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八珍玉食 >

第30章

八珍玉食-第30章

小说: 八珍玉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她没想到,许国梁这人没轻没重,居然还在闹脾气呢。他是料定了董香香一个人做年夜饭,没有他砍柴倒水,肯定不行。就继续拿着那么个劲儿; 等着董香香主动来求他。
  可谁成想,董香香就是那么个倔脾气,就算一天到晚忙得腰都直不起来,却始终没向许国梁开过口。她不给台阶下,许国梁那边也抹不开面子,于是两人就继续僵持住了。
  更让许国梁无语的是,很快他就发现,董香香忙归忙,却把每件事都处理得有条不紊。不但没有慌了手脚,反而像饭店里的大师傅一样从容。
  几天后,小瓷碗大的四喜丸子,柴锅炖的兔子鸡,香喷喷的粉蒸肉,梅菜肉,松肉,卤制的五花肉,酱猪头、猪尾巴,猪肝、猪杂……就陆陆续续地出锅了。
  许家的小院子里,也再次充满了馋人的肉香味。
  许国梁也曾偷眼看了那一盘盘的年夜饭,还真是一点都不比母亲做得差。
  许国梁本意是等着董香香求饶,可是,董香香却用实力证明,就算没有他许国梁,她也可以做得很好。
  到头来,反倒是许国梁又再次败给了董香香。
  大年三十晚上,一道道年夜菜都端上桌来,许国梁这个本该当家的男人,此时心情却无比复杂。
  大过节的,他什么活都没干,什么忙也没帮,到头来反倒要坐等着吃干饭了,一时间也闹了个大红脸。
  许母已经不知道说许国梁什么好了。在这大节日里,她也都不想说让人扫兴的话。只能拿着小酒盅,亲自给董香香倒了一小杯白酒,然后开口道:
  “丫头呀,这些日子真辛苦你了。没你的话,妈连个春节都要过不好了呢。”母亲说着就举起小酒盅,想跟董香香干一个。
  董香香也是一脸喜色,她笑着说道:“妈才辛苦呢,我干点分内的小事也算不得什么。”
  说着,她也拿起小酒盅碰在了许母的酒盅上,母女俩相视一笑,干了一杯白酒。
  董香香上辈子是有些酒量的,只是,这辈子她却极少沾酒。一小杯酒下肚,喉咙里火辣辣的,她那张白玉般的小脸顿时就变得红扑扑的,倒像是涂抹上了上等的胭脂。
  这酒实在有点上头,董香香喝了之后,就有点晕乎乎的,神智倒是还算清醒。只是,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她那眼角眉梢也就舒展开了,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的笑。
  她本就心无挂碍,对许国梁那些小性并不上心。刚好许母也一切顺利,心情正好,两人就说说笑笑,谈起她们在小西庄的未来。
  许国梁看着董香香这笑眯眯的小模样,奉劝母亲不要多饮酒的话,到底又咽进了肚子去里。
  在一听,母亲刚好说起了对小西庄的憧憬。一时间,许国梁那些抱怨的话语,也化在肚子里了。
  到现在,他才隐隐明白,有些东西在他看来,随手可得,亦是随手可丢弃。可是,那些他不看重的东西对于家里的女人来说,却是无比重要。
  自此之后,许国梁也就不再劝母亲什么了。甚至,也没提起过,让母亲去京城发展事业的事。
  之后的假期里,许国梁整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中。他总想跟董香香聊几句,可是董香香显然不觉得他们有什么好谈的。有好几次,都没搭理他。
  时间如流水一般,很快就过了初八,也到了许国梁该收拾东西回学校的时候了。
  许国梁心里虽有不舍,却仍是收拾东西,离开了小西庄。
  临走前,他终于找了个机会,拉住董香香到一旁说了几句。
  “谁说夫妻两人的性子非要一模一样的?庄子里这么多夫妻,哪有两口子不打架的?香香,只要咱们以后互相扶持着,总能顺顺利利地走完这一辈子的。而且,等你以后上大学了,你的很多想法都会改变的。哥相信,到时候,咱们一定能一起好好走下去。”
  忽然一阵小风吃过,把许国梁那一脸温柔的笑意都吹得皱了起来。
  董香香听了他的话,完全懵住了,好半天都没能反应过来。
  她本以为,她把话说得那么明白了,把事情也都做得那么明显了,许国梁应该也明白了才是。可现在倒好,听许国梁这意思,居然还想继续跟她结婚?
  这人是哪儿来的这么大的自信呀?怎么就认定了她一定非他不嫁了?
  只是,等到董香香想跟许国梁说清楚的时候,他已经坐上了那辆牛车。
  董香香只能把到嘴边的话,再次咽回到肚子里。她满心地委屈,最后只能深深地吸了两口气,冷眼看着许国梁的那张棱角分明的侧脸。
  很快那牛车已经跑起来了,许国梁这时候也侧过头来,一个劲跟董香香挥手告别。
  “香香,你放心,到了学校,我会常常给你写信的。”
  “……”她根本就不想收到他的来信好么?
  更让人无语地是,一起过来送行的陈小英看见许国梁这样,忍不住转头跟她男人说:“快看,国梁这还没走呢,就开始想小媳妇了。”
  他男人想了想也说:“如果不是去念大学,明年香香十八岁,他们就可以领证了。国梁也是二十的人了,能不想么。”
  “……”临走临走,许国梁还给董香香留下一颗雷。
  一时间,董香香被硬生生地郁闷了。她到底还是低估了许国梁的脸皮和节操。
  为今之计,就只有看徐璐媛吧。依照徐璐媛上辈子的那副做派,到现在,她应该已经对许国梁已经心生好感了。只是以徐璐媛对待男人的手段,她很喜欢打着好朋友好同学的名义,若即若离地吊着许国梁。
  不管怎么说,许国梁到底是走了。董香香至少不用看着他当眼前花了。
  
