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都市藏真 >

第783章

都市藏真-第783章

小说: 都市藏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韩孔雀站起身,把短刀交给来厨师,让他把蚌肉分块儿切下来,用袋子装好,尽量弄干净一些。

由于神龙号早就超过他们远去,所以韩孔雀不想现在去追赶神龙号,这样,他们中午只能弄一锅砗磲肉汤,垫垫底。

砗磲的肉汤味道确实不错,不过韩孔雀吃过之后,并没有觉得比其他贝类强上多少,特别是跟他玄元控水旗之中的大珠母贝相比,更没有任何优点,看来有些东西,也就是图一个名气而已。

这锅汤用掉了一只大蚌的肉,让所有船员吃了个新鲜,至于砗磲壳子,在经海水清洗,并剔除表面污物之后,被包裹起来,捆在快艇后甲板上准备带走。

晚上,韩孔雀特意为家人又宰杀了一只砗磲,让柳絮等人全都尝了尝鲜。

吃过了晚饭,洗了澡,韩孔雀坐在沙发上,等柳絮哄睡了韩凰,才好跟她一块睡。

“你看的什么?”一边给孩子喂奶,一边看着韩孔雀贼眉鼠眼的偷窥她,最终忍不住的柳絮,开始分散韩孔雀的注意力。

韩孔雀看了一眼漏出来的一片白皙,转移了目光道:“一些羊城的市场信息。”

“羊城的?”柳絮奇怪的看着韩孔雀,这都离开羊城了,此时看羊城的市场信息,好像有点本末倒置。

韩孔雀解释道:“羊城的家具市场,在羊城的家具市场,标称黄花梨的家具,价格全都高的得惊人,一个仿慈禧太后御用‘百鸟多宝阁’一比一大小制作的黄花梨多宝阁,价值300万元。

一张3米的黄花梨长桌,要价600万元;一个90厘米长、30厘米宽、120厘米高的雕花小叶紫檀木台案,开价500万元;一张明末清初的古董黄花梨床,标价1000多万元。”

“这么贵?不过,你了解这些干什么?”柳絮问道。

韩孔雀笑着道:“我离开之时,也是我们的红木家具开始在羊城登录之时。”

“你这是打算抢钱?”柳絮笑着道。

韩孔雀道:“我还不乐意呢!要知道我弄点红木容易吗?那些东西我本来打算留着给韩凰当嫁妆的,现在极度缺钱,也只能对不起韩凰了。

不过,韩凰毕竟还小,等她大点的时候,也许我又给她找到更好的原木了,到时候,她的嫁妆一定全部使用千年紫檀,万年黄花梨,十万年金丝楠木打造。”

“你就吹吧!”柳絮白了韩孔雀一眼道。

轻轻的放下韩凰,柳絮走到了韩孔雀身边,虽然韩孔雀满嘴跑火车,不过他这次很罕见的认真的在看文件,这让柳絮好奇起来。

走到韩孔雀身边,柳絮才发现,韩孔雀看的根本不是什么家具的市场信息,而是一条船的数据。

“这是什么?不会是战舰吧?你可悠着点,过分的刺激世界各国,并不是什么好事。”柳絮有点担心的道。

韩孔雀笑着道:“我有那么笨吗?战舰不可以有,但渔船谁也不能说什么吧?”

“这是渔船?有这么大的渔船吗?”柳絮怀疑的道。

韩孔雀道:“折算是国内最大规模的一艘尾拖网加工冷藏渔船,其主要技术参数,以及船上设备的先进程度,均为全国之最,在国外也属一流。

该轮总长105m,船长91。10m,总吨位7671,净吨位2954,吃水6。65m,主机功率5920KW,建于1998年,总长145米,型宽30米,型深10。2米,最大排水量15997吨,船速22节,日均加工冷藏鱼品为760吨,是迄今为止世界第三、国内最大规模的一艘尾拖网加工冷藏渔船。”

“这么大?”柳絮惊愕的道。

韩孔雀乐呵呵的道:“为确保这条加工冷藏渔船,能够顺利启航前往东南太平洋渔场进行生产作业,魔都边检部门不得不给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这次神龙号也将停靠在这条绿色通道之中。”

