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八珍玉食 >

第110章

八珍玉食-第110章

小说: 八珍玉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两年过下来,董香香仅仅靠自己,就把她和谢三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给谢三生了两个孩子不说,还凭着自己努力考上大学进修学习。
  原本王恒也曾担心过,董香香这人有些心善得过了头,会给谢三惹麻烦。
  可张美玉闹出那档子事之后,王恒却发现董香香这人,虽然心地善良,却也是个难得的明白人。她有自己的底线,也有自己的坚持,并不会胡乱揽事,给谢三添麻烦。
  不知不觉中,王恒也就对董香香这个谢家长媳越来越满意了。
  而且,董香香居然一下就接受了欢欢这个孩子,还肯照顾他,待他好。王恒自然也就对她多了几分感激。
  于是,王恒干脆就对董香香说:“欢欢可能会在这住一段时间。”
  董香香对王恒狠辣的那一面,印象实在太过深刻。如果可以,她真不希望三哥继续跟王恒这样的人往来。只是双方已经成了实质方面的亲戚,她也不能凭着一厢情愿,说断就断掉。
  谁家还没有个极品亲戚呀,她小心应付王恒就是了。
  董香香打定了主意,就浅笑道:“刚刚欢欢已经跟我说过了。欢欢跟他舅舅多亲近亲近也是好的。到底都是一家人。到头来,三哥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外甥?这着实有些说不过去了。”
  董香香嘴上虽然客气,却还是忍不住给了王恒一个软钉子,顺便替谢三打了抱不平。
  王恒听她这样拐弯抹角的指责他,倒也不生气。
  这董香香大概是跟谢三在一起相处久了,胆子也大了,也沾染上了一点天不怕地不怕的劲。
  而且,她这显然还是把王恒当亲戚看呢,话里话外又都护着谢三。
  王恒到底是姐夫,自然也不会拿以往对付外人的手段,对付董香香这个鲁莽的弟媳妇。于是,就解释道:
  “之前实在多有不便。不过,打今天起,欢欢要打扰你们一段时间了,还望你好好照顾他。”
  到了此时,董香香几乎已经猜到了他的行事。她又想了想,还是决定赌一把,对王恒说句大实话。“我们自然会视欢欢为己出。只是我们对他再好,也不如父亲在他身边好。”
  王恒听了董香香的话,心中不禁一惊。他原本只觉得董香香这个乡下姑娘,勤奋上进,同时也温厚善良。她知道自己要什么样的生活,也知道怎么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更好。
  只是王恒却没想到,董香香心思居然这样机敏。他甚至什么都没说,董香香仅凭三言两语,就把他的心思摸透了。
  一时间,王恒苦笑连连。他到底小看了这位弟媳妇。王恒也不多做解释,只是开口说道:“不管怎样,欢欢就拜托你们照看了。其他事情我都会安排好。”
  董香香沉吟半刻,到底还是抬起头,看向王恒。
  “欢欢的母亲,大概也不会希望你弃孩子于不顾。”
  就算生了两个孩子,董香香到底还是很年轻。她长着一张略显稚气的脸,甚至看上去也就十七八岁。只是她那双眼睛就像是深不见底的幽潭。
  她就那样直直地看过了,仿佛能直接拷问王恒的内心。
  可王恒早已心硬如铁,又岂是别人三言两语就能劝住的。他冷笑道:“人生在世,很多事情都不能尽如人意。你也是个明白人,与其操心别人的事情,倒不如拼尽全力,紧紧抓住自己在乎的东西。”
  说完这话,他就不打算继续跟董香香交谈了。转身回到书房,又对欢欢叮嘱了几句,就离开了谢家。
  王恒离开的时候,欢欢其实有些想哭,只是他一向都懂事听话,做不出那些撒娇任性的事来。于是,就硬生生地忍住了眼泪,紧紧地抓住了舅舅的大手。
  他舅舅却突然一本正经地对他说:“你才多大点一个小屁孩,哭出来又能怎么样?何必在你父亲勉强逞强。”
  欢欢无语地看向他舅舅。怎么爸爸刚走,他舅舅就像变了个人呢?这人刚刚还哭红了眼,此时却摆出一副沉稳靠谱的样子来。
  谢三也没管外甥怎么想,转身就一本正经地吩咐对他家小媳妇:
  “既然外甥过来了,就做些好吃的吧,就当给外甥接风了。今天晚上,外甥先跟我睡吧,你暂时先去跟老太太撮合一下。这两天,我就把书房旁边的小隔间收拾出来,给他搬进去,也方便他读书。”
  董香香在外人面前总是会给他留面子的,自然都一一答应了下来。
  这么一看,他舅舅的确很有一家之主的样子。
  只是,欢欢其实有点想提醒他。舅舅,你眼圈还红着呢,眼泪都没干,别人一看就知道你刚刚哭过了。这样真的好么?


