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未来图书馆 >

第249章

未来图书馆-第249章

小说: 未来图书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程晋州说完,移步离开,留下营帐众人议论纷纷。

其回到自己的帐篷内,又写了密信交给手下人,送回绍南。

伊苏看的奇怪,道:“你又有什么主意?”

程晋州面无表情的道:“让德安的商行们准备一下,在北汉建立几个自由交易的地区,收购来自各地的牲口。”

伊苏愣了一下,转瞬哈哈大笑起来,道:“你是想逼北汉人卖牲口给你?”

“而且也能再收些佃户,草原上人口众多,如果要发展养殖业的话,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人,他们自己就把肉吃干净了,哪里有余下的卖给别人。”程晋州经过长时间的历练,对一些问题看的也很准。

……

骑兵们很快再次出发,自由市场的建设也不需要多少时间,汉京的僵局却没有发生多少变化。

在所有人耐心都将耗尽之前,刘匡星术士终于向程晋州提出了新的建议:他和安风可以帮助作战,前提是星术士协会优先在北汉发展。

这个所谓的优先。是包括了许多条款的。

程晋州看见那厚厚的文页就烦,想也不想的拒绝了。

他可不想自己辛苦一年,最后把摘桃子的利润都留给别人。

刘匡这一次觉得是自己大占上风,不着恼的耐心等待。高阶星术士是稀缺资源,国家级的战略武器,他就不相信程晋州能忍受眼前的情形旷日持久下去。

而没有绝对优势的星术士,卓幻和莫坎星术士是不会退让的。

程晋州自然也知道,所不同的是,他相信僵持是不会旷日持久下去的。

因为不管是姜璜星术士,李仙凤星术士,甚或是康德主教。他们不管跑到哪里,有一样东西是不会改变的——发表文章。

每个人的头上都带着枷锁,套着普通人的枷锁上写着“钱”,套着星术士的枷锁上写着“贡献点”。

没有贡献点,就不能持续的进行研究,而无法研究数理的星术士,就不再是星术士了。

程晋州知道,就算他们现在没有发表文章,他们也一定关注着数理发展的过程。

有一种办法,会让他们迫不及待的跳出来。

假如当他们知道,自己研究的内容,正在或将要被其他人所超越的时候。

一篇同性质的论文,可以毁掉整个团队数年的时间。同一个时代,有无数的人在研究大气压,名利双收的唯有帕斯卡;同一时代,有无数的人在研究几何与代数的关系,快了一步的笛卡尔带走了所有的名声……

星术士世界的竞争并不比现代数学来的小,如果有一类似篇文章先发表了,那其后发表的论文,都等于是拾人牙慧。

四级星术士们,是不屑于这样做的。

不过,程晋州并不知道几位四级星术士具体的研究内容,他只能一面猜测着,一面指导不同的星术士完成论文。

如果全部由自己来发表文章的话,每周两篇甚至每天两篇论文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一些。

再加上他又不想等待太久时间,不如帮助德安的星术士们完成论文。同时,也能稍稍影响到他们的发展方向。

不说李仙凤除了吃以外的爱好,姜璜在微积分方面的发展,康德主教在概率方面的发展,都是极为高端的,等闲星术士的研究不能威胁到他们的发展。

然而,程晋州在有意无意间,依旧造成了步步逼近的态势,仿佛整个星术士世界的研究进度,正在飞快的发展着。

从微分到积分,小程同学经过远程遥控。便让德安的星术士群体,尤其是他组建的团队,进入了第二次论文爆发的高峰期。

此时正值星术士协会的期刊放松对德安星术士们的禁令,一时间德安星术士们的文章频频出现在《夏京学报》等刊物上。

每个星期就增加十篇到二十篇的高端原创文章,让大夏的星术士们叫苦不迭。数学论文可不是卖白菜,能按季度生长的,很多研究速度慢的星术士,三年都发表不了一篇文章,可以想见30篇文章对于人数并不算太多的高阶星术士们,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他们可不愿意将自己的文章拿到低级刊物中去,和那些星术士学徒们竞争。而高端刊物的版面有限,登了其他人的文章,就登不了你的文章,等的时间久了,又容易出现变故。

