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都市藏真 >

第57章

都市藏真-第57章

小说: 都市藏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器物一般制作得比较规整、精巧,其高超的花纹装饰工艺、丰富的装饰题材,使耀州窑瓷器独具魅力。

当时生产青釉瓷器的北方是耀州窑,南方是龙泉窑,耀州窑瓷器上所点缀的斑纹图画,首要是靠刻划、模印及堆塑等等工艺手法完结。

所谓刻划纹,是用刀具及尖状器在瓷胎上刻划出各种斑纹图画,然后施釉烧制而成,所饰斑纹,线条下凹,低于胎面。

此种纹饰创于北宋初期,其技法承继了唐代的传统,遭到越窑的影响而开展起来,而韩孔雀手中的这两只青釉三足香炉上的纹饰,正好符合耀州窑的特点。

之所以说是北宋中晚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北宋初期刻划纹,通常都显得较为简略、草率,中期才日趋老练,所饰斑纹刀法娴熟、线条流通,斑纹图画体现得极为生动。

鼎盛时期的耀州窑产物是以青瓷为主的,因为其时各窑之间的相互影响,耀州窑青瓷与越窑、龙泉窑等窑的瓷器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这真是北宋耀州窑的瓷器?听说就算是在北宋时期,香炉等东西的产量也不高啊?”胖刘双眼放光的看着这对三足香炉,这里可是一次出现了两件啊!能够比美五大名窑的瓷器,一次还出现了两件,这是一份怎么样的幸运?

韩孔雀笑道:“能够证明是北宋耀州窑的特点很多,一件器物,辨别它是耀州窑仍是其它窑的青瓷,瓷釉方面的特色是非常重要的,耀州窑瓷器釉色翠绿、釉质细润,施釉亦较薄,釉色深浅多变。

有的稍绿一点,有的稍黄一些,但均为青中闪黄色,不管釉深浅都富含黄的成分,不然就不是耀州窑而是其它窑的青瓷产物了。

其时代越晚,闪黄的程度也就越大,到元代时,耀州窑青黄色的成分就更大了,看上去简直成了黄釉瓷器,你看这两件瓷器是不是看着有点发黄?虽然发黄,但却不是那么显眼,从这里也能证明,这耀州窑比较早期的作品,所以应该是北宋时期的。”

看胖刘听的迷迷糊糊,韩孔雀也没在多说,其实这三足香炉的鉴定虽然麻烦,也不过是从釉色,瓷胎等方面鉴定,除了刚才韩孔雀说的釉色方面的特点,还有瓷胎的特色,也是判定的一件瓷器的重要依据。

宋耀州窑青瓷胎骨较薄、胎色深灰,因其时施釉工艺尚有缺乏,故器物反面,挨近足部及底部,经常呈现漏施釉的状况。

这些漏釉的露胎处,呈现出一些酱色的氧化铁所造成的小斑块,因为胎土中所含铁的成分较高,在器身之外的下部釉薄处,也经常隐约透露出一些淡褐色,这些特征都是后仿品无法仿出的。

宋代耀州窑瓷器的仿品,在民国及曾经各时期很少见到,现在所见的,大都是近几年所仿。

新仿耀州窑青瓷胎骨稍厚,含铁量低,故胎色灰白,色彩较真品色浅,更没有因漏釉所呈现出的酱色小斑块,以及釉薄场所透露出的褐色。

除此之外,圈足构成也有所不同,仿品圈足较为油滑,这与切削平齐规整的真品圈足,有着很鲜明的差异。

这些特征都很明显的表现在了这两只香炉之上,所以韩孔雀很庆幸,幸亏江林这小子今天的鬼市上出来找人,而且还带了一个市局的警察。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才让这条古玩街上的那些骨灰级藏家,全都躲了开来,这才能让韩孔雀捡了个便宜。

要不然,这种东西,在行家的眼里,可就是大开门的东西,是绝对不可能被韩孔雀这么便宜的弄到手里的。

归根到底,这还是韩孔雀的运气好,这青釉本来就很漂亮,就算历经千年,看起来还是崭新如故,这才让侯三、胖刘、江林这种不懂行的看走了眼。

这两只香炉,韩孔雀已经认定了是宋代耀州窑青釉三足香炉,所以他并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这两只香炉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那粗制滥造的铜钵上。

