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风花醉 >

第341章

风花醉-第341章

小说: 风花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防伊阳,王庆手底下的楚王军又是一群乌合之众,攻打伊阳实在没戏,这才耽搁了下来。如今朝廷要把伊阳送给王庆,代价只是以后不要在骚扰京畿一带而已,王庆不是蠢猪,他会不答应么?
    王庆一定会答应的,问题是朝廷能答应么?此时众人也明白为什么刚才宫梻说话会吞吞吐吐了,把伊阳送给王庆,堂堂朝廷跟个匪人谈买卖,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高俅眉头一挑,当即怒目指责道,“宫先生,本以为你会有什么妙计,没想到你竟能说出这种话来,官家,宫梻心向乱匪,霍乱朝纲,则当重罚。”
    高俅拱手言说,一脸肃穆,随后便是王黼,为什么这二人如此积极地弹劾宫梻呢?只因为最近官家有意调宫梻去枢密院或者殿尉府,如今殿尉府当家人就是高太尉,而王黼有意入枢密院执掌中枢,如此情况下这二人能不嫉恨宫梻么?
    虽然有高俅和王黼站出来指责宫梻,赵佶这次却不同以往的摆了摆手,他和宫梻相识这么久,倒不觉得宫梻是那种乱来之人。和乱匪谈判,听上去匪夷所思了些,但为什么不听宫梻说完呢?
    李邦彦号称浪子宰相,自然不是浪得虚名的,他眼角轻瞟,心中暗叹,看来宫梻在官家心中的地位还是一如往常的稳固啊,换做旁人若是说出和乱匪谈判的话,估计官家早就怒了。现在官家不表态,估计是有些认同宫梻的吧,想着,李邦彦便拱手道,“官家,宫先生话还没说一半,不如等宫先生说完,再做决断也不迟。”
    李邦彦这么说,明显的是向着宫梻了,高俅和王黼面色不善的盯了盯李邦彦。不过李邦彦假装没看见,反正他现在走的是蔡京和杨戬的路,倒不在乎王黼和高俅怎么看他。也许这就是官场吧,官员倾轧,人心叵测,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想当年王黼帮蔡京复相,二人关系密切,算得上“生死之交”的盟友了,后来王黼为官家所喜,官威日盛,这心思也就足了,久而久之就不满足一个少宰之位了,趁着春秋鼎盛,何不向前一步,一个宰相,一个少宰,注定要成为敌人的。王黼盯着蔡京的位子,而蔡京也不会束手待毙,转手间交好李邦彦,将李邦彦提拔了起来,而李邦彦盯着的便是王黼的位置。
    御书房内,几位重臣,看似为关中之事担忧,实则各怀鬼胎。若说还算平静的,当属杨戬和李彦了吧,这二人都是宦官。外官的事也影响不到他们。
    赵佶倒没有想太多,伸手示意道,“宫先生,说说你的想法吧,为何要将伊阳送与王庆?”
    宫梻面色平静,王黼和高俅的话对他没有半点影响,听赵佶如此说。他便躬身回道,“官家。你有所不知,王庆此人天性凉薄,贪婪成性,一个小小的伊阳满足不了他的。有了协议之后。再加上伊阳靠洛阳太近,不管王庆愿不愿意,都不会再扰乱京畿,惹得朝廷大军讨伐的。既然京畿一带闹不得,王庆一定会另作他想,而出伊阳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虢州,可虢州残破,并无多少利益,那接下来留给王庆的选择就不多了。”
    御书房内诸位大臣都在思索着宫梻的话。蔡京为相多年,对洛阳附近非常清楚,他稍微思索了一番。便立刻反应了过来。想通了宫梻话里的意思,蔡京的眼神有些变了,胸口涌起了一丝凉意。宫梻,此人太可怕了。
    宫梻说留给王庆的选择并不多,可蔡京很清楚的知道,留给王庆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过虢州攻取函谷关,进而入关中劫掠。王庆会攻函谷关么?答案是一定的。因为王庆太贪了,有道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就没有王庆不敢干的事。这就是祸水东引么?王庆果真是一盆上好的祸水。
    能站在御书房内,这些人又有几个是傻子?当然,也只有赵佶反应有点慢,因为这位徽宗皇帝根本不晓得虢州附近的情况,等着杨戬铺开一张地图,赵佶才有些明白的欣喜道,“宫先生,你的意思是逼着王庆去攻打函谷关?”
