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穿越之最强武松 >

第130章

穿越之最强武松-第130章

小说: 穿越之最强武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道全?是否做大夫的?”

“他的父亲是御医,他自己是不是大夫,李老伯也不清楚,你认得他?”

“这就对了,小人的母亲曾经患有背疾,四处求治都不行,后经一兄弟,名叫‘浪里白条’张顺,介绍找他帮忙,一剂药便好了,在当地有‘神医’的称号。”

武松听了十分高兴,既然安道全在当地有名,曹正又认得他,李氏父女应当无忧了。

“金莲,你去拿一百两银子给李老伯。”

潘金莲应声起来,孙二娘一把拉着她笑道:“弟媳,在姐姐家怎能让你破费。”

潘金莲脸上一红,坐下来了,“都头,她是你妻子?”,一把娇柔的声音响起,是李巧奴。

武松笑道:“不错,是我未过门的妻子。”

“嗯。”李巧奴点点头没有再说话,李老汉接过孙二娘的一百两银子,自然是千恩万谢,这一顿酒喝得十分开心,一直到亥时才结束,只是李巧奴一直没有说话,也没有吃东西,大伙都是爽快的人,也没有理会,酒宴结束后,武松特意吩咐孙二娘端了一碗肥鸡进李巧奴房间。

武松回到房间,思前想后,不能成眠,想着待武大郎病好后,便要跟潘金莲成亲,有些事情还是及早的交代好。

他走到潘金莲的房门,轻轻的敲着,这一夜潘金莲也是思潮起伏,本来可以跟武松成亲的,偏偏好事多磨,心中未免有点落差,在房间想着武松,想着临走前他替自己束胸时候的那片刻温存,不禁脸红心跳,娇涩不已。

待听得敲门声,一颗心几乎要跳出喉咙:“是二郎,那么晚了他来干嘛,莫非方才在大哥房间,说急着洞房是真的,我该怎么办?”

心中矛盾,可一双脚却是不自觉的走到门前,打开了,她看得武松,哪里还有什么矛盾,一下子扑入他的怀里。

武松可以感受到她的情动,紧紧抱着她,突然福至心灵,学那江南才子的风流,低声道:“金莲,可否赏二郎一个吻?”

潘金莲听了全身为之一颤,情难自已,半点朱唇贴像武松的嘴唇,二人深深长吻,久久才能平复。

潘金莲已经动情了,她用自己也听不到声音,在武松耳边羞涩道:“二郎,今晚是否在这安歇,由奴家伺候?”

第二百四十六章回光返照

武松听了,心中为之一荡,柔情万丈,知道此刻更加要把事情说了,方对得起潘金莲。

“金莲,你说的事情,是二郎梦寐以求的,在这之前,有一话要说,你随我到屋外。”

潘金莲说完那话之后,心中既是甜蜜又是后悔:“我如何那么大胆,说了这话,是否会令二郎小窥了,以为我是随便之人。”

听武松坦诚相告,心中安稳了不少,可仍旧十分娇涩,脸上麻麻的,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的,便到了屋外。

武松扶着她在大树下坐了,潘金莲依靠着他肩膀,武松心中一动,索性将她抱在怀里,在她脸上轻轻一吻。

“二郎,此刻是真的么?我如何感到自己在梦里。”

“自然是真的,可跟你一起,我便觉得在仙境一样,也是觉得飘飘荡荡的。”

“傻瓜,你有什么话儿要对我说。”

“嗯。”武松点点头,也不隐瞒,便将以前在柴进家如何认识柴婉霏,在鸳鸯湖边如何的看了帐幕后她冰清玉洁的身体,又如何在李师师处相遇,甚至连李师师的事情也和盘托出。

潘金莲听了,没有嗔怒,反倒搂得武松更紧了,良久才悠悠说道:“二郎,你是天下英雄,能有人与我照顾你,自然是最好的,你今日跟我说这话,是担心我难过,你有此心我便足够。”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金莲能遇到你,是毕生福气,相比在大户家的时候,根本不敢想象,只要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便足够,其他事情,我不在乎。”

武松听了,十分感动,古代男儿娶几个老婆,几个妾氏,是十分平常的事情,可这是女人的无奈,有哪个女人愿意自己的男人与人分享,潘金莲如此说来,是在替自己着想,或者说,在她心中,武松比她自己重要得多。

武松不在乎什么俗世的框条,任着性子做事,便是最好的,未成亲,先洞房,对武松来说不算什么,何况他是现代人穿越的,这事情更加寻常。

可今晚他不愿意跟潘金莲回房,武大郎病情未明朗,生死未卜,自己却行风流之事,若然上天见怪,夺了武大郎的性命,岂不是罪过,他向来不信鬼神,此刻是宁可信其有。

“金莲,我小时候家穷,经常挨饿,有时候饿得慌了,便要自己想法子填饱肚子,你道是如何?”

