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九重薇 >

第72章

九重薇-第72章

小说: 九重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常晚膳后,温婉总是陪着楚朝晖消食散步,今日用完膳后,温婉却是歉意地立起:“今日走的路有些多,身上乏了,女儿先行告退,明日再来陪母亲。”
    楚朝晖自然不强留她,连连应着。嘱咐她既是乏了就早些睡下,又吩咐人打起灯撑着伞送她回房。
    温婉到不是真累,只是牵挂着自己下午从菊园深处田地里采回的小苗,总觉得那一片地种得不像菊花,小苗虽然一样青郁,却透着古怪的香气。
    为防族中姐妹起疑,她弄松了自己荷包的系带,佯装去捡荷包,趁人不备采了一株,随手藏进衣袖。
    趁着夜深人静,温婉剪亮了烛花,想仔细研究研究,那到底是什么苗木。
    雨到了后半夜越发淅沥。听着窗外夜雨敲窗,楚朝晖一夜无寐。一桩桩、一件件,将回老宅这些日子的情形像过皮影一般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忽然又想起下午看过的那株西府海棠。
    心上忽然有了奇怪的感觉,楚朝晖觉得丈夫其实是想念老宅的,只是不知为何,自己想而不归,更不允许她与儿子和老宅亲近。
    房内并不冷,角落里还拿银丝霜炭笼着旺旺的火盆,楚朝晖满腹心事,躺在花梨木拔步床上,还是觉得脊背发寒,她无声地拥紧了身上的锦被。
    夜雨如幕,浓得化不开,往常不被留意的种种失常之处,今夜似乎都被放大了开来。楚朝晖不敢往深里想,只觉得自己似乎被笼罩在一片冰凉的黑暗中,从未摸透过丈夫的心思。
    二更十分,温婉终于弄明白了自己拿回的小苗究竟是什么东西,她轻轻嘘出一口气,擦了擦额上的汗水,表情却凝重了起来。
    方才遍查无果,温婉依旧怀疑那怪异的香气。她便轻轻掐了一节,慎重地放到口中,品尝那植株的味道,根本不是菊花的花梗。
    原来她的怀疑不是没有根据,这与菊花一模一样的小苗竟真是罂粟。
    苏家植了几十亩的菊园,在菊园深处培育出了跟菊花苗一样外形的罂粟,堂而皇之育在暖棚中,又种在地里。
    粗粗测算,那一片罂粟若是制成福寿膏,数量极其可观。
    兹事体大,苏家老宅处处透着古怪,温婉一颗心忐忑不安。她不敢泄露分毫,将半棵小苗装进荷包好生收起,只想着快些回去,与慕容薇分享这个秘密。
    而青莲台内,因着肖洛辰不在,夏钰之的重重疑惑亦无人可议。他一夜未眠,取了一壶花雕独酌,消化着慕容薇给的消息。
    花雕加了老姜和红糖,甜淳之后是入口的辛辣,辣得夏钰之想流泪,却偏偏眼眶枯干。
    慕容薇说她来自十六年后,夏钰之不想去信。
    可她字字泣血,句句有章可依,言辞做不得半分虚伪。
    祖母的院子里难道真有什么秘道?为什么他从来不知道。夏钰之将一杯酒低头饮尽,无言以对,却恍然发现一桩被他忽视了多年的事。
    寿康宫与浣溪堂,自己都曾出入多次,竟到如今才发觉,虽然寿康宫的气势更加恢宏,两处的布局与地形却有几分相似。
    无论那些参天的大树,宽大的十字甬道,亦或是甬道旁碧绿掩映的修竹,还有高大的假山石,都如同一个格局。
    浣溪堂活脱脱是一个被成倍缩小的寿康宫,两处分别住着当年的浣碧双姝,是巧合,还是玄机?
    尤为特殊的,寿康宫与浣溪堂都多水,即有两处玉带绕墙,又都连接着几亩互为相通的方塘。
    曾听母亲讲过,祖母水性极好,年轻时以一支芦苇管含在口中换气,能一口气游出几十里地。
    祖母骁勇,领着一队死士水上作战的能力更是无人能及,曾多次立下战功,上过先帝爷的功勋簿,真真巾帼不让须眉。
    西霞创立之后,祖父做了阁老,祖母才回家当起老封君,说是不闻朝政,其实隔个三五日便会入宫与皇太后议事。
    当年母亲沈氏觉得浣溪堂四季阴冷,不适合祖母居住。请祖母搬迁的时候,祖母严词拒绝。她说她早已习惯了阴冷,更喜爱浣溪堂地势开阔,最舍不得离开这片水。
    祖母守着浣溪堂的清溪,命人将那几个水塘打理得井井有条,天气再热却从不许人在这里下水。
    夏钰之记得某个小时候的夏季,他们几兄弟尚还年幼的时候,去给祖母请安,走到外头看着满池碧水,便动了下水消暑的念头。
    浣溪堂的水碧绿清澈,一眼便能望见底。兄长们虽然眼馋,到底不敢,只撺掇着年纪最小的他先下水。
    他们便趁人不备悄悄溜到池塘后头,众人把风,夏钰之泥鳅一般,脱下外衫便一个猛子便扎到水底。
    未及享受池水的清凉,更未及享受兄长们的艳羡,夏钰之便被如飞而来的祖母逮个正着。
    祖母的脸色黑如玄坛,他灰头土脸从水里爬上岸,祖母轮起手中的拐杖便重重砸了过去,砸得他跪在地上一声不敢吭。
    祖母对他们这些孙辈向来慈爱,那是唯一的一次对他动手。那日他与哥哥们跪了一夜的祠堂,不仅是康平侯爷跟夫人,便是夏阁老都没敢开口求半句情。
    浣溪堂的水是祖母不肯让人碰触的禁地,难道那里便隐藏着慕容薇所说的秘道?亦或是以水相连与寿康宫相通?那么连接宫外的秘道又在哪里?(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二章 结盟

