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124章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124章

小说: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洁。接待各国嘉宾参观时的“金刚”舰上清洁异常,从各种活动的细节来看,这时的日本海军很有一番西洋作风。

    过了不久,中午12时开始,“金刚”舰的甲板上举行了西餐的冷餐会,宾客们边吃边谈,舰上还准备了舞会,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来宾们纷纷入场起舞,最后在十分满意的气氛中被送回了码头。

    郭筠仙回到公使馆时,天‘色’已晚,随员们大多累了,各自前去休息,但郭筠仙却难以入眠,他来到自己的书房,在自己的日记当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是日受邀往观日本新造之铁甲船,一曰‘金刚’,一曰‘比睿’,日人与舰上大宴宾客,有宣示列国之意,集者五百余人,英首相、水师提督皆作赞语,余亦勉赞数语。……询问日本在英国者二百余人,伦敦九十人,学律法者为多,此外栗温浦、苏士阿摩及各海口皆有之。是日通姓名者:长冈良之助,前为诸侯,自治一国,今犹世爵也,亦在英国学律法。一领事南保,一伊贺阳太郎,亦学律法者。凡日本二十余人,皆通英国语言,中土远不如矣。”

    ※※※※※※※※※※※※※※※※※※※※※

    福州,马尾造船厂。

    船政大臣丁雨生望着船台上日渐成形的“开济”号巡洋舰和周围忙碌的工人,心中满是欣慰之意。

    在林逸青的促成下,船政局又得到了海外殷商陈氏、潘氏从海外汇来的大笔造舰专用资金,使得“开济”舰的建造得以顺利进行。现在因为资金充足的关系,“开济”级的第二艘“镜清”得以开工,和“开济”一同建造。

    而更让他感到兴奋的,是现在马尾造船厂的船台上,又多了两艘法国巡洋舰!

    这两艘巡洋舰被德高望重的孤拔提督命名为“杜居土路因”号和“德斯丹”号,也在和“开济”一同建造。

    同时开建四艘巡洋舰,在船政的历史上,可以说是首次。

    而为法国建造驻外巡洋舰,更是中国造船史上的首次!

    现在的丁雨生,对于林逸青的赞佩之情,不压于已经逝去的林义哲。

    “大人,伦敦郭大人的电报。”师爷徐睿的声音打断了丁雨生的思绪。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目录 第二百五十一章 户部电函

    “噢?”听说是郭筠仙发来的电报,丁雨生似乎预感到了什么,立刻接过电报看了起来。

    电报果然是郭筠仙发来的,内容则是丁雨生一直关心的日本海军在英国建成的两艘铁甲舰的情况。

    “日本人这么快便又有了两艘新式铁甲船,那咱们就更得加快建造‘开济’了,不然的话,日人再来犯我,而我一无林文襄统兵,二无铁舰可当,则势危矣!”丁雨生感叹道,将电报‘交’给了徐睿。

    “郭大人说的极是:彼既以所有以相陵侮,我亦当觅所无以求自强。”徐睿看过电报后也点头道,“不然此消彼长,终为其所制。”

    丁雨生又视察了一番船厂工地情形,便和师爷一道回到了船政衙署,他正打算拟写给郭筠仙复电的电稿,却见船政主事杨锐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大人,户部电函。”

    “户部?电函?”丁雨生听到户部这一次竟然给船政以电报的形式发来了部函,不由得愣了一愣。

    在丁雨生的印象中,京城六部里,户部一向是以抠‘门’出名的,只要不是紧要的事,从来不发电报(这个时代的电报比较昂贵),而今天户部竟然用电报向船政发函,可以说是极不寻常的。

    “莫不是来向船政要银子来了吧?”徐睿敏锐地觉察出了什么,立刻出言提醒丁雨生道。

    “皇太后答应给的造船银子,户部到现在一分未拨,竟然会伸手向咱们要银子?”丁雨生的眼中闪过难以置信之‘色’。

    “难说啊!这一次海外殷商陈氏和泰西钱商罗斯柴尔德氏所助造舰之款,单笔皆在百万以上,不是小数目。”徐睿说道,“以往年终大结,户部能节省出一二百万两银子,便会抢着去皇太后皇上处报功,咱们这里凭空多出这么多的银子,又没过他们的手,只怕他们是要眼红的。”

