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九重薇 >

第177章

九重薇-第177章

小说: 九重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服软,楚朝晖那里又是泪如泉涌。她不舍得松开苏暮寒的胳膊,只款款解释道:“那些个侍卫一半为你,还有一半母亲真正为得是府里的安危。偌大的王府里人丁稀少,又出了杜侧妃那一档子事,便唯有处处留意。你若想得明白,也该体谅几分母亲的心情。”
    母子二人哪有隔夜仇可寻?唯有抱头痛哭,各自检讨那日的言行。
    各自退了一步,眼前依然是海阔天空,二人很快便达成一致。侍卫们依旧留在府里,巩固着安国王府的安保,算是叫安国夫人放心。
    往后每逢旧历的二、七,苏暮寒照旧可以与他从前的朋友一同出去饮酒、跑马,不过最晚二更天便要回府。
    有了这一层保障,苏暮寒便有机会与苏光复联络。他见好就收,此时才安下心吃太医们开得药,夜间又捂了被子发汗。
    习武之人本就底子好,苏暮寒的风寒慢慢痊愈。躺了四五天,终于可以下地行走。装模作样要乌金扶着自己去正房向母亲请安,到叫楚朝晖好一阵数落。
    自此,安国王府风平浪静,好似又恢复到当初母亲慈子孝的时候。
    经由太医们之口,安国王府里这一番沸沸扬扬的闹腾传入宫中。慕容薇与温婉两个背着人商议,前世里姨母不曾出手整治安国王府,苏暮寒也未染过什么大病,分明又是个圈套,不晓得要算计姨母什么。
    温婉不放心,借着探望苏暮寒的病回了一趟安国王府。先去拜见了楚朝晖,听她眼泪汪汪细说了前情,温婉心里头一片敞亮。
    苏暮寒到底是能拼之人,肯设下苦肉计赚取出府的机会。此时苏光复不在府中,苏暮寒急着出府,必然是不想断下与他的联系。
    温婉揾胸叹息,却无法责备楚朝晖的妥协。苏暮寒以性命相胁迫,岂是一位做母亲的能够抗拒?
    宽慰了楚朝晖几句,温婉便提出去瞧瞧苏暮寒。
    横穿内外两宅相连的泥金小路,瞧着园中那一地花影的扶疏,还有沧浪轩的大气与富丽,温婉深深叹息。人在福中不知福,苏暮寒竟是如此不知足。
    沧浪轩的院子里,苏暮寒正坐在花荫下的摇椅上静养。
    一旁支了张曲腿小圆桌,搁着水果蜜饯与杯盏之物。不远处点着支小风炉,两个衣着干净的小厮立在一旁。一人壶中注满新鲜的玉泉山水,另一个便扇风点火,耐心地将水煮沸。
    乌金正捧着刚煎好的药,服侍苏暮寒用下。
    苏暮寒搁了药碗,正瞧见温婉施施然转过了花圃,忙命乌金去迎,自己也缓缓立起身来。
    瞧着苏暮寒苍白的脸色不是假装,纵然高热已退,神色还有几分憔悴,温婉面带关切之意,殷勤问候了几句。
    苏暮寒谢了她的好意,便要乌金再搬一把摇椅,请温婉坐了,尝尝方才烹制的茶水。
    圆桌上摆的是些陈皮普洱,到不是苏暮寒往常的口味。大约病中不饮浓茶,便换了些熟普养胃。
    温婉熟练地烫壶、洗茶,将泡好的茶水斟了一碗,先请苏暮寒闻香。
    苏暮寒笑道:“往昔只听说姐姐讲究,拿我这套普通的茶盏也能翻出花样。早知如此,便该换那一整套的紫砂茶具来,好好尝尝姐姐的的手艺。”
    “来日方长,何愁没有机会?”温婉低头间,发上的步摇轻轻晃动,那粒粒成色饱满的青金石在碎金般的金芒下,映得整个人璀璨又雍容。
    无法再将眼前人与当日那个只知道缩在自己母亲身后,连对着个奴婢都极为小心的小丫头连在一起了。
    苏暮寒尝了一口醇厚红润的茶汤,修长的手指搭在杯沿,忽然问道:“婉姐姐,外祖一家还是杳无音信么?”
    “夏统领前日到是给了些消息,说查到了一个当初参与截杀我外祖一家的黑衣人,还未审出是什么人主使。”温婉半真半假,脸上添了丝阴霾:“时日越拖越久,也不晓得舅舅他们可还在人世。”
    苏暮寒握着茶杯的手一抖,茶水险些洒了出来,温婉连忙替他扶住:“你大病初愈,身上还没有力气,也该好好躺在房里。是我的不是,扰了你半天。”

