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越古代之奋斗 >

第8章

穿越古代之奋斗-第8章

小说: 穿越古代之奋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就足够娶一个山里刚及笄的姑娘家,更何况一两!当自个娶凤凰蛋呢!

景老头和李氏本也不同意他花一两银子娶媳妇,听了二弟和王氏的挑唆,更是甩起了脸子,说啥也要他把银子拿回来不可。若不是他发狠揍了一顿骂骂咧咧的二弟,他的亲事肯定也要被搅黄。可笑,当初二弟娶王氏的时候,他可是听说了,拿了整整二两银子才把人娶到手,怎么轮到他这里,却连一两银子也舍不得,再者说,这银子是他自个挣得,没拿两老的一星半点,怎么就不行了?!

若兰在宁家啥情况,他也打听过。宁家本就不宽绰,再加上若兰亲娘早亡,继母有一子一女不说,还是个有名的抠货,怎么可能给若兰置办什么像样的嫁妆。果然,他去接人的时候,就只见着一口大箱子,其余的啥也没有,至于银子之类的,那就更不要指望。所以,因着两人那点同病相怜的感受,景惊蛰很想和宁若兰好好把日子过下去。

只是要去老屋的话二弟他们定要折腾出些花样来为难若兰,目的不外乎想从若兰身上抠出些钱来。所以他不想带若兰回去叫她难受。不过,听了她刚才的话,景惊蛰不傻,知道若兰这是为了他打算,不想叫村里人又嚼闲话,说他不孝顺。

“爹娘年纪大了,如果说话不中听,你别放心里,咱去看看就回。”

“行,那我把昨个杨二嫂子带来的鸡蛋带上吧。”

景惊蛰点点头,家里也没别的东西可拿。

俩人收拾好,宁若兰提着鸡蛋和景惊蛰出门,转过拐角,就到了景家老屋这儿。还没进去,就听到从里面传来王氏的大嗓门:“娶了媳妇忘了娘,我看大哥准定是不打算过来了,爹娘,可怜你们苦了大半辈子,临到头还喝不到大儿媳妇敬的茶呦。”

王氏唱作俱佳的一顿吆喝,老屋左右邻居津津有味的听着,时不时还假意劝两句,惹得王氏更是尖着嗓子嚷嚷。“他嫂子,话可不能这么说,大哥咋说都是爹娘的亲儿子,景家的长子,这哪有娶亲后都不来看望二老的?你们是没见着他花一两银子娶得媳妇,要貌没貌不说,那身板瘦巴巴的,一看就不是好生养的,真不知大哥他图啥。”

“我图啥,就不劳弟妹操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景惊蛰:媳妇,人家说的“人生四大喜”是啥呀?

宁若兰: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景惊蛰星星眼:媳妇,你懂得真多,还知道洞房花烛夜呐!

宁若兰:······






第13章 家当
冷冰冰的声音突兀的响起,王氏扎着手张着嘴巴脸色尴尬的看着门口站着的景惊蛰,悄悄嘀咕:“还不能叫人说道说道了,有啥可稀罕的。”

景惊蛰瞟了眼满脸不忿的王氏,抬脚进屋,接过宁若兰手里的鸡蛋放在李氏跟前,声音平平的说:“爹,娘,我带若兰过来给你们瞧瞧。娘,这鸡蛋你收着,你和爹补补。”

没等李氏反应,斜刺里突然窜出一个小小的人影一下子扑到炕沿边,探头往篮子里打量了下,噘着嘴说:“啊?就这么点鸡蛋啊!哎算了算了,奶,中午给我蒸个鸡蛋糕吃。”说完转过身对着宁若兰伸出手,又道:“你是大伯娘吧,我的见面礼呢?”

自打这个五六岁的孩子出现,宁若兰观其言语行为心里就不咋喜欢,这时见他伸手朝自己要钱,便看向景惊蛰。景惊蛰脸色铁青,料想二弟和二弟妹不会罢休,却不成想他们竟然利用铁蛋来给若兰难堪!穷得叮当响的人家,有哪个不长眼的会当着新婚夫妇的面要见面礼?

宁若兰眼角扫过明显看好戏的王氏还有景惊风,伸手摸出一文钱放到铁蛋手里,笑着说:“这是大伯娘自个攒的,给你拿着吧。”

铁蛋迟疑的看了看王氏,见她点头,这才高兴的接过去,还不忘撇下嘴嘀咕:“就一文啊。”

景惊蛰见宁若兰给了钱,铁蛋居然还嫌弃,脸色更加不好看。黑着脸对默默抽烟不吭声的景老头说:“爹,我问人借了黄豆种子,明年靠山边的地我就开始种了。”

景老头呼出一大口烟气,半晌才说:“嗯,那就好好种。”

“家里还有活,我和若兰先回了。”得到景老头的应诺,景惊蛰也不想再呆。

宁若兰跟在景惊蛰身后,经过王氏时,就听她小声嘟嘟:“地都是爹和铁蛋他爹开出来的,这说给人就给人了!”

