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穿越之最强武松 >

第138章

穿越之最强武松-第138章

小说: 穿越之最强武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跟它说说,答应不答应可不敢保证,你知道它的性子比人还犟!”

武松笑着抚摸着透骨龙的鬃毛,在它耳边说道:“马儿,你愿意给我姐姐骑么?”

透骨龙好像通晓人性一般,长嘶一声,低着头,一副“请君上马”的姿态,孙二娘十分高兴,快步上前,按着马背一跃而上,武松担心马儿顽劣,紧紧的抓着马鬃毛。

看它并不抗拒,才松开了手,孙二娘在马肚上轻轻一夹,透骨龙如同离弦之箭,飞似的奔跑,两旁的景色不断后移,虽然跑得快,坐在上面却是安稳得如同坐在椅子上一般。

孙二娘十分高兴,她一连跑了二十余里,拍拍马头,马儿立即停下,十分稳当,她身体没有一点的晃动,孙二娘心中一动,在河边摘了一朵莲花,才驱马回去。

很快便回到酒馆,她将莲花递给潘金莲:“金莲,送一朵莲花给你。”

潘金莲笑道:“谢谢了!”

众人都十分平静,只有张青惊讶道:“这小河只有二十余里外才有莲花,这丁点的功夫竟然来回跑了五十里路,看来日行千里的马是有的,并非传说!”

众人听了,方知道孙二娘摘莲花回来的意思,都十分惊叹,孙二娘更是喜欢,拉着马儿到了河边,拿了木炭,刷子,给马儿洗刷。

经过她一番洗刷,透骨龙在阳光下金光闪闪,十分威武,武松笑道:“姐姐,你跟透骨龙投缘,便送你了!”

孙二娘是豪爽的人,对这马十分喜爱,也不客气,道一声:“谢谢了!”

曹正看了,心中佩服:“武松果然名不虚传,把如此良驹送人,只是随口一声便可。”

“都头,小人这边护送李老伯和李姑娘到建康府,山高水长,他日江湖再见。”

李老汉拉着女儿的手,跪下磕头道:“老汉父女谢过都头高义,这便告辞,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宣扬都头的威名。”

送走了李氏父女,武松把要投靠晁盖的事情说了,张青道:“兄弟,我夫妇二人也想建立一番事业,只是如你所说,不知道晁盖是否如江湖传言般仗义,你跟弟妇先前往,若然那人果真是天下豪杰,要起事的时候,你一声号令,我夫妇便在豹头山响应。”

武松听了十分高兴,他跟潘金莲在酒馆住了三天,手上的烫伤也好了,便告辞,张青夫妇也没有挽留,孙二娘照常送了一对八搭麻鞋两只熟鹅,还有一些肉干馒头给他们。

“金莲,待到了安稳处,我们就成亲。”武松轻轻的拉着潘金莲的小手。

潘金莲听了,满心欢喜,低着头红着脸道:“都听你的。”

武松并不熟悉到郓城县的路,连续三天都错过了客栈,都是在树林里,乱石中过夜的,他身体强壮,倒是无所谓,可怜了潘金莲,常言道:“未吃端午粽,棉袄不入笼”,天气乍暖还寒,潘金莲受了风寒,精神萎靡。

这日,到了接近孟州道的一处地方,景色十分奇特,四面环山,特别是眼前一条山岭,蜿蜒向上,十分雄伟。

潘金莲拖着疲倦的声音道:“二郎,你看那山岭像不像一条龙。”

武松担心潘金莲的病,只想找个客栈,或者找处村庄投宿,他胡乱的看了看那山岭,笑道:“我看它倒像一条蚯蚓,不像龙,龙有犄角,它没有。”

“噗!你呀。。。。”

他们走了几里路,看得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河上帆影点点,都是船,船上摆放着一块块的石头,石头形状都是十分奇异的。

“二郎,他们要把石头运到哪里?有什么作用?”

武松摇摇头:“大概是石头里面藏有金子或者宝石吧,不然一块烂石头有什么稀奇,需要惊动那么多的船只。”

“要是里面有金子,为什么不开采了,才运回去,不是更简单么?”

