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我是大娱乐家 >

第107章

我是大娱乐家-第107章

小说: 我是大娱乐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大纲这番话听的柳辣瞠目结舌,敢情自己回德云社说个相声,还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呢。

    惊讶归惊讶,但最初的那个问题,还是没能够解决,柳辣找不到别人跟自己搭档啊,这相声也不能自己一个人说啊!

    “咦?”想到自己一个人说这句话,柳辣突然一愣,眼珠子猛地一亮。“不对呀,谁说相声不能自己说了,不是还有单口相声嘛!”

    单口相声,这是相声中的一种表演形式,主要靠演员一个人在舞台上演绎作品,喜怒哀乐,唱念做打,有评有述,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就是一段好的单口相声。

    单口相声其实和评书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传统的八大棍,完全就是评书里的作品。

    据传言,相声最开始其实是没有单口这个表演方法的,讲故事,这个就是评书的手艺。

    那个年头相声演员从各个方面都是远远比不上评书艺人的,相声演员在天桥撂地,评书艺人在茶馆里讲故事。

    相声演员在街边风吹雨淋一整天,也就只能对付个吃饭钱。评书艺人在茶馆里说上俩小时,离开后都得洋车接送。

    有一点最能说明差别,老百姓管相声演员通常都叫卖艺的,但管评书艺人可尊称为先生。

    “大家都是人,都是靠嘴吃饭的,凭什么你就挣得比我多,凭什么你就受人尊敬啊?”

    久而久之,两者较大的差异,让一些相声演员不宣分了,干脆也开始在茶馆里说起评书来。

    最开始大家说的都是一样的故事,但是您琢磨,相声演员毕竟是以逗乐为主的,他讲的这个故事里面有很多的包袱和笑料,这点可不是以严肃认真著称的评书艺人能比得了的,几个月下来,评书艺人们所说的评书,竟然慢慢没人听了,大家都跑去听相声演员说的评书了。

    只有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眼见自己的饭碗被抢了,评书艺人们可不干了,开始找相声演员的麻烦。毕竟说书先生的身份是比较高的,相声演员恁不过人家啊,最后只好就服软了,答应说书先生的要求,以后只说他们给选出来的八个故事,就是所谓的八大棍。

    而他们说的故事也不能叫评书,只能叫做单口相声。

    柳辣对于单口相声是比较喜欢的,上一世没少听,很多个夜晚都是身边放着播放单口相声的手机睡着的。而柳辣最喜欢的单口相声名家,就是此时此刻站在他身边的,他的师傅郭大纲。

    “师父,我有个主意,要不我也不用搭档了,我干脆就说单口得了。”柳辣看向郭大纲……

    ps:草,家里暖气接口爆开了,跑水了,弄得跟水帘洞似的,全是黄汤子。后边这一千多字儿是我水出来的,你各位多担待吧,端午我加更给你们补回来。我收拾屋子去了,屋里都下不去脚了,妈个蛋,倒了血霉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三章 半篇九头案

    说单口这事儿算是定下来了,但具体说哪段柳辣却又开始犯难了。

    他最开始想说的是《济公传》,这是郭大纲的绝活,基本上每年都会抽出时间说这么几场,柳辣对这个故事也足够熟悉,观众也都喜欢听。

    但是问题就在于,《济公传》这个故事实在是太长了,十三本正传,数不清楚的外传,郭大纲都连着说了三四年了,也就说了不到百分之一的内容,这故事要是真想讲完,柳辣估摸着自己能从出生开始一直说到死。

    时间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这么长的故事,柳辣根本就记不清楚啊,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背下来了。这种长篇的故事,都是一个扣跟着一个扣的,你要是有一个内容忘说了,这故事后面可能就进行不下去了。

    思来想去,柳辣最后还是决定将《济公传》这个故事给放弃了。

    既然《济公传》都已经放弃了,那么其他的类似四大名著,还有《隋唐演义》、《楚汉争霸》之类的故事,也都可以宣告出局了。和《济公传》差不多,这些故事虽然耳熟能详,虽然观众缘好,但是因为内容实在是太长了,所以不适合讲述。