第九百九十章空降

“你又出什么幺蛾子?”柳絮白了韩孔雀一眼,从他身后,趴在了韩孔雀的背上,想要仔细看看,省的被韩孔雀忽悠了。

韩孔雀笑着道:“绝对不出幺蛾子,只不过是扩张了一下咱家的商业帝国,增加了一些影响力罢了。”

“影响力?”柳絮奇怪的看着韩孔雀道。

韩孔雀道:“对,就是影响力,只要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不靠拳头,而只是依靠影响力,就可以稳如泰山,我这可是完全为了你,才想着以德服人,要不然,拳头才是硬道理。”

“好,以后我们就以德服人,不过,你这种巨型渔船增加的太多了吧?还有像神龙号这样的货轮,是不是也太多了点?”柳絮听得眉眼全是笑意。

“没办法,海洋之中全是黄金,没有船就没有话语权,所以,有船就有钱,有钱就可以有更多的船,而更多的船,又能够赚回更多的钱。”韩孔雀道。

柳絮道:“这么多渔船,捕捞回来的海鲜怎么处理?”

“自然是有地方处理,这一方面我想交给荣华处理,她原来做过这方面的工作。”韩孔雀道。

远洋渔业公司隶属于韩氏发展集团总公司,公司总部占地面积140万平方米,拥有海岸线1500米,各类船舶50余艘,码头8座,泊位21个,1。4万立方米油库和3。5万吨冷库,资产总值17亿元。

而这样的渔业公司,韩孔雀在沿海不少城市都有,在魔都的总公司,就能够年产各类海水鱼3万余吨,年处理水产品原料4万余吨,年产值13亿元。

这是一家由远洋渔业、海洋食品加工贸易业、渔业服务业以及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多种经营四大板块组成的,综合性多元化大型企业。

公司拥有多个现代化水产品精深加工车间和鱼粉生产线, 产品已发展成休闲类、膳食类、礼品类、冻品类四大系列上百种产品,形成了以沿海城市为重点,辐射全国的销售网络,产品远销日本、欧美、俄罗斯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李小文看着公司的概况,满眼的惊叹,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家公司崛起的速度,所以他才会更加惊骇,也只有了解了这些,他才真正对自己的姐姐,甚至是韩孔雀,产生了敬畏之心。

一家如同玩票一样建立起来的公司,一个韩孔雀大脑洞开,臆想出来的荒谬想法,一个有他姐姐随口几句话组成的公司,一个只有二十郎当岁的几个少女,搂草打兔子一样的找来的几个所谓人才,用了半年的时间,扩张出来了拥有包括一家总厂,七家分厂的一个行业巨头。

今年上半年,截止到六月份,公司在西非、南北美洲和国内设有11个合资或独资公司,总资产超过了百亿元,职工75641人,半年完成现行价产;11。97亿元,出口创汇9723万美元,上交税金7571万元。

而进入下半年,增加的渔船和鱼肝油厂、冷藏厂实行了改制,通过实行工资水平“增长预警线、增长基准线、增长下线”3条指导线提取使用制度,改革了企业内部分配制度。

海洋捕捞涉足远洋捕捞新领域,新购“孔雀一号”金枪鱼延绳钓船赴印度洋作业,还有几艘鱿鱼钓船在西北太平洋捕捞6个月后,又转赴福克兰渔场进行鱿鱼生产,通过南北渔场调度,提高了海上作业空间和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效率越来越高,加强了海上生产指挥力度,从把握中心渔场到扒载运输、产品销售以及渔需物资供应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海上生产实行船长负责制,和年度考核末位淘汰制,根据设备资产等因素下达指标,超产重奖,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上半年捕捞海水鱼22。85万吨,产品销售收入19735万元,全年修船费用及各类物资消耗比上年减少1830万元。

加工工业仿生食品新增油炸食品、海藻加工和港式海鲜食品等项目,集中资金和力量重点开发,并通过进超市和薄利多销等方式,拓宽销售区域,提高销售数量,已与10个国家的17个客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产品行销欧洲、亚洲、美洲及大洋洲20余个国家和国内 18个省、市、自治区。

仿生食品总产量9215吨,完成现行价销售收入13748万元,冻粉生产通过科技攻关,解决了夏季琼胶难以生产的难题,并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完成销售收;3320万元。

公司实验室在韩孔雀攻陷魔鬼岛之后,得到了极大的加强,现在已经探索生产出脱乙酰基度达到95以上的甲壳胺,已取得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甲壳胺口服胶囊和瓶装粉剂生产批文,即将推向市场。