第三百七十四章 抱朴

    “没有的事”,苏暮寒只为方才温婉透露的黑衣人消息震惊,才差点打翻手中的茶水。
    此刻借着搁下杯子掩饰自己的失态,苏暮寒轻笑道:“整日躺着,连骨头都生了锈,又是满屋子的药气。只趁着太阳光好时,出来透些新鲜空气,还要多谢婉姐姐陪了我这半日。”
    温婉望着面前少年人朗朗如星的双目,心里喟然轻叹。
    若不是挟了仇恨重生,瞧着苏暮寒这苍白到几近透明的脸色、听着他温文尔雅的淳厚磁声,真心无法把他与当日血洗西霞的暴君联在一起。
    苏暮寒将杯中茶水饮完,缓缓搁回桌上。抬起头满含深情却又是遮遮掩掩地望了一下温婉,那与自己几多相似的容颜里分明该透着一家人的亲近,却偏偏是多了客气的成份。
    当日黑衣人从周老父子井台边取回的绘像,已然笃定了温婉身上流着与自己相同的血脉。如今她的祖父与舅舅失踪,传说中的宝藏依旧没有着落,自己到底有没机会说动她与自己携手?
    苏暮寒鲜少有与温婉单独相对的时候,想要抓住时机,却又怕温婉与慕容薇相交过密,一番试探的话语反而传到慕容薇耳中。
    眼见天色欲晚,风里添了凉意,温婉拿手巾拭净圆桌上的茶渍,将杯盏一收,要乌金去替苏暮寒取件披风:“起风了,世子回房里歇着吧。”
    已然是最后的机会,苏暮寒唇角轻轻一弯,露出一丝清幽的笑意:“时至今日,姐姐依旧不肯唤我一声暮寒,偏要世子世子的,显得如此生份。”
    “旧年间的习惯,打小唤到如今,哪有那么容易改变?待过些时日,便要称呼世子一声王爷了,”温婉轻抚着袖间的褶皱,露出淡淡的笑容回应道。
    “婉姐姐,我其实一直想问,打从什么时候起,你与阿薇变得那么熟悉。为什么婉姐姐不肯唤我的名字,却肯亲亲热热唤她一声阿薇?”
    褪漆楠木的抄手油廊下,苏暮寒披着乌金方才送来的衣衫,半侧着俊颜,剪影里颀长的身姿挺拔如松。
    “婉姐姐心知肚明,我与你虽是名义上的干亲,骨子里却流着相同的血脉。姐姐一味如此的撇清,只为令祖不甘心当初的同人不同命吧?”
    将从前的历史一把揭开,苏暮寒大有深意地回望着温婉,等待她的答复。见温婉只是诧异地抬眸,嘴唇连着翕动了几下,却迟迟没有开口。
    苏暮寒也不催促,只深情而笑,转过游廊,缓缓往自己房中走去,自将时间留给温婉慢慢消化。
    温婉默然而立,瞧着游廊的转角处,苏暮寒青衫如织的身影已然不见,唯有最后那几句依然如风,清晰地吹到自己的耳边:“打从幼时初见,暮寒便对姐姐有莫名的亲近感,血浓于水,并非是姐姐认与不认、轻易便能抹杀。”
    淡淡的暮霭里,温婉独自出了沧浪轩。立在外头那株高大的银杏树下,回望着残云落日下覆盖下身后那些重重的飞檐楼台,露出嘲讽的笑容。
    若没有前世的经历,或许她真会被苏暮寒最后那几句话打动,想要重温这血浓于水的亲情。
    今世重生,与秦恒那生离死别的哀伤时时在梦中缠绕。一生一代一双人,却被棒打鸳鸯,全是拜方才眼前人所赐。
    苏暮寒的笑容再朗润、言语再真诚,也不过披了一件虚伪的外衣。
    当日那些黑衣人里并没留一个活口,方才自己杜撰的消息刺到了苏暮寒,大约他会想法子将消息往外传递,企图弥补当日的失手。
    如今,寻不到祖父与舅舅,苏暮寒还坚信祖父手上留有祖先传下的宝藏,便沉不住气,想要从她身上下手了。
    义母的谆谆教导并不能叫苏暮寒收手,待他日兵戎相见,不如义母情何以堪?温婉满怀怜悯之心,陪着楚朝晖用过晚膳,才赶在宫门下匙前回宫,将消息递到慕容薇面前。
    以命要挟,换得出府的权利。听得温婉的叙述,慕容薇咯咯而笑,算是领教了苏暮寒的狠厉。
    连对自己都下得狠心,何谈对着别人,也就不难理解当年他要将慕容家斩尽杀绝,连小孩子也不放过了。
    夏钰之正在宫中值守,当天夜里,慕容薇便将这消息递到他的耳中,要潜龙卫的人加强防备。
    当日楚朝晖的求援正合夏钰之的心意,守护安国王府的侍卫里本就有潜龙卫的人,只为暗地里盯紧苏暮寒的行动。
    若是苏暮寒出府,必然躲不过暗卫们的眼睛。夏钰之秘令,瞧着世子在外头有什么行动,不许打草惊草,只须将消息递出,自有潜龙卫的高手在暗地里监视。
    到底是苏暮寒身份特殊,夏钰之无法冲着慕容薇的讲述里,拿他前世的罪名定他今生的过错。唯有暗中部署,等着他反心大起,总要有所行动时,才能张网捕鱼。
    再说徐昭仪,当日靠着辛侧妃的供词与罗蒹葭的证据洗脱了罪名,第二日一大清早便按品着装,到凤鸾殿向楚皇后谢恩。
    徐昭仪待罪时便十分平静,如今罪名洗脱,脸上笑容依旧恬淡,到些宠辱不惊的味道,令楚皇后看得暗暗点头。
    早有宫人在地上摆下蒲团,徐昭仪跪下去,冲楚皇后端端正正叩了三个头,又奉上这些日子抄写的经卷,请楚皇后过目。
    楚皇后赐了坐,拿起那些经卷略略翻捡。除去《心经》与《地藏经》,一部《无量寿经》被徐昭仪抄了多遍。
    端端正正的梨花小楷一笔一划,字迹凝厚练达,显然徐昭仪抄写时心平气和,没有被那谋害皇嗣的罪名所累,更若者是坚信自己能还她的清白,她心里只有平静没有恐惧。
    楚皇后很喜欢徐昭仪的字迹,留了一卷奉在自己小佛堂的供桌上,其余的便吩咐秦瑶拿去西方三圣像前焚烧。
    只余了二人闲坐,楚皇后再次打量徐昭仪。见她人虽清瘦了些,仪态依旧端庄,眼底也未添什么憔悴,反而多了些中正平和。
    到似是经此磨砺,更懂得了抱朴守拙之道。

