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三司使 >

第26章

大唐三司使-第26章

小说: 大唐三司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判官,利用小人已经发酵好的米酒,估计烈酒能酿造两百斤。不知如何定价为好?”钟老幺突然问道。

    杨游一听,这做生意,当然最关心的是价格:“鄙人的想法是,先期的价格至少要定在二十贯左右一斗!当然,为了保证酒的品质,这酒出来后,先在地窖放一段时间,估计口感怎么也会好一些。另外再拿出少部分二次蒸馏,看看口感和烈度如何,再确定最终价格!”

    二十贯一斗?众人一听,都不禁吓得睁大了双眼!

    杨游想,这米酒酿造的白酒,与高粱酒相比,差距实在很大。当然。估计酒曲没有用对也是原因之一,毕竟白酒和米酒根本不同。只有先在地窖存放一段时间再说。

    他接着说道:“各位千万别觉得二十贯一斗贵!这先期只能酿造两百斤,还剩下一些半成品,估计不过一百多斤而已!加在一起可能才四百斤左右。这酒太少,当然只有直接供给京城的个高档酒肆!那些人既然能喝十贯一斗的米酒,喝这二十贯一斗的烈酒,可是便宜多了!这一斗至少抵得上五斗米酒!”

    众人一听,觉得很有道理。

    杨游又说道:“除了直接特供高档酒肆外,这酒还有两个途径可用:一是在京城西市租一间房,卖烈酒,以便让外郡和蕃夷之地的人都知道此烈酒二是拿出少部分酒送给京城和东都的高官贵族,把名声先打响,为接下来的蜀黍烈酒的销路打下根基!知道的人多了,还怕没人买?反正别人也生产不出来!

    我的想法是,今后极品蜀黍烈酒出来后,定价在二十五贯一斗比较合适,最差的,也要在二十贯!唯有如此,我等才能在秘方还未外泄的头几年,把钱赚够!至于这酒名,就叫九州第一烧。”

    众人听了杨游的安排和分析,都觉得很有道理。

    杨游心想,最好是放他几个月,与今后的高粱酒做好衔接。否则现在把酒卖光了,万一哪位高官找来要酒,如何是好?

    至于下一步的扩张和打算,他自己早已经有了新的打算!那就是把趁秘密还没有外泄以前,将此秘方高价卖出!至于这酒,专门在京畿道几附近销售足矣!

    第二日下午,准丈人家。

    东西已经打包完毕。

    卢陵、卢庚也都在,正与他父亲讨论着路上的行程安排。

    “伯父,一切可都准备好了?”

    “都差不多了!我与三郎走后,你要多与大郎交流,有事你二人也好有个照应!”

    “小婿谨记,请伯父放心!”

    杨游扭头又问卢庚:“三郎,你何时再回京参加科举?”

    此时已经不像唐初,进士科早已经超越明经科,成为士子的第一选择!因此那卢庚一直拒绝参加明经科,执意参加进士科考试,今科却落第了。

    “鄙人说过,如若今科不第,将回家闭门苦读十年,十年后再参加科举!”卢庚说道,表情很是坚毅。

 第四十章 当朝官

    杨游一听,十年后,也该是天宝十五年,那时候安禄山连洛阳都打下来了,不知道那一年有没有科举!

    当然,自己的到来,也许会改变这个世界,安史之乱何时发生,倒也不好讲。根据平行世界理论,这是个与自己以前的大唐平行世界,是两个大唐,不存在改变历史的问题!

    “鄙人还是希望三郎早日参加科举,十年似乎太久,还是应该只争朝夕!人生能有几个十年?”杨游很是感叹。

    “鄙人不明,难以及第,肯定是功夫不到!唯有悬梁刺股,才可早登皇榜!”卢庚似乎坚如磐石。

    卢圆和卢陵都摇摇头,不说话。他二人不知道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范阳那地方如何?鄙人也很想去看看呢!听说那安将军把范阳经营得很好?”杨游突然问道,他突然想起,这岳丈一家不就是范阳人吗?或许他们能够提供一些真实情况。

    “一切都很好,就是胡人很多!安将军手下的军将大部分也是胡人,很能打仗!”卢圆道。

    “以前张九龄张相说过那安将军有反相,不知道范阳人对安节度使的看法如何?”

