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穿越之最强武松 >

第48章

穿越之最强武松-第48章

小说: 穿越之最强武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姓买肉,也是东西南北走一周,比较价钱,倒不如让他们都集中在一起,价格大家商量好,自然整个阳谷县的百姓都来一个地方买猪肉,大家的生意都会更加好,时间久了,百姓自然会有一个习惯,买猪肉便到阳谷大街,其实还可以把卖鱼的,卖鸡的,甚至是。。。。。。。”

“好了!”武大郎摇着头说道:“我出去看看能不能劝导,什么鱼啊,鸡啊,这些听起来都烦心。”

武大郎鼓起勇气,走到外面,用尽全力,大吼一声:“二位,请听我一言!”

他吼完之后,自己的一颗心如同战鼓雷鸣,双脚直发软,奇怪的是,他一开口,那争吵的两人都停下来了,一起说道:“都听大郎的!”

武大郎听了,立刻自信非常,说道:“把四条街四档卖猪肉的,都集中在阳谷大街,百姓买猪肉都得来这里,你们几个把价钱定好,不就完了吗?”

蒋干和周度一听,心中都奇怪:“这听起来有点道理,武大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精明了,我们不过是奉命行事,哎,这下倒是真要听听他有什么好计谋。”

“请大郎说下去!”

武大郎听了,更加的自信,直接把潘金莲的一套说出来:“不单止四档卖猪肉的都集中在一起,把卖鱼的,卖鸡的,甚至,甚至。。。。”

潘金莲这一下倒是没有说了,武大郎说不下去,正支支吾吾,十分尴尬之间,蒋干和周度却没有再理会他,两人坐到了一起在仔细的商量,武大郎傻了眼,不过倒是十分高兴。

“大哥,今日真是热闹,给我一份炸鸡,一份冰镇酸梅汤!”武松大步走了进来,武大郎立刻拉着他的手,神秘兮兮的走进厨房,把方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武松笑道:“大哥说的就是超级市场了,其实你还可以。。。。。。”

“超级市场!”武大郎和潘金莲同时奇道。

“就是说你进去了,基本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到,有时候明明没想过要买的,看到如此琳琅满目,心中一高兴,也买了,大概是这个意思,就是很厉害的集市!”武松胡乱的解释着。

“大嫂,你最明白二哥的心思,你倒是跟我说说。”武大郎仍旧是不明所以。

潘金莲一听,心中十分温馨,她低着头说道:“我也不懂叔叔说的超级市场,我猜是那样,把所有商贩都集中了,同类的都在一处,价格统一,不单只有卖猪肉,卖鱼,甚至,卖蔬果,卖甘蔗,卖草药都在同一个集市,只要人进来了,柴米油盐酱醋茶,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买到,不需要走几个地方,大家觉得方便,自然来的人就多,人多了,他们生意好了,便可以把价钱降低,那样大家都好,互惠互利。。。。。。。”

武大郎还没听完,一溜烟的跑了出去,坐在蒋干和周度之间,得意道:“我给你们出一个主意,保证你们财源滚滚,这主意有个名堂,叫超级市场。。。。。。。”

武大郎说得口沫横飞,武松和潘金莲在厨房看了,也十分替他高兴,武松突然看到一位客人,正笑眯眯的听着武大郎在说话,十分的眼熟,他认得此人就是知县的管家赵安。

“各位,请听我一言!”赵安站了起来,蒋干和周度来这里就是受了他所托,自然心领神会,也站起来,故作惊奇道:“你老不是知县相公府中的管家么,有什么赐教?”

“所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相公不单只心系豹头山盗贼的事情,对于集市这些民生事情,也是放在心上,他上次才说,现在集市比较混乱,商贩们谋生不容易,须得集中管理,却苦于没有人才。”

“方才听了大郎的一席话,老夫佩服得五体投地,当下便要回去禀告相公,推举大郎做阳谷大街里正,管理所有阳谷大街的商贩,以后但凡有什么争端都来找大郎,不能解决的才到县衙,这样相公也免了不少麻烦,大家认为如何?”

第八十八章王婆二度说风情

“什么里正里歪的,老子不懂!”蒋干嚷嚷道:“不过赵管家是贵人家的心腹,说的话定然是对的!”

“大郎为人端正,又懂得什么超级市场,由他来做阳谷大街的管理官员,也是深得民心,我这便去跟其他商贩说一声!”周度为人急躁,立刻站起来往门外走去。

蒋干讽刺道:“你那么心急干嘛,现在赵管家有说立刻成事吗,万一你去跟大伙说了,相公却不同意,岂不是竹篮打水,空欢喜一场!”

