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重生古代的精彩生活 >

第40章

重生古代的精彩生活-第40章

小说: 重生古代的精彩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子墨赶紧站起身来,朱辉大叫:“父王、爸爸,你们太过分了,这不是让我和弟弟长针眼吗?”朱睿大笑,拍拍儿子的肩膀:“好小子,你不说当看不见,还来笑话你爹们。”林子墨的脸红了一下,看到两个孩子满头的汗时,忙招呼小砚:“拧一把湿布巾,给孩子们擦擦汗。”
  又嘱咐跟随的小厮:“安善、安晨,你们一定要记住,时刻看着点两个小少爷,如果出汗,马上擦干净,让他们多喝水,多吃水果。”说着,接过小砚递来的布巾,给俩孩子擦拭。
  小厮们忙答应:“是,王君。”

  ☆、第68章

  新搬的家杂乱事情不少,虽然有安乐几个帮忙,还是拖到第四天,林子墨才有空出门。为了方便,又用上了以前的方法,把皮肤改成了黑黄的颜色。
  嘱咐安乐几个照顾好小少爷,带着小砚和韩琦,以及朱睿给他配的四个护卫出了门,刚出了自家的二进宅子,一个憨厚的女音传来:“您好,你是新来的太爷家的吧?”林子墨回头,只见一位不高的中年女子,挑着一担柴火站在那里,被阳光晒的黑红的脸膛,圆圆的苹果脸,看着爽朗大气。身上穿着打着补丁的衫裤,很壮实的样子。
  “这位大嫂是?”是不是对门子的仆妇啊?但是看着打招呼的样子又不像。妇人放下担子,随手从担子里的柴火里抽出一把野草,三两下完成一个简易草窝,从随身的布包里,倒出一半的山桃子递过来:“我是县丞郑成的老婆,今后就是邻居了,这些刚从山里摘来的桃子,虽然粗鄙,但也是点新鲜玩意。”昨天太爷家给了好些的肉,让她不知道怎么感谢好,正好遇到林子墨出门,她又正好摘了些桃子,虽是礼物轻,也算是个礼尚往来。
  林子墨愕然,小心地看她一眼,这个郑夫人和昨天的郑夫人差了一天一地呀!接过她手里的桃子,递给送出来的安乐,问道:“原来是郑大嫂,恕我冒昧,昨天也有个郑夫人出来,她是?”问不明白,今天出来一个郑夫人,明天出来一个郑大嫂,太乱了。
  妇人脸红了一下:“不瞒公子,昨天大概是夫君娶的平妻李氏,我是夫君的正妻张氏。”林子墨吃了一惊,怎么看,这位也不带着正妻的样子,昨天那位一看就是养尊处优,身穿绸缎衣服。看看这位,粗棉布的衣服还打着补丁,再看看她挑回来的柴火,摇摇头,初来乍到,不懂这个世界。
  不好打听人家的私事,点点头:“谢谢夫人的桃子,我们还有事,先走一步了。”说着,带着几人走出了二门外。
  出了县城,到处都是羊肠小道,走一辆马车都过不去。如果忽略周围不时过去的一张张愁苦的脸,这里的景色还真美。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一座座大山,到处都是绿油油一片,踏着石头小路前行,不时能看到奇石怪岭,偶尔传来的动物叫声,好一个大自然的风光。
  林子墨仔细地观察四周,半人高的茅草、矮灌木林到处倒是,不知名的灌木丛和一些树上,挂着青涩的果实。边走边琢磨,渐渐深入丛林,不远处常常跑过一个兔子或者野鸡,林子墨眼前一亮,背靠大山,野草和嫩叶有的是,发展养殖业应该不错,像是眼前跑过去的兔子就可以,兔肉可以吃,兔皮是很紧俏的皮货,因为价廉物美,一般人家也都买得起,想来很有市场。
  从兔子延伸到山羊,羊肉也很紧俏,羊皮既便宜又实用,衣服靴子都用的上。而且这两种动物,只要卫生、消毒一类跟得上,根据他家养猪场的经验,应该不难养殖。
  又往森林深处走了一会,连小路都没有了,两名军士在前边拿镰刀开路。林子墨虽然也经常锻炼,但是他居住的地方都是平原,在这么陡峭的山路上行走,也渐渐吃力起来。而且他也没有走山路的经验,穿的是浅绿色的夹纱长袍,漂亮是漂亮了,但是走起山路来特吃力,加上还要防备蚊虫钻进长袍广袖里,更是累得很了。
  前边挥舞镰刀开道的一名军士道:“公子,再下去就是深山了,咱们出来的仓促,准备的不够充分,您看是不是先走到这里?”林子墨规定,为了不暴露身份,现在一律让人称呼他公子,在这里,朱睿也只是一任的地方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低调些好。
  举袖子擦擦汗,林子墨也怵头了:“也行,明后天再来吧。”
  刚要转身,眼角忽然瞥见一丛熟悉的翠绿的东西,忙转头看去,果然,西南角方向有一片翠色的碧竹,正迎风飘扬。林子墨一喜,这可是好东西,几年来,曾找遍了不少的地方,夏天的时候,一般都是一种草凉席,竹子的凉席基本没有,让他失望了好半天。
  竹凉席一直是很好的消夏用品,很受广大百姓的喜爱。在没有空调电扇的现在,是不可缺少的东西。