    听了徐睿的话,丁雨生的面‘色’变得‘阴’郁起来。

    丁雨生拿过电报,打开看了起来,徐睿注意到丁雨生只看了几眼,额头青筋便暴了起来,知道电报的内容已然被自己言中。

    “他翁叔平好厚的脸皮,这样的函文,也亏他做得出来!”丁雨生怒气冲冲的将电报丢给了徐睿,“当真叫先生给说中了。”

    徐睿展开电报看了起来,果然不出他刚才所料,这封电函是户部‘侍’郎翁叔平发来的,内容先是说“现下海军已成”,不需多造轮船军舰,然后提到“西征饷急”,要求船政“除‘开济’二舰用度外,多余款项速解部充饷”!

    徐睿将电报递给了杨锐,杨锐看后也是面‘色’大变。

    “咱们船政该给的银子,他们都拖着不给,现在竟然反过来管咱们要银子,这是哪‘门’子的道理?”杨锐怒道。

    “就算有银子,也要用于四艘‘开济’的舾装训练以及法国人订购的四艘‘开济’级的备料准备事项里面的。”徐睿象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沉‘吟’道,“这背后只怕……”

    “你们不必说了,这个事儿,没有什么可说的。”丁雨生没等徐睿把话说完,便斩钉截铁的说道,“先生这便替我拟回函,直接告诉他们,船政造船之银,乃是专款专用,无银解部!”

    丁雨生说完,便起身去了。

    “徐先生,您刚才说,这背后……”杨锐看到丁雨生走了,想起刚才徐睿说过的话,便追问道。

    “只怕不光是户部在打咱们的主意,还有别人。”徐睿冷笑了一声,“西征饷急?哼哼……”

    “先生说的可是……”杨锐立刻明白过来徐睿说的是谁,他缩住了话头,伸出手在桌面上写了一个“左”字。

    徐睿点了点头,目光瞬间变得‘阴’沉起来,令杨锐吓了一跳。

    在他的印象当中,很少见到白发苍苍的徐睿这个样子。

    徐睿原来是林义哲的师爷,极有智谋,对船政多有赞划,且和林义哲情同父子,林义哲故去之后,徐睿伤心至极,‘欲’要辞归,而新任船政大臣丁雨生看重他的才能,极力挽留,徐睿这才留了下来。

    徐睿在丁雨生手下办事勤勉,丁雨生极是得力,正是有了徐睿的帮助,丁雨生才能够很快便熟悉船政事务,发挥所长,使船政的事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因为徐睿的功劳,在船政衙署中,徐睿虽然并无官身,只是一介布衣幕宾,但人人尊敬,不呼其本名,皆以“先生”称之。

    “先生可是觉得,此人会再兴‘波’澜?对船政不利?”杨锐问道。

    “船政说起来还是此人所创,林文襄主管船政以来,他一直怀恨在心,现在只怕是想寻由头重夺河山吧……”徐睿沉声道。

    “那便如何是好?”杨锐听后不由得心惊不已。

    “只要有我老头子一口气在,就不能让他毁了林文襄的心血!”徐睿霍然起身,看着窗外的一轮红日,昂然道。

    “你……还有多久才能回来呢?可不要让我这个老朽等得太久啊!”徐睿想着远在日本的林逸青,在心里默默的念着。

    甘肃,兰州,陕甘总督行辕。

    “大帅今儿个怎么了?”前来请示机宜的大将徐占彪听到左季皋的房间里传来阵阵摔打东西的声音,不由得奇怪的问道。

    “不晓得……从早上看了廷寄,就一直这个样儿……”左季皋的师爷孔德洪小声答道。

    徐占彪在‘门’口犹豫了起来,刚才仆人已经进去通报了,但迟迟不见回复,他便觉得不妙,悄悄进来查看,结果看到了这一幕。

    “……丁雨生,你这‘混’帐!安敢如此欺我!真是岂有此理!”随着左季皋的吼声,又一声瓷器落地摔得粉碎的声音传来。

    听到左季皋的这句话,徐占彪仍然莫名其妙,但孔德洪却心下雪亮。

    正在徐占彪因为不敢触左季皋的霉头而犹豫不决时,曾伯恒‘挺’着大肚子,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

    看到徐占彪和孔德洪立在那里满头大汗的样子,曾伯恒先是一愣,他侧耳听了听左季皋的吼骂内容后,不由得微微一笑。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目录 第二百五十二章 今亮的算盘

