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九重薇 >

第12章

九重薇-第12章

小说: 九重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正是因为生就这幅倾国倾城的模样,流苏才不忿甘于平淡,拿小姐的身子当丫环的命过完一生。
    慕容薇将松仁推开,拈一粒紫莹莹的葡萄含在口中,略解胸中的闷气。她拿帕子拭着手,淡淡抬起双眸,迟疑里带着笃定,微笑着将流苏想听的话说给她听。
    “你若是蠢笨,我从哪里再找伶俐的。暮寒表哥…从小与你也熟,我…也放心的很。姨母待我极好,我…我总之会替你打算,不会叫你白白跟我一场。”
    古榕树上刻下的苏字,流苏早就了然于心。
    慕容薇自小存下的心事,她也自然洞彻。
    是想将名字刻完,又可惜那树下有人。被人窥破秘密的难堪,才引起公主仓皇失措的紧张?
    只是,公主的秘密也是她的秘密,公主所求也是她的所求。所不同的,公主可以遮遮掩掩欲说还休,她却只能埋在心底。
    流苏剥着松仁的手慢下来,她眼睛亮晶晶透着异彩,一抹春水般的绮艳只惊鸿一现,又娇羞地低下头去:“公主是在取笑人家,奴婢自然一辈子随着公主,公主在哪里流苏就在哪里。”
    只这般言语不详的浅浅试探就试出流苏的心意,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以为自己隐藏的很好,却不知那绮艳的双眸已然给出了答案。
    上辈子的自己该情何以堪?因爱生恨,因恨成仇,流苏的心这么大,又怎会甘心让自己挡了她的路?
    慕容薇心下冷笑,面上偏带了三分憧憬,“以后咱们依旧一处住着,还有暮寒表哥,咱们春日里踏青,夏日里采莲蓬,秋日可以赏菊,冬日里采梅心的雪水,咱们围炉烹茶,就跟如今一样逍遥。姨母必定事事依着我,暮寒也宠我…还有你”。
    流苏痴痴望着慕容薇,那一张不染世事的娇颜酡粉如霞,满是对日后的憧憬,叫她羡慕也叫她嫉妒,她轻轻点头,眼前当真闪过那般兹意的画面。
    流苏不认为慕容薇说谎。她微微垂落眼睑,顺着慕容薇的思路放纵自己信马由缰。
    公主出嫁,自己与璎珞依旧会贴身服侍。慕容薇不便放下身段,为了笼络苏暮寒,或许真会抬举自己做侍妾,然后是夫人,倘若以后诞下孩儿,说不定还会封自己做侧妃,那就离正妃只有一步之遥。
    这些个念头在流苏心中,已然不知道百转千回过多少次,一次比一次变得清晰和真实。
    慕容薇说得动心,流苏听得澎湃,再加上自己的想像,双眸已然熠熠生辉。
    慕容薇却又话锋一转,“若是…你并不愿意,我也不勉强你,咱们姐妹一场,我…虽然难过,到那时也必定想法子送你出宫。”
    遥不可想的梦终将变为现实,苏暮寒隽秀倜傥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只要一抬手就能够到。
    流苏哪里舍得出宫,她含羞低头,鬼使神差地接了一句:“奴婢舍不得公主,公主在哪里奴婢就在哪里。”
    说得真好听,是谁将顾晨箫逼宫的消息走漏,使自己置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她本人却早早逃回西霞,又摇身一变做了苏暮寒的宫妃?
    亦或那本就是苏暮寒许下的报酬,丰富若厮,能叫她甘愿舍却多年主仆姐妹的情意。
    多少前尘往事夹着窗外的风雪呼啸而至,如同阴冷潮湿的青苔,久久徘徊在方才走过的竹林小道上。
    眼前人巧笑嫣然,慕容薇只觉厌恶之极,她将果碟子一推,只说累了,将耦合色金银双线挑花的丝帕往脸上一搭,阖上眼睛养神,独留下流苏一人,踹着呯呯乱跳的心憧憬万分。
    疲倦袭上心头,重生这两日费了太多心力,今日又起了个大早,慕容薇本是假寐,听着车轮碌碌碾过冰辙,扬起单调的咯吱声,竟一时酣然睡去。
    待马车入了宫门,流苏才小心唤她起身,侍侯得越发尽心尽意,将暖炉上烘得暖暖的宫鞋套上她的莲足,还不忘替她抿一抿略松的鬓角,殷勤地扶住了她的身子。
    楚皇后早使人传话,公主回来不必请安,只管好生歇着。
    慕容薇倦意依旧沉沉,挡不住脑中思绪纷杂。有些什么看似就在眼前,偏偏伸手却抓不住。
    她打发流苏去回话,自己连午膳也未用,依旧放了帐子睡下。
    安国王府门前的白,寿康宫前面的白,宫内宫外一片凄凉肃穆的白,都是挥之不去的噩梦。
    在梦里,皇祖母又独自一人立在了仁泰宫的门口,身影闪着苍白的雪色微光,舍却了对人世最后的眷恋。
    她在梦中哭得泪流满面。