  林子墨顾不得疲劳。立马转身像着那个方向走:“看看那片竹林去。”大家当然没有意见,小砚搀扶着他,一起走了过去。
  这是一种典型的翠竹,碧绿的身躯,摸上去就凉沁沁的。看着他围着绿竹转圈,一个随行的军士道:“公子,我们这些天一直驻扎在山的另一边,那边不但有这种竹子,还有一种叫做湘妃竹的。”其实他也不懂里边的道道,只是听说,有钱人喜欢湘妃竹,想必王君也同样。
  果然,林子墨大喜,有了湘妃竹,凉席的档次立马就上去了。托湘妃竹的名声,真做出成品来,一定好卖。
  砍了一捆子翠竹,一众人才一起下了山。走进城内,看着这几个穿戴很好的人,扛着这么些竹子,大家都好奇地看着,快到县衙时,一个路边卖东西的老头,引起了林子墨的注意。
  上前蹲了下去,摆在老头前边的是大大小小的藤制品。大到背篓、背筐、套箱,小到各种盛放东西的首饰箱一类的,玲琅满目,精巧别致。看到林子墨蹲了下来,守着摊子的老头眼睛一亮,干瘦的脸漾出一抹讨好的笑:“这位公子,您想买什么东西?小老儿不是自夸,我的东西都是极精致又耐用的。”
  林子墨挺奇怪,这个老头说话还挺文雅,像是见过世面:“老伯,我问一下,像是这些东西本钱大不大?山上的藤条多不多?要是用竹坯编制,能不能也编织出这么精致的东西?”虽说有个概念,他还是属于理论上的经验,实际操作,还得是专业人士。
  老头立马提高了警惕:“你想干什么?这些事小老儿糊口的东西。”旁边跟随的护卫不耐烦了,吼道:“你这个老儿,公子问你话是抬举你,再不老实,讨打。”老头吓了一跳,瞪眼看着他们,脸上带了一股倔强。
  林子墨忙制止军士,和颜悦色地道:“老伯,不会白要你的手艺,当然会付你一个满意的价格。你看看这县里这样贫困,我这是想为大众百姓们想一条出路。”老头满脸的错愕:“您是说给百姓们一条出路吗?”
  林子墨点头:“我家兄长是新任的县官,他一直惦记改变盐山县的民生问题。”老头猛然跪下:“青天大老爷,如果真能改变百姓的生活,小老儿愿意献出技艺。”林子墨赶紧扶起他“:如此,有劳老伯进县衙商量一下。”
  朱睿和汪师爷正在二堂,盐山县如今并没有什么案件,清闲的二人只能看朱睿另一份差事的报告。
  听林子墨一说,二人大喜。朱睿一直知道自己的爱人能力很强,没想到强到如此程度,只来到这里几天的时间,就找到了改变百姓生活的方法。
  经过几人商议,那位姓邢的老伯,根据林子墨的指导,也编出了竹凉席的各种花样,举一反三,竟比现代工艺差不了多少。后来才知道,这位邢老伯一直在外边一个知名的藤器编织作坊,因为新东家要安插自己的人,辞掉了他们这一批人,加上人老了,就回了老家。
  如今缺少的就是技术工种,邢老伯拍了胸脯:“公子别急,我那帮老哥们,都是附近的人,最远的也就是邻县,一会回去我就找人捎信,我们这一批人才会来没有一个月,想来大部分人还没找到事情做。”
  朱睿和林子墨大喜,林子墨道:“这一块就交给邢老伯了,除了工钱,还给你提百分之一的提成。”不能让人家白白献出技术,就是百分之一,如果卖开,也将是很大的收入了。
  至于林子墨说的养殖业,邢老伯也出了个主意:“盐山县最不缺的就是人,不少上岁数的老人基本多少都养过东西,找点懂道的人想必不难。”一事不烦二主,索性都交给了他,朱睿道:“这样吧,我给你配几个差役,你支使他们四处找人。”
  等没了人,朱睿又道:“如今事情有了眉目,但是还有一点不行。”林子墨喝了口茶:“是不是修路的问题?”朱睿点头:“这些东西做出来,运不出去也是问题。”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后世的口号。
  林子墨早考虑了这个问题,这个世上不缺少火药,但是都被人们用来造烟花爆竹,在那一世,被人家学了去,造出了枪炮,掉转来,把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人揍了个“王八”蛋样。
  盐山县周围,别的都缺,就是不缺石头,如果把火药用在这里,炸出石料、石子等,修路的原料就有了。现在为难的是,如果把火药弄出来,怕是这个世界在不平静了,林子墨真不想看到到处起硝烟。
  在厅里遛了几圈,深深地皱着眉头。朱睿知道他又难以抉择的事,也不打扰他,静静地坐在那里喝茶,他相信,子墨会有自己的决定。
  转了几个圈子,林子墨问朱睿:“如果有一种东西,弄出来也许会引起在战争中死更多的人,你会怎么办?”朱睿一愣,欠身坐了起来,想了想道:“如果这东西早晚都出来,还不如咱们攥在手里,最起码能保住当朝百姓们。”
  林子墨豁然开朗:“是啊,就是他不弄出来,这个早晚也得出来,与其等别人学去,返回来打自己,还不如现在就造出来,慢慢摸索,也许这个世界,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能制约自己的人和事物。

