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未来图书馆 >

第32章

未来图书馆-第32章

小说: 未来图书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底下并没有那么多的好事,所以他得继续抄下去,有技巧的抄下去。

太著名的不能要,尽责的考官甚至会将之背下来——无须质疑某些先生们的记忆力,在中国古代,背诵文章2000部以上的高材生比比皆是,多的好像非洲草原上的大象,全在翰林院里窝着,巴不得逮到几个原装抄袭的,获一个博学的赞誉。

太糟糕的也要提前剔除,基本上乡试排名100以后的文章也无需考虑。人家能上榜大抵与文章整体有关,而程晋州却是准备截肢重接的。

大夏朝的考试文体依然要求承转起合,对其中的每一部分都要求严格,对互相之间的联系又有其他的评判标准,以程晋州的抄袭水准,若是举人进士,全靠抄袭希望渺茫,混个秀才却有很大的机会。绍南州每年上百个名额,以人口识字率来计算,录取率也就比司法考试低一点。

当然,有了如许多的限制,程晋州抄写的就更慢了,常常是一本乡试录仅用得上十分之一,不时的还要派人去问问族里的教师。侍砚和侍墨搬运书籍累的手疼,来往累的脚疼,两个人看起来就像是在接受魔鬼特训一般。

这也就是在程家,假如程晋州穿越到中等以下的家庭,别说抄书,就是想看上一眼人家的藏书,也得跪破膝盖——大夏朝可没有公共图书馆给人使用,纸墨的价格更不是普通农家所能承受的,买书更是想都别想,即使小户地主也不敢轻易购入雕版书籍,读书人手抄的版本更不便宜,那是相当于21世纪高科技人才的人工。

正因为如此,在中国的历史上,读书人从来都是富户,所谓的寒门子弟,大抵是政治上的寒门,而非经济上的寒门,少数天资聪颖者或许能在乡试府试中暂露头角,但考取进士的机会最好还是留给儿子——那些花费巨额路费、巨额餐饮住宿费用,并以万分之一的百分之一的机会首次即成功者,仍然需要亲族与政府的资助,而要想获得资助,又是何等艰难。真实的情况往往是,有希望的秀才们用十年或二十年的时间,将父母留下的财产全部花光,却未能得到举人的头衔而拜官,只好乖乖回乡做私塾先生,然后将希望放在儿孙身上,如果有必要的话,他可以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当地有钱的士绅子侄,从而让儿子获得资助。

乡绅们之所以会乐意让儿子娶一位穷秀才的女儿——假如他够运气能娶到——完全是因为功名附加的特权和声望,方圆几百里地,家有豪产的乡绅或许有几百几千,有功名的读书人却可能只有几十人。

相对而言,经济寒门的政治世家往往更容易在科举之路上走的更远,在中国课本中经常被用作贫困刻苦典范的范仲淹,据说在寺庙学习期间每天只煮一锅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腌菜食用,但就是这位先生,老爹却曾任宁武军节度掌书记,相当于地区司令部参谋长,若不是死的太早,范仲淹定然又是个家境优渥的高干子弟。即使母亲改嫁,他之后的科举道路,免不了仍要受老爹的影响。

而在大夏朝,对出身门第更为重视,在相对公平的科举场上,其做派类似唐朝,需在“家状”(本人履历表)上填写的家庭出身直接影响到读书人的政治前途,贫家弱族几乎不可能得到靠前的名次,在会试取士中尤其如此。

程晋州能够依靠的优势中,家世肯定是重要的一环。

房门轻轻被推开。

侍砚点着脚尖,一声不响的走进房间,稍拨动一番木炭,然后在旁边的铜盆中加上冷水,以作加湿之用。做完这些,才去书桌旁为茶水续杯,一并磨墨。

“外面怎么样?”有人在的时候,程晋州也不好在空中显示他模样崎岖的悬腕绝学,干脆伸着懒腰问了起来。

“一切都好。”侍砚放下茶壶道:“今天又到了考校功课的时间了。”

“哦?”程晋州看看外面的天色,起身道:“也不早说,忙的昏天黑地。”

“我过来了。”说话间,程允安知府推门而入。

他的声音有些惫懒,盯着一双黑眼圈,一副压力颇大的样子。

作为家族继承人之一的程允安,一辈子承受压力最大的时候,或许就是科举了,那还是他最熟悉的工作。至于做官,在他这样的贵族文人眼中,根本就是第二产业。大雪纷飞的日子,实在令人身心俱疲。

的声音:“她睡的早,这刻应该要准备吃饭了。”

示意侍砚出去后,程允安用老爹的口吻道:“晋州,你科举准备的如何?”