    而且还要最重要的一点儿,这些故事里面普遍都是有大量的打戏的,柳辣是真的不愿意说这种打戏,太过无聊了。其实不止柳辣不愿意说,绝大部分的说书先生都不乐意说打斗的内容。

    比如说柳辣的老家天津卫就有这么一个评书大家,这老爷子说别的内容说的特别精彩,但就是不愿意说打斗的戏份,于是老爷子就独创了一个说武戏的方法。

    比如说隋唐——“上元将本姓唐,手拿两把大锤。下元将身骑高头大马,手拿三尖两刃枪,说时迟那时快,苍啷啷,两军阵前,二位勇士鞭鞭打马,武斗在了一起。”

    一说到这种地方,老爷子一般就不继续说了,拿起茶碗来“吸溜”一口茶水。

    老观众还好,早都已经习惯了,但新观众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啊,满脑袋雾水:“嘿,听的正开心,怎么了这是?怎么突然没动静了?”

    这时候就该有老观众站出来解释了:“别说话,别废话,等!”

    新观众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啊,也不敢再说话了,那就等吧。

    等着,等着,等了个两三分钟,老爷子终于又开口了,猛地一拍桌子:“你们看,他们还打着呢。”

    说完这句话,老爷子又不说了,继续等,又过了两分钟,再一拍桌子:“打完了……”

    这可不是老先生偷懒,说单口就是这样,比如嘴里面武将一刀劈下来,你演员身上也就得跟着做相同的动作。年轻人还好说,七八十岁的老艺术家,你让他跟着做动作,老爷子非得当场死这儿不可。

    单田芳先生为什么晚年说的评书都是在广播里呀,就是因为嘴皮子虽然还利索,但身体却跟不上了。

    老先生们这么说当然没问题了,显得俏皮,可爱。但柳辣估摸着自己要是敢像他们那么说,非得让观众从舞台上拽下来千刀万剐了不可。

    刨除掉这些长篇,再剩下的就是一些中短篇了,选来选去,柳辣最后选择了郭大纲上一世说过的一个叫做《九头案》的故事。

    这个故事开篇就有笑点,比较好说,而且观众听的时候也容易代入进去,演员自己说着也觉着好玩。上一世柳辣就非常喜欢听这个,是他最喜欢的一个段子,唯一的遗憾,这其实是个比较古老的故事,早都已经失传了,所以只有半篇,后边的内容就不知道了。

    柳辣之所以想说这个,也是打算留个扣子,给观众们挖个坑。其实早年间很多说书的艺人都这么干,故意选一段不完整的故事,然后说到一半,告诉观众这个故事没有了,已经失传了,就只流传到这个地方,后边的都丢了。

    就现在大家听到的,都是我一点点查资料整理出来的,所以这个就只能听到这儿了,大家还想继续往下听,那就只能等我把剩下的故事也整理出来了。

    就这一句话,能把观众活活等死,但同时也吊住了一大波观众的注意。这就跟看小说似的,看了一半正爽的时候,突然小说没下文了,能把人憋死,抓心挠肝的着急。

    柳辣的师傅郭大纲就是最擅长这个的,他说过的所有的单口,几乎就没有几个完完整整说完的,肯定得给你留个尾巴,留个坑,让观众一直惦记着,天天追着问他,”郭老师,这什么什么故事剩下的那一点儿到底嘛时候能说呀?

    郭大纲每次都回答马上,快乐,但其实他就根本没想过要说,这就是最典型的旧社会艺人招揽观众的方法。当然了,前提是您的有本事儿,您说那玩意儿要是不可乐,观众不喜欢听,那留再多的扣子也没用。

    拿定了注意后,柳辣就通知了师父,告诉他自己准备要说《九头案》这个故事。

    郭大纲听到之后还挺诧异,纳闷柳辣为什么要说这个,直到听见了柳辣仔细的解释,他才最终同意了。但同时也提醒了柳辣,这个故事虽然只有一半,但如果要是说的好的话,那怎么着都行。但如果说的一般,还有没下半段,观众估计就得骂街。

    对于这点柳辣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他准备说的方式,就是按照上一世郭大纲的表演方法说。柳辣自己虽然比不上师父的才能,但起码也不至于差太多,还没差到自己照着人家演过一次的东西演,也还是说不好的地步。