    家里藏着这样的隐秘,祖父与父亲母亲他们又是否知道?
    一个又一个问题在脑海中呼啸盘旋,解不开谜底。夏钰之自斟自饮,再仰头喝了一满杯,脑子像灌了浆糊一般,不觉有些醉意,他烦躁地推开窗户向外望去。
    今夜雨疏风骤,凉风裹着冷雨扑面,像暗沉的黑缎一般凝重,没有太湖那晚的月夜与笛声,亦没有那晚的期待与心情。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那一夜太湖船上自己的笛声那样悠扬,那样缠绵,就算发现祖父已经披衣坐起,深邃地望着自己,自己还是任性地不想停止,只想叫祖父明白自己的心意。
    他在舱外,祖父在舱内。他悠扬地吹着笛,祖父拿月光温着酒杯。祖孙二人默默对峙着,良久之后,祖父吹熄了舱内的油灯,他回到自己舱内躺在榻上翻来覆去烙了一夜的油饼。
    后来,祖母言辞委婉,与自己说了几句话:“夏家三代人揽了朝中文武重职,已然树大招风。如今帝位不稳,加上皇子年幼,太子迟迟不能册立。你应当明白,夏家断不可能再行尚公主的举动。”
    崇明帝不是先帝的血脉,禅位此举本就是无奈。若是太子未立,夏家便尚了公主,单凭三代人在朝中的势力,便足以动摇西霞的根本。
    便是夏家一门忠烈,却难堵世间悠悠之口,被人说做觊觎金銮殿上那张龙骑。
    夏阁老与老太君都怕,若夏家尚了公主,年幼的慕容芃地位便会尴尬,有心人必然会拿夏钰之比崇明帝的当年,暗指夏家此举包藏祸心。
    若是皇太后神志清明,凭着老一辈过命的交情,此事又令当别论,偏偏皇太后卧病,夏家便成了高处不胜寒的两难。
    夏阁老与老妻都不是拖泥带水之人,明知这是不可为之事,立刻快刀斩乱麻,在第一时间便扼杀夏钰之的一腔柔情。
    那时,夏钰之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心事,祖父与祖母一直都明了,却揣着明白当糊涂,依然默许母亲张罗着为自己说亲。
    即使没有苏暮寒,只要自己生在夏家,与慕容薇一样是无缘。
    也曾怪过自己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自己的心意从来只敢埋在心里。夏钰之终究不能拿着整个夏家去拨动命运的转盘,因此不能像苏暮寒那样大大方方牵慕容薇的手,更不能公然与祖父和祖母抗衡。
    或许,注定了这一生,自己只能在她身后默默祝福,像她所说,做一对真正的知己,超越任何感情的界限。
    望望窗外,春夜里凄清,连月亮也没有了,只有一夜的雨歇歇停停,让无法睡去的夏钰之不时想到躺在旁边附楼里养伤的顾晨箫。
    冲冠一怒为红颜,前世的顾晨箫为了救慕容薇,不惜反叛已成为康南皇帝的兄长顾正诺,他才是真正配得上她的人吧?只可惜因泄露机密而兵变失败,被顾正诺囚于汨罗福地。
    慕容薇说,非是顾正诺不想杀顾晨箫,而是君妃娘娘千钧一发之际拿出了先帝爷的遗诏,那遗诏上写得分明,即便顾晨箫犯有谋逆大罪,也能免其不死。
    原来康南帝早就偏心小儿子,却苦于缺少支撑,不能光明正大废长立幼。怕以后两虎相争小祸及小儿子的性命,才苦心为小儿子留了一条活路。
    这样,或可解释为什么今春康南帝令顾晨箫以横扫千军之势去灭大阮,又可解释顾晨箫又为何只用区区府兵给人震慑,原来,他们都在警告顾正诺。
    夏钰之顶着木木的脑袋,费力地分析着来龙去脉,似是拨开了第一重迷雾,却不知后面隐藏得更深的又是什么。
    大阮的右丞相居然知道西霞的秘密,不知又是什么来头,可惜那人已被顾晨箫所杀,幸好妻儿尚在。
    不顾夜色深重,夏钰之立刻给出岫发出秘令,命人即刻去查大阮这个小国的来龙去脉,以及康南突然发兵的原因,再务必寻访被那右丞相的妻儿,带到西霞皇城青阳楼中来。
    忙完了这些,身上本是疲惫,头脑越发清醒,夏钰之又开始在榻上烙起油饼,想着汨罗园里的顾晨箫在此后十年间,不知怎样卧薪尝胆,才逃出了顾正诺的掌控,又以怎样的毅力,为慕容薇灭了苏暮寒,最终达成她的心愿。
    若是换了自己,是否就是宁折不弯的死性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名声听起来是不错,可惜做不成大事,不过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逃避。
    生平第一次,夏钰之承认自己不伸却不能屈,当不得真正的大丈夫,确实不如那个还躺着养伤的人。
    顾晨箫自然不知道雨夜里竟有人竟这样惦记着他,竟还惦记到翻来覆去不得入睡。他用完美味的莲藕汤,自觉通体舒泰,待小太监服侍他喝了汤药,早早便入了眠。
    慕容薇叫璎珞选了上好的山参,命小厨房里日日熬着参汤为顾晨箫进补。有了夏钰之与慕容薇的关照,底下人精心侍奉,顾晨箫的外伤恢复得很快,脸色也红润起来。
    不过三五日,顾晨箫腿上扎着绷带,已然能下地行走。而他的手下人速度很快,也已调得精锐护卫来此,并与他取得了联系。
    原本想探测的铜锡矿没有动静,顾晨箫怕消息走漏传到顾正诺耳中,决定暂时中断此事。此次玉屏山之行算是无功而返,他不日便将与手下踏上归程。
    慕容薇适时提出请他与夏钰之合作的意向,三人开诚布公坐在一起进行了一番长谈,对于慕容薇的提意,两人基本表示赞同。
    经此一役,顾晨箫与顾正诺再无法维持兄友地恭的场面人情,他们已然撕破脸皮,正式站在各自的对立面上。
    顾正诺手中握有太后与皇后母族纳兰一家的庞大势力,牢牢把持朝政,连康南帝都难以正面抗衡,实力不容小觑。
    顾晨箫手中只有军队,打不进禁军与金吾卫里头,一旦抗衡起来,他无有内应,掌不了京师的安危。
    因此,若能与夏钰之私下结了同盟,多了西霞的助力,对顾晨箫而言是意外之喜。(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三章 抉择