听了蒋干的话,周度停住了脚步,赵安微微一笑道:“老夫没什么本领,不过在相公面前还是能说上话,这事是成了,大伙就等着傍晚出公告吧!”

“那恭喜大郎了!”

“什么大郎,大郎能是你叫的吗,改叫武里正了!”

蒋干和周度你一言我一语的捧着武大郎,珲哥也来掺和道:“大郎家中是三喜临门,二哥打下豹头山,大郎店铺开张大吉,今日又荣升里正,估计迟点是要当保正了!”

武大郎站在那里,被众人的言语包围着,只能“呵呵,呵呵!”的傻笑着,心中却是一脸茫然:“什么里正?我能做吗?我连自己的事情都管不了,怎么去管人家的,方才的主意还是大嫂和二哥想出来的,我只是像鹦鹉一般复述而已!”

也不知道何时,大家散去了,剩下武大郎呆呆的走进厨房,对着武松和潘金莲苦笑道:“我能做里正么?”

“大哥,你就不要去做了,你为人谦和,不是决策之人!”潘金莲劝道。

“我怎么就不是决策之人!”武大郎有点不高兴:“请说书先生不是我决策的吗?二哥,你一定不会如妇人见识,你是认为我该做这个里正的,对吗?”

“大哥,你不适合做!”武松十分坦然:“你性格优柔寡断,且怕事安分,不是去招惹是非的人,市集人多混乱,口舌自然多!”

“二哥说的话从来不会错的,我不当里正了!”武大郎对武松是言听计从,反倒是潘金莲说得婉转,却是听不进去,潘金莲知道他性格如此,也只能轻叹,武大郎又说道:“二哥,估计赵管家已经跟知县相公说了,你替我去推搪吧,我是见不得官的,会脚上发软,口干头晕,堪比大病一场!”

武松自然知道武大郎的懦弱,只是微微一笑,道一声:“大哥,此时宜急不宜缓,出了公告就难以收拾,我这便去县衙。”

武松令下人通报了,便进入内堂,管家赵安手里拿着一张公文,正走出来,看到武松,立刻笑道:“恭喜都头了!相公刚出了公告,任命大郎为阳谷大街里正,武家一门双杰,龙兄虎弟,可谓阳谷双壁!”

“赵管家,你便不忙去张贴公告,武松替你省力,稍事片刻!”

武松一手拉着赵安,径直走入内堂,看到知县,立刻行礼道:“武松拜见恩相!”

“都头一定是听说令兄当了里正,便来谢礼,哈哈,你我之间何须客气呢!”

“恩相,小人的确是为此事而来,感谢恩相对我兄弟二人青睐有加。”武松再次行礼,知县满意的点头,他继续说道:“虽说内举不避亲,可家兄为人懦弱怕事,只懂安分度日,方才听了赵管家说推荐他当里正,吓得汗不敢出,躲在厨房瑟瑟发抖,看样子必将大病一场,看得兄长如此受罪,我便立刻赶来,请恩相收回成命!”

知县听了,心中纳闷:“我特意派赵安找了市集的两人来做这场双簧戏,就是要让武大郎死死的留在阳谷县,他不走,你也不会走,哎,现在你却来请辞,说什么武大郎吓得大病,你说到如此,我能如何!”

“既然大郎身体羸弱,不适合担当重任,就不勉强了!”知县感到索然无味,不过也好人做到底,说道:“赵安,你去集市交代一声,要体面点,免得大郎日后脸上不好过。”

看着赵安和武松离去,知县摇着头,回到房间,夫人连忙迎上去,她这两天尽然得到百般宠爱,自然是春风得意,十分滋润,心中那久违的情怀妩媚的施展。

她扶知县坐下,自己却坐在地上,搂着他的大腿,一张俏脸在上面轻轻磨蹭,口中轻吟浅唱,时而轻咬,时而吐气,弄得知县心痒难当,却是压抑满怀,不禁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夫人搂着知县的双腿,贴在胸前,慢慢磨蹭着向上游动,最后坐在知县腿上,在他耳边轻声道:“相公,何事压抑,奴家为你一展愁怀!”

“夫人,你的第二宝又落空了!”

“我道是何事令我的郎君如此忐忑,你忘记了我有三宝么?”

“夫人,这第三宝可不能再次落空了,我闻得清河县杨文彪令人修葺了武松父母的坟墓,其心叵测啊!”