“他们没你那么聪明。”

武松看到这里有人工运河,有船只,寻思着一定有人家,心中也放宽了。

果然,走了二三里路,拐过一个石山,便看到一条个村庄,武松喜道:“金莲,我们便到那找户人家借宿,等你病好了再起程,反正也不急着赶路。”

“嗯,就是怕耽误了。。。。。”潘金莲脸上一红,没有说话。

武松哈哈大笑:“你是怕耽误了你我的好日子对吧?那倒无所谓,等你病好了,我们要洞房,随时随地都可以。”

“噗!你。。。。”潘金莲听得娇涩无限,满心欢喜。

武松来到一户人家处,轻轻的敲了门,吱咦,门打开了,是一名二十来岁的少妇,她看了门口站了一位神威凛凛的汉子,吓得倒退一步,立即把门关了。

“二郎,她家里定然是没有男丁。”

武松点点头,古代妇女必须收住贞洁,家中没男人,是不会招待男人的,又敲开第二户人家,开门的也是一名少妇,她看了武松,也是脸上惊讶,随即要关门,武松大手一张,推着门,问道:“娘子。。。。。”

那夫人惊叫一声,逃进屋子里,武松无奈的摇摇头,潘金莲笑道:“她家也是没有男丁,你长得高大,把我遮挡了,她以为只有你一个男人,自然是害怕了。”

武松以为然,敲开第三户人家时,潘金莲站在他身旁,开门的是一名老妇,她看到武松,吓得几乎跌倒,待看到潘金莲,才缓和了脸色,问道:“你们来做什么?”

武松行礼道:“我们是过路人,我娘子路上感染风寒,想在老人家处住三两天,让娘子养病,伙食银子自当奉上。”

潘金莲听得武松说她是他娘子,脸上一红,随即十分的骄傲,老妇看了潘金莲一眼,看出她是有病在身,叹了口气:“老身家中只有女眷,要是收留娘子一人是可以的,可你是个男子,不方便。”

既然那样说了,武松也不能勉强,只好去敲第四户人家,这次轮到潘金莲敲门,给出的答案还是一样,家里没有男丁,收留武松不方便。

一连敲了十几户,都是如此说来,武松无奈的笑道:“莫非我们进了女儿国!”

“什么女儿国?”

“相传在西方有个国家,全部是女人,没有男人的,他们要生育,也不靠男人,只要喝一条子母河的河水,喝完后,在河水一照,若然看到两个人影,便是怀孕了。”

“哪会有这种地方。”潘金莲认为武松开玩笑。

再敲开一户人家,开门的老妇也是如此说来,武松忍不住问道:“老人家,请问这村子哪一户人家是有男丁的,可以让我夫妻二人投宿。”

“没有。”老妇摇摇头:“我们这村子只有女人,还有孩子,没有十六岁以上的男人。”

潘金莲看了武松一眼,心中苦笑道:“我们还真的到了女儿国。”

老妇看着潘金莲一脸病容,起了同情心,说道:“这里一路到孟州道,都是没有人家的,这样吧,我送些米给你们,你们到前面小河自己煮来吃吧。”

武松掏出三两银子,双手奉上:“老人家,有米没有锅子也是徒劳,请你卖一口锅子给我们,要是有酒肉的,也卖些给我们吧。”

“我家有一口烂锅,尚能做饭,送给你们吧,酒就没有了,鱼干腊肉倒是有一些,哎,没有人背了房子出门,只是这村子不方便收留你们,我也不收你们银子。”

武松点点头,也不勉强,老妇拿了一口铁锅给武松,上面已经长满了锈迹,少了一个锅耳,用来煮食还是可以的,另外还有一块腊肉,三块鱼干,武松道谢了,跟潘金莲来到绕着村子的小河边。

河水十分清澈,潘金莲俯下身子,用手舀了便要喝,武松心念一动:“金莲,不要喝,若然这真是女儿国,这河是子母河怎么办?”

潘金莲听了,也是一惊,将河水泼了,将信将疑的看着武松。

“哈哈哈,你这汉子,一派胡言!”在小河的上游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我在这村子长大,何时变成女儿国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奇怪的天神村

武松看到上游走来一男子,约莫二十岁上下,长得清秀,听他说自己是这村子的人,十分高兴。

“这位大哥有礼了。”武松行礼道:“小人跟娘子路经此地,娘子感染风寒,想到贵村投宿,奈何村里的人都说村子没有男丁,不方便留宿,才胡乱猜想,以为到了女儿国。”

男子哈哈大笑道:“我便是天神村的人,你看我是男子还是女子?”

“大哥见笑了,你自然是男子!不知大哥的家里可否收留我夫妇二人住几天,待娘子病好了,就离开,到时奉上银子当做伙食。”

“银子倒是无所谓,村里的人说没有男丁,不收留你们,定然是觉得你们有不妥。”男子仔细的端详着武松:“汉子,你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

武松听他说得无礼,可转念一想:“他说得也是有道理,如今天下不平,盗贼横流,估计也是这个原因了。”

“小人是清河县人氏,叫武二。”

“你是清河县人氏,也姓武,可认识武松?”