  1979年春天,经过多次混战,小西庄三队集体创办瓜子厂的事情总算尘埃落定。随着震天响的爆竹声,瓜子加工厂在许母提前盖得厂房里,正式成立了。
  自带炒货秘方,提供厂房,又有着丰富经验的许母,被职工们推选为瓜子厂的经理。陈小英任副经理,许红旗任厂办书记。
  厂子成立之初,村民又发生了几次争端。吵到最后,队里的田地都被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种粮食,另一部分种上了向日葵。
  经过这么闹腾,小西庄瓜子加工厂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小厂,早已不在是以往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大锅饭”了。加入瓜子厂的村民们几乎都默认了一个规则。那就是谁为厂子出力多,贡献多,年底的时候谁分得奖钱也就越多。
  至于,那些说死都不肯把地拿出来种葵花的村民,自然到了年底什么也分不到。而那些选择加入瓜子厂的村民也都抱成了团,准备跟着许母大干一场。
  马厂长过来瓜子厂视察参观的时候,在这家民营小厂里,看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景象。这小厂子里的每个工人都精神饱满,干起活来都很卖力。
  而且,还有那上了年纪的巡检员在厂里到处走动,看谁得瓜子炒得不好,直接就批评了,有那偷懒得,也都开口骂了。
  马厂长完全是被他们这种拼命的劲头吓到了。直到回到县城,仍是换不过劲来。
  这两年,马厂长一直在试图改革城西糕点厂,却都没有拿出什么有力的大举措来,改革的进度也比较缓慢。
  他忍不住就向许母,细细问了小西庄瓜子厂的经营管理办法。许母一直都很受马厂长照顾,自然也就不瞒他。
  马厂长听了她的话,彻底傻了眼。
  他就忍不住跟许母讨论。“你们瓜子厂到底也算是集体企业吧?请假要扣钱,迟到要扣钱,工作偷懒也要扣钱,你们那些村民就没有人反对么”
  许母却笑道:“我们乡下人不比你们城里人,为了这小瓜子厂子,大家已经不知吵了多少次架了,还有人轮过锄头呢。可能也是因为这家厂子太不容易了。大家现在拧成一股绳,一心盼着它能好起来。所以,不管是谁,只要做了不利于厂子发展的事,都会受到所有人的责难。我们这些看似严苛的规矩,也是大家一起商量着定下来的。”
  其实许母没跟马厂长说得是,这里面也有董香香帮她出得主意。
  村里的人不管种粮也好,种葵花也好,大家都睁大眼睛看着这家瓜子厂呢?厂子发展的好坏关系到,所有人年终奖钱和村里其他人的态度。
  所以,他们干脆就找那些能挑事的人当巡检员。还集思广益,定出了一些在大家能容忍,却又相对严苛的厂规。厂里的人和没进厂的人正较劲赌气呢,大家自然也就答应了下来。当然,前提是一定要带着大家挣钱。不然,时间拖得越久,就越容易出问题。
  马厂长听了许秀兰同志的话,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对许秀兰同志的看法又再次发生改变了。以往他只是欣赏这个女人的性格坚毅和对生活充满热情。可经过这一两年的建厂,马厂长却忍不住开始佩服她了。
  后来,马厂长干脆也尝试着,按照小西庄瓜子厂的那些经营办法,改革城西点心厂。
  因为这几年厂子效益好,马厂长在厂里很有威望,他的改革也受到了一些有资历的老员工的支持。
  与此同时,很多事情,马厂长都会拿出来跟许母讨论。许母因为看了很多报纸,又从董香香那里学了不少超越时代的理念。所以,她对很多事情都有不同的看法。一来一往的,还真给马厂长提供了不少不错的意见。
  而马厂长也帮了许母不少忙。他有能力,人脉也广。从小西庄瓜子厂正式成立之后,他就帮着许母找了不少的销路。
  以往县城里的炒货市场,都被马文梅笼络过去了。可是,马厂长人望人脉,到底跟马文梅不是一个等级的。
  马厂长随手推了一把,小西庄瓜子厂的“许婆瓜子”,就很顺利地进入了县城的零食市场。马文梅想拦都拦不住。
  与此同时,董香香很早就跟许母讨论过,对瓜子的定位问题。
  她们都觉得瓜子就是人们茶余饭后的小零嘴。闲下来的时候,一个人一下午就能嗑上一斤瓜子。这种零嘴根本就不适合走高端零食路线。
  马文梅那种精包装之后,在卖出一个高价钱的做法,实在有点坑人。很多人都宁愿去供销社买奶油瓜子,或者自己在家炒,也不愿意买马文梅那小小一包的红梅瓜子。
  所以,小西庄瓜子厂的许母瓜子,提出的理念就是“炒给所有人的当零嘴吃的瓜子”。所以,许婆瓜子并不像红梅瓜子那么注重包装。反而,以口味取胜,价钱又相对低廉。
  所以,许婆瓜子一经推出,很快抢占了县城里的大部分瓜子市场。甚至,在马厂长的帮助下,已经开始往京城里做买卖了。
  许母看生意这么好,就跟厂里的领导班子提议,先给大家分一次奖金。
  拿到奖金的村民脸上笑开了花。而那些坚决种粮食的顽固派,此时也已经后悔了。
  