    夏钰之心中也做了决定,发誓要牢牢看住玉屏山这几座山头。
    不管是来自慕容薇前世的记忆,还是来自顾晨箫今世的消息,接下来的日子他即要寻顾晨箫口中的矿藏,更要找到慕容薇所述中空的山腹。
    慕容薇只想到中空的山腹可以藏兵,夏钰之却觉得那么庞大的地方,若真有铜锡矿在,更应该是上一世里苏家锻造武器的绝佳地点。
    难不成,上一世里玉屏山的铜锡矿被苏家人寻到,在山腹里建成那些精锐的兵器?也唯有此说,才能解释苏暮寒手中十万将士精良的装备。
    如今,夏钰之唯一担心的便是这些铜锡矿的归属,东西虽然在西霞地界,却苦于无人勘探,西霞缺少这方面的人才。
    若向顾晨箫借人,他趁机提出分一杯羹的话,自己无权答复。而矿藏究竟能不能寻得,还在两可,他又不能拿着莫须有的东西上报皇帝。
    夏钰之眸光冷洌,忽明忽暗,一时之间变了几变。
    荼蘼花清香阵阵,从四敞大开的窗扇飘进水榭,为防有人偷听,慕容薇刻意将谈话的地点选在这里。
    水榭中没有仆从,望着两张冷而税利的肃颜,为了缓和气氛,慕容薇轻柔地提壶添茶,聪明地不去催促。
    长长的回廊,用的全是朱漆雕花的立柱,又种满了蘅芜、杜若一类的香草,爬得枝枝蔓蔓。慕容薇闲闲扯着一株香草,淡然地望着水榭内的两个人,心里其实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