第二十五章 风起

    罗嬷嬷见慕容薇脸色倦怠,知是疲惫,便不催她用膳,吩咐红豆扶她先去休息。
    小厨房已经留饭,罗嬷嬷心疼慕容薇脸色有些苍白,吩咐再精心炖一锅鸡汤,加几粒红枣和几片黄芪,用小火慢慢煨着,好为慕容薇补气。
    依旧不放心慕容薇,罗嬷嬷屏退众人,轻手轻脚放下幔帐,自己在一旁边做针线边守着她安睡。
    轻薄的白色暗绫裁成罗袜,上绣瑞云芝草的纹样,最是柔软舒适,还差几针便可完成。罗嬷嬷的刺绣平整细腻,一针一针上下翻飞,闲适如穿花引蝶一般从容。
    一声梦中的啜泣将罗嬷嬷惊动,她慌忙放下针线过去探视,撩开帐子,见蜷缩在烟罗锦被里的慕容薇沉沉睡着,只是睡梦中将眉头狠狠蹙起,睡得并不舒坦。
    罗嬷嬷等了片刻,见她呼吸渐渐平稳,便不唤醒她,只以一双慈爱而温暖的目光凝视,轻柔地替慕容薇抚平眉心,又拍着她的脊背,见她神色慢慢放松,又小心将帐子放下。
    梦中的慕容薇又看到自己被遣送回西霞的那一日。
    她云鬓高挽,身着烈烈深红滚着阔蓝宽边的曲裾深衣,风华绝代,媚眼如丝,温柔地偎向苏暮寒怀中,然后将尖利的簪子扎入他的咽喉。
    血流如注,苏暮寒冷澈入骨的眼神,还有一群束手无策的太医。再然后,是谁无视那一群庸医,以草木烧灰堵住苏暮寒脖颈的伤口,轻巧拔下她的长簪?
    她记得自己疯狂地吼叫着,不想那人救苏暮寒,她扑上去厮打,被苏暮寒一脚抛翻在地。
    “气血逆行,一时癫狂”,那人以医者的姿态说得风平浪静,以一根尖长的银针准确刺入慕容薇头顶的穴位,她软软地倒下去。
    失去意识之前,耳边传来苏暮寒森冷暗哑的声音:“朕为你虚悬后位以待,你竟丝毫不念往日的情意。”
    森冷的声音犹在耳边,芙蓉帐中的慕容薇静静张开了双眼。她手抚头顶当年被银针刺入位置,思绪漫漫如荒草滋生,终于记起了那人的名字。
    这两日后宫风声鹤唳,楚皇后肃整宫帷,果然揪出几个宫娥内侍,私下里常常走露消息传递物品。
    年节将近,楚皇后不想见血,一律将他们罚在慎刑司做苦力,命秦姑姑前去传话。
    秦姑姑处理完毕,回到凤鸾殿内,已是掌灯十分。
    楚皇后方得了闲,着一身青梅色织锦暗纹常服,松松挽着发髻。由宫女半夏掌着灯,自己手执银剪,正小心翼翼修剪着那几盆她最喜爱的兰花。
    一缕暖香从四角的金制雕花缕空绣球香炉里淡淡溢出,灯下执着银剪的侧影有着雍容华贵的美丽。
    岁月似是待楚皇后极为优厚。秦瑶伴着她从十二三岁的翩翩少女走到今日,已整整走了二十年,却并不曾在她身上看到多少岁月留下的印记。
    见她回来,楚瑶光回过头来,淡淡问道:“都办妥了?”灯下的美眸微微颤动了两下,依旧如少女般波光粼粼。
    秦瑶方才慨叹岁月无痕,此时却真正瞧出来那眼神已然淡淡蒙尘,如此日日劳心劳力,再好的容颜果然经不住时光的打磨。她压下心中的酸涩,用与平常别无二致的声音回道:“回娘娘,都办妥了。”
    接过半夏手中的灯,将她挥退。秦瑶伴在楚瑶光身旁往内殿走去,轻轻提醒道:“娘娘,这几日太劳心劳力了,所谓欲速则不达,娘娘千万保重身子。”
    “本宫何尝不知道?只是有些事片刻也松懈不得。”楚瑶光将银剪随手搁在案子上,接过秦姑姑递来的帕子拭手,“今日不过拿了几个喽啰,真正的大鱼还藏在深水。这一场风云搅动,还是无法深入水底,秦瑶,身居高位,如履薄冰,这番滋味并不好受。”
    微微风动,秦瑶默默无言,半晌,方轻声说道:“娘娘,奴婢瞧您又清减了。”
    相较于后宫的小小动静,朝堂上更是风起云涌。
    慕容薇不晓得夏钰之私下里如何说动宋潍源,不过显然收效颇丰,这位副使第二日当真递了折子。
    宋维源没有空穴来风,他是认真观过天象的,与夏钰之的说法大致相合,因此不介意为自己的妹夫卖个人情。
    天机子的弟子更不是虚传。宋维源的奏折条理分明,他没有按照夏钰之的提议,借天象歌功颂德,而是将天时跟农耕结合,顺带着阐述附近州县的地理概况,圈了周围几个地方,大胆提出可行性建议。
    宋维源希望西霞在粮食种植以稻米为主的基础上,考虑种植小麦跟玉米,以最低限度对抗洪涝灾害可能带来的粮食减产。
    这份折子扬扬洒洒近万言,却字字珠玑,所言不虚,慕容清读得圣心大悦,命将折子即时抄送户部与工部,着工部草拟细则,拿到内阁来议。
    坐在金銮殿上傲视群臣的慕容清一改往日的温吞,先是将礼部以安抚人心为由,为安国王爷请封的折子驳回,然后颁下一道圣旨。
    在离皇家寺庙不远的玄武大街尽头修一座排云阁,以九层高塔、九重庭院为基,修好后供西霞历代皇帝和有功之臣的影像,以备后代瞻仰。
    着工部年前拟出草图,来年春暖花开立即动工。
    圣旨一下,工部没有怠慢,欣然领了旨意。到是户部尚书钱大人面有难色,提出种种质疑,慨叹巧妇难为。
    面对这位昔日的上司,慕容清淡淡一笑冷如殿外寒雪,“钱尚书莫非不记得,朕也是户部出身,心里自有账簿,明镜一般通透,你且想好了再来回话吧。”
    慕容清明黄的朝服上,九条吞吐日月的五彩金龙气势辉煌,十二旒的赤金冠冕微微垂在眼前,叫人神情难辨。
    他居高临下望下殿前一众臣子,清朗的声音在大殿里回旋:排云阁青砖铺地黑瓦遮墙,不需雕梁画栋不饰金银珠宝,只教后人记得这些有功之臣,如何便成了劳民伤财?”