    “民间是有人说张相很会相面,说安禄山脑后有反骨!不过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如今范阳人对安将军很有好感!范阳一带的官僚与百姓关系较好,几乎没有官架子!”卢圆倒是很严肃。

    杨游一听,看来要解开历史真相,只有自己去实地看了。不过听这卢圆的意思,当地百姓似乎并不讨厌安禄山。

    杨游想,也不能全看历史书上讲的。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有时难免遗失真相。

    杨游在卢家吃完午饭,又到钟老幺看酿酒,一到地方,却看见酒已经出了二十几斗,分别装在三个缸子里面。

    钟老幺说那里面分别装的是早段、中段、尾段酒,每种酒品质的确有所不同。

    “杨判官,蜀黍已经煮了二百斤。几日后小人就准备分作三份,开始试不同酒曲的发酵效果。估计半个月后也能看出个大概来!”

    杨游一看,这钟老幺办事果然快捷,思路也很清晰。他又下到地窖把进度看了看,只见面积却比他想象的还要大。工程已经接近完工,那地窖每隔几米预留了柱子,这个地窖存放万斤酒也无问题!,

    上来后,杨游把钟老幺和石云山二人叫到一起说道:“我几日后要到蓝田县查办一起大案,估计要去十余日。你等按照计划办理就是,如有紧急事情,可以找颜县尉或者苏县尉!”

    次日早。

    长安城东延兴门外,十里长亭处。

    杨游、卢陵、四娘与卢圆及卢庚以及卢娘子告别!

    “离城已经十里,你等请回,多多保重!”

    “伯父、伯母、三郎,祝一路顺风!”杨游道。

    几人点点头,卢娘子扭头上了马车,其余人拍马前行。

    不一会儿,只望见车马卷起的尘埃滚滚,一行人已经背影模糊!

    此一去,却要天各一方,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真是世事无常!杨游充满了感叹。好在婚事也好办,万一不行,有卢陵在。所谓父母不在,长兄为父,他也可以代办!

    这时,一骑快马自远处飞奔而来,在杨游、卢陵、四娘等人跟前停了下来!

    主人一看,来人竟然是卢圆最好的朋友颜真卿!

    “哎!鄙人还是来迟了一步!”他有些懊恼!

    卢陵道:“颜县尉事务繁忙,何必计较,今后有的是机会见面!”

    颜真卿有些黯然神伤:“我等宦游天下,一朝相隔万里!今日未能与卢公见上一面,也不知今生何日才能相见!”

    杨游看他面色悲伤,急忙说道:“颜县尉何故悲伤?兴许几年后伯父又回来了!”

    颜真卿摇摇头:“也许吧!我与卢公相识十几年,相见的日子也不过屈指可数的三四十日而已!”

    杨游一听,当官的都是四处漂泊,这也难免。除非是你二人都当上常参官,每日在京城上朝,就基本上可以天天见面了!

    行人早已远去,杨游说道:“颜县尉,走吧!”

    四人骑马回城,没走几步,颜真卿道:“哎呀!我差点忘记了!鄙人要先恭喜杨郎,今日都省传来消息,杨郎已放了大理评事实职!仍旧兼任原来的各使职!

    此职为从八品下阶,与我这京县尉官阶一样高呢!杨判官初任官就做到大理评事,这在本朝可是非常罕见!此职不轻易授予初任官,一般是第二任或者第三任官才可得”

    杨游一听,自己这大理评事不知道只是挂名而已,还是有具体职事。囨无论如何,可是对自己来说,可是有极大的意义,因为这是朝官!

    所以他很是惊喜:“真的?”

    “哪还有假!都省已经上报中书门下,就等李相和皇帝审批了。不过这些小事,一般李相和高将军二人就自决了,大事高将军才向圣上禀报!”

    旁边卢陵和四娘也都很高兴。

    卢陵道:“恭喜郎君升职,这大理评事可是下层官员当中的要职,此职仅仅次于监察御史,普通人可是极难得到!”

    杨游谦逊道:“只是侥幸而已!倒是多亏了杨公和高将军帮忙!午时已过,走,我等找个地方喝几杯”

    第二日,杨游刚到办事房,有胥吏就进来禀报:“启禀杨判官,左藏署令杜义求见!”

