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九重薇 >

第354章

九重薇-第354章

小说: 九重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祷再不相遇。”
    苏暮寒良久无言,唇角默默翕动了半天,方缓缓说道:“并不是全与先生相干,也赖我自己被某些事迷了眼。若说有错,咱们五五相开,彼此各不相欠。”
    苏光复最后露出一丝苍白的笑容,然后便费力地去吹熄炕桌上的灯火。
    房中昏黑一片,被窗外的雪色映得格外凄清。苏光复嗓音沙哑地对苏暮寒说道:“功过都是过眼云烟,咱们只等着盖棺定论吧。主子,咱们就此别过,我委实太累,想要好生睡一觉。”
    苏暮寒依言退出房外,将苏光复的房门轻轻阖上。
    与此前预料的一样,靖塘关中青黄不接,打从三日前粮仓便见了底。童大海等人苦无良策,已然开始斩杀马匹和着草根渡日。
    士兵们平日将马匹看成自己的兄弟一般,眼瞅着朝夕相处的伙伴倒在自己屠刀之下,各个黯然神伤。前日便有名士兵抱着临死的战马嚎啕大哭,誓死也不愿分食自己的坐骑。
    靖唐关内风雨飘摇,军心早已不稳。三万士兵都曾与苏光复朝夕相处,这里面既有苏氏族人,也有千禧教的旧部,他如何舍得与这些子弟兵们共赴黄泉。
    苏光复纵然心比天高,也晓得自己已是穷途末路。借着微弱的雪光,他又欠了欠身子,费力地抓住炕桌上的纸笔,拖到自己面前。
    就着惨白的雪光,苏光复颤抖着右手取起了笔,在雪白的宣纸上写了个大大的“降”字,做为自己最后的遗言。
    朔风拍打着厚厚的棉帘,远远近近一片风声鹤唳,苏光复身上是一阵一阵的阴寒。晓得自己大限将至,苏光复颓然搁了笔,遥望玉屏山的方向远远拜了几拜。
    又是一口鲜血狂涌,喷在他单薄的青衫之上。苏光复微弱地咳嗽了几声,头静静垂了下去,再也没有了动静。
    一代枭雄,死于悔恨无助与饥寒交迫之中,到也令人恻然。
    再说苏暮寒退出了房门,独自立在营地的不远处,瞧着那些影影瞳瞳的灯火,看着连绵不绝的风雪,心里亦是五味陈杂,绝望的酸涩感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
    打从西霞三万大军如同从天而降的那一日,他便想明白了前因后果。
    必定是高丽国早与西霞达成协议,不仅断了靖唐关的粮草,使靖唐关彻彻底底成了一座孤城,还允许西霞从高丽国借道,大军才会来得这么神不知鬼不觉。
    不晓得这个计策出自谁的手笔,苏暮寒到有些惺惺相惜。多次翻看舆图,他也曾打过从高丽借道、杀回西霞的主意,还曾与苏光复仔细商议。
    高丽坚决斩断了与靖唐关的联系,也是将苏光复此前所有的希望抹杀,他悲愤交加,身体才每况愈下。
    苏暮寒略略回眸苏光复的居所,心内仇恨与怜悯两相交织,终是决绝地转过头去。方才既已道过离别,便不必惺惺作态,此间旁人与自己再无半分关系,苏暮寒去意萌生,一刻也不愿再留在这里。
    他大踏步回到房中,将藏在床下的那只雄鹰风筝取出,再次检查上头坚实的竹条与木方。丈余长的雄鹰伸展着两翼,在翅膀与利爪的位置配着精钢的手环脚环,苏暮寒检查无误,依旧折叠好藏在墨黑的大氅之内。
    风雪愈大,雪粒子冷冷打在脸上,如一片飞扬的砂砾,几步之内便视线不清。苏暮寒挑了盏防风灯笼,踏着积雪悄然登上了靖唐关的城墙。
    城墙上虽有士兵驻守,连日的操劳与疲惫,如今个个都是心力交瘁。他们神情有些木讷,瞧着苏暮寒上前,只是远远行了个礼。
    西霞的军队扎营在离靖唐关不足两里地的地方,风挟雪势,那边一阵阵烤肉与美酒的香气顺风飘上城墙,远远地还能听到西霞营地里士兵们嘹亮的歌声,显然士气正足。
    一切形成鲜明的对比,靖唐关守城的士兵们有气无力握着刀剑,满脸菜色间掩饰不住腹中的饥饿感,更是风霜憔悴。
    苏光复说得极对,这场仗根本不必开战便败局已定,只要西霞的军队再围几日,城中的马匹便会杀尽,靖唐关不战自败。
    悲凉与内疚、悔恨、各色情绪交织,眼望这些无辜的士兵,想到他们一个一个都会枉送性命,苏暮寒头一次觉得他与父亲的心意如此相通。
    “父亲,若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会老老实实接过您手中的长枪,替您守在边城这个地方。可惜世上从无后悔药可吃,做儿子的没资格祈求你们的原谅。”
    苏暮寒在心底喃喃自语,他悄然选了个隐蔽的地方,小心地将风筝重新固定,再将自己的手脚固定在手环、脚环之内,准备御风而行。
    “苏暮寒,你要做什么?”隔着数十丈的地方,忽然亮起一盏昏黄的灯笼,映着苏暮然戾气大盛的狰狞面孔。
    苏暮然健步如飞,向苏暮寒飞奔而来,阴沉的话语似是从牙缝里挤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身上留着西霞皇室肮脏的血,便是玷辱了大周皇室的血脉。如今大难临头,你不与众兄弟同生共死,反而要独自逃走,真是懦夫。”
    苏暮寒冷冷一笑,疾步踏上城墙的垛口:“人各有志,族兄,我已与光复先生告辞,如今也与你别过。山高水长,后会无期。”
    眼见苏暮然就要扑到眼前,苏暮寒迎着呼啸的北风,凌空往下一跃,便扑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借着风筝飘飞之力,操纵着手上的线绳,开始往城外飘去。
    苏暮然迟了半步,没有抓到他的臂膊,只来得及撕裂了一小块风筝上的油纸布。他恨得咬牙切齿。吃啦一下撕下自己一片衣襟,再迅速将灯笼泼翻,连火带油浇上自己的衣襟。
    挟裹着衣衫火苗的羽箭腾空而起,直直射向正在御风飞行的苏暮寒。