就在大家都快要忍不住的时候,程晋州以自己的名字发表的文章,出现在第四期的《科学》杂志中。

《用极大极小的方法求重心》,来自费马的文章,是早期微积分跨不过去的障碍,同样来自佛爷失败的诱惑政策。

这篇文章的内容本身是很不错的,但仍然没有达到一个时代的高水准层次,但它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更准确的说,它的价值有一半来自费马的不仔细。

在早期微积分的发展中,费马第一次用相当于现代微积分中的方法,而不是积分求和的方法得出了结论,但他没有认真的继续考察下去,否则的话,他将发现另一个有时代意义的领域——微分学和积分学的联系。

这将从另一个角度上,论证微积分的基本定理。

在微积分刚刚开始存在,尚未在整个星术士世界得到普遍承认的时候,此类研究,是有着实际价值的。

这,也正是姜璜星术士的正在研究的内容。

从开始大规模的发表到现在,每个星期,程晋州必然有一篇论文出炉。如果是有积累的情况,这种速度也算不得前无古人,但的确是令人惊叹。

尤其是令姜璜惊叹。

他毫无疑问的知道,如果自己再不发表研究成果的话,那么最多两个星期,自己的研究就要落后了。

而且落后的原因也是很清楚的,为了躲开所谓的圣崖历练者的竞争,他一个人进行研究时,效率明显缓慢。

经过百余年皇家御用星术士的生活,他早就不习惯孤独的研究了。他需要有更多的助手的帮助,才能最大化的发挥能力。

于是,在《科学》发表文章的第二个星期,姜璜星术士的文章发表在了《自然》上。

照例要进行的长达两个月时间的评审,在四级四星的姜璜星术士的要求下,被强制缩短到了一个星期,换做是四级三星星术士,您就慢慢的等好了。

而在文章发表的同时,姜璜星术士也重新出现在了德安。

最近的井喷式的文章发表,让他清楚的看到了数理的发展——微积分的出现,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就像是某个原生态的森林,向猎人们开放一样。最先进入的猎人,就有更多的机会打到更大的猎物,如果放弃这个机会,等到以后,这个森林的猎物就会变的越来越少。

他需要助手,也需要交流,比起对数理的研究而言,就算是卷入圣堂历练者的纠纷又如何。

想到自己不过还有百多年的寿命,姜璜的心也逐渐宁静了下来。

……

※本书由塞班论坛 电子书组 鬼影无忌整理制作。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属于原作者,请勿用于商业传播。※

第三百六十二章 早餐会

清晨。每日早餐的时候。照例是要读些着名期刊的。

泰宇星术士喜欢读的是《代数》、《几何》和《自然》,那是每天必读的。程晋州尚未有成型的习惯,但通常偏向于读摘录性期刊,如《世界学报》,《数理学家》,比较特殊的是往往会加读《炼金学刊》——后者是精研数理的先生们不屑于读的,虽然发行量不小,且受化学类星术士们的欢迎。

北汉距离极西就更远了,而且交通方面极其落后,能看到的期刊甚至会比大夏晚三天——对于很多发行快的期刊来说,三天就是半期了。

泰宇对此有诸多不满,声称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习惯。不过,抱怨往往在另一项影响生活习惯的事物出现停止——丰盛的属于北汉的早餐。

大军在外,各种食材供应不易,尽管星术士们仍然是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但厨师一般会考虑更新鲜的材料,而北汉最有特色的则是奶油和肉丁馒头。

奶油是特别制作的酋长奶油——在北汉的规矩中,这种存在牛肚中的奶油,只有酋长级别的人物才能食用,普通牧民要是嘴馋舔上一口。被发现就得赔酋长一匹马,否则将挨80下鞭子。若是手重的话,80鞭是要死人的。

如此有派头的奶油自然很有特色,充满了草原风情的凛冽和醇厚,是口味较重的泰宇最爱,作为占领军中的高阶星术士,他每天都可以吃掉半斤,是普通酋长一个月的量——酋长奶牛是选用一个牛群中最健壮的母牛奶做原料而制,如果您只有一个牛群,那就不好意思了,少吃点吧。