程晋州愣了瞬间才反应过来,道:“准备好了。”

显然,知府大人对自己的前途有些不看好,否则以他的说法,再过几年参加科举,方才是最有利的。

程允安坐在靠窗的另一张椅子上,沉默片刻道:“为父有位朋友在弘文馆任职,那里教授礼学,也不禁学习星术和圣教,过两日,让程峰送你入学吧。”

“弘文馆?”程晋州眼睛睁的好像肿起来一般,那可是类似中国古代国子监的存在。

“这里有封书信,你带在身上莫要遗失,去了之后找李敬元即可。”程允安声音低沉。如果他丢掉公职,三房在程家的地位必然一落千丈,他也要为儿子早作打算。

“弘文馆好像是在京城吧。”程晋州还是不太愿意离开绍南,更别说是去京城了。实际上,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以后,他从未离开过绍南城的范围,要说有些畏惧也不为过。

程允安点头道:“这两日就出发吧。”

弘文馆是属于中央一级的学校,与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一并为政府学校。其中国子学须9级以上文武官员子弟才能进,太学和四门学要求12级以上官员子弟,广文馆学生主要是18级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通其学者”,而弘文馆则专收贵族子弟,一般官吏子弟不能问津。

随着星术应用的日趋广泛,弘文馆最先在礼学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学星术,自然更受贵族子弟的欢迎,虽然够格进入,程父想来也运用了不少关系。

程晋州能够理解老爹的做法,思考着道:“那乡试也要在京城参加了?”

他是贵族子弟,不受考试地域的限制,只要提前注册即可。

“没错,京城竞争激烈,但名额也是最多的,你去了之后要努力读书才行。”程允安说着,又补了一句:“如果能学好星术的话,自然更好。”

这还是他第一次公开鼓励程晋州学习星术。

程晋州明白局势,不再说话,缓缓的将带着体温的书信放进怀里,使劲的拍了两拍。

……

第五十八章 弘文馆(下)

傍晚。

程母红肿着眼睛为程晋州收拾东西。

程父有些无可奈何的坐在旁边,虽然并不动手,但他能守在一旁已是破例,眼中之愧疚更是一望可知。无论作为贵族还是父亲,他都自信能够提供给家族和子女安身立命的本钱,金榜题名和升任绍南城知府似乎更是对他能力的肯定。然而,这场无妄之灾,却让一切都蒙上了阴影。

如同大多数的文人们那样,面临挫折,尤其是自己造成的不利处境时,君子们选择退让,小人们英勇反抗。

程允安从来都是标准的文人君子。所以他除了自怨自艾之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动作,事实上,现在也的确没有什么可以做的。

程晋州有些难以适应压抑的气氛,找了个借口道:“我应该去向刘匡星术士,王龄鹤星术士道别吧。”

“去吧。”程母用手背抹抹脸,转过头来强笑道:“他们也帮了你不少忙,我房间里还有几对前朝的瓶子,你拿去送给几位星术士,作为谢礼吧。”

“用不着。”程晋州摇头道:“我会向他们道谢的。”

程父摆摆手道:“带着侍砚侍墨,再加上那蒙大蒙二。记得明天一早去见见奶奶,然后就要启程。”

不知道再说什么,程晋州抿着嘴离开,感觉自己的心也一阵抽搐。

他并不真的以为自己将遭遇困境,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以他手上的资源,眼前的问题都能够解决。但对于现在的父母而言,困境却是实实在在的。

程母目送着程晋州穿过小门,忍不住又擦着泪道:“还好有蒙大蒙二在,在京城至少不会吃亏。”

她说着说着,就淅淅沥沥起来。

程父烦闷的转过头,哑着嗓子道:“一路上都有驿站,安全着呢。”

程母置若罔闻,带着哭腔道:“我们应该请老太太再派几个人,跟着晋州一起去京城,只有两个书童跟着,到了京城有支应的地方,都没有得力人,而且他身体一向不好,现在又是雪天……”