韩孔雀在看到这件笨拙铜钵时就有了疑惑,因为这件铜钵的体积太大,也太重,谁会吃饱了撑的,弄出这么一只笨重的铜钵来使用。

铜钵这东西就是和尚拿来化缘的工具,这样的东西,因为是随身带着的,所以一般的铜钵就像是江林带走的那个,是很薄的。

而且在清朝以前,铜是贵重金属,是用来制作钱币用的,没有人会浪费大量铜,打造一只沉重的铜钵招贼。

本来韩孔雀只是怀疑,当他拿在手里的时候,就不是怀疑了,而是确定。

这只铜钵的重量不对,刚开始韩孔雀猜测这铜钵有四五斤沉,可真正拿在手里的时候,感觉重量轻了,虽然轻的不多,但这只铜钵绝对不是全部为铜造。

“难道这只铜钵也是好东西?”胖刘看到韩孔雀的目光,最终盯着那只粗糙的铜钵上,直接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只铜钵有问题,外面这层铜,应该是后来包上的,里面有一部分中空,也不知道里面藏着的是什么。”韩孔雀回答道。

“你怎么知道的?”胖刘惊奇的道。

韩孔雀道:“重量不对,这个体积的铜钵,重量应该在四五斤左右,而现在重量轻了,这只能说明里面不是有中空,就是铜钵内部不是铜的。”

“这样也行?我还以为你有透视眼呢,能够直接看到铜钵的内部。”胖刘故作遗憾的道。

“我看你是小说看多了,我们应该相信科学。”说着韩孔雀起身去准备一些东西,想要准确测量一下这只铜钵的体积和重量。

韩孔雀称出来了铜钵的重量,又把铜钵放进一个水盆里测知到体积,这样就可以计算出铜的密度,虽然这铜钵的铜不纯,但相差应该不会很大。

等韩孔雀计算出来,已经完全证明了他的猜想,这只铜钵是真有问题,其计算出来的密度,跟真实的铜的密度相差太大。

“真的不对,不知道里面是什么?”胖刘惊讶的道。

韩孔雀笑道:“只要不是中空的就好。”

韩孔雀找来一把剪刀,小心的刺入铜钵,果然,里面有空隙,韩孔雀很轻易的就把外面的一层铜皮剥了下来,里面是一些填充物,好像是制造模具的耐高温材料。

韩孔雀把这些填充物清理掉,一丝金光漏了出来。

“是只金碗?”胖刘张大了嘴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韩孔雀这运气太过逆天了吧?这样也能捡漏?

“应该是只金碗,看个头还不小。”韩孔雀也有点兴奋,怪不得里面填充了那么多东西还那么重,原来里面包裹了一只金碗。

“不会是假的吧?”胖刘随口问道。

“有可能吗?谁闲着没事,把一只假金碗藏在这里面?”韩孔雀白了他一眼道。

“那是不是真金,也许是鎏金的呢!”胖刘有点嫉妒韩孔雀的好运了,所以挑着毛病道。

不过他还真说着了,现在韩孔雀也在担心这个,古时候也不是没有人造假,而且有鎏金镀金等工艺。

由于黄金本身价值高昂,作伪者常用铜、铜基合金、仿黄金材料如稀金、亚金、仿金、鎏金、镀金、包金等作伪。

韩孔雀取出金碗,清洗干净,他首先测量了一下这只碗的数据,这只金碗;高7。2厘米,口径21。2厘米,壁厚0。12厘米,腹径17。2厘米,腹深7。1厘米,重573克。

这只金碗敞口、鼓腹、喇叭形圈足,纹饰平錾,通身鱼子纹地,外腹部錾出两层仰莲瓣,每层十瓣。

上层莲瓣内分别錾出狐、兔、獐、鹿、鹦鹉、鸳鸯等珍禽异兽,禽兽周围填以对称的花草。

下层莲瓣均作忍冬纹,圈足内刻鸳鸯一周,饰忍冬云纹一周,圈足饰方胜纹,足底沿为球状连珠,内底部刻蔷薇式团花一朵。

口沿有一行錾文,“文思院准咸通十四年三月廿三日敕今造鸳鸯莲瓣纹刻花金碗,重十四两三钱。打造小都知臣刘维钊,判官赐紫金鱼袋臣王全获,副小供奉宫臣虔诣使左监门卫将军弘悫。”

“有錾文?文思院是唐代宫廷的一个部门吧?”胖刘虽然不是很了解,但对文思院还是有点印象的。

韩孔雀仔细翻看着这只金碗,看了好一会而才道:“这只金碗的制作方法是钣金也就是锤鍱法做出来的,工匠先用锤将纯金块敲打成金片,再置于模具中打造成碗,然后在口沿上錾刻文字,看似简单却体现了超俗的制作技巧。

从錾文得知,这只鸳鸯莲瓣纹刻花金碗,乃唐宫廷金银器作坊——文思院所制,文思院应该能够代表当时金银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辉煌的时期,其金银器制作代表了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

