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无限之开荒者 >

第738章

无限之开荒者-第738章

小说: 无限之开荒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北方苦寒之地实在不适合我妖族生存,可洪荒大地的其他地方皆已无我妖族容身之处,便在我等为生存发愁时,阐教玉清圣人元始天尊遣门下弟子黄龙真人来了我妖族。”
  “他将一枚玉简交给了我族首领白泽妖圣,那里面记载着玉清圣人欲与我妖族做一笔交易的信息,玉简内的内容我也看了。”
  “玉清圣人的要求是,让我妖族派出一精通魅惑之术的女子,化身美人前往大商,寻机进入后宫,魅惑君王。”
  “令君王从此沉溺于美色之中,不再励精图治,并设法令君王变得荒淫无道,凶残暴虐,同时扶持奸佞之臣,残害忠良,使大商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如此一来,大商国运必然不攻自破,届时定会有身负贤德之名的诸侯揭竿而起,覆灭大商,而诸教也可乘此机会,以完天地大劫。”
  随着妲己的叙述,纣王与在场一众文武大臣脸色一变再变,到最后皆是太阳穴直跳,青筋毕露,已是怒不可遏。
  听到此,纣王怒极而笑,牙齿都快要咬碎,“好一个阐教,好一个玉清圣人,好,好啊……”
  “简直欺人太甚。”
  “咔咔”
  纣王怒气勃发,身上苦修二十余载的法力爆发出来,脚下的地面顿时寸寸龟裂,便连他身边的闻仲都没抗住,连退三步。
  幸好伏羲以法力护住了一众没有修为在身的文武大臣,否则这一下恐怕就得有大部分人吐血甚至身亡。
  纣王发泄了一番,怒气稍减,这才耐着性子对妲己问道:“你且说说,那所谓将揭竿而起,身负贤德之名的诸侯究竟是哪一位大贤?”

