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都市藏真 >

第773章

都市藏真-第773章

小说: 都市藏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出土的佛经中,其中有一本用古老的泥活字印刷的经卷,为中外学术界震惊,那就是《维摩诘所说经卷》。

学术界称,《维摩诘所说经卷》的发掘,见证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泥活字印刷的国家,这比1980年同样是凉、州出土的那尊西夏铜炮,把我国金属管型火器的铸造历史,提前了一个多世纪更令人惊喜。”

“《维摩诘所说经卷》?为什么说到这个?我想你不会无缘无故的提起这个吧?”元遁一心中一喜,立即开口询问道。

韩孔雀道:“说起《维摩诘所说经卷》完全是个意外,我意外得到了一页佛经,内容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师子吼,名闻十方。

一页的内容很少,不过,却全部是用金泥书写的,是正宗的金泥经,后来我查证了一下,这应该是出自《维摩诘所说经卷》,而且这页手写的金泥经,跟在金刚亥母一号洞窟发现的《维摩诘所说经卷》年代相差不大。”

“金泥经?你确定是用金泥书写的佛经?”元遁一道。

韩孔雀道:“那是当然,东西不方便带在身上,所以现在不能给你看,但用金泥书写的佛经,我还是不会认错的。”

“如果你真的捡到了金泥经书页,那么我可以证实,天眼张手里确实有一部金泥经。”元遁一道。

“你可以证实?这样就不会错了,赵佗墓可不是普通人可以进入的,如果是天眼张,那就没有任何疑问了。”韩孔雀道。

元遁一道:“那页金泥经你是在赵佗墓中发现的?”

韩孔雀点头道:“对,到了现在,你应该明白,赵佗墓如果没有必要,还是不要乱闯的好。”

“天眼张不太可能故意遗失一页金泥经,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了,就是出现了意外,连他在赵佗墓中都有可能出意外,那么那里的危险程度,还在我们想象之上了。”元遁一有点失落的道。

韩孔雀还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所以他道:“你说天眼张有没有可能,把他毕生的收藏,全都藏进了赵佗墓中?”

元遁一苦笑道:“要不是有这种想法,我们至于不停的跟你协商吗?”

韩孔雀想到羊城为了跟他合作,付出的不少代价,立即有了明悟,这天下还真是没有免费的午餐。

“你是怎么知道天眼张手中有金泥经的?”韩孔雀问道。

元遁一道:“这个应该错不了了,只要金泥经出现在了赵佗墓中,那至少说明天眼张进过赵佗墓,要知道金泥经可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依稀记得,大约二十多年前,在我国青、海省一牧民家中,发现了十几页用金泥书写的喇嘛教经文,当时,新华社曾经专门就此播发了一个消息,说是我国考古事业的一个重大发现,考古学界认为,那几页经文是稀世珍宝。

但是,人们并不知道,1992年,在首都琉璃厂中国书店,曾经出现了几部保存完整的金泥书写的经卷,其数量的厚度几乎高达一尺之多。

那一年我住的地方离琉璃厂一家大型书店很近,所以,午休时,我经常就到书店去浏览古籍,由于常去,就与书店内部服务部的店员很熟,与那里的一位马先生更是成了好朋友。”

那一年夏季,元遁一有一次再到书店内部服务部,刚一进门,马先生就急切地对元遁一道:“这一段时间老没见你了,你到哪里去了?我这里有一部‘好书’,很想让你买,留了好一段时间,总不见你来,后来给卖掉了。”

说到此,马先生面露惋惜和嗔怪,马先生道:“那书,实在是太珍贵了!”

“是什么好宝贝?让您这么激动?”元遁一露出好奇的神色。

马先生道:“你坐下,咱们慢慢聊。”

落座后,马先生激动地道:“那是好几部用金泥书写的佛经。有将近一尺厚的一摞呢!”