唐朝金制品加工技术比以前更加精湛,不仅制作精巧,方法也多种多样。

“唐代宫廷之物啊,你的运气怎么可以这么好?”胖刘虽然是心宽体胖的典型代表,可现在他也开始嫉妒韩孔雀了。

第八十二章收礼

感谢末日战神和凊扫达人两位兄弟的打赏。

“是不是纯金的还另说呢?这运气是羡慕不来的,嘿嘿!”说着韩孔雀也乐了起来。

胖刘没好气的道:“这真金我还不认识?不要以为就你知识渊博,要说其他的东西我还真不知道,这黄金我可很了解。

古时侯黄金有七青、八黄、九紫、十赤之说,颜色不同,代表黄金的含金量也不同,这只小碗打眼一看,就是用十足赤金精工制作的。”

韩孔雀用强光照射了一下这只金碗,看到金碗的反射光芒,也认同了胖刘的想法。

一般而言,黄金在强光下光辉灿烂,明亮耀眼,而纯金的颜色则是金黄色中微显红色。

这只金碗绝对达到了赤色,正是金黄之中透着红色,用手掂其重量时,金碗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都是纯金制作的特点。

如感觉太轻必是伪品,黄金的比重远大于其他金属,对于相同体积的金属制品,黄金制品要重得多。

而这只金碗富丽堂皇、灿烂夺目,正是唐王朝的标志之一。

“这金碗也太漂亮了?”胖刘看着韩孔雀不停转动的金碗,也看到了这只金碗的富丽堂皇,顿时让他惊讶的张着嘴巴,直接忘了合上。

“正宗唐代金碗,绝对的精品,嘿嘿!今天没想到运气会这么好。”韩孔雀嘿嘿笑着道。

那个侯三直接给他送上来了三件至宝,还真是个送财童子,也不知道那家伙走了什么狗屎运,居然一下弄到了四件佛器,不管香炉还是铜钵,都是寺庙里用的东西。

也许那这些东西还真像侯三说的那样,是从五台山的寺庙里得到的,也只有那种地方,才会有大量佛器同时出现。

四件东西,只有江林拿走的那件清代簪花铜钵价值最低,而价值最高的,却全都落在了韩孔雀手里。

“这东西能够值多少钱?”胖刘看着金光闪闪的金碗道。

“这个还真不好说,不过最低也能卖个几百万,在国内金器的价格没有什么标准,曾经有一件明代宣德时期的一件金胎錾“赶珠云龙”纹嵌宝石三足盖炉,竟然拍出11680。75万港币的天价。

如果说唐代的,曾经有一件唐代五曲折枝簇花纹鎏金大银盖碗,也以158。85万英磅成交,这可是一千多万元,而且还是鎏金的银碗。”

“这么贵?一只银碗就能卖上千万?明代的金碗价格都上亿,那不是说这只唐代的金碗价格更高?要知道唐代的金匠可是历代一来公认的厉害?只是今天你就成亿万富翁了?”胖刘是真的震惊了。

“到底能够卖出什么价格,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想来过千万应该不是问题,这方面的交易记录不少,像2008年4月11日的春季大拍中,香港苏富比推出的一系列黄金饰品拍卖。

那是来自瑞典实业家约翰·卡尔·肯普个人收藏的25件套明清金器专场拍卖,那场被命名为“帝廷金辉——珍贵明清御制金器”的拍卖,仅成交17件拍品,总成交额就高达17124。7万港币,平均每件金器的成交价格都超过千万。”

“你也说了那可的明清的金器?唐朝的金碗比明清时期的肯定还要贵吧?”胖刘羡慕的看着那只金碗,好像这只金碗的金光更盛了。

韩孔雀解释道:“明清宫廷金银器虽然工艺精湛,却明显缺乏唐宋制品所体现的文化品位,甚至有资深收藏家指出,明清金银器在工艺上,根本不能与唐宋器比肩,在财富价值上也缺少当下黄金所具有的流通性,卖的仅是宫廷概念。”

“唐代的金器没有被拍卖过?如果有拍卖纪录,你这只金碗更加好卖吧?”胖刘问道。

韩孔雀笑道:“我还真没听说过有唐代宫廷金器被拍卖的消息,一般出土一些唐代金器,都进了博物馆了,这样的宝物,实在是太少了。”

“唐代金器那么出名,难道数量很少?”胖刘问道。

韩孔雀笑道:“唐代由于中西交流的广泛,大量金银进入中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宫廷的需要,金银器的制作达到了顶峰。

尽管金银器的制作和使用,唐宋时期就非常发达,但因中国金银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