门大开一切如常。以卢俊义的性子,定不敢轻举妄动的。
    在阳谷南五十里处,有个镇子叫做张秋镇,这镇子靠着运河,还算繁华。平日里镇上居民过得还算安好,可现在他们脸上就看不到半点笑容了。因为从前日起,就有六千梁山兵马占了镇甸。镇子上有家客栈,名曰柳心客栈,而卢俊义就住在这家客栈之中。此时卢俊义紧皱着眉头,定定的看着窗外风景。在他身旁,还站着一位相貌俊朗的少年郎,这少年郎唇红齿白,眼若丹凤,若不是那高耸的喉结,定会把他认作是女子。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卢俊义的贴身家人浪子燕青。
    “东家,兄弟们已经打探多时了。那阳谷县城确实城门大开,城中营地里多有陌生男子出入,可军营之中又空空如也。”
    听燕青所言。卢俊义的眉头就皱的更紧了,“小乙,你是怎么看的?”
    “回东家,小的以为还是莫要轻举妄动为好,军营之中全无人影,反倒城中多了许多陌生壮丁。想来是那赵有恭的阴谋诡计。他大开城门,定是要引我等前去。也好将我等置入城中,突起雄兵杀之。另外”燕青停顿了一下。眼睛看了看门口,确定无人偷听后,他趴在卢俊义耳边,低声道,“另外,不管秦王诡计是否真实,咱们都要把这当成真的,日后,宋头领问起为何不进兵阳谷,也好以此应付一下。”
    燕青虽为小厮,可多年来卢俊义找名师教导,心智自不是常人能比。他一番说道,卢俊义甚觉有理,轻轻点了点头。其实一开始,卢俊义就不想打阳谷县的,结果来到阳谷县外,就看到城门大开,就觉得有诈。又怕是赵有恭唱了出空城计,所以着人严加打探,直到今日方才得到些端倪。也许赵有恭真的用了诡计,不过这种诡计对卢俊义来说,却是好事,至少给了他按兵不动的理由。
    “小乙,你所言自是不错,可咱们要是什么都不做,即使有充足的理由,日后宋头领也会怪罪的。”
    卢俊义所虑也不是没有道理,燕青眉头紧锁,想了好一会儿,方才贴耳道,“东家,这什么都不做,自是不好的,现在那秦王赵有恭用计的可能性很大,咱们不妨派人去袭扰一下。若胜了,大部人马跟进即可,若是败了,便说官兵厉害,那时候,谅宋头领也说不出什么。”
    “嗯,派谁最合适呢?”卢俊义随口一提,却不曾想燕青早已经替他想好了,嘴角上翘,带着点坏笑,“东家,让锦毛虎燕顺去最合适了。”
    听到燕顺之名,卢俊义眼睛瞬间一亮,这燕顺当年可是救过宋江性命的,从某方面来说,比王英和花荣还受宋江信任。这次宋江派燕顺随军征讨阳谷,恐怕也有监视的成分的在吧,让燕顺去最好了,燕顺要是胜了,大部人马跟上,若失败了,有燕顺帮忙说话,宋江还能驳了自家兄弟的面子?
    想通关节,卢俊义很快召集诸位头领议事,商议一番,便定了让燕顺领人打头阵的命令,手持令箭,卢俊义面色沉重,神情严肃道,“燕兄弟,你领一千兵马,从南门杀入,切记,若遇官兵力阻,立刻出城,切莫恋战。切记切记,此战当以试探为主。”
    “卢头领放心,小弟晓得其中道理”燕顺大为欢喜,长臂一拱,黄须飘飘。这可是打头阵的任务,要是弄好了,就是头功,燕顺岂能不高兴?当然,燕顺面上答应,其实心里全没把卢俊义的话当回事。若是打不进城,舍命逃跑还好,打进了城,遇到官兵抵抗,就要弃城返回,这是何道理?卢俊义是怕他燕顺抢了头功,自己在宋哥哥面前不好看么?
    燕顺自去了上千喽啰,于傍晚时分奔赴阳谷县,而燕顺领人一走,消息就快马送到了赵有恭面前。听说先头攻城的是燕顺后,赵有恭眼中闪过了一抹冷笑。卢俊义是有些大智慧,可还是欠缺许多的,他只想着如何自保了,却忘了事件并无完美之事。嘿嘿,燕顺打头阵,那就让燕顺把命留在阳谷县里。想来卢俊义没想到燕顺会送了性命吧?
    找来萧岿和武松等人,一番吩咐下去,众人领命而去,赵有恭也没有闲着,换了一身劲装,握着秦王刀领人离开了县衙。从张秋镇到阳谷县,也就一个时辰而已,太阳落山时,燕顺就领人杀到了县城外,此时落日西斜,城门依旧大开,不过是行人少了许多罢了。燕顺吃一把朴刀,大喝一声,再加上那一撮黄须,颇为吓人。城门口那些士兵和百姓一看有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