  ☆、第十二卷 第六十三章 你从来就没有过女儿 苏护死 姜子牙下山

  
  妲己已经把一切都捅出来,此时自然不会再有所隐瞒,且完全站在了纣王这边,故而妲己在说出答案前,还特意看了已经面如土色的苏护一眼。
  “回大王,此人正是那西伯侯姬昌,而苏护,也正是与西伯侯立下约定,一起反商,好在大王麾下兵强马壮,以雷霆之势平了冀州,让西伯侯不及反应。”
  “否则,西伯侯一旦起兵响应,天下诸侯定然从者云集,届时大商烽烟四起,难以兼顾,还真有可能……”
  纣王听完妲己的话,一声怒喝:“苏护,你还有何话说?”
  “噗”
  苏护听着妲己的话,原本脸色就忽青乎白,一口郁气积聚在胸腔之内,被纣王一喝,一口逆血再也压制不住,喷了出来。
  苏护萎顿在地,看着妲己惨然道:“你……不是妲己,我的女儿究竟怎么了?”
  妲己闻言,下意识的瞥了纣王一眼,见他眼中有寒芒闪过,当下对苏护道:“你从来就没有过女儿,苏妲己,一直都是由我妖圣钦原所化。”
  “我原本的打算,是魅惑住大王后,让他恢复你的封地爵位,好让你成为反商的急先锋,可惜如今……我们,都不过是别人的棋子罢了。”
  “噗”
  苏护再喷出一口鲜血,就这么瞪着双眼倒了下去,很快就没了气息,苏护,死不瞑目。
  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苏护之子苏全忠及苏氏一门皆被处死,理由是他勾结妖邪,欲蛊惑君王,祸乱朝纲,甚至还张贴榜文,将妲己欲行之事公诸于众。
  当然,在这榜文中,元始天尊的锅被苏护背了下来,一切都是苏护的主意,也是苏护令本为妖孽出身的女儿入宫的。
  所有百姓,知道妲己欲行之事后,个个不寒而栗,后怕不已。
  为了增加说服力,钦原还配合纣王演了一出戏,由大商太师闻仲,亲自押着妖孽所化的苏护之女苏妲己到朝歌城游街示众,最后当着朝歌所有百姓的面打开天眼,令其现出了钦原原形。
  最后闻太师施法召来一股火焰,当场将妖孽烧为飞灰,朝歌百姓纷纷拍手叫好。
  钦原自然是返回妖族了,如今天机混乱,短时间内也不怕元始天尊会发现,只要她说通白泽,带领妖族投奔截教,那就万事大吉,从此跟有诸多大能辅佐的大商便算是自己人了。
  彻底解决了苏护的这个隐患,纣王便开始厉兵秣马,加紧训练军队,同时传令各城各关守将严加戒备,以防诸侯叛乱。
  而对内,纣王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土地改革,首先是在大商完全控制的区域试行,纣王改革的决心非常大,出现反对的声音无所谓,只要你没有实际行动,都不会有什么妨害。
  但是如果胆敢以实际行动表示反对的,无论你是谁,都只有灭亡一途。
  如此一年以后,土地改革初见成效,大商境内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少,慢慢的,原本持反对意见的贵族们,纷纷开始转变风向,成了铁杆拥护者。
  而此时,纣王终于决定,将新政向各诸侯国推广。
  而妖族举族投靠截教的事,似乎没有引起什么后果,唯一在这件事中得大利的,就是通天教主。
  而对给他送去这么大一份礼物的逍遥谷门下,通天更是好感大增,自认欠了逍遥谷一份人情,或者说因果。
  ……
  却说朝歌城外五十里处,有一小村庄青水环绕,绿景端的秀丽,名唤宋家庄。
  七十多年前,宋家庄迁入一外姓人,名为姜恒,姜恒本是三皇中地皇神农母族姜氏部落之后,因家道中落,便流落到宋家庄安顿下来。
  后娶宋家庄一女宋氏为妻,生下一子,取名姜尚,字子牙,因姜子牙在出生之前宋氏曾梦飞熊入怀,故姜尚又号飞熊。
  这姜子牙出身后却是与平常小孩大是不同,平日里只坐在村旁一块大石上发呆,姜桓因姜子牙出生前宋氏之梦,只道姜子牙天生异禀,也就由他。
  姜子牙三十几岁时,姜桓与宋氏双双去世,而姜子牙也不知从哪里听到了修仙之说,遂离开村庄,四处寻仙访道。
  姜子牙对于修仙之事也只是道听途说罢了,如何知道去哪里寻找?还好在路上遇见了一同道之人,姓申名公豹,申公豹为人义气直爽,也是一心求道,姜子牙与申公豹一见如故,便相约一起求道。
  那申公豹久在洪荒游历,见多识广,对姜子牙道:“日前听得昆仑山玉虚宫玉清圣人宣告洪荒,将大开山门,说是要招有缘者为徒,我等莫若去那昆仑山求道,或许被圣人相中了也未可知。”
  姜子牙本就没什么头绪,听闻申公豹所言,欣然随申公豹一起往昆仑山而去。
  如今洪荒经过大商六百年大治,国富民丰,有言治世求道,说的就是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了,修道而寻求长生不老的人也多起来,因此待两人来到昆仑山脚下时,只见那人山人海,到处黑压压的一片。
  姜子牙见有如此多的人前来求道,心道如此下去不知要何年何月才能出头被那原始天尊相中,故一直愁眉不展。
  那申公豹乃是机灵之人,见此情景对姜子牙道:“如今大开山门之时尚未到来,我等不如先行一步,也好抢个先机。”
  于是,两人选一月夜悄悄的向昆仑山中进发。
  玉虚宫内,元始天尊算知六千年已过,众圣议定的封神之事就要来临,而替天封神之人也将出世。
  那封神之人被那先天灵宝封神榜与打神鞭吸引,自当前来昆仑山拜师学艺,但自己却是也要动作一番,于是便有了通告洪荒,大开山门之事。
  这一晚,元始天尊正在打坐静修,身旁的先天灵宝封神榜与打神鞭突然闪过一道金光,元始心神一动,立刻明白过来,将身边白鹤童子唤来面语一番。
  白鹤童子下得山来,却见月夜中有两人在山中行走,心道:“老爷令我来迎接那替天封神之人,可如今却来了两个,该如何是好?”
  白鹤童子纠结一会儿后,便决定将两人都接上山去,由老爷亲自辨别,于是便现出身来,要接两人上山。
  姜子牙与申公豹两人此次前来,本是抱着侥幸心理,没想到还真惊动了圣人,当下激动不已,随白鹤童子上得山来。
  元始见白鹤童子竟然带来了两个,略感诧异,掐指算来,如今天机混乱,他也无法算得真切,但也大致知道二人都是封神大劫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但明显姜子牙才是替天封神之人,因为封神榜与打神鞭分明便要对他更为亲近。
  于是对跪拜在地的姜子牙与申公豹两人道:“你二人也算与我玉虚宫阐教有缘,就同进我门下吧,姜尚年长,便为师兄。”
  两人受宠若惊,赶忙三跪九叩,行那拜师大礼。
  元始将两人收为徒弟后,却并不亲自教导,只是让弟子南极仙翁代师传艺。
  南极仙翁得老师之命,不敢懈怠,尽力教导两人,奇怪地是,那姜子牙对玉清仙法领悟力奇低,反倒是对一些兵书战策,权谋机变颇有见解。
  而申公豹则是恰恰相反,短短时间内便修成了真仙,南极仙翁将此事报与元始,元始如何不明白是何缘故?却是替天封神之人并无仙缘,只能享凡间富贵。
  便告诉南极仙翁,任由姜子牙自行选择,停止继续教导申公豹玉清仙法,命其上洪荒四处游历,交朋结友。
  转眼间,自姜子牙上玉虚宫已是四十年过去,而姜子牙也从三十出头的壮年汉子,变成了须发皆白的老者。
  这一日,元始天尊突然召见姜子牙,对其问道:“姜尚,你入玉虚宫有几载了?”
  见老师垂问,姜子牙赶紧答道:“弟子三十二岁上山,如今已七十有二,却是上山四十载矣!”
  元始天尊面无表情的道:“你如今到何种修为境界了?”
  一提到这个,姜子牙就满脸羞惭,低头答道:“弟子天性愚钝,虽得老师灵药伐毛洗髓,又得师兄们尽心指点,却始终没能参悟化神之境,眼下还是元婴修为。”
  元始天尊早已知道此事,因此神色自若,并没有怪责:“这也怨不得你,你生来命薄,无仙道之缘,只可受人间之福,你且下山,辅佐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
  姜子牙闻言大惊:“老师,弟子乃真心修持,苦熬岁月,今亦有年,虽然修行薄弱,向道之心却甚为坚决,请老师大发慈悲,弟子情愿在山苦行,也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老师收回成命。”
  元始天尊摇头道:“你天命如此,岂得违拗?此处已非你久居之地,早早收拾下山,休要多言,此为先天灵宝封神榜与打神鞭,当助你事成。”
  姜子牙还待哀告,一旁南极仙翁上前劝道:“子牙,天数已定,自难逃躲,你虽是下山,待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
  姜子牙无奈,只得接过封神榜与打神鞭,叩头谢恩。