    直到此时,宫梻才露出一点笑容,他点点头,缓声言道,“官家说的不错,不过有一点官家说的不是太准,王庆此人流痞出身,贪生怕死,有贪图便宜,所以,臣料定,此贼定不会直接破函谷关入关中。官家请看,函谷关地处崤山要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便是童枢密领大军攻伐,都不可得,王庆何德何能,可以打下函谷关?函谷关打不下,王庆一定会耍他那点小聪明,从朱阳山进武关,过商洛道,向北进入荆山绕道函谷关后方。”
    高俅对宫梻确实有意见,可也不不承认宫梻的才华,居于御书房内,就已经料到了今后发生的事情,如此心智,天纵奇才。
    稍微停顿了一下,宫梻见赵佶还在思索,便有接口道,“官家,引王庆去关中,不管结果如何,对朝廷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秦王殿下若胜,王庆所部定会损失惨重,到时淮西贼兵势力大减,再以刘光世为帅,调两京兵马剿灭淮西贼兵,定当容易许多,那时,王庆莫说守住伊阳城,能不能活下来都两说呢。当然,若是王庆胜了,结果自然不言而喻,那时以王庆的性子,定国军覆灭,没了制约,他定然会祸乱关中,搞得民怨沸腾,到时官家在一纸调令,关中、两京军民一心,王庆覆灭还不是转手之间?”
    嘶,祸水东引,当真天下毒计,赵佶半张着嘴,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妙计,妙计啊,王庆攻关中,无论定国军和王庆谁败,对朝廷来说都是去了一个心腹大患,祸水东引,一箭双雕。赵佶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竟起身对宫梻拱了拱手,“朕有先生相扶,何愁贼子不灭?”
    宫梻赶紧躬身行了一礼,连说不敢。只是宫梻心中却是一声叹息,现在官家倒是言听计从,如果以前听他的,舍去那么多面子,一刀杀了赵有恭,又哪来这么多后患?官家不是雄主,甚至连合格的帝王都算不上,可官家对他宫梻真的很好,哎
    宫梻这条祸水东引之计,妙是妙,但不光彩,朝廷依靠贼兵去剿灭堂堂皇族亲王,这种事要是传扬出去,可就要闹出天大的笑话了。不过也没人拒绝,因为很明显官家已经认可了这个主意,谁要是反对,那不是和官家过不去么?
    自来到御书房内,蔡京说话很少,可没人敢无视他,这会儿,赵佶面色清爽的向蔡京问道,“蔡元长,这出使顺阳,你可有合适人选?”
    赵佶这话问得有些突兀,蔡京心里一阵暗恼,官家也是有趣,他蔡京又不是神仙,哪里可能转眼间就想到合适人选?不过蔡京相当稳重,他不紧不慢的施礼道,“官家,既然此计是宫先生提出,臣以为以宫先生才华心智,走一趟顺阳,再合适不过了。”
    这一次,王黼再没跟蔡京唱反调,拱手附和道,“官家,蔡相所言,甚为有理,臣附议!”
    “臣等附议!”
    赵佶笑眯眯的看着宫梻,轻声问道,“宫先生以为如何?”
    宫梻心中暗叹,众人盛情难却,他无论如何也拒绝不得了,只好认命道,“一切但凭官家做主!”
    

第452章 暴怒的朱娘子
    内心里,宫梻是不想去顺阳的,顺阳城里满是流匪,流匪就是流匪,做起事来毫无规矩,谁能保证不出意外呢?宫梻不想死在流匪手中,而且,他觉得这点事根本无需他亲自去的。不过高俅等人齐声附和,又以忠义之名压在头上,他若是不去,官家恐怕就要多想了。
    定下细节和出使日子后,赵佶对宫梻勉励了一番,当然也少不了嘱咐几句,总之,此时要秘密进行,至于伊阳方面,赵佶也会想办法将守兵调走的,给王庆制造趁虚而入的机会。
    议事完毕后,赵佶少有的留众人在宫里吃了顿饭,戌时未到,赵佶拢着手笑眯眯的去了暖香阁。小刘妃自是百般亲昵,其实赵佶一进门,小刘妃就知道一定是出了什么事,否则官家怎么可能这般高兴?喝了几杯清茶,借着说话的机会,随意问道,“官家,你今日是怎地了,若是又高兴事,不妨说出来,也让奴家高兴一下嘛。”
    小刘妃的声音清晰而委婉,说是发嗲,却很自然,听得赵佶心里暖暖的。将小刘妃揽在怀中,赵佶神秘兮兮的说道,“呵呵,既然爱妃想听,那朕就说一说!”
