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从笑星走向巨星 >

第103章

从笑星走向巨星-第103章

小说: 从笑星走向巨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新店的想法,是上次《大圣归来》曝光后周星跟郭超提出来的。
  因为随着周星越来越红,连带着郭超也有了一定的名气,笑声工厂哪怕现在开两场也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开新店也就成了必然。
  当然,这是郭超的梦想,也是周星的目标。
  能多挣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能吸收铁粉,近距离的同观众和粉丝互动,也是维持人气的好方法。
  随着以后他们人气攀升,周星也会带其他演员提升名气,这样以后哪怕自己和郭超不在的时候,也有其他演员来撑场子。
  就像前世的德云社,随着郭德纲带着那些徒弟演出,把他们捧红后,就分开演出,每个演出队里都有一到两组知名搭档作为队长压轴表演,这样能够最大化的保证上座率,不至于离了郭德纲就没法演出了。
  开心麻花也是如此,现在里面知名演员除了沈腾外,马丽、艾伦、王宁、常远都红了,另外第二梯队的魏翔、杜晓宇、黄才伦等人也都有了不低的知名度。
  魏翔在《欢乐喜剧人》里有不少次助演,比如第一季跟沈腾搭档表演《热带惊雷》美国大兵,第二季里的《白蛇前传》的小青,让王宁、艾伦从未拿过第一的尴尬局面一举扭转获得冠军,当然,还有《大圣归来》里的牛魔王。
  周星也有这样的野望,他不仅想让自己红,还要让剧场里的其他演员一起跟着红。
  上个月,周星就问过张扬、刘伟和王笑,以及陈勇四个人,问他们是否有兴趣加入笑声工厂。
  陈勇没什么问题,而张扬和刘伟、王笑这对相声搭档的唯一要求就是周星以后得给他们创作好作品。
  对于周星来说,他有一个世界的财富,说句不中听的话,哪怕张扬他们演到嗝屁,恐怕也演不完。
  虽然还没有签合同,但这已经是没有悬念的事情,吸收了四位非常有潜力的得力干将!
  不仅如此,剧场里还有上次跟周星、郭超一起参加相声小品大赛初赛,在《那些年我们错过的一支舞》里饰演女老板的张俊红,虽然她年龄超过三十岁,但演技比起郭超也不遑多让,算是现在笑声工厂的一姐。
  在剧场以后的表演风格上,周星和郭超聊过很多次,依然沿袭郭超之前的方式,拼盘大杂烩和专场演出并存——平时表演相声、小品、话剧和二人转拼盘,每当节假日或者特殊日子的时候,举办相声专场,或者小品专场、话剧专场等等。
  关于未来,这段时间里周星也思考过很多次,最终从记忆里梳理了前世喜剧产业发展的几条方向。
  第一个就是像《今晚80后脱口秀》制作公司笑果文化一样,吸纳幕后写手和编剧,制作线上、线下的喜剧脱口秀。
  第二个就是像赵大叔、郭德纲、邓超、陈佩斯以及开心麻花一样,建立一支完整的演出团队,表演驻场喜剧,时机成熟后进军电影市场。
  而第三种,就是像欢乐传媒一样,通过《笑傲江湖》挖掘喜剧素人、通过《笑傲帮》将喜剧素人培养为喜剧达人、然后送到《欢乐喜剧人》完成从达人到明星的转化,此后再通过网剧、电影、电视剧兑现人气……
  不过,在曾经那个圈子里历练,周星或耳闻或亲眼见证,知道每条路都不好走。
  像喜剧演出这条路,陈佩斯花了30年,经过邓超《翠花上酸菜》的启发才找到方向,而笑果文化、开心麻花以及邓超背后的俞白眉团队,每家也有超过十年的发展历史。
  至于欢乐传媒,他们进入喜剧市场较晚,对于喜剧人才的培养体系虽然被外界看好,但也有一些问题。
  当然,欢乐传媒背后的嘉娱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可是有徐峥的欢喜传媒,以及贾玲联合参股,可以说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关系有关系,前景并不愁。
  而在这个世界,齐民的新派娱乐已经有点前世欢乐传媒的影子,但还是初步。
  也就是说,新派传媒现在还处于前世欢乐传媒出品《笑傲江湖》的阶段,没有后面的《笑傲帮》的沉淀,和《欢乐喜剧人》的升华。
  周星通过观察发现,新派娱乐也还没有意识到这一条产业链,反而拔苗助长的在《超级喜剧人》里面挖掘出选手后,立刻就投入到影视、广告和剧场捞金。
  这种缺少沉淀的方式,几乎就是压榨人力资源,这样对于公司当然有好处,可以快速积累和捞金,最后开始大电影制作。
  而对于演员来说,恐怕到头来依然不温不火,甚至他们的名气,以及没有经过历练、提升的演技,也会拖累大电影票房。
  正是看到这个世界喜剧产业的现状,通过对前世喜剧的思考,周星完全可以抢在新派娱乐之前,进行这种模式的运作。
  等到新派传媒回过神来,他旗下的艺人恐怕已经完成《笑傲帮》的积累,达到可以参加《欢乐喜剧人》这种档次节目的水准和名气,那个时候,就算新派娱乐再次杀来回马枪,也已经拍马不及了。
  所以,周星的方式就是参考第二、第三两种结合的方式,剧场和电视分步着手,分层布局,最后投资影视、大电影,打造大IP,组建自己的娱乐王国!