    师徒两人沟通之后,最终拿定了注意,就说这个。而且要快,要赶着这段时间,柳辣身上的新闻热度还没有降下来的时候说。

    而表演的内容决定了之后,当天晚上,德云社的官网上,就发出来了柳辣将会在未来几天表演单口相声《九头案》的消息。

    只是此时此刻,柳辣并没有想到,这段单口相声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四章 定不住场的定场诗

    周六,傍晚五点半,张一元茶馆当中。按理来说,这个时间听相声还是比较早的,一般情况下应该还没有上人呢。

    然而,今天,此时此刻,原本应该没什么人的茶馆里,却早已经坐满了观众,满坑满谷。

    “哦,为什么呀?”

    “因为我是你爸爸。”

    台上两个年轻的演员,将一段传统的节目《口吐莲花》表演完毕了之后,在观众稀稀拉拉的掌声中,两个人鞠躬走下了舞台,同时主持人也走上了台。

    “下面请您欣赏单口相声《九头案》,表演者—柳辣。”

    “吁。”伴随着主持人的这句话,全场响起了惊天动地的起哄声,在别的场合这起哄声叫捣乱,但唯独在相声行当里,这个声音却表示支持。

    出来“吁”声外,也有一些观众朝着柳辣大声喊道:“少柳爷加油,少柳爷我们永远支持你!”

    这些粉丝的身上都贴着柳辣演过的影片的剧照,有最火的《疯狂的石头》,也有刚出道时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看起来似乎是柳辣的影迷,而不是相声迷。

    在观众们的欢呼声之下,柳辣缓缓走上了舞台,最终站定在了话筒边上:“谢谢,谢谢大家,学生柳辣向各位衣食父母们致敬。”

    “吁。”观众们又一次发出嘘声。有一些影迷还纳闷呢,为什么要嘘啊,问过身边的人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不是嘘是欢呼,于是赶紧也跟着“吁。”

    待到“吁”声逐渐平息下来,柳辣才又继续说道:“感谢,感谢大家的支持,我已经有段日子没站上这个舞台了,想不到大家还这么捧,柳辣真是无以为报,也就只能在手艺上多下些功夫,多卖膀子力气了,让您各位听的开心,满意。”

    顿了顿:“今天您各位算是来着了,今儿我说这个单口,您上外面没出听去,这段已经失传了,除了我们德云社的演员之外,压根没人会,您就只能跟我们这听。这段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您各位且听我慢慢道来。”

    柳辣正了正神色:“难难难,道德玄,不对知音不可谈,对了知音谈几句,不对知音……”说到这里,柳辣用醒木“啪”地一声拍了下桌子:“枉废舌尖。”

    柳辣刚说的这个叫定场诗,甭管评书还是单口相声,开始之前都得念这么一句半句,目的是告诉观众们,我这个节目这就要开始说了,从现在开始请您各位别在底下私聊了,都别再说话了,都该看我了。

    然而,令柳辣没有想到的是,今天的观众实在是太热情了,他这个定场诗居然没起到作用。反而他这木头板子一拍,观众倒是活跃起来了。

    “好,好,说得好,再来一个!”

    “少柳爷再来一个吧,多给绕一个!”

    “再来一个,这次说过长点儿的!”

    无数的观众朝着柳辣大声喊道。

    柳辣拿他们也没有丝毫的办法,最后只好顺应民意又念了一首:

    “大将生来胆气豪,

    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

    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

    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

    朕与将军解战袍。”

    然而,柳辣这一首念完之后,观众还是不满意,大声朝他喊道:

    “再来一首,少柳爷!”

    “不是说好长的吗?你这个太短了!”

    “还要啊?”柳辣看了看观众:“差不多得了,这叫定场诗,我念这个是为了让你们静下声来,结果你们这儿直接就给我造反了!这玩意没有说俩的,说多了让人笑话。”

    “不怕。”

    “我们不怕别人笑话。”

    “再来一个!”

    这观众一造起反来,柳辣是真拿他们没脾气,只好叹了口气:“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