第二十六章 蔻丹

    金銮殿上,慕容清正襟危坐,无声俯瞰着阶下肃立的群臣。
    “陛下圣明”,短暂的沉默之后,一个接一个臣子异口同声,撩起官袍匍匐下去,钱尚书一时无语,也只好默默跪在冰冷的墨玉地面之上。
    慕容清话锋一转,又大大褒奖了兵部的办事效率。他拿着兵部核对好的将士阵亡名单,吩咐玄书直接甩到钱尚书手上。
    “速速联同兵部,从明日起开始下发抚恤,先抚慰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钱爱卿,这项开支你可有异议?。”
    钱尚书一目十行,草草略过,心内飞快地算了一笔帐。
    抚恤金虽然数目庞大,幸好西霞这几年风调雨顺,国库尚算充盈,年前下发,问题不大。
    慕容清将他一军,他又怎会分不清形势拿阵亡将士的抚恤说话。
    只是,这样宏大的一笔开支尚且没有问题,自己对着慕容清方才修建排云殿的花销哭穷,就成了笑话。
    权衡利弊,虽然苏睿故去,新的兵部尚书还未任命,钱唯真却不敢拿这笔抚恤与兵部结仇,他诺诺连声,回了一句:“微臣绝无异议。”
    底下群臣微有骚动,传来细细的议论。钱尚书两番回话自相矛盾,早有人听得明明白白。
    慕容清点到即止,轻咳一声再次开口:“传朕的旨意,所有归来的将士官加一等,饷银两倍,若立下军功,朕另行封赏,众卿即刻去办,务必赶在年关封印之前完成。”
    众人齐声领旨,山呼万岁。
    钱尚书以笏遮面,半天没有直起身来,额头冷汗不觉涔涔而下,羞愧害怕两者皆有,恨不能打个地洞先钻进去。
    他把持户部多年,一向倚老卖老,自诩是慕容清曾经的上司,又掌管这样的肥缺,莫说朝中哪位大臣,就连慕容清本人,平日莫不高看他一眼。
    事隔七年,钱唯真仿佛才真正认清,朝堂上那位早已不再是自己昔日的属下,而是如假包换的帝君。
    被慕容清当众打脸,钱尚书面子丢尽,再不敢存轻慢之意。
    崇明帝的第二道圣旨:起复原淮州太守陈如峻,暂领内阁次辅之职,着圣旨一到,立即起程。
    相对第一道圣旨,第二道来的更加叫人震撼。
    在一片凝滞中,内阁首辅夏阁老的态度让人瞩目。
    夏阁老不提陈如峻的出身,态度鲜明地站在了崇明帝这一边:“陈如峻是我朝第一科的进士,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