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重生古代的精彩生活 >

第24章

重生古代的精彩生活-第24章

小说: 重生古代的精彩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  ,当年两家才会结亲。如今这个老太太,大概就是姥姥了。果然,二哥叫道:“姥姥,我和小弟来看您了。”老太太忙擦擦眼睛,笑道:“果然是子翰哪,这是子墨吧?快进家。”说着,上来挽着两兄弟进去。
  老太太的手很湿,林子墨看了一下,被水泡的好像老树皮。正在安安皱眉,进了院子,看到另有两个年纪不一的妇人,在大盆里使劲地搓洗衣服。看到有人来,忙都站起来。老太太道:“快点烧水做饭,你妹妹家的俩外甥来了。”两人忙赶过来,稍微上点年纪的妇人笑道:“原来是外甥们来了,快进屋。”又看到两个书僮手里的东西,满脸笑开了花:“来就来呗,还买东西,真是的,你娘太客气了。”嘴里说着,手却伸出去接过。
  林子翰对着林子墨介绍道:“这是舅母和表嫂。”林子墨点头叫人:“舅母、表嫂好。”表嫂点点头,不好意思地结果婆婆手里的东西,自去厨房忙活,舅母则跟着姥姥一起请客进屋。
  堂屋里的墙面也斑斑驳驳,几把官帽椅坐上去“吱嘎”乱响。姥姥不好意思地:“家里的东西都旧了,不过坐着还没事。”林子翰忍不住问:“姥姥,舅舅和表哥哪?”老太太看了一眼儿媳妇,叹口气:“你们洗卫戳袅艘樱憔司巳媚惚砀缬秩ザ潦榱耍饺艘黄鸩渭恿私衲甑木偃丝际裕峁坏豢忌希拱岩踊u牟畈欢嗔恕u獠唬憔司顺鋈タ纯茨懿荒苷腋鼋淌榈幕罴疲惚砀缫踩チ搜谩!
  又是一家只知道读死书的,姥姥一家看来除了那个舅母多少有点势力,别人都还好。这样的人家,给现钱肯定不行,必须和大伯家一样,给他立一个能长期进钱的买卖方是长法,否则就是给个金山,也能给你弄没了。
  等舅舅和表哥回来,果然一看就是书呆子,什么人情也不懂,比老爹还话少。没办法,还得从妇孺上打主意,还是以大伯家为例,置办了一处门面,帮着姥姥家开起了酱菜店。
  通过谈话,知道表哥的学馆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也是,交不起搞得束修,自然请不到好的老师,而好的老师,往往是进学的关键。托了欧阳志家的面子,费了不少银子,把表哥送进了当地有名的书院,又有酱菜店的收入,林子墨哥俩才放心,启程回了林家村。
  如今的林家,几乎可以说是全国闻名了。老实巴交的普通百姓林怀德,四年间,坐火箭的速度升到了五品官,他种植的作物天下闻名。养了三个儿子,个个十几岁就考中举人,简直是农耕世家的代表。连皇帝都下旨,不但奖赏了千两黄金,还赠送了一块写着:农耕之家的牌匾,几乎是别人没有的殊荣。
  林子翰中举后,马上收拾行李去了南方学院找大哥,一会不带耽误的,林子浩的学习期限也还有半年,就得回来参加转年的科举考试。而林子墨既不打算在上考。那就不用跟着一起去,留在家里打理庶务。
  明年父亲就得入京述职,林子墨打算过了年提前去京城置办宅子和产业,省的到时手忙脚乱。而且,既然不打算走仕途,就不能无所事事,林子墨还想自家在弄个长期产业。
  一过正月十五,林子墨带着小砚和韩琦随着欧阳家的商队,一起去京城。老太太和周氏真是舍不得,一路送出村好远,奶奶拉着林子墨的手一个劲叮嘱:“要注意身体啊,不要太累了,要吃好喝好……。”虽然拉拉杂杂,但是林子墨感到很温馨。周氏则是泪水涟涟,忙着给林子墨整理本就整齐的衣服,絮絮叨叨:“这衣服是不是太薄啊?子墨你冷不冷?早饭吃饱没?”林子墨既无奈又感动。
  大概在现代时习惯了走南闯北,火车、飞机的发达,让出门变得很容易,所以,和古代并不常出门的人不一样,林子墨没有感到多依恋家里。安慰着奶奶她们:“奶奶、娘,今年就是我不回来,你们年底也会过去,也就是分开几个月的时间,别难过了。”林怀德旁边接口:“是啊,到时我大概留在京城当差,子浩也能回来。男子汉大丈夫当志在四方,娘你们就别难过了,家里不是还有雨儿吗?”
  就这样,在奶奶和娘的哭哭啼啼中,林子墨随队去了京城。大概是来到古代第一次一个人出门,也感到前所未有的淡淡忧伤,望着远去的村子,林子墨也体会出那句诗的意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行的年轻人也许只是淡淡忧伤,夹杂着出去四方的兴奋,但是留下的老母亲心中的惦记,大概无人得知吧!
  离着京城也就五六百里的路程,比起动辄几千的路,在古代并不算什么。身在京城近郊的好处是,官道绝对宽大平稳,坏处也是宽大平稳,每次加征税收,肯定京城周围第一个倒霉。
  每天以五六十里速度前进,道路平稳,车厢宽大,如今林怀德是正五品官员,家里使用两匹马的马车不在违制,不用再借用欧阳府的马车。慢悠悠地,十天后,到了京城。
  林子墨前世没少到京城办事,那时候的京城根本没有护城墙一说,到处都是高楼大厦,马路四通八达,车辆来不来堵住。
  如今到了古代京城,林子墨早早让人打开车帘,远远观望这个庞大的建筑。