“哎,你们男人呐,满口都是仁义,其实最终还不是要道一句‘英雄难过美人关’,这第三宝便是从美人方面想了。”

“美人?”知县有点踌躇:“我听闻武松在外面养了一个张惜惜,可是从来没有去那过夜,他对美人未必懂得温柔。”

“楚霸王项羽,何等英雄,最后还不是不听亚父范增劝告,要了命犯孤煞的虞姬,关羽对嫂子礼敬有加,月下还不是私会那貂蝉。”夫人在知县耳垂轻轻一咬,娇笑道:“并非武松不爱美人,而是未能称心如意。”

“夫人所言甚是,为夫却非不懂温柔之辈,当下便令夫人称心如意。”

夫人一声娇笑扑倒在知县怀里,知县使尽手段,果真令她称心如意,久久回味。

第二日,退堂后,知县换了便服,端坐在狮子楼包厢内,看着窗外融融春意,想到一向端庄的夫人,在自己调教下,竟然懂得了玉玲珑的手段,不禁喜上眉梢。

“老妇拜见相公!”

正春风得意间,王婆到了,她作了个福,立刻笑道:“恭喜相公!”

“哦?”知县微微点头:“喜从何来?”

“从红浪处来!”

“红浪是何典故?”知县饱读诗书,竟然没有反应过来。

“老妇虽读书少,却偏偏爱风流人物的诗词,曾听过柳七郎的诗句‘酒意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柳七郎是凤栖梧,相公想来也是想凤栖。。。。。。呵呵。。。。”王婆已经介绍过几个外宅给知县,以为知县这次来又是想寻找百般娇媚的女人了,于是便道:“在清河县,有一王家,跟老妇是本家,长有一女,年方十四,却落落大方,常言最爱风流男子,想来跟相公最是相称。”

“亚圣有云,知好色而慕少艾,你甚是了解本官的心,那王家姑娘,你便给我说去。”知县十分相信王婆的眼光,已经心痒难止,他极力抑制,笑道:“今日找你,却是为了另一人的事而来。”

“这世上还有能劳烦相公的人?”王婆是半带吹捧半带惊讶。

“就是都头武松,他为人端正,处事勤快,本官想抬举他,让他留在阳谷县。”

王婆是人精,听话只需要听一半就够了,立刻为知县斟了一杯酒,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恩相待人真是用心,不过也要有武都头那样的人才才行,想到我那不长进的儿子,却是在东京厮混,也不知能否得到温饱。”

知县心领神会,微微一笑道:“我听说高员外正在寻一心腹,须得为人精细,他自己难以觅得心头好,便让本官推举,不知令郎可是精明的人!”

“相公,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了会打洞,你瞧瞧老妇为人,便知犬儿能耐。”王婆自己喝了一杯酒,低声笑道:“不瞒相公,武都头此人对女色视如草芥,唯独有一人可以令他神魂颠倒,恰恰这人也只有老妇一人能去说。”

知县听了心中高兴,他知道王婆在这方面的能耐,也知道她的为人,自己为她儿子安排优差,她自然是倍加用心,这事基本成了。

王婆喝着美酒,心中暗笑:“老娘便要寻得机会,找你潘金莲,二度说风情。”

第八十九章潘金莲的叉竿终于打了西门庆的头

紫石街,武大郎房间,潘金莲寅时点灯,她要为武大郎和武松做早点。

看着在地上打了铺盖武大郎,不禁心中一阵难过,未免自伤自怜,这种情景已经有两年之久。

“哎!”武大郎轻轻申吟一声,微微张开眼睛,用略带嘶哑的声音说道:“大嫂,估计昨夜着凉,感染风寒,你为我煮一碗姜茶吧。”

“初春乍暖还寒,你硬要睡地板上,自然易得风寒。”潘金莲埋怨了一句,又心中不忍,柔声道:“我做的姜茶如何能与王干娘的相比,大哥还是安心等候她开门,进去喝上一碗,你抱恙去店铺也是不好。”

“大嫂说得对,只怕你一人辛苦了,珲哥那小子甚是滑头,我不在,定然偷懒。”

“辛苦一点,又有什么值得埋怨呢,自食其力,总是好的。”

“此刻只担心我这风寒要耽搁几天,妨碍了买卖,这该如何是好。。。。。”武大郎开始念叨了。

潘金莲听着烦厌,满腔的嗔怨禁不住便发作了:“大哥,这都是你自作自受,当日我受大户欺侮,送予你作妻房,不禁悲从中来,洞房之日,你却是好言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