武松不知道眼前的人是好是歹,可他毫不在意,朗声道:“我便是武松。”

“你是武松?”男子又仔细端详着武松:“你就是景阳冈上打虎,豹头山上歼贼的武松?”

“我就是阳谷县都头武松!”

“哎呀,原来是武都头,请受唐牛一拜!”男子跪下磕头。

武松扶起他:“唐兄弟,你认识我?”

“小人在孟州替主人打理酒馆,来往客官都称道阳谷县都头武松的威名,小人的主人十分仰慕,恨不能相见,小人自然也是久仰了。”

“唐兄弟,武松在东京犯了事,受到高俅的追捕,不知道是否贵村也收到消息,所以不敢收留,若是如此,我也不敢叨扰你。”

“都头说的什么话,小人若是不收留都头,岂不让天下人耻笑,都头大可放心,此处十分偏远,不要说东京的消息不能传到这里,就算是最近的村子也离开这里一百里,哪有什么消息。”

武松听了,十分高兴,便道:“那请唐兄弟带路,我妻子身体抱恙,必须要休息一下,在河边吹风,也是不好。”

“都头,小人方才从孟州回来,带了些行礼,由两名伙计挑着,因为渡河的船小,只能分批过来,小人要等他们,都头尽管到村子,有两个枣树的,便是小人的家,家中有父母和一个妹妹,你到了,说六儿从孟州回来了,待会就到,你说你是六儿的恩人,他们定会热情款待。”

武松听了十分高兴,提了老妇送的东西,又回到村子,他看到潘金莲脸色越来越差,想安顿好了,再去归还那些事物给老妇。

果然,在村子里有一间屋子,外面用木头围了一个院子,院子里长了两棵高大的枣树。

武松推开院子的围栏,进去敲门,出来一位老妇,他看了武松,脸色大变,颤声道:“官人,来老妇家有何事?”

“老人家不必惊慌,我们夫妻二人是过路的,要来投宿,是一位叫。。。。。”

“我们这里不收留投宿的野汉!”老妇没了惊恐转而变成忿怒。

武松十分惊奇:“老人家,是你儿子让我们来的。。。。。”

“我没有儿子,你这野汉再不走,我可要打人了!”老妇抡起满是鸡粪的扫帚,便要向武松打来。

“娘亲,不要打,他是六儿的恩人!”

唐牛飞快的跑进来,原来他看着武松夫妇独自进村,想着自己那样做不是待客之道,让江湖上好汉知道了,定然取笑,立刻飞奔回来,却看到老母亲举着扫帚要打武松,慌忙拦阻。

老妇看到了唐牛,脸上一阵激动,满眼都是母亲痛爱儿子的深情,武松舒了一口气,跟潘金莲对了一眼:“终于可以安稳了。”

谁知道老妇突然脸色一沉,举起扫帚,直接拍到唐牛的脸上,扫帚是用稻草做成,打在脸上也不痛,只是沾了满脸的鸡粪,十分难受。

唐牛呆了,跪下来哭道:“娘亲,我是六儿,你不认得儿子了么?”

“你赶紧走,我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再不走便用屎尿淋你了!”说罢走进屋子,嘭,大门紧闭。

唐牛擦干眼泪,抱歉道:“都头,定然是小人出去做事,三年未回家,母亲大人心中有怨恨,我带你到姑妈家住吧,我再回来给她老人家磕几个头,最多跪在门口,跪到她原谅为止。”

“也只能如此了!”武松对这突然的变化十分惊讶,方才明明看得老妇是认得唐牛的,一瞬间就翻脸了。

唐牛把武松带到方才送米和锅子给他们的那家人处,敲开了门,老妇看得唐牛,喜得一手抓着他手臂,一手抚摸着他的脸:“六儿,你终于回来了,想死姑妈了,你娘亲看到你,定然高兴死了,你离家后,她天天叨念着你的名字。”

“姑妈,不要说了,方才才给娘亲打了一顿,你看我脸上的鸡粪就是用扫帚打的,估计她老人家怨恨我常年不在家了,对了,表哥呢?”

老妇听了,神色十分黯然:“哪有做娘亲的会怨恨儿子的,你不明白她的心,对了,六儿,你是走哪一条路回来的?路上没遇到奇怪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