  ☆、第47章

  几长宽的护城河波光粼粼,进城的人们排队走过吊桥,青色的护城墙好像一条巨龙蜿蜒向远处,高大的城门上刻着“京城”二字,再上边的城楼上站着盔甲鲜明的士兵,一股威严感淡淡压来,让人充满敬畏。
  不愧是一国的首都,守门的兵丁们都比别处站得笔直。进入大门向里,青一色的石板路面,宽大的街上人来人往,两边的店铺几乎看不到土坯房子,全都是青砖瓦房或者二三层楼。林子墨想,这大概也是面子工程吧!把光鲜亮丽的地方示人,让进入都城的人都能开到它的繁华。
  跟着欧阳家的车队四处走动的好处是,不少大的州府,都有他家的宅子。京城的宅子据说还是欧阳老太爷任职期间置办下的。车队慢慢走过了几条街道,在一个一看就是富人居住地的宽大巷子里停下来。
  林子墨被小砚扶下车,抬头望去,虽然宅子已经半旧,但一点不损它的威严。高大的三层门楼,光亮的朱红漆大门,上边盯着碗大的金色门钉,大门两边蹲坐着两个石头狮子,竟比县城的欧阳府富丽堂皇一倍还多。
  车队得管事走过来笑道:“林公子,怎么样?威风吧?”林子墨回头笑道:“欧阳管事,怎么家里的老宅子倒比不上这里?”欧阳家大的管事一般都是家生子,跟着主人姓氏。欧阳管事笑道:“这里的宅子是当今圣上赐予老太爷的,无论怎样都不违制,家里的老宅子如果再这么建,就会有人告老太爷的。”
  林子墨被安排在了前边的客院,正三间的房子,左右厢房,加上倒坐,典型的小四合院。毕竟不是自己的家,林子墨第二天就随着欧阳管事出去看宅子。早在去年时,林家就托欧阳家在京城给留意,因此,欧阳管事手里有三处比较好的宅子。
  坐着车又颠簸了半天,听了欧阳管事的建议,定下了新开里胡同一所富人区的五进大宅。宅子也分地方,比如欧阳家所处的地方,大都是级别比较大的官员或者巨贾,林子墨定下的这个地方,大都是中级官员和比较富的富人,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
  宅子作价一万两千两银子,由此看出京城物价之贵。不过林子墨一点也不奇怪,国都吗?从古至今都如此,京城居,大不易,自家这几年银子有的是,不过,也不能买太过华丽的宅子,老爹毕竟只是个五品官,万事小心没错,自家没根底,不想被人当了出头鸟打。
  陪着过户的牙人点头哈腰道:“不知道公子买不买下人?正好常平伯犯了事,家里的下人刚刚被拍卖。”林子墨抽口凉气:“一个伯爷,连家眷都保不住吗?”这种事只在以前的电视里看过,冷不丁听见真人真事,还真是吓一跳。
  欧阳管事叹气:“当官也不易,你如果在京城居住长了就知道,每年差不多都有犯事的官员家眷被拍卖。”
  “唉!唉!唉!”叹三声,当官真是高危的行业,现代那里,官员犯事只是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连累家人,这里可好,来不来就被卖了,不知道给老爹弄来这官位是不是好事?
  说来说去,下人还是得买,家里的那几个人过来后,绝对分配不过来。再一个,在京城惯了,这些下人当了解这里的风俗人情,对母亲以后的管理也有帮助。
  林子墨去人肉市场看了看,惨不忍睹,和电视上一样,几个人一组,被绳子串起来,站在高台上等着人来买。堵着鼻子,冒着刺鼻的味道,林子墨挑了一个三十多岁,看着老成据说是以前主家的管家,很精明的汉子,但也不失正气,很对林子墨的眼,至于以后,使用看看吧。