    “请进!”然后他赶紧招呼萧南与赵荃二人准备上茶。

    “杨判官,听闻杨判官已得大理评事实职,鄙人先恭喜判官!”左藏署令杜义满脸堆笑道。

    那萧南、赵荃二人一听,也过来不断恭喜上司。

    “同喜!不过吏部还没有下告身呢,万一有变化也说不准!”杨游急忙说道。

    “还不是一两天的事儿!不过鄙人今日来,却是请杨判官去输货场检查收纳物资!这是去年应该缴纳的最后一批庸调物,山南道巴川郡送来的!”

    “输货场在春明门外灞水桥,有些远,现在去吗?”

 第四十一章 纳租调

    “当然,这次是山南道巴川郡送来的庸调,主要是钱、布、绢、棉等!那粮食归司农寺,与我等无关!”

    “那好,我等即刻出发!带几个人去合适?”

    “你我二人各带两名胥吏就行,这具体事务还是由他们办!你我监督就可以了!”

    于是杨游带着萧南、赵荃二人,与杜义一道,出了皇城,直奔城东春明门。

    出了京城,不一刻就到灞水桥输货场。杨游一看,这个货场怕是有上万平方米,规模惊人。

    全国所有的送往长安的租庸调,除了归司农寺管理的粮食、草料外,全部要送到长安城东春明门外灞水桥输货场。由太府出纳使、御史台、太府寺派人监督收纳。

    检查完数量、质量,分装好以后,送完皇城太府寺左藏库收藏保管。

    按照以前规矩,必须有御史台的监察御史或者殿中侍御史参加监督验收,那时太府出纳使是由侍御史或者殿中侍御史兼任的。

    如今太府出纳使由杨慎矜兼任,他本人就是御史中丞。而且出纳使判官杨游也带着检校监察御史衔,所以无需另外派人监督,一切都由杨游做主。

    刚到货场门口,就看见一位四十岁左右的青衣官员满脸堆笑,在门口抱拳相迎:“卑职铜梁县尉段邦达,参见二位上差!”

    “哎!段县尉说错了,杨判官是上差,鄙人可不是!”杜义摆手道。

    “杜署令是皇城官员,在卑职看来,也是上差!”

    杨游看他二人似乎很熟!

    这时杜义笑着扭头介绍道:“杨判官,鄙人介绍一下,这位是铜梁县段县尉!他曾经当过多年的太府寺胥吏,去年流外入流,当了这铜梁县尉!

    段县尉,这位是太府寺出纳使检校监察御史杨判官,他还兼着京畿道采访使推官、大理评事等职!这可是大唐后起之秀!”

    “参见杨判官!卑职不明,学识浅薄,所以未能科举及第,只得入了吏途!今后怕是辈子当县尉了!不比二位上差,将来必定前途远大!”段县尉施礼道。

    “也不一定,虽然说流外入流者升迁难度很大,不过也有当上高职的!当然郎官、侍郎等清要职,由于法令所限,段县尉是没有指望了!”杜义点点头。

    当时人们一把流外入流者当胥吏看待,尽管他们已经当“官”,所以这部分人很难有前途!

    “几位快屋里请!”段县尉把二人一行请进屋内。

    两名杂役帮着倒茶,还有人把账册递给段县尉,让他查看。

    只听段县尉道:“本来按照国家法令,本郡租调所有货物应该于正月三十日前将送到京城,验收完毕。

    不过由于本郡昨年水灾,租调征收延迟,朝廷特许延迟至三月末上交。今日离三月末倒只有几天了!还请杨判官将鄙郡之物妥妥验收,以防误期!”

    “这次路途可还顺利?”杜义问道。

    “还好!此次全走旱路。虽然路途更加艰辛,不过却无翻船之忧!如果翻船,货物全损,鄙人就只有跳江了,哪里有钱赔得起这些货物!”

    杨游也知道,这运送租调的人,都是太守从本郡州县官员中临时抽调。谁被抽到,就要万分小心。路途货物如果有丢失,损坏,是由押送人赔偿。

    如果赔偿不起,那就坐牢,流放。家小可能也要被没入官府为奴。当然,这押送人可以附加征收运费,有一些利益可得。

    聊了一会儿,段县尉把租调的账册递给杜义、杨游。杨游一看,无非是绢、麻、棉等物,不过品种很多,达十几种。

    看完账册,接着就是要到现场评定等级,凡是有污损、水渍以及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