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风烟传 >

第89章

风烟传-第89章

小说: 风烟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婢放低了声音道:“顾娘子不知么?三年前,蔡国公次子与息太子谋逆一事?”

    风灵虽身在西陲,消息通达,这事自然是知晓的。“三年前的旧事了,那便如何?”她答道。

    侍婢双臂环抱住自己的身子,缩着脖子道:“永兴坊里的蔡国公府,一夜之间全府查抄的查抄,诛杀的诛杀,仅剩的几个活口,也都流徙得远远的,不多久都亡故了。当年这一坊,血腥气飘了数月方消弭呢。原这一坊中住着的人,大多权贵,为着避忌,也都搬了出去,不肖一年,永兴坊便荒落了。”

    风灵低低地叹息了一声,暗想如今敦煌城内的永宁坊,不也是这个情形,大约用不到一年,也便荒芜了。那婢子只当她为蔡国公府上下叹息,又念叨了几句:“要我说,既袭了爵,便安生地当个国公,衣食不愁,奴婢如云,这样好的日子,怎就还要想着谋逆……”

    说到“谋逆”二字,她的声音便小了下去。风灵虚应着她,又暗自庆幸起来,亏得拂耽延在头一位开府的蔡国公过世前便投了玄甲军,才没跟着后头袭爵的那一位遭殃。

    絮叨中,马车悠悠地停了下来,那侍婢挑起车前的帷幔探身出去望了一眼,回身告知风灵:“延禧门到了,该有一处查验。”

    风灵“哦”了一声,却迟迟不见那侍婢去打起帷幔。侍婢仿佛知她心思,颇有几分得意道:“换做旁人进宫,查验得紧,且得等上好几盏茶的功夫,只咱们家公主进宫不必费那些琐碎,只需将高阳公主府邸的腰牌取了予武侯看过,便成了。”

    侍婢准备了好些“隆恩盛宠”之类的话,等着风灵来问缘由,可风灵又是淡淡的一声“哦”,竟不往下问去,侍婢甚觉失落,也不再理会风灵。

    不一会儿,马车果然有慢慢向前开动,未见有人来掀帷幔查看。

    沿着大石打磨的、宽阔平整的大道,马车顺溜地行了好长一段路,那侍婢大约不是头一次进宫,又忍不住显弄她的博识来,向风灵道:“这条道,便是天街。南边是朝堂,北面是后宫。”

    风灵打起车壁上的帘帐,四处望了一圈,天光已然大亮,初生的光线柔和地在万物上镀了一层金光。宽宽长长的一条道,两边是朱红宫墙,杨柳倚墙,袅娜轻拂着庄严肃穆的墙体,朝堂的威严与后宫的绮丽,被这沿道的垂柳过度得极是自然。

    偶有成列的宫人内监走过,见是高阳公主的车驾,皆退至墙根下,躬身垂目,直至车驾通过。不必那侍婢啰唣,风灵也能瞧出高阳公主圣眷之隆。

    行了好长一段,马车又缓缓停下。“承天门到了,咱们该下车走一段了。”这侍婢很是熟稔进宫的历程,大约是常常随着高阳公主进宫的。风灵心念一动,堆起笑脸问道:“不知宫内的那些贵人,可好相与?”

    侍婢倒卖弄起关子来,“说好相与,须得提着小心,说不好相与,倒也不尽然。说到头,只看人合不合贵人们的眼缘了。”

    “有甚讲究没有?”风灵还不死心,不依不饶地缠问下去。

    车外驾车的车夫已摆好了足踏,来请风灵下车,那侍婢匆匆答了句:“待会儿顾娘子进去自体会体会便知了。”说着她抢先下了车,再回身来虚虚地扶风灵下车。

    下了车风灵方发觉,承天门前已聚了好几驾马车,各有徽示。有品阶的无品阶的,好些个夫人娘子都默立在门前等候宣召,玉勒图孜亦盛装立在其中。独高阳公主上了一乘步辇,教人抬着先进去了。

    步辇行了两步,又被她唤停,她回头瞧了风灵一眼,不知向跟在步辇旁的内监说了句什么话。内监略一犹豫,返身回至承天门前,又向戍守宫门的武人说了几句。

    那武人上下打量了风灵几眼,挥手命她跟着高阳公主的步辇进去。风灵一低头,随在内监身边,好似宫人一般,跟着步辇一路走了进去。

    穿殿过苑,也不知走了有多远,风灵偷偷地侧仰起头瞄了高阳公主一眼,她正在摇摇晃晃的步辇上支颐假寐。

    她又望望身边始终保持着一个步速行走的内监,心生佩服,身骨底子如她这般的尚且走得腿酸胀,那些个内监终日在这偌大的宫禁内穿梭往来,怎生受得住。

    再走了一阵,步辇终是在一座殿前停下,高阳公主下了步辇,也不等内监通报,步履轻快地便进了殿内,倒将风灵扔在殿外,不敢跟着进去,也不知该立在何处。

    她在殿外别扭地立了一会儿,便有宫人从里头出来,面无表情地领她进殿。

    风灵眼观鼻鼻观心地跟着宫人进去,脑袋垂得低低的,脚下不敢错了一步,亦不敢抬头四处张望。

    宫人将她领到一处设得略高的矮榻前驻了足,低声提醒她:“见过杨淑妃。”