  ☆、第69章

  拍拍手:“好吧,你立即调几个制造烟花的师傅过来,带着大量的原料,我有用,如果可行,修路不再是问题。”
  二人又商量了一下,股份分成十份,盐山县占两成,以后再不会为税收发愁;朱睿占两成,用于他的护卫队;林子墨占一成,归入他的私房;皇弟内库占四成,充实他的小金库;剩下的一成,作为机动股份,奖励邢老伯这样的技术工。
  分赃完毕…咳不是,分成完毕,暂时歇了下来,只等待把技术工们招齐,在招大量小工。林子墨自己把这里的事情写信回去,告诉家里的人放心。
  期间小砚偷偷走来,告诉林子墨:“少爷,你知道早上那个郑夫人怎么回事吗?”看着小砚那张急待解说的样子,林子墨发笑:“我怎么不知道你多会爱上八卦了?”小砚噘嘴:“不是我特意打听的,衙门里的人都知道,而且都为郑大嫂叫屈。”
  “奥?”林子墨的八卦精神也被勾了起来,昨天和今天看到的不同穿着的俩人,必定有自己的故事。小砚神秘道:“郑县丞是邻县的人,以前做秀才时,屡考不上,家里也渐渐耗穷,一顿两餐都吃不上,更没有在考试的钱。二十多岁还没有娶亲,没办法,只好娶了村里比较富裕的郑大嫂。这个郑大嫂不但拿出自己的嫁妆补贴家里,还自己下地劳作,养活婆婆和相公,三年后,郑县丞终于考中了举人,又考了几年,再难寸进,这才拿了郑大嫂最后的嫁妆打点,谋了这个县丞。”
  小砚讲的口干舌燥,自己倒了一杯茶“咕咚”喝下去,这下子连朱睿也听入了神。小砚接着道:“谁知道还没上任,他的表妹新寡回家,不知怎么勾搭在一起,不顾郑大嫂的反对,以平妻之礼进门,把郑大嫂和她的两个儿子挤兑的够呛。郑大嫂母子三人跟他家的长工一样,那个表妹平妻却像个主母,成天吃好的穿好的,还挑三挑四,要不是郑大嫂有两个儿子傍身,怕是早被休了。”
  林子墨半天没说话,其实早上看到郑大嫂的时候,他就猜了个*不离十。以前看小说,这样的故事不少,世上同患难的夫妻很多,共富贵的很少,只要富贵一些,负心薄幸的屡见不鲜。这种事外人没办法,只能叹息一声罢了。
  朱睿的脸也沉了下来:“看着郑县丞做事还可以,怎么内里如此糊涂?这种人不堪大任。”如果不认识真人,只是听故事一样听说这种事,还不那么生气,但是事情就发生在身边,他觉得难以接受。
  林子墨笑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也许郑县丞觉的富贵了,没有休掉让他感到如此丢人的老婆,是他自己很伟大哪!”这种事情最难管,管好了也许没人感激,管坏了,能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