第184章 对周星的恶毒攻击!                                  
  回来后的这几天,每天上午周星都跟着郭超到处看场地,但都没有一个适合的,要么是场地不够大,要么是位置太偏僻,要么就是房子太老旧。
  对于分店,周星和郭超都一致认为应该打造一个精品店。
  就像做生意一样,同一个品牌的商品有便宜有贵,区别就在做工和包装上,通过丰富产品层次、架构,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商场和购物中心也是如此,同一家商场会在不同的位置开设不同消费层次的店面,比如平价百货、时尚百货、精品百货甚至高档百货等等,产品有分层,才会从各个档次填充消费层,最大化的占领市场。
  这就是行销学上的产品分层,落差拉开,才会有区别。
  笑声工厂是老店,已经无法大规模整改,虽然那里是梦开始的地方,但以后随着规模的扩大、名气的提高,时间的问题,两人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经常去那里。
  再一个那里属于老城,附近没有太多的停车场,对于现在的发展来说也是不利因素。
  而开设这个精品店的意义,就是通过分散客流,通过软硬环境和服务的提升来增加两人的价码。
  有时候,艺人虽然很风光,但在很多人眼里,其实也是一种商品,而身价、出场费就是互相之间对比的筹码,身在圈内,你想清高,想独树一帜,不可能,也只能遭到整个行业的唾弃。
  老店已经不可能提价太多了,而新店却给了两人发挥的空间。
  其实林贤堂的齐林社也有类似的方式,只不过他并不是通过店面来区别,而是票价——每当有林贤堂演出的时候,票价会飙升到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程度,而平时虽然也贵,但大部分人还是能购买得起。
  周星曾经跟郭超分析过其中的利弊,最终决定采用分层的方式。
  在未来,笑声工厂以周星创作的作品为蓝本,形成平价、中档、精品三个层次的店面,互通互补。
  这么做不仅仅可以分层开发和维护客户群体,还可以像前世欢乐传媒打造《笑傲江湖》、《笑傲帮》、《欢乐喜剧人》三种高度的平台一样,最开始进来的成员或者资质普通的演员在平价店表演,积累人气锻炼演技,等到有一定水准了再去中档店,甚至精品店。
  对于观众来说,这是三种不同层次的店面,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求,有对比,才能刺激消费。
  而对于演员来说,三个层次的店面薪资不同、提成比例不同,机会、待遇也不同,这种晋升机制才是保持演员向上活力的源泉。
  那个时候,平台给你搭建好了,每个人都有晋升的机会,就看你愿不愿意努力,肯不肯下功夫。
  甚至,在精品店之后,还会有更上一步的空间,那就是参加电视节目,积累更多人气,在明星评级榜上有名后,进而参演电视剧,甚至电影。
  当听到周星这一番论述的时候,郭超直接听傻了,简直叹为观止!
  他没想到周星竟然考虑的这么深,想的这么远,而且搭起这么大一个架构,只要有一个好苗子,给予时间和培养,在笑声工厂就可以完成从入行到大明星的产业化之路!