    风灵的视线里是一双绣了流云桃花纹的云头履,她便端手衽敛,冲着那双精美华贵的鞋履礼道:“民女顾风灵,见过杨淑妃。”

    上头了无生息,纹丝不动,过了许久,方有一个酥软的声音冷淡地命道:“近前两步,抬头我瞧瞧。”

    风灵依言向前挪了两步,抬头朝矮榻上望去。矮榻金碧辉煌,上头端坐了一位高髻云冠的妇人,衣裙妆扮与高阳公主一个做派,极尽奢华,年纪瞧着三十有余,与那酥软的嗓音不太切合。

    风灵抬头的刹那,清清楚楚地看见了那贵妇脸上乍起的惊诧,殿内沉寂,风灵的耳力似乎还能捕捉到她低弱的倒吸气的动静。(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五章无端青睐(一)

    杨淑妃上上下下地将风灵审视了好几遍,随口问了几句籍贯年纪的话,风灵一一照实作答,却瞧不出那杨淑妃的心思。

    高阳公主在她侧旁的锦垫上坐着,紧抿着嘴唇,似乎想要竭力抿住将要溢出嘴角的笑意。

    有宫人进来禀告受邀的夫人娘子大多到了,杨淑妃的兴味却仍旧在风灵身上,对宫人的告禀置若罔闻,只探奇地问向风灵:“听闻顾娘子善识马,我这儿有御赐下的大五花一匹,尚无人能驯,不若劳烦顾娘子替我驯服?”

    风灵张口刚想要辞让,杨淑妃的目光在她身上一转,酥声笑道:“高阳说顾娘子是个心肠热的,刚好又着了便骑的衣裙来,发式也得当,可愿帮我这一遭?”

    风灵怎敢不答应,只心里头越来越觉着古怪,仿佛每一步皆是他人精心设计好的一般,连身上穿的衣裳,梳的发式,也早在算计之内。她仗着自己低微,反倒不怕贵人们算计,坦然地照着她们所想一步步地走下去。左右自己在她们眼里是一无所有的平民,还有甚好图的。

    杨淑妃见她爽快答应,脸上浮起喜色,自那坐榻上下来,携起风灵的手,轻拍着道:“大好年华,春光正盛,教人歆羡呐。”

    风灵嘴里忙着谦让:“夫人愧煞风灵了,稗草碎花岂敢同真国色相较。”

    杨淑妃软声笑起来,“顾娘子切莫妄自菲薄了。”

    三人分了前后走出殿外,果然有三十来位盛装女子在外等候。春宴不比节庆祭祀赐宴,不过是聚在一处作乐,随性不拘,众人见杨淑妃出来,俱笑脸相迎,只屈膝随意作礼。

    见杨淑妃与高阳公主身边跟着的生人,在场无不在心里转了几个圈,所想的大致都是杨淑妃要替哪一位皇子议亲之流,可翻遍勋贵显耀门第中适龄的女子,竟是找不出杨淑妃身边这一位。

    禁苑内草木扶疏,较之宫外,早已是一片春意,春宴设席在西内苑的牡丹园里头,一众后妃公主国夫人簇拥着杨淑妃从花径下走过,衣香鬓影,脂浓粉溢,无不是国色天香,倒将那一株株早开的牡丹压了下去。

    风灵小心翼翼地跟在这支华贵队伍里头,仿佛是牡丹花丛下的一朵小不起眼的小野花。现下她已明白杨淑妃大约是文德皇后过世后主持后宫中馈的嫔妃之首,众女皆以她马首是瞻,小心地捧逗簇拥着。而在这些人里头,她对高阳公主的厚爱显而易见,诸多公主中,惟有高阳公主得她身畔的一席之位。

    风灵在人群中瞧见了玉勒图孜,可她离得甚远,靠不到近前。且杨淑妃并不让她默默无闻地散荡在人群中,走了不多时,便扭头寻她,召她上前,笑得极是和蔼:“小娘子头一次进来,必得带着好好转转才好。”