    二人耳鬓厮磨,缠绵中说了许多话,听着赵佶的叙述,小刘分心中的震惊可想而知。堂堂朝廷,竟然跟贼匪合作,这可真是古往今来头一遭了。哎,要是官家以前也能这样豁出脸面做事,也不至于落到今日之地步了。小刘妃自然有些想法的。她不知道那王庆有多大势力,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确信的,那就是王庆不可能给赵有恭带来太大的麻烦。官家现在可以不择手段的做事了,可惜晚了,现在定国军驻防函谷关,赵有恭坐拥关中,清剿不服之众。位子越来越稳固,凭着那赵有恭的手段。会对付不了一群流匪么?
    第二天,阳光炙热,金色的光芒洒在汴梁城里,河水也泛着阵阵色彩。小刘妃换了一身便装,悄悄地来到了汴河边上的那处小院子。轻推门扉,让她倍感意外的是朱琏也在,不过这样也好,省的再派人去知会一声了。
    院子里,朱琏正为几株秋日紫菊洒着水,她笑容满面,端庄大气,站于花丛之中。让阳光暗淡。自从禁军撤离朱家大院后,朱琏就仿佛变了一个人一般,当所有人都以为她会借秦王之名。大肆行事的时候,她却像一位普通闺中女子,过起了平淡的生活,每日谈谈生意,空闲了奔走于花圃之间,日子倒是自得的很。
    朱琏看似人畜无害。犹如一个花女,小刘妃却不敢有半点不恭。因为就是这个看似平静如常的女子,手里握着一支可怕的力量,只要她愿意,就可以做到很多事情。来到朱琏身后,小刘妃躬身福了一礼,低声说道,“主人,宫里出了点事!”
    朱琏微微一愣,却没有立刻回过头,因为她不想让小刘妃看到她脸上的惊讶。平复心情,就仿佛知道小刘妃接下来要说什么一样,她淡淡的笑道,“说来听听!”
    朱琏这个态度,却让小刘妃不知道该如何判断了。其实,她本可以直接将所发生的事情说出来的,可她并没有这么做,之所以如此,就是想看看朱琏的反应。如果她一脸惊讶,急着问出来,那说明她对宫里的事一点都不知道,这样,也从另一方面说明秦王的势力并未延伸到宫里,那样,她以后做事也可以放开些了。如果什么都不问,那就说明朱琏早就知道了。
    恰恰,朱琏问了,可又像是没问,她不急不慢,就好像在印证什么似得。小刘妃心里直犯嘀咕,这朱大娘子到底是知道还是不知道,难道她早就知情,只是想看一看她刘欣媛是说真话还是说假话?犹豫了片刻,小刘妃还是决定老老实实地说了出来,“主人,昨夜官家召集臣属,做了一个决定,想让出伊阳换取王庆的淮西贼军进攻关中。”
    小刘妃将从赵佶那听来的话娓娓道来,她说的很详细,偏偏故意漏掉了一些内容。朱琏听得很仔细,将水壶交到芷兰手中,平静的坐在院中石桌旁,等着小刘妃说完了,她好像一点都不惊讶,还淡淡的说了一句,“宫梻此人,神鬼之才也!”
    朱琏这句话像是慨叹的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小刘妃说的,那意思就好像是在说,千万不要有任何隐瞒,其实她早就什么都知道了。看着朱琏清澈的目光,小刘妃粉背上渗出了一层细腻的冷汗,暖日高照,心中却一片冰凉,难道这一次,她又自作聪明了么?原来大娘子早就知道了,御书房里发生的事情,她都一清二楚,那她刘欣媛的事又瞒得过去么?看来以后得多加小心了,那些花花心思也不能有了。
    “主人说的是,奴家乍听之下,也惊讶的狠呢,用淮西贼军去对付秦王殿下,恐怕也只有宫梻这种神鬼之才能想得到了!”
    不管是朋友还是敌人,没有人会否认宫梻的才华。祸水东引、借刀杀人、一石二鸟,可谓是环环相扣。想以往贼人利用朝廷的事很常见,可朝廷主动给贼人合作,还是头一次,这种计谋,不是想不到,而是不敢想,偏偏宫梻不仅敢想,还敢将此付诸实施。
    “宫梻纵是有天纵之才又能如何?殿下手握近十万精兵,关中日渐安稳,又岂是王庆那些贼子能撼动的?好了,你出来也有一段时间了,赶紧回去吧。”
    “好的,那主人歇着,奴家这就回去!”小刘妃临走时又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
    待小刘妃走后许久,朱琏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种狰狞和冷厉,她的手轻轻颤抖,突然。好征兆的捏起旁边的小花锄狠狠地砸在了石桌上。因为用力过大,花锄已经弯曲,她的手心也蹦出一点血迹。多少年了,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