据马先生介绍,那些金泥书写的佛经,是他在书店的大库里发现的,装裱得十分精美,全都是用绫子纸装裱的,一看就是“帝王家气派”。

马先生详细叙说了经卷的内容,我现在明确记得是《维摩诘所说经卷》,关于经卷的年代,据马先生估计,应该最晚是宋代朝廷、或者是亲王家里,所书写的。因为,一般人写不起。

马先生讲,发现之后,他曾经将这些经卷呈送佛教协会会长过目,当时的会长在经卷空白处题写了“镇观之宝”四个字。

他还曾经呈请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过目,也在经卷空白处题写了“几百年不世出的国宝”几个字。

关于这些经卷的来源,马先生猜测,应该是解放以后,查抄反动会道门的寺庙时,收缴来的。

第九百七十七章阴虱

马先生说,当时书店给这些经卷作的定价是:人民币十五万元,这在当时,已经是天价了。

紧接着他又道:“实际上,这些经卷可是无价之宝啊!本来,第一个就想到留给你。可惜,你没有这个运气。”

马先生告诉元遁一,那些经卷,是被他所熟识的、中央机关的三个干部合伙买走了,每个人出了五万元,开了三张五万元的发票。

当时元遁一对马先生讲,这么贵的价格,他也买不起呀。马先生说,就是借钱,也应该买下来!

当时,元遁一听了马先生这番话,也顿觉惋惜,后悔自己没有经常光顾中国书店。

“几百年不世出”的国宝,不仅与他失之交臂,而且也与当世绝缘,变得下落不明了。

事后,元遁一查阅古籍,查到了一些历史上关于金字佛经的记载,发现《大藏经》、《山西通志》、《赤城志》、《元史。世祖本纪》、元虞集撰《道园学古録》明宋濓撰《文宪集》、明郑真撰《晚翠轩记》、《清史稿》等古籍对此都有记载。

清末,英国人李提摩太曾言:“说者谓,自佛法入中国,而佞佛者,用赤金以饰佛像,又缮写金字《藏经》,天下因此争造金为箔,故金耗而价昂。”

但是,李提摩太所说并不准确,此种判断,用在唐代以前还可以。自宋代以后,历朝都有禁止“销金为泥,缮写佛经”的禁令。只许皇家隆恩造作,不许民间僭越造次。

最后元遁一道:“据我所查到的史料,皇家最后一次用黄金书写佛经,是在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据此推断,1992年,中国书店发现、经马先生之手卖出的那些金字佛经,至迟,也是清乾隆之时、甚或更早之物,这跟你推断的时间应该没有冲突。”

“那你是怎么确定这套金泥经落入了天眼张手里了?”韩孔雀问道。

元遁一有点不好意思的道:“后来我得到了一些小权利,所以就有了便利,当时购买这套书的三个人,全都跟天眼张有关系,你想,九十年代初,十五万元绝对是天价,那个时候的国家干部,谁敢随便拿出那么多钱买古董?

就算五万,那也是巨款,要知道那个时候的万元户都稀罕,如果一名国家干部拿出那么多钱,肯定要惹人非议,所以,敢拿出这笔钱的,肯定有理由不被人怀疑。

而事情也真是这样,后来我查出这批资金的来源是海外,最后追踪到了这里,所以,这栋房子属于天眼张是肯定不会错的,如果你真的在赵佗墓中发现了金泥经,那么天眼张进入过赵佗墓也肯定没错。”

“这么说,你们打算近期闯赵佗墓了?”韩孔雀笑着道。

元遁一道:“现在你的实力得到了我们的认可,已经有资格进入赵佗墓了。”

“不想跟我合作了?”韩孔雀好笑的道。

元遁一道:“我们肯定要跟你合作,这一点毋庸置疑。”

韩孔雀点头道:“看来你们的想法还真多,不过,如果说我不想进入赵佗墓,你们有什么感想?”

“不想进入?”元遁一一愣。

韩孔雀点头笑道:“我要离开了,今天休息一天,可能明天就要回魔都,你认为剩下的这点时间,我还能去赵佗墓逛一圈?”

“今天一个白天,完全有时间啊!”元遁一道。

韩孔雀摇头道:“恐怕不行,过一会我要去一下码头,我的船随时都会靠岸,只要靠岸了,我们就要离开。”

“你是说真的?”元遁一变了脸色。

韩孔雀笑着道:“跟羊城市政府,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友好合作,至于探险什么的,今天之前,我还有意跟你们合作一下,可你们没有表现出诚意,所以,为了以后不出现矛盾,我看这次合作还是算了吧!”

元遁一的脸色变了几遍,最后道:“既然韩兄弟你不想去,那么我们也不会勉强,只不过,能不能把你们在赵佗墓中得到的资料,跟我们共享一下?”