“若兰啊,有空再来啊。”李氏的声音在背后响起,宁若兰回头冲她笑笑,转过身加快步子跟上景惊蛰。

路上,宁若兰好奇的打量柳树村,发现村里大部分人家的房子都是土坯房,有显得稍好一些的就是房顶是灰瓦的,其余大部分都是茅草顶。

“那个大院子是里正家?”

景惊蛰顺着宁若兰的目光看去,点点头。“嗯,里正家的房子是村里最好的。”

看出来了,青砖黛瓦,超大院落,外面还围了一人高的泥土墙,在一片灰扑扑的屋子里分外醒目。果然,无论古今,只要当官,即便是村官都显得比普通人有钱多了。

景惊蛰见宁若兰时不时打量里正家的屋子,眼色黯然,抿了抿唇。而宁若兰此时却完全么注意到景惊蛰的异常,她正兴味浓厚的观察路上遇到的村里人。

所有人遇到他们夫妻俩,都是先一愣,接着迅速瞟眼景惊蛰,然后就开始自以为隐秘的打量她。其中有的人眼里除了好奇,还有一丝不加掩饰的嫌弃。嫌弃?宁若兰暗地里皱眉,毫不相识,无亲无故,凭啥嫌弃她!她做了啥人神共愤的事了吗?所以,一遇到这样子的,宁若兰便咧开嘴奉送一个大大的笑容,直把人笑的面色爆红,尴尬不已低着头匆匆溜走这才罢休。

景惊蛰偶一回头,见她这幅样子,眼里顿时浮现出一抹笑意。

“你说他们为啥嫌弃我?我跟他们又不熟,又没白吃他家粮食,凭啥用那种眼光看我!”

景惊蛰愣住了,若兰居然不知道别人为啥嫌弃她,这,这不是明摆着的嘛。大姑娘家及笄那么久都没人提亲,等到年过十七才嫁出来,不是有毛病就肯定是为人名声不好,村里人当然看不上这样的新嫁娘。

“咳,不用理他们,咱们过好咱们的日子就行。”

“话是这么说,可到底觉得不舒服。不过,等以后咱们有钱了,我看他们还能摆出这样的脸不!”

当然不会,景惊蛰想,村里人大部分时候是淳朴的,可却一样有贪婪狡猾的一面,对有钱有权的照样会刻意讨好奉承。

回到家,宁若兰想了想,进屋背着景惊蛰把她私下攒的铜钱分了五百文出来,本来是有整七百文,今个为以防万一她拿了十文带在身上,没成想还真用到了。除去给铁蛋的一文,她现在手里一共是六百九十九文,宁若兰分了五百文出来用手帕包好拿到堂屋,景惊蛰正按她的吩咐等在那。

“我知道娶我你花了一两银子的聘礼,我这里没有多,只有五百文,你拿着。”

听宁若兰这么说,景惊蛰脸猛地变了颜色,眼睛死死盯着她,嘴唇颤动半晌才憋出一句低哑的嗓音:“不用。”

宁若兰是有些迟钝,可不代表她是傻的,见景惊蛰这幅样子,先是不解,后来仔细想了想,豁然开朗,于是笑着把钱塞到他手里,说:“这是我自己私下攒的,如今咱俩是一家人,钱当然要放在一起。你不是说要下雪了吗?我看咱家窗子不是很挡风,是不是要重新糊一糊?”

景惊蛰仔细辩着宁若兰的脸色,见她说着话坦坦荡荡,顿时脸色好转,僵硬的身子也松懈下来,接过宁若兰递来的铜钱,转身进了屋,片刻,景惊蛰手里捧着一个小陶罐出来,双手往宁若兰跟前一递。宁若兰眨眨眼睛,景惊蛰再接着往前送,宁若兰只好接过来,顺着他的示意,掀开陶罐。

“啊!”

宁若兰惊讶的看着陶罐里静静躺着的一个大银锭,这,这不科学!景惊蛰怎么会有这么多银子?最关键的是,她是第一次真实的见着这么大的银锭子啊!

“这,这是打哪来的?”