第七百五十二章 母子

被朔风所阻,苏暮寒飞行的速度并不快,眼见苏暮然那枝带火的羽箭破空而至,苏暮寒操纵着风筝艰难地躲过,一丝火星却被风卷向风筝的油纸面,瞬间便卷起火舌。
    “该死”,苏暮寒低低咒骂了一声,将右手从钢环中取出,奋力拍打着火苗,想要将它熄灭。单手操纵的风筝失去了平衡,在空中变得摇摇摆摆,一路倾斜着往西霞官兵大营的方向飞去。
    方才苏暮然在衣裳上故意浇了灯油,一点火星大有燎原之势,顷刻间便烧着了骨节,在夜空中开成一朵绚丽的花。
    苏暮寒手忙脚乱,更兼风筝右翼着火变得轻重不匀,一时在空中摇摇欲坠。
    他本是精确地测算了方向,想要一直飘往从前那处小树林间,借着夜色深浓远走高飞。如今被大火所阻,风筝刚飞到西霞营地便呈了下坠之势,更兼火苗舔上他的大氅,腿间传来一阵炙烤的疼痛。
    苏暮寒死死拉着手中的绳索,却阻不住风筝直直往下坠落。死神仿佛就在眼前,西霞大军的帐篷在眼前蓦然放大,白雪覆盖的土地冷硬无比。
    顾不得身上有火舌渐渐蔓延,他拼力阻止风筝下坠的势头,耳旁全是呼啸的风声。只听嘎吱一声,却是风筝的整个右翼被火烧断,半只翅膀从中折断,这下风筝坠势更猛,几乎无法操纵。
    苏暮寒发出一声惊恐的尖叫,结结实实摔在一片冰天雪地之间,头颅堪堪撞上一块突起的石头,鲜血立时喷涌。
    失去意识之前,苏暮寒并没有感觉到多少疼痛。他好似身在云端,隐约有几道白练挟着满天的雪光卷住自己的腰身,然后又是清脆的裂帛声音。
    头上的鲜血染红了雪地,如同琉璃世界的一片白雪红梅。苏暮寒在地上轻轻抽搐了两下,眼睛便沉重地阖上。
    方才夜空中那一片火光冲天而起,负责守卫的西霞军士大声呐喊,早惊动了军中的罗绮。她以闪电之势冲出营帐,正瞧见苏暮寒如火人一般从高空坠落。
    数十丈的距离,若是掉到地下必定粉身碎骨。
    电光火石之间,罗绮眼前全是楚朝晖满目凄然的面庞。她倏然腾空而起,身形与片片飞舞的雪花融合在一起,手中白练如一抹袅袅白烟,裹住苏暮寒的腰身,将他下坠的身形阻得一阻。
    白练韧如蒲草,却力有千钧,卸去大半苏暮寒高空坠落之力。伴随着清脆的裂帛声,苏暮寒虽然结结实实摔落在地面,却无有性命之忧。
    罗绮凌然几步抢上前去,挥掌将苏暮寒身上火苗扑灭,早有士兵抢上前来,将苏暮寒从烧得面目皆非的风筝上解下,送去里头营帐。
    李之方在边城之中坐镇,此定并未亲征,而是小李将军统揽靖唐关之战。
    他立在苏暮寒榻前,瞧着昔日神采飞扬的少年如今满目凄然,手上脚上都有烧伤,后脑勺鼓起一个大包,又是一片鲜血淋漓,简直惨不忍睹。
    忆及当年姑苏皇城之中,两人鲜衣怒马把臂同游,正是春风得意,奈何一步踏错成了遗恨万古。他轻叹了一声,还是吩咐军医先行救治。
    第二日风雪更盛,一直紧闭城门的靖塘关上居然挑出几面白旗。黄捷立在城头请西霞的士兵传讯,他要与西霞的主帅对话。
    昨夜苏暮然阻不住苏暮寒,匆匆去给苏光复送信,才惊见他已然梦断黄泉。
    炕桌上大大的“降”字刺得人一阵心痛,回首这些年来岁月蹉跎,终将一事无成,无论是黄捷、童大海,还是苏暮然,都是久久无言。