    自有体面又有眼色的阿嬷上前,将西内苑里的各色景物一一指了予她瞧。行至蹴鞠场边,已有一马奴牵了一头高大体壮的五花马候等着。

    风灵放眼望去,却见那马四蹄不住踢腾,马奴几欲控不住缰,看起来确是未经驯服的生马。五色斑纹,体膘腿直,双目炯炯如深色的琉璃珠子,风灵心底禁不住暗喝一声:端的是匹好马。

    “顾娘子瞧瞧那头马,可还合眼缘?”杨淑妃已然窥见她赞叹的神情,上前指着那马道:“这马无人能驯,顾娘子倘若能驯得,也算是一段缘分,我便将它送予小娘子。”

    那马较之风灵自己的那匹大宛黑马,还要好上不少,市面难见,故此无价可量,杨淑妃出口便慷慨地要赠送,莫说风灵吃惊,便是从旁的那些女眷也是大为惊诧,皆摸不透杨淑妃的意思。赠马看着是桩长体面的事,可细一想,要一个看似身娇体弱的小娘子去驯五花大宛马,若是不慎自马上摔跌,轻则折骨断筋,重则有性命之忧。

    惟有高阳公主心间透彻,杨淑妃这是意带双关。一来试试她的本事,探探她的底子,二来,是要她置之死地而后生。借着驯马好教她得知内宫凶险无常,她若畏惧瑟缩,终是不能成事,不留也罢。她若无畏,大好前途便在那前头等着她。

    玉勒图孜穿过脂粉金钗堆,走到风灵身后,低声提示:“依勒,这马已是成年大马,又是烈性的大宛马,不能拿马竿来套,你驯它之前,要先同它对视半柱香的功夫,切莫急躁。”

    风灵定定地观了一回马,从容地向杨淑妃禀求赐胡装。众人闻听她欣然允诺要去驯那烈马,无不替她捏了一把汗,有几位惯常爱直言的,已忍不住议道:“驯马这样的事,本是顽乐助兴之举,随意拉一头小驹子来便是,何苦牵它来,这娇俏俏的小娘子,如何堪当?”

    杨淑妃与高阳公主只当不曾听见,一脸不容置疑,压下众议。

    风灵换装甚快,不一会儿便一身火红的小翻领胡袍快步走了出来。杨淑妃眯起眼打量着她由远及近地朝那五花马走去,走到马首前,专注地躬身盯着马的眼珠。

    之见风灵一步一步地慢慢接近那高头大马,腰枝一点一点地直起,直至直身与那马对视,探出手臂小心却坚定地去抚摸马脖上的鬃毛。大马晃了晃脑袋,似乎并不很情愿,又带着犹豫,拒让得不十分坚决。

    风灵瞅准了时机,手掌一收紧,将马脖上的鬃毛牢牢地攥了一把在手中,借力翻身跃上马背。

    众人低低惊呼,连眼都不敢眨一下。

    这一片惊呼直呼到了杨淑妃的心底,她口呿目瞪,忘了执帕子掩口。初见时,神似的面貌已是令她吃惊,可到了眼下,此时此景,熟悉得令她心肝发颤,暗暗生出了些慌怕。

    大红袍装衬明眸皓齿,银环束发显轻灵爽利,酷肖的眉眼面庞,一模一样的矫捷身手,时隔二十年之久,浩渺人海中,竟能教她觅到另一位英华夫人。

    二十年前,亦是这样的场面,英华夫人替高祖驯烈马,纵身跃上马却险些教烈马掀翻坠落,千钧一发之际,尚是年轻英武的秦王的圣人不管不顾地纵马飞驰而来,以自身甩落马背昏仆之险,换得英华夫人安然无恙。

    杨淑妃重重地阖上眼,微不可见地凉凉一笑。那一幕,留在她脑中经过岁月的打磨,深深嵌入血肉中,已说不清是嫉妒还是神往,她只知她毕身难忘。(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六章无端青睐(二)

    那五花马起初不住踢腾四蹄,甩头甩尾,想要将风灵甩出去,扎挣了良久,并不奏效,风灵贴合着马背马脖,想象着自己是它的一部分,随着它的摆动跟着一同晃动。

    渐渐地,那五花马习惯了背上有人似的,少了踢腾,改作撒踢狂奔起来。

    生马无鞍无镫,风灵紧搂着马脖子,双膝牢牢卡住马身,不教自己被这匹头一回被人驯骑的大马甩脱。西内苑外的蹴鞠场在长安城内算得是一处开阔地,可五花马奔驰起来,风灵仍觉不够畅快,与西陲边境的广阔天地无法相比拟。

    越跑越得了感觉,她抱着马脖子的双臂也不似方才勒得那样紧了,马脖颈得以松缓,顺畅了气息,反倒愈发服帖起来。绕着蹴鞠场跑了三四圈,马蹄也渐缓了下来。

    风灵遛着马正欲向众女所立之处小跑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