    对于左季皋和船政的恩恩怨怨,他当然知道得十分清楚。

    “九帅……”徐占彪上前给曾伯恒见礼,曾伯恒略略拱手回礼,示意徐占彪稍安勿躁,然后便施施然走进了左季皋的书房。

    “老亮这是在和哪一个生气呢?”曾伯恒迈步进屋,看了看满地的碎瓷片,笑着说道。

    左季皋这才注意到曾伯恒进来,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早就吓得魂不附体的书僮看到曾伯恒进来,象是有了主心骨一般,立刻回过神来,飞快地洒扫起来,一会儿便将书房收拾得整洁一新。

    “元符来了,坐。”可能是被曾伯恒那一句“老亮”叫得甚是舒心,左季皋脸上的怒‘色’渐渐消散,而且难得的有了一丝笑意。

    尽管在平定长‘毛’教匪后左季皋与曾伯函的关系一直很僵,但是他和曾伯函的弟弟曾伯恒的关系却很是融洽,与曾伯函断绝音信之后,左季皋与曾伯恒却联系不绝。可谓晚清官场一景。

    事实上,左季皋与曾伯恒‘性’格很是相投,办事节拍也几乎一致。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命运也有共同之处。二人都是科举不中,靠着军功升迁的,是以彼此同病相怜。更加上曾伯恒从戎之初得到过左季皋的用心指点,对左季皋的才能十分钦佩。同时曾伯恒在资历功业上一直低左季皋一等,对左季皋的声威名望从不曾构成威胁,左季皋一直从容地保持着居高临下之势。所以两个人关系一直相当不错。

    而曾伯恒和左季皋之所以能够如此,其实也有曾伯函的功劳。尽管曾伯函与左季皋失和,却不想因自己而影响弟弟与左季皋的关系,因此还曾特意给弟弟写信说:“左氏待弟极关切,弟即宜以真心相向,不可常怀智术以相迎距。凡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曾伯恒本来夹在兄长和朋友当中,不知如何是好,在知道了兄长的态度后,与左季皋保持‘交’往的同时,他也曾想方设法调和二人关系,可惜收效甚微。

    “元符的帐查得如何了?”左季皋看着大咧咧坐在那里的曾伯恒,亲手给他沏了一杯茶,端给了他。

    “白忙了这几个月,呵呵。”曾伯恒笑了起来,“只能以‘查无实据’回奏了。”

    听了曾伯恒的回答,左季皋心中大石落地,也笑了起来。

    “只要饷械充足,西征便无后顾之忧了。”左季皋道,“而今贼众失其酋首,正可一鼓而平之。”

    “功成之日,切莫忘了故人之情。”曾伯恒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左季皋当然明白曾伯恒话里的意思,这一次朝廷派曾伯恒来查他左季皋西征军费的支出情况,曾伯恒帮他挡了一道,这个人情可不是一般的大。

    而曾伯恒说出的“故人”,并不仅仅是指他自己,还有他的哥哥曾伯函。

    此次朝廷派左季皋西征。曾、左二人也因此有了又一次‘交’集的机会(也是最后一次)。

    左季皋十分看重这次带领大军建功立业的机会。平定长‘毛’教匪,他一直都是曾伯函的配角。这次他却成了主角。虽然现在左季皋也年事已高,须发已白,但却豪情万丈的决心在他这最后的一次人生大剧当中倾情出演。

    然而这次出征面临着一个最大的难题,那就是筹饷。因为西北乃天下贫瘠之区,饷源不能指望当地,势必要“用东南之财赋,赡西北之甲兵”。西征之初,他就对朝廷声明,这次战争,“筹饷”重于指挥战斗。

    这样,曾伯函与左季皋不可避免又要打起‘交’道。因为彤郅九年,曾伯函回任两江总督,其辖下的江苏便是左季皋西征军重要的饷源地。事实上,虽然朝廷规定各省要按份额及时供给西征军军费,但只有少数与左季皋个人关系较好的省份尽力供应,而那些与左季皋个人关系一般的省份都没能做到如数按期,“各省拨解之数,有过半者,有不及一半者。惟湖南止解三分之一,河南拨解不及十分之一,广东、福建、四川欠解亦多”。所以当左季皋听说曾伯函回任两江后,第一反应是担心曾伯函不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