甲壳素项目完成国家经贸委海洋高科技项目产业化立项,并且开发出蛋多维、肉多维、双鲸多维、清瘤散等4个动物药新产品,通过拳头产品带动作用和名牌效应,在省外市场开拓上有较大突破,完成销售收入4440万元。

现在公司选送的模拟蟹肉、鱿鱼丝、琼胶、鱼油多稀康产品获“知名品牌”奖,鱿鱼丝入编魔都市“名优产品录”。

现在集团公司发挥拥有进出口权和远洋自捕鱼回运国内的优势,半年间销售自捕鱿鱼5067吨、鲐鱼27380吨,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702万元;远洋自捕鱼回运国内21。5万吨,销往20余个省、市。

一个拥有七万多人的集团公司,却只是韩氏集团下属的一个小分支,而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分支,却关系着七八万人的生计。

看着办公室中不停忙碌的众人,李小文却跟他们格格不入,这半年来,李小文自从跟着李小艺从老家出来,就没有闲着。

他做过公司高管,负责过一家公司,也做过销售,跑过船,现在,他却坐在了远洋渔业集团总公司的开发部,成了一名实习生。

看着比自己早几天招进来的一些实习生,同周围那些正式员工一样,打电话的打电话,打字的打字,看文件的看文件,而还有不少,走来走去,一个个迅疾如风,不用看就知道他们有多么忙碌。

这种忙碌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开始停顿下来。

“小李,去吃午饭了。”开发部中,李小文的直属上司陈科长,看着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发呆的李小文,摇了摇头,还是开口邀请他去吃午餐。

“您去吃吧!我还不饿。”李小文一上午根本没有动弹,所以此时根本不饿,再加上此时他感觉十分茫然,就更没有食欲了。

陈科长又说了几句,只好无奈的离开了,随着陈科长离开,他们一个组的员工,迅速收拾好自己的文件夹,开始站起身准备去吃饭。

大公司之中,不管干什么都是需要雷厉风行的,所以,去吃饭的众人,很快就消失在了办公室之中。

李小文看着空空荡荡的办公室,感觉更加茫然了,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一名白领的工作。

此时的李小文,已经完全没有了初出茅庐的那种自负,他已经被这个社会磨砺的没有了棱角,此时他再也不敢小看他的姐姐。

想到李小艺,李小文嘴角流露出一丝苦笑,今天早晨,当他知道要来这里工作时,心里还挣扎了几秒钟,不过,在坐上姐姐的车子之后,李小艺就放弃了挣扎。

因为李小文有一个好姐姐,所以在来公司的路上,司机给李小文普及了一些公司的常识,其中心思想只有一个,这个工作工作一般人是得不到的。

司机大哥的妹妹,市场营销硕士学位,也在这家公司上班,而他妹妹之所以能够进入公司总部上班,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她哥哥是李小艺的司机。

要不然,她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就算有硕士学位,但她没有工作经验,也就不可能直接进入大公司上班,而是跟其他应届大学毕业生一样,从实习生做起,如果三个月之后公司不留人,实习结束只能离开。

人家一个国内重点大学的硕士生,都需要走后门,他李小文只是一个二流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如果没有关系,连进入公司实习的机会都不会有,所以有了这种明悟的李小文,才会毫不犹豫的来了这家公司。

等做到了自己的位子上,李小文才知道她姐姐的话是什么意思,看着别人忙忙碌碌,他却只能看着,根本插不上手。

公司的开发部对职员要求是最低的,只要语言表达能力过关,跟客户能够交流,就可以了,不过,就是这么简单的工作,也需要有人带,所以进入公司之后,一定要跟公司的领导同事搞好关系,这是李小艺的原话。

当时听到这个,李小文还有点不以为意,但现在,他知道了,如果没有人带,他根本融不进他所在的开发小组。

此时他好像又听到了周围传来的各种声音,用英语交谈的最多,再就是日语、韩语,其他如同俄语、法语、德语,虽然使用的不多,但李小文也见识到了。

也就是在此时,李小文才真正知道,什么才是国际化的大公司,这家公司,跟原来他去的几家公司,是完全不同的类型,在这里,好像世界各国都跟他们办公室连接在了一起。

当李小文还想发呆到上班的时候,他身边的一部电话机想了起来,李小文四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