    三人枯坐良久,童大海率先拍板:“光复先生的意思我晓得,三万兄弟尽是效忠大周的子弟兵,先生必是不忍他们一道黄泉路上做鬼,便降了吧。”
    打从反出西霞的那一刻,黄捷心里便存了死志,他也无惧再做西霞的降臣,成为李之方手上的俘虏。为了手下三万兵将,黄捷忍痛点了点头。
    苏暮然端正地冲着苏光复的遗体拜了几拜,也冷静地立起身来:“暮然听从两位将军的提议,遵从光复先生的遗愿。”
    靖唐关内彻夜火把通明,黄捷连夜召集了几位军中将领,宣布了明日投降的决定,又将苏光复简单装殓,葬在离营地帅帐的不远处。
    遗恨千古,苏光复梓棺的方向遥对姑苏皇城,算是对大周曾经的缅怀。
    黄捷在城墙上终于等得小李将军催动马匹来到靖唐关下,他在城头抱拳拱手:“李将军,黄某戴罪之身,任凭军中处置。我这手下三万人马却是无辜,恳请将军高抬贵手,放他们一条活路。”
    小李将军手中马鞭遥遥一指,向黄捷喝道:“你身为西霞将领,却与叛贼同流合污,绝无饶恕之理。如今既有心投降,还不速速自缚,打开城门?”
    黄捷抱拳拜谢,靖唐关的城门缓缓打开,高高的吊桥放下,黄捷与童大海一身白衣缟素,领着三万士兵齐齐受降。
    小李将军瞧得他们身着孝衣,士兵们腰间还系着麻绳,晓得是苏光复故去,到不曾惊扰逝者,反而命黄捷留人看守他的坟冢。
    大军凯旋而归,瞧见被一幅担架抬进来的苏暮寒,楚朝晖踉踉跄跄走上前去,弯下腰来捧住了儿子枯瘦蜡黄的脸。
    大滴大滴的泪水落从楚朝晖眸间汩汩流出,打湿了苏暮寒的衣衫。她颤抖着伸出手去,轻轻抚摸着苏暮寒依旧英武的俊眉,忍不住哽咽出声。
    明珠与辛太妃一左一右,从两旁搀住了她。罗绮轻轻劝道:“夫人不必伤心,苏少爷性命无忧,只是被石头撞击到了头部,这些日子一直在昏睡之中。如今到了边城,请军医们好生救治,一定会吉人天相。”
    不管经历了多少是是非非,母子间依旧十指连心。楚朝晖忍着眼泪拼命点头,命人将苏暮寒安置在自己大帐之中,又将火盆移到他的榻前。
    “暮寒,你醒来;暮寒,你睁开眼睛看一眼母亲”,楚朝晖的泪合着深情的呼唤,暖暖包容着陷在沉睡中的苏暮寒。

第七百五十三章 失忆

纵然被苏暮寒伤到千疮百孔、纵然当日抽刀断水撇却亲情,楚朝晖如今依旧虔诚地祈求上苍给儿子一条活路。
    更漏渐深,一点油烛昏黄,天色又由暗渐明。楚朝晖彻夜不眠,跪在观音大士像前认真地抄写着佛经。
    天色渐明,楚朝晖挺了挺有些僵硬的脊背,恭敬地捧着抄好的经文焚在观音大士像前的火盆里,俯身深深地拜了下去。
    晨曦初露,外头的鹅毛大雪不知何时停了,久违的暖阳透过厚厚的云层,将一缕碎金般的阳光投到一直沉睡不醒的苏暮寒脸上。
    楚朝晖忽然感觉到被她握在手中的儿子僵硬的手指轻微弯曲了一下,她激动地立起身来,端详着儿子的面庞,一颗心忐忐忑忑,提到了嗓子眼上。
    苏暮寒纤长的睫毛微微眨了几下,缓缓地睁开了眼睛。那缕金灿灿的娇阳有些晃眼,他下意识地抬手去挡,一双清澈的眸光撞在朝晖关切的脸上。
    “母亲”,苏暮寒开心地呼唤着,咯咯笑了几声,想要伸手去拥抱楚朝晖:“母亲是来唤暮寒起床的么?”
    这么一使劲儿,牵动他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