第105章 谢家老宅
  欢欢到了谢家; 很快也就习惯了下来。
  谢家是个温暖而又有趣的大家庭。每天都有各种香喷喷的点心; 欢欢可以任意品尝,但是绝不能耽误吃正餐。
  这里还有一个爷爷,两个奶奶。
  爷爷能做出美味的糕点,没事的时候; 还会教导小舅妈捏面塑。小舅妈总是能捏出活灵活现的小金鱼; 可爱的小兔子; 黄橙橙的小鸭子。那些成品总是拿来给欢欢和小猴子们玩。
  欢欢看见这些小玩意; 完全都移不开眼,他从来不知道面也可以做成这些小玩意。
  可小舅妈却总是说这些做得还不算好。还一个劲地叹气; 说她好像真的没有塑形方面的天分。
  白爷爷却从来不做任何评价; 只会让她继续练习。小舅妈总是老老实实地完成白爷爷要求的功课。
  事实上; 不止小舅妈要学习,欢欢也必须跟着小舅舅学习。
  小舅舅说谢家男儿须得写出一笔好字; 才能出去见人。否则; 就妄称谢家人了。
  他说得这番话实在太过严重了,没办法,欢欢只得苦着脸; 握起了笔杆。
  这还是欢欢第一次拿毛笔; 小舅舅从握笔姿势开始教起,甚至手把手地教他,一点都不会不耐烦。
  等到欢欢适应了,小舅舅就会放开手,让他开始练习一横一竖。
  几次下来; 欢欢就发现,只要他认真写打字,小舅舅就不会批评他。还会讲故事给他听,作为奖励。
  小舅舅的学识极其渊博,似乎什么都知道,总能讲出一些有趣的故事。
  在小舅舅的故事里,总是有着各种古人和典故。他心情好的时候,甚至会把画出图来给欢欢看。
  那些故事却总是停在正当中,勾得欢欢心里痒痒的,相让小舅舅讲下去。小舅舅却又是很难讨好的。
  想要继续听故事,就得背下小舅舅要求的书来。背不出来,小舅舅是肯定不会继续给欢欢讲故事的。
  没办法,欢欢只得硬着头皮背了。
  等到董香香回家一看,欢欢正绷着小脸,坐在板凳上,背《三字经》呢。旁边的小猴哥哥,正有样学样地跟着欢欢念上几句。
  小猴妹妹也偶尔会停下手里的玩具,听欢欢念书。
  谢三却气定神闲地坐在一旁,看着三个孩子。
  董香香脑子里突然蹦出了一句村里的老话来。“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
  看三哥这架势,就知道,他是准备把三个孩子放在一起教育(放)了。
  董香香上前抱起小猴哥哥,给他擦擦口水。
  “妈。”小猴哥看着她,笑得很灿烂。
  董香香心里却忍不住暗笑,“你还傻笑呢,你当你哥是在跟你玩,却不知道你爹已经变着方,开始罚你背书了。你就继续折腾吧,反正你爹总能找出各种书给你背。你不背他也会弄根胡萝卜,掉在你面前,让你一直背下去。”
  不过话说回来,谢三自有他那一套给孩子启蒙的方法。在算计孩子方面,董香香可跟他差远了,也不好贸然插手。
  