“没事的。”程父重复着安慰的话,也不知该说什么。

程母丢下手上的衣服,认真想了片刻后道:“亲家公将青霜留在这里,似乎派了不少人呢。”

程允安不高兴的站起身来,脸色通红的道:“刘转运使是觉得将女儿留在程家安全,方才嘱托我们,如果我们让她和晋州一起去京城,那,那……”

刘斌要在河西搞土地改革,势必得罪无数贵族,将刘青霜许给程晋州,并将之留在绍南城,不是托孤也有照拂之意,若是去了京城,自然大逆其本意。

程母却不在意的道:“出嫁从夫,不管好坏,她难道能脱开程家不成,现下的情况,谁都任性不得,我且去问问吧。”

程允安长长的叹了口气。

三房灯火通明,星术士们居住的小院亦是火烛灿烂。

程晋州也不带书童,自己挑着大大的红色灯笼,慢吞吞的走了过去,从宅子的一端到另一端,相当于一条普通步行街的距离,四周的建筑虽然稀疏,却处处体现出精心布置的痕迹。程家百余年的经营,创立的基业,多年的波折从宅子中就可窥见一二。

4名星术士各有相互联系的独立小院,中间是一个精心整治出来的荷花池,边角的独立房间里住着星术士们的随行骑士。

在大夏朝,骑士与骑兵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他们虽然不属于贵族阶层,却拥有与科举功名相当的特权,作为职业军人的一员,世家出身的骑士通常追求成为一线指挥官,而平民出身的骑士则往往要先从高级贵族侍卫做起。

充当四级星术士的随行骑士算是件荣耀之事,他们也显的格外认真,即使天色昏暗,仍有人守在门口,无聊的晃荡着脑袋。

守门的骑士远远的就看到了程晋州的灯笼,认真看了片刻后问道:“是三哥儿吗?”

他们都认得程晋州,对其也颇有好感,并不是每个13岁的孩子都有力挽狂澜的勇气和能力的。

“是岳振东骑士吧?”程晋州回忆着对方的名字,将灯笼挑起放在自己脸边笑道:“刘匡星术士和王龄鹤星术士在吗?”

他刻意忽略了泼自己一头冷水的吕续。

“此刻恐怕在房间里工作。”岳振东向前走了一步,放低些声音道:“您有事吗?”

“也不是很紧急的事情。”程晋州笑了笑。

“晋州吗?来了就进来吧。”刘匡显示了他卓越的耳力。除了三四级的高阶星术士,普通星术士可不会奢侈到持续使用星阵。

骑士连忙让开路,笑道:“进门穿过小花园,左转就是刘匡星术士的院子了。”

程晋州咂咂嘴,这么远的距离偷听两个人的对话,四级星术士果然很有些门道。他不无恶意的想到,如果让这厮穿越去21世纪,做小报记者也能天天开名车。

走进小院,就见四名星术士皆聚集在一起,近百平方米的露天庭院里也挂满了白板,其上写满了公式数字。

“打扰你们工作了。”程晋州不好意思的笑着,抬头看看天色笑道:“在院子里是否有些冷了?”

“你觉得冷吗?”刘匡似笑非笑的道。

“哦?”程晋州这才反应过来,在刘匡住的小院子竟然一点都感觉不到寒冷,周围却也看不到炭火。而他在房间里的时候,甚至还要穿上不薄的棉袄,此刻几名星术士却只着单衣。

程大博士用探究的眼神四处张望着,同时将自己衣领的扣子解开,环境似乎真的热了起来。

刘匡笑着指指地上道:“简单的星阵而已。”

“真是方便啊。”这是绝对值得羡慕的,普通的空调怕都没有如此的功率,如果每家每户都装它,暖气、空调等等东西都可以彻底退休了。

程晋州正想着,项欣笑了起来:“一点都不方便,为了画这个星阵,花了3500两银子。”

“3500?”程晋州险些把下巴掉下来,3500两银子可是10万多美元的购买力,烧暖气的话,能供一个小区使用了。如果用来雇佣人工,侍砚这样的小书童能请2000个,用人盖房子都够了。

“主要是为了让项欣练习。”刘匡一无所谓的道:“星术士等级高了之后,都不会缺钱的,如果要说真有什么需要,也就是贡献点数罢了,毕竟一个人的智力是有限的,只有集思广益,才能对这个世界了解的更深刻。”

“是啊是啊,我虽然不是一星术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