“既然我不想去了,那些资料自然不会对你们保密,我的手下闯入赵佗墓之后,遇到了三种情况,第一种毒,第二种是煞气,第三是毒人,我想这样的事情你们肯定也知道了。”韩孔雀道。

元遁一道:“只有毒人没有遭遇,不知道韩兄弟能不能仔细说说?”

韩孔雀道:“当然,那里的情况是明摆着的,阴煞就不多说了,这么多年下来,你们手里肯定有不少,可以媲美金泥经这样的护身宝物,有这种级别的东西保护,闯入赵佗墓肯定不是问题。

既然你们现在都没有遇到毒人,那么你们还在第一关打转了,第一关是毒,但不是普通的毒物,也不是蛊毒,而是一种生物,这种生物我查了不少资料,最后确认是一种叫阴虱的奇妙小东西。”

“阴虱?”叶生和元遁一全都变了脸色。

韩孔雀笑了:“看来你们对阴虱很了解啊?”

韩孔雀笑的比较猥琐,而叶生和元遁一也不是多么纯洁的人,所以都很了解韩孔雀的意思。

普通意义上的阴虱,会造成一种阴虱病,而阴虱病的病原体是一种体外寄生虫——阴虱。

其实,在人体寄生的虱子有3种,即头虱、体虱和阴虱,它们的寄生部位、生活习性和外观形态略有不同。

阴虱主要寄生在阴部,也可以寄生在腋窝处。体形小而扁平,呈浅黄色或茶褐色的小斑点,肉眼可看见,平均长约1~2mm。

阴虱的前两对足细长,后两对足较宽有勾形尖刺,腹短宽似螃蟹,活动力较小,常将嘴部埋于皮肤、毛囊、毛干部或紧贴于皮肤而不爱活动,平常每天最多活动10mm,常用爪勾挂于毛根上。

阴虱一般不离开阴、毛部,只有当性、交时阴虱才离开原宿主,传染于新的宿主,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韩孔雀才会笑的有点猥琐。

“我说的这种阴虱,跟你们理解的那种阴虱很像,不过,它们两者又完全不同,相像的是它们的外表和体型,不同的是它们的习性。

赵佗墓中出现的阴虱,是比较危险的东西,这种东西如果侵入人体,表现出来的 症状比较像疟疾,这种病在古代也是一种可怕的瘟疫,所以,阴虱出现在赵佗墓中,应该是有意而为的。”

“你是说故意放养在墓中,看守陵墓的?”叶生虽然惊讶,但也在情理当中,古人对自己的安息之地是十分重视的,做出任何超乎想象的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

韩孔雀道:“由于阴虱的体积很小,所以除了全封闭的纳米级防护服也许有点作用之外,其他任何服装,都不能隔绝阴虱的侵袭,只要被阴虱侵入,得到血液喂养的阴虱,会快速繁殖,直到人体死亡。

人体死亡之后,阴虱就会进入一种如同冬眠一样的状态,直到有另外的生物进入它们的冬眠场所,它们会再次苏醒,进入另外一次活跃时期。”

“阴虱寄生的地方是人体吧?”元遁一道。

韩孔雀点头道:“古墓之中,只要有实体的地方,就有阴虱寄生,只要进入阴虱方圆十米范围之内,阴虱就会被人体气血刺激苏醒。”

“能不能告诉我,你们是怎么避免阴虱侵袭的?”元遁一毫不客气的道。

韩孔雀翻了个白眼,不过还是回答道:“利用控水能力,形成一个水幕,只要有东西侵入我控制的水幕,我就能立即发现,所以我才能扑捉到阴虱这种可爱的小东西。”

“可爱?”元遁一也翻了个白眼。

韩孔雀笑着道:“你没发现被阴虱寄生了的尸体是不腐的吗?只是这么一个特性,这种小东西就会得到古代贵族的肯定。”

“防腐在古代还真是个大问题,这么说来,阴虱还是一种好东西了?”元遁一道。

而此时叶生却是听得一头冷汗,他道:“如果这种东西被带出古墓,那不是会形成一场灾难?”

韩孔雀笑着道:“之所以叫阴虱,就是因为这种小东西不能见光,而且它们厌恶光源,一般不会离开阴暗的场所,当然,外温度只要超过二十五度,离开寄生体后的,这种小东西也会死亡。”

“那么说穿着温度比较高的服装,也能防止阴虱侵体了?”元遁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