景惊蛰有些好笑的看着宁若兰目瞪口呆的样子,摸摸头,不好意思的说:“我本来是打算过几天就交给你的。这是我退伍发的安置银,原来还有一个,只不过我一路回来,又分家出来,所以只剩下这十两,是想攒着盖个大房子。”

咦,为啥成亲之前不盖好呢?一般情况下不是成亲时有个好房子更好看些吗?宁若兰有些不懂景惊蛰的想法。

似乎看出宁若兰的疑惑,景惊蛰语气有些失落:“之前不敢盖。”

宁若兰不是很明白他的顾虑,但也不想再问,只笑着把钱收好,大气的一挥手:“好!那明年咱就盖房子,盖一个大房子,还要一个大院子。”

景惊蛰看着她,眼里漾着笑。

后来宁若兰从杨二嫂子那里知道了景惊蛰不敢盖房子的原因。

果然,和老屋有关系。

杨二嫂子说,自打景惊蛰回来,他二弟和二弟妹就一直撺掇爹娘问景惊蛰要钱,说他退伍归家,朝廷定会给些安家银子,说他这么多年不侍奉爹娘,给钱也算理所当然。景惊蛰离家多年,家里衣冠冢都置了,没有怨气那是假的。

但毕竟是亲生爹娘,所以也给了银子,只不过景惊风两口子不满足,趁他不在家,居然来家里翻找。王氏那是个连碗筷都能顺走的主,要不是被景惊蛰撞破,恐怕家里啥也留不下。所以,景惊蛰根本不敢把家里弄得多好,就怕哪天自己回来,家里除个空屋子啥也没有。

俩人把话说开,都觉得比以往要亲近一些,最起码像一家人。只是,景惊蛰到底对宁若兰晚上不与他同房还是心存芥蒂。晚间吃完饭,景惊蛰看宁若兰完全没有哪方面的意思,更觉得憋屈。不过,在茅房偶然间瞥到那抹血迹后,景惊蛰顿时恍然大悟,继而嘴巴就咧得老大。回屋后更是对着宁若兰傻笑个不停,弄得宁若兰莫名其妙好半天,差点以为他得失心疯了。

肚子不舒服,明个还要回门,宁若兰决定不搭理那个一直傻笑的傻大个,还是好好睡一觉,明天回去还不知道要应对啥呢!

鸡蛋糕:同鸡蛋羹,东北方言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傻笑的景惊蛰:媳妇,你放心,我会对你好的。

莫名其妙的宁若兰:好就好,你老往我这边蹭是几个意思?

众:求肉!

景惊蛰:(?(? ???ω??? ?)?肉肉会有滴

宁若兰:淡定拍飞,没看到严打吗?喝汤吧!





第14章 回门
“唔。”宁若兰迷迷糊糊睁开眼,嗬,咋这么冷啊。透过窗户看出去,外面淅淅沥沥的正下着小雨。此时已是深秋,向来秋季的雨就是一场秋雨一场凉,寒风伴着细雨,冷入骨髓般。哆哆嗦嗦穿好衣服,走出屋去,堂屋传来滴滴答答的声响,探头一瞧,原来堂屋有一处屋顶漏了雨,景惊蛰放了个木盆在下边,此时已经积了好一滩水在里面。

“起来了,今个落了雨,天冷,你多穿些。”景惊蛰抱着一堆柴火进门,见宁若兰轻轻颤抖着站在堂屋门口,便开口说。见她盯着漏雨的地方看,又道:“等雨停了,我就把屋顶补补,以后不会漏雨了。”

“哦,我没事,刚起来这会儿冷些,动一动就暖和了。”这话不假,宁若兰记得前世在东北老家时,每到寒冬,她早起都是哆哆嗦嗦的,不过一旦动起来也就感觉不到冷。

“我来吧。”宁若兰向来想接过景惊蛰手里的柴火,景惊蛰躲了躲,说:“我来就行,早饭在锅里热着,你去吃吧,吃完咱们就去你娘家。”

哦,今个是回门的日子。景惊蛰不提,她差点忘记,亏了昨晚睡觉前还一直担心。想到要回去杨树村,宁若兰就没啥心情。出嫁就像送瘟,一点喜气没有不说,早起还要做一家子的饭,她就没见过有她这么不受重视的新娘子。两世成亲,她都没福气享受一下盛大的婚礼,想想就觉得亏得慌。

食不知味的吃完早饭,宁若兰对这里的饭食真是失望到麻木。整日里除了苞米碴子粥就是苞米面干粮,一点荤腥不见,就连菜也没多少,除了大白菜就是土豆,整日吃的腻味死。若不是前日成亲还见着点猪肉星子,宁若兰都要怀疑自个的舌头是不是都没了味觉。

而且这里马上就要进入冬季,那时大雪封山,万里冰封,估计是啥也不能长。据景惊蛰讲这里的冬季一直要持续到来年的二月份才解冻,这么长的时间里,家里若是没有下饭的菜,岂不是要磨死人?宁若兰琢磨着前世老家那边的家常咸菜,决定等从杨树村回来她就动手做一些,不然冬天没菜吃,可不要太糟糕啊。

临走前,屋外面还是飘着细雨丝,景惊蛰皱着眉看了看,从堂屋墙上取下一件蓑衣递给宁若兰:

“你穿这件吧。”

“那你呢?”

“我没关系,走一走就到了。”

“那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