肉丁馒头亦是很北汉的吃食,选用牛羊肉或者猪肉,剁成馅之后,拌上各种调料后蒸熟,再用清油翻炒便成。富裕的人家可以选用硬肋等部位更好的肉,调料中也可以加入在价格很高的姜末、蒜瓣,乃至极西香料等等,就因为风格不同,厨师们每天都得准备三四种肉丁馒头,以供几位星术士选择。来自星洲的两位先生,就与程晋州常吃的不同。

由于战场上每时每刻都需要有星术士值守,故而早餐是众人吃的最认真的一顿饭,时间久了,也便成了菜肴最多的餐点,某些时候,回民仁星术士甚至会点些烤鱼、牛排之类的吃个饱,省得再用午饭和晚饭。对食量巨大。消耗热量甚多的星术士来说,要满足一天的食物,数量必须极多。

泰宇吃饭就像是他平时说话做事一样,风风火火。想吃某种菜的时候,要么是端起盆子倒进碗里,要么干脆用星术,使之悬浮在空中,混合着汤汁大口的咬。

程晋州就亲眼看着,他让一碗八宝小米粥脱离瓷器的束缚,孤独的停留在空中,任由牙齿的噬咬。

看到这一幕,再回想自己过去大口喝可乐的日子,小程同学突然觉得有些悲哀,饮料瓶的口再大,也总得经过一个倒的过程,要是会星术的话,一口咬下去就是满嘴,喜欢的话,再将之压缩一下,到口中爆炸,岂不是更爽。实在是可惜。

他的星术没有此等功能,于是边想边看期刊,一会的功夫,就翻到了姜璜星术士的文章。

其实想不翻到也不行,期刊都是凌晨送过来的,早有提前准备的星术士和星术士学徒,将期刊分门别类,按条目分列重点,本地的星术士发表文章在《自然》上,本身就是要注意的地方,更别说是姜璜星术士了。

见到《抛物线与双曲线求切线和面积的方法》时,程晋州不自觉的笑了起来。

别看说的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几何内容,但实际上,通过对两者的计算,自然而然的就会推出微分和积分的联系。

时隔半年之后,姜璜星术士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关于微积分基本定理的推导和定义。

值此微积分不发达时期,用另一种方式进行论证,不仅是他个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而且必将写如星术士世界的历史。

以后的人们,每当说起微积分发展的时候都将提到:微积分在早期,是由程晋州奠定基础,继而有姜璜……等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能在世界历史上提一次名字,比起一个原创贡献点,可是珍贵的多了。而且,这样的文章,也是一定能得到原创贡献点的。

姜璜看程晋州手握着《自然》发呆,脑筋一转就笑道:“你是看到姜璜的文章了吧。”

“标红夹了书签,我怎会看不到。”程晋州飒然一笑。

“相当不错。”少言寡语的回民仁也做了一句评价。来自星洲的先生们。对于微积分的了解尚未有那么深入,事实上,两名四级星术士留在大夏,反而比他们的同僚,能更快的掌握微积分的发展,因为很显然的是,微积分是从大夏推而广之出去的,就像是历史上很多其他的发明和发现那样。

程晋州给予的评价却非常高的道:“这篇文章,绝对是近50年来,姜璜星术士最有分量的文章。”

“姜璜上一篇文章,可是得到了5个原创贡献点的。”泰宇的记忆力相当出色。

程晋州轻轻摇头道:“就算星术士委员会现在不给姜璜最高的原创贡献点,以后他们也会补加的。”

回民仁忽的笑道:“姜璜是在你之后发表的微积分论文,那不是说你的文章也会被补加?这可,不是很有大夏的谦虚之风。”

“这是改变世界的思想。”程晋州毫不客气。

他说的非常认真,而且绝对相信自己,听的两个人都是一愣。

二人互视一笑,没有继续说下去。对他们来说,改变世界的思想哪里是那么容易出现的,也许几百年才会出现一次,又凭什么出现在自己身边。

其实,这也能看出星洲星术士和外地星术士的不同,尽管有相同的等级乃至星级,但星洲星术士见多识广。自信心反而弱了。若是姜璜和刘匡,或者安风这样的星术士,觉得好就说好,他们就敢说什么是超越百年的,什么是五百年所唯有的。而星洲的星术士们,至少在四级星术士这个档次上,没有人敢这么说。

庞大的星洲,永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