  另一方面,自从马文梅逼迫许母不成,反被许母摆了一道以后,就变得老实了不少。她甚至忍气吞声地接受了许母提出的高价加工费。
  为了摆脱许母的限制,去年的时候,马文梅抢先一步成立了一家私营零食厂。她想方设法从外地请来两位炒货师傅,帮她炒瓜子。
  那两位师傅炒的瓜子其实也算不错,可就是没有许母那边炒的瓜子好吃。马文梅也没办法,干脆就推出了红梅花生,红梅黄金豆等炒货小零食,主要就是面向那帮学校里的小孩们。而且,价位定得比较低。
  不得不说,马文梅的确有几分手段,她借着高价的红梅瓜子,把低廉的花生和黄豆也买得很不错。可说到底,到了现在,红梅瓜子才是她主要盈利项目。
  不过,这都是许婆瓜子进入市场以前的事了。
  现在倒好,同种同样的瓜子挂着红梅和许婆两个牌子,价钱却差了不少。明眼人一吃,自然会选择许婆瓜子。
  面对不断下跌的销售量,马文梅坐在办公室里,用力地砸着桌子骂道:“许家那老寡妇果然不安好心,她这是绝我活路呀!”
  马晓月站在一边,半响没敢说话。这一两年,她堂姐没少放风声,找人去小西庄捣乱。要不,小西庄瓜子厂也不至于拖这么久,才能建起来。
  现在倒好,小西庄瓜子厂的许婆瓜子不但顺利地进入了市场,生意还越来越红火,反倒把她堂姐的红梅瓜子给挤开了。
  一时间,马晓月就发现她之前还是想得太少了。以为做买卖就一定能赚钱。到了现在,她才明白做买卖其实也很危险。说白了就是大鱼吃小鱼。不是吞下别人,就等着被别人吞下去。
  想到这里,马晓月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幸亏她从来没有跟许母正面翻过脸。不然他们家,以后在小西庄可怎么活下去呀?
  马文梅又骂了许母几句,这才静下心来。
  “不能继续这么下去了,红梅牌瓜子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