潘金莲听武松说到童年往事,不禁来了兴趣笑道:“你如此野蛮,定是直接到了酒家,拿了熟肉便走。”

武松哈哈大笑道:“我那时才几岁,没有多大气力,不能如此,若然是现在,当然是那样做了。”

潘金莲也笑道:“那你是怎么医治肚子咕咕叫的毛病?”,潘金莲顽皮的摸着武松的肚子,武松感到一阵的温润。

“这样,我教你。”

武松跳起来,折断一根竹子,扯下大树垂下来的细丝,在路旁的荆棘处折下一根倒刺,绑在细丝上,用竹子在泥土里胡乱的挖了几下,抓了一条蚯蚓,挂在倒刺上。

“我知道了,你是要钓鱼。”潘金莲拍手笑道。

“不错!”武松拖着潘金莲的小手,绕到大树的另一旁,将鱼钩放进水里,潘金莲仍旧依靠在他怀里。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竟然给他们钓了三尾鲶鱼上来,武松兴之所至,想到童年乐趣,干脆就生了一堆火,将鱼儿洗剥干净,用三根树枝叉着,放到火堆旁。

滋滋

鱼油落在火里,阵阵的香气扑来,武松拿了一尾鱼,用手轻轻撕开,把鱼肉塞到潘金莲嘴里,潘金莲觉得满嘴香甜,十分美味。

潘金莲吃着吃着,竟然在武松怀里睡着了,武松在她脸上轻轻一吻,将之紧紧搂着,自己依靠着大树也睡着了。

清晨的鸟儿鸣叫,武松醒来,潘金莲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进去看看大哥。”

屋里均是豪爽之人,武松也不介意大伙问他何故和潘金莲晚上在外一宿,拉着潘金莲的手往酒馆走去。

咯哒咯哒

道上传来一阵急速的马蹄声,带马匹跑近,马上跳下一人,看到武松便拜:“都头,你果然在这里。”

武松一看,那人是张龙,十分高兴,问道:“张兄弟,你是来寻我的么?”

“我是到东京送信给赵太尉,顺道来看看都头。”

“是把刘文正那厮的罪证送去东京么?”

“不错!”

武松听了更加高兴,拉着张龙的手,进了酒馆,张青跟孙二娘是见过张龙的,大伙把话一说开,张龙才知道当日自己几乎就做了人肉陷,不禁骂道:“西门庆那厮真是害人,要是为此竟然丧命,真是冤枉!”

“好人自有好报。”潘金莲笑道。

张龙听得好人有好报,自然想到北宋第一好人武大郎了,问道:“大郎呢?”

“张捕头,小人在这。”武大郎不用人搀扶,竟然自行走出房间,大伙看了,惊喜万分,只见他神采飞扬,只是那神采似乎有一些异样,可就是说不出来到底有什么奇怪。

张龙看到武大郎,十分高兴,寒暄了几句,孙二娘已经摆好了酒席,李氏夫妇也收拾好行装出来。

孙二娘道:“这一顿酒席算是迎接张捕头,也是为李老伯妇女送行。”

李巧奴看着武松,嘴角一掀,又咬咬牙,没有说话,武松笑道:“李姑娘,你有话跟我说么?”

李巧奴脸上一红,低着头,良久才道:“珍重!”,说完竟然泪眼盈盈,除了张龙和武大郎,大伙昨晚都见识过这位娇羞的姑娘,也不以为意。

“张捕头,阳谷县内情况如何?我的武大郎烧饼可在经营?”武大郎问道。

“阳谷县此刻全城戒严,刘文正连城门也不敢出,每日令官兵巡逻,城头上布置了弓箭手,说只要看到都头,格杀勿论,武大郎烧饼,有相公关照,倒是无人敢招惹,由陈二狗和珲哥打理,顾客与寻常无疑。”

“那就好,那就好!”武大郎站起来,斟了一杯酒,因为激动,手有点颤抖:“谢谢张捕头为我带来这个好消息,今日起来,心中空荡荡的,此刻听了,终于有了盈实的感觉了。”

“大哥,你感觉如何?”武松看着武大郎的脸色不对,十分红润,可红润得惊人。

“我没。。。。。”

哐当!

噗!