第三百七十五章 甘来

    果然徐昭仪再次轻轻下拜,脸上有些曾经沧海的从容:“臣妾清者自清,始终坚信陛下与娘娘定会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这些日子除去颂经,便是祈祷我西霞国运昌隆,心里越发一日比一日平静。”
    “你肯如此想,本宫十分欣慰”,到底是平白受屈,楚皇后还是好意抚恤,从新到的贡品里头挑了几匹蜀锦,送与徐昭仪裁制秋衫。
    九月里封妃大典一切就绪,闻说尚宫局的针线停了几天,不再赶制两位昭仪娘娘封妃的吉衣,被楚皇后唤了郭尚宫来责备了几句。
    如今一切准备就绪,楚皇后捡着喜庆的话说了几句,好叫徐昭仪安心。
    徐昭仪坐在玫瑰椅上,又欠了欠身子,诚心诚意说道:“也是臣妾从前顺风顺水,遭人嫉恨的缘故,命里总该有道槛要过。皇后娘娘睿智,这么快便还了臣妾与阿萱的清白,若不然,臣妾有何颜面去见孟昭仪母子。”
    想着徐昭仪并不晓得前因后果,楚皇后纤长的凤目里满含着笑意:“本宫满心想替昭仪洗脱冤情,苦于没有证据。你若是要谢,最该谢那位嘉义亭主。”
    得了楚皇后首肯,秦瑶立在一旁言简意赅,将罗蒹葭那一日的证词做了复述。徐昭仪听得一颗心跌宕起伏,眼中闪过深深的后怕。
    嘉义亭主罗蒹葭,自己并未打过交道,对方却肯淌这道浑水,直接伸出援助之手,还了自己的清白。
    惊闻那幕后主使因此恼怒,罗蒹葭还曾因此遇刺,幸好罗氏药铺里头是铜墙铁壁,这才堪堪躲过一劫。
    徐昭仪满怀感激,冲着楚皇后说道:“嘉义亭主弃自己安危于不顾,洗脱了臣妾的冤屈,真正救下的却是臣妾母子两条性命。大恩不言谢,臣妾请旨,想见一见这位恩人。”
    “这个容易”,楚皇后美目轻敛,碧绿的天水碧衣袖抚过,带动裙上点缀的绿松与青金,点点璀璨的碎金在华丽的宫裙上闪烁。
    她和煦地笑道:“说起来不是外人,罗蒹葭与兄长如今住在罗氏药铺,与阿薇及禧英郡主都交情深厚。你若有心,直接持柬相邀便是。”
    楚皇后聪明地点给徐昭仪听,罗蒹葭并非无事找事惹祸上身,而是因着慕容薇与夏兰馨二人,才肯出手相助。
    徐昭仪浸淫宫中数年,自然懂得楚皇后言下之意,深深一拜,回道:“公主与禧英郡主的恩情,臣妾自然也记在心里。嘉义亭主与臣妾不熟,冒然相邀终显冒昧,臣妾不如求了大公主,请她入宫。”
    与通透人讲话就是省力,楚皇后听得满意,微笑颔首。指着面前一碟龙眼大小的璎珠说道:“新下来的黄蜜,本宫已经命人装了一盘子送去东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