  这种想法太过异想天开,但仔细想来,又有极大的操作可能。
  优胜劣汰下,哪怕最终能培养出一个、两个能够参演大电影的明星,那也是不得了的事情。
  而且剧场演员比经纪公司、影视公司演员最大的优势就是每天都要演出,每一次都要面对无数观众,不容你敷衍,不容你懈怠,观众的反响就是你能否往上一步的基石。
  这种方式,也就杜绝了内部的排挤和靠关系上位。你让观众满意,我让你满意,否则哪怕你再有关系,也只能在平价店里给我待着!
  优胜劣汰之下,影视公司演员和笑声工厂演员的演技和能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相应的,这种方式,也给所有有能力的演员一条可以看得见的梦想大道,有梦想,才有期望!
  郭超当时对周星笑言:“如果真按这么来的话,恐怕齐林社的演员都想往咱们这边跳槽了。”
  周星点头道:“这是肯定的,他们那边就是演出队巡回演出的模式,对那些有能力的演员来说,如果来的晚,只能论资排辈在后面待着,他们上面有资深弟子,资深弟子上面有每个演出队的队长,而队长上面还有林贤堂的得意弟子,林贤堂他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就算是那些得意弟子靠他一个个往外带、往外推,也需要时间,什么时候才能轮到下面的队长,还有资深弟子?”
  郭超叹道:“是啊,除非开新店,人手不够了,成立新的演出队,资深弟子才能上位成为队长,然后继续熬,等待有一天被师父看中带出去。”
  周星笑道:“他们那种师父和学徒的方式有利有弊,但可以想象,这种员工和学徒的结合体,薪资和抽成也不可能太高,而且没有咱们这种透明的晋升机制,有一种望不到头的迷茫,除非对自己特别有信心那种,否则靠威慑去管理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郭超欣慰的看着周星:“幸亏是遇到了你这种人才,否则笑声工厂就算再弄几年,跟现在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甚至可能在当初被林贤堂釜底抽薪那次,演不出话剧,观众再被那几个人挑唆着给砸了,人气一泻千里直接倒闭。”
  周星笑道:“哈哈,话可不能这么说,如果没有你当初的收留,我也不会在这儿,说不定早就被债务和压力给弄崩溃了。”
  郭超点头感叹起来:“只能说一饮一啄自有天定吧,缘分,缘分啊!”
  新店的选址必须得慎重,所以两人也没有着急,依然每天上午找店,下午和晚上或者演出,或者排练。
  周星现在作为老板,自然不可能只做自己的节目,剧场的作品也不可能一直不更新换代,而他捣鼓出来的作品,也只有他最熟悉,当然需要他当导演去指导排练。
  随后几天,张扬、刘伟、王笑和陈勇都正式签约笑声工厂,虽然刘伟是富二代,但他对于到别人旗下打工并没有任何别扭,反而非常兴奋。
  因为签约后的几天,周星就给了他三个相声本子,看完后顿时把他乐得找不到北了。
  张扬和陈勇是作为话剧和小品的演员,而刘伟和王笑是相声演员,四人都是京城大学的高材生,开始周星还觉得有些浪费资源,也询问过他们多次,甚至让他们征询家里意见。
  但他们却说自己学的并不是那种高精尖技术的专业,无非就是计算机应用、工商管理这种现在就算去市面上找工作也不比普通本科生高出太多的专业,来这里才算是物尽其用。
  除了刘伟没敢问他老子外,张扬三人家里也都没有问题,周星这才最终跟他们签下合约。
  虽然关系好,但周星一开始并没有把他们的待遇提到一个很高的地步,而是采取之前跟郭超商量的方式,依然按照晋升机制来施行。
  张扬这四个人,可以说是新制度的实验者,也是周星和郭超宏伟蓝图迈出的第一步。
  就在这样的忙碌中,周星迎来了朱建辉的上门拜访。
  当然,不是去周星家,而是来的笑声工厂。
  朱建辉是和齐民一起来的,两人的来意很明显,就是想让周星继续参加决赛。
  现在已经快到11月底,《超级喜剧人》的复赛,从11月15号播放周星的第一期,11月22号播放的第二期,也过去了十天的时间。
  虽然还有三期复赛没有播出,但事实上已经全部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