武大郎的酒杯掉落地下,一口鲜血喷了出来,软绵绵的倒在地上,众人乱作一团。

武松将之抱起,孙二娘奇道:“他方才好好好的。。。。。。”

“回光返照!”张龙怔怔的说出四个字。

第二百四十七章透骨龙

武松一探武大郎的气息,还有出入,按着心脏,心跳虽然微弱,可也在跳动。

张龙的一句话,为大家笼上阴影,回光返照,就是本来病重的人,突然间精神奕奕,说出自己心中的牵挂,有的是记念亲人,有的是要吃一样很想吃到的东西,这个精神的状态短则持续一盏茶功夫,长则可以有几天,但凡这些人,都是说心中空荡荡的,可精神饱满,跟武大郎的情形一样。

“不是回光返照!”

在人心惶惶之中,一把清脆的声音响起,大伙一看,是李巧奴。

李老汉慌忙说道:“小女的话可信,她一直为老汉的病奔波,人家说久病成良医,她是久伴病床成良医。”

“对,李姑娘的话可信!”武松想起她赠送一个药莲给自己,功效神奇,一时心急,问道:“李姑娘,你道该如何治理?”

问完,自己也后悔:“她若能治理的,就不必差点当了陪葬人了。”

“建康府,安道全!”

李巧奴的话语很短,可十分有效,武松稍一沉吟道:“这事不妥,孟林说过,姐夫的药只可以令大哥清醒三天,三天后便昏迷,此刻是一语成谶,他又说昏迷后尚能支撑十天半月,此去建康府起码半月路程,就算有快马,大哥如此身体,怎么经受颠簸。”

武松想了一阵,坚决道:“我背大哥回阳谷县找严方。”

“不可!”张青和张龙同时说道。

张青道:“兄弟身形雄伟,很难掩饰,进城容易被发现,不如由我进去,找严方出来。”

“不妥!”武松摇摇头:“那晚的事情闹得如此轰动,估计姐夫和姐姐的肖像已经张贴满阳谷县,你进去十分危险。”

武松看着张龙,张龙点点头,同意他的说法。

大家都沉默了,良久,孙二娘说道:“兄弟,你背大郎进城吧。”

张青奇道:“二娘,如此太危险了。”

“姐。。。。张大哥,孙姐姐说得对!”潘金莲表示赞同:“我们认识的武松,便是如此,江湖上为人,尚能付托性命,自己的亲哥哥,就算九死一生,也是要去的。”

武松听了,十分感动,紧紧握着潘金莲的小手:“金莲,还是你跟姐姐懂得二郎的心。”

“哎。。。。。”李巧奴叹了一口气。

武松奇道:“李姑娘,为何叹气?”

李巧奴脸上一红,低声道:“方才我没有开口,心中却也是让你不要去的,潘姑娘却是让你去,我远远比不上她。”

李巧奴一直不说话,这句话是说得最长的,可大伙都听得糊涂,只有潘金莲心中了了,她知道李巧奴对武松有意,此刻是觉得原来自己根本不懂武松的心,故且叹气,也是承认了潘金莲跟武松才是一对。

“都头,小人有一计,估计能成,只是有一个难题。”张龙说道。

“什么计谋?”大伙一起问道。

“此刻出入城门,只有公差急事,才可以,若非相公把高联搬出来,说要禀告高太尉,刘文正是不愿意我出城的。”

“此刻只需要将都头的衣服,齐眉棍,还有戒刀都给我,我用一个篓子背了,大郎身段,藏在篓子里,我去而复返,可以推说在阳明山下寻得都头的衣物和兵器,听说都头上了光明寺,特意回来报信,这个理由十分得当。”

大伙听了,盘算一下,觉得可行,便问道:“那难题是什么?”

“既然是有秘密情报,我也是身有重职,便不能优哉游哉的回去,必须快马加鞭,到了县里,立刻将大郎托付给可信之人,便要到县衙报告,中间不能有半点的迟疑,不然势必引起刘文正的猜疑。”

“张兄弟说值得托付的人,便是武松了,城中的朋友,无人知道你要回去,便无人接应,只有我们这几个人才知道,你是要我绕着阳谷县,从豹头山进城跟你汇合,其中的难题就是,我绕了城,必定会比你迟上半天时间,必须想办法比你早半天才可。”

“都头分析得十分对,若是有一匹好马便可。”

“哈哈哈,这注定了大郎福气,这附近还真有好马,只需半个时辰,便能到达。”孙二娘高兴道。

武松喜道:“姐姐,请你明言!”

“在山的南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