  欢欢觉得小舅舅待他还是不错的。只是,偶尔小舅舅也会变得很严厉。每到这时候,欢欢就会觉得小舅舅好像并不喜欢他。
  可是,小舅妈却偷偷告诉欢欢,小舅舅这人跟别人都不太一样。越是他喜欢的人,他就越是严格。
  欢欢偷偷观察几天。就发现,在大家面前,小舅舅对小舅妈冷淡而又有礼,小舅妈也很听他的话。
  可欢欢却不小心看见过,小舅妈在被人的地方偷偷亲小舅舅脸一下,小舅舅的脸立马涨得像西红柿一样红,嘴里还骂道:“这还没关门呢,大白天的,你倒是庄重些,不要胡闹。”
  小舅妈却是一脸无赖样,冷哼了两声就出去了,只留下小舅舅一个人独自懊恼了很久,脸色才又变回正常。
  欢欢这才发现,他小舅舅原来是这么奇怪的一个人。
  他越是喜欢别人,越是不会表现出来。他对那人越是严厉,心里也就越是在意他。
  后来,欢欢也就发现小舅舅肯定很喜欢他。慢慢地,他也就知道该怎么跟谢三相处了。
  自此,谢家多了一大一小两个冷淡守礼的读书人。再加上他们俩长得本来就像。
  很快,狗尾巴胡同里的人就有鼻子有眼的传出了,谢三有个私生子的流言。
  有人就说,董香香倒也真是个心大的,居然真就把这孩子当亲生的养了。
  也有人故意跑来找董香香,问起她关于欢欢的事。话里话外都是想帮她出头。可实际上,这人就是跑来看董香香的笑话的。
  只是她肯定是无法如愿了。董香香虽然面嫩,但却圆滑得很,三言两语就给混过去了。并没透露欢欢的半点信息。
  后来,胡同里的谣言越传越邪乎了。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了欢欢就是谢三的儿子。谢家人却从不辩解。
  欢欢那种性格,倒也不稀罕胡同里的孩子跟他一起玩。后来,陆洪英的小妹妹倒是经常跑来找欢欢一起玩。再加上,稚气未脱的常薇薇,叛逆少年陆小二。几个孩子折腾着,胡闹着,倒也不太寂寞。
  谢三也曾想给欢欢安排进小学去念书。
  只是王恒却说,“今年就让那孩子好好玩玩吧。到了明年开春,我自然会安排欢欢去念书的。”
  谢三听了这话,干脆就耐下心思,继续给欢欢启蒙了。
  不得不说,欢欢就和谢三小时候一样聪明,很快就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给背下来了。谢三又一边讲故事,一边教了他《幼学琼林》。
  与此同时,谢承欢这个名字,也正式被挂在了谢三的户口本上。
  到了1982年10月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再次转发了,1980年关于私房落实工作的通知。在三、五年内,集中力量把文革中被挤占没收的私房清退完毕。
  这通知一下来,今年年底又有一大批房子要归还给原房主。
  很快,粮食局下属食品厂的胖厂长,就跟谢三又打了个招呼。说是他们厂已经安排好了宿舍,很快就可以把谢家大宅腾出来还给谢三了。
  胖厂长还对谢三支持他们工作,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谢三倒也没继续跟他客套。这一次,他肯定不会再拒绝祖宅了。
  另一方面,粮食局的人也再次通知谢三,谢家那九间临街的房子也可以还给谢三了。
  只是,谢三暂时还得继续把房子反租给粮食局使用。
  这事谢三也不是第一次干了,他办起来干净又漂亮,反而也得到了粮食局的感谢。
  谢三心里却明白,这件事肖大姐肯定没少帮他们出力。
  那天晚上,关了门以后,谢三又把这事跟他媳妇说了。
  董香香听了,就忍不住叹道:“可惜,很久都没有牛大妈的消息了,不然真得好好感谢她老人家的。”
  谢三却说:“肖大姐没有亲自露面,自然是不想要咱们去感激她。人与人之间贵在交心。你这样上赶着献殷勤,反而就难以相处了。”
  董香香觉得三哥说得很有道理,也就不在提起感谢的事了。她只是真心希望,牛大妈能够恢复健康。
  
  因为82年底,有大批私房都会归还到个人。
  谢三和董香香一商量,干脆就把房子重新整理一下,他们还是搬回祖宅去住算了。
  两个小猴子也慢慢长大了,现在又有了欢欢,狗尾巴胡同里的房子到底还是小了些。
  家里又是人来人往的,也对孩子们不太好。
  谢家大宅是三进的院子。依照谢三想法,外面有门房可以改成铺面。让师父带着人在前院做糕点也方便些。他们都住在最里面,倒也不受打扰。
  董香香想了想却说:“既然是祖宅,还是不要大改的好。咱们可以在那边做点心,然后在送到这边来卖。反正离得也不远,也就十分钟路程,送糕点也并不麻烦。”
  这样一来,八珍斋的点心加工和销售也就分开了。等以后,董香香毕业了,也可以分出手来继续再开第二家分店,第三家分店了。
  被董香香这么一说,谢三也就想明白了。于是,他点头答道。“那也行,咱们再那边做点心,再到这边来卖。”
  他们两口子商量好了之后,谢三又去祖宅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