  ☆、第十二卷 第六十四章 封神台督造柏鉴 天下乱 邓家有女名婵玉

  
  姜子牙收拾好物什,怀揣封神榜与打神鞭下得昆仑山来,在洪荒中四处游历,这日,却是来到了渭水之滨。
  见得沿途有人携带家小,正在迁徙,忙问是何缘故,有人答道:“我等乃是渭水旁渔夫,以打鱼为生,这几年来渭水里却是出了个妖魔,将河里鱼虾捕食殆尽,我等活不下去,只得远走他乡。”
  姜子牙心道,今日我遇见了此事,少不得要管上一管,于是便往渭河而去,待到渭河边,却见河中突然一阵黑烟升起,向姜子牙袭来,姜子牙大惊,举起打神鞭就要朝那黑烟打去。
  那黑烟见得打神鞭,突然变做一个人形,疾呼道:“仙长救我。”
  姜子牙大为奇怪,忙问缘由,那黑烟又道:“我乃昔日人皇轩辕黄帝帐下总兵柏鉴魂魄,在涿鹿之战随人皇征讨九黎部落蚩尤时,死于九黎大阵。”
  “后魂魄被阐教云中子道长所救,放于这渭水河中,道是我千年之后有大机缘。”
  “我身遭惨死,千年来魂魄不得安息,故而越来越暴戾,我不欲伤人,只得杀死那河中鱼虾泄恨。”
  “今日感觉到仙长身上有一重宝,能让我魂魄清净下来,又千年期满,是故推算出我之大机缘定在仙长之身。”
  姜子牙听得啧啧称奇,他自然知道当年轩辕与蚩尤大战之事,也知道当年师兄广成子与云中子下山辅佐轩辕,心下已相信了柏鉴所言。
  心道我此去封神,正好缺一督造封神台之人,再说封神台建好后,那些上榜真灵也需有人牵引,这云中子师兄所说的大机缘,莫不在此?
  于是姜子牙便将此事与柏鉴说了,柏鉴大喜,如何不应?自是领命前往建造封神台去了。
  姜子牙也是受柏鉴所感,于是便在渭水之滨隐居下来,自号飞熊道长,每日里在渭水直钩钓鱼,只等贤王前来。
  那些渭水之滨的民众见姜子牙除去了祸害渭水的柏鉴,只道姜子牙是神仙下凡,纷纷传颂,如此一来,姜子牙名声也是越传越广。
  却说那申公豹,在洪荒游历多年后,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