  看着人贩子把他的困绑绳子解下,这个管事过来跪下磕头:“谢谢公子爷赏识。”林子墨点头,京城世家出来的人就是比较会说话。摆摆手:“起来说话吧,只要你以后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你四处看看,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你原来府里的吧?过去挑个十家八家的,连你一家子也一样。”管家当场流泪跪下:“老奴谢公子爷大恩,当做牛做马报答公子,老奴知道哪家人老实认干,这就去挑来。”
  林子墨点头,他对于挑人纯粹是白痴,这方面的知识一点没有,不过他坚信一个道理,这些下人也是人生父母养的,这种时候也是怕骨肉分离,然而作为不自由的奴隶,这是他们没办法的事。如果这时候让他们一家能团聚,绝对能收获感激,知道感激就能收获忠心。还有一条,一家子都在府里做事,就有了后顾之忧,一旦有了外边的诱惑,他得多多考虑家庭,做坏事的几率当然下降不少。
  不一会,那个管事领来一大帮的人,老老少少都有,过来一起给林子墨跪下:“公子爷,这些差不多都是本分人。”又指着一个比较利落的妇人道:“这是老奴家里人,一直在内院侍候,比较懂的内院礼节。”林子墨看了看,点点头:“希望你们以后能忠心为主,别的我也不多说,一旦发现哪个不合格,立马发卖。”没办法,人多心杂,不恩威并施,镇不住这些京油子,将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上。
  这个被林子墨命名为林寿的人,当了府里的二管家,大管家的位置当然留给一直对他家忠心的林福。暂时府里的事全部交给了林寿,林寿也打理的井井有条,甚至在他的建议下,还买到了伯府被拍卖的两个庄子。
  居林寿讲,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京城附近几乎没有农庄出卖,比如这次的机会,听了林寿的话,林子墨第二天就带着林寿赶去,结果就买到了两个庄子,这可是拍卖的第二天,这家光是庄子就有三十多个,后边赶来没买上的人,全都摇头叹息,机会不易啊!
  新买的宅子大门上挂上了林府二字,八成新的宅子,是一位户部四品官装修时间不长的房子,因突然补官外放,手里银子不趁手,这才把宅子卖出。林寿早指挥着众下人,把家具用品全部铺陈完毕。
  朱红的大门,两层的门楼,左右的石狮子,进门是个超大的影壁墙,转过去青砖灰瓦,雕梁画栋,丫鬟小厮穿梭其中,有一种古朴的魅力。除却大厅、外书房,还有待客的客院,后边正院、偏院等七八个小院子。
  在后边是个十几亩地大的花园,假山、流水、小亭,加上郁郁葱葱的常青树,围绕着一个四五亩大的小湖,很有点诗情画意。
  选了个吉日,林子墨搬了进来。在自己住的小院子上,大书了两个字“墨园”,得意洋洋地看了半天,从今天起,哥也有自己的小天地了。
  家里安排妥当,欧阳管事又给牵头买了几处门面,办理好,他们还要到别处跑货,就告别林子墨匆匆走了。
  巡视了无间门面,有三间处于闹市区,两间地位稍偏,如今也都有人租着。林子墨还没打算做什么,所以也没收回来,继续续了租。
  欧阳家一走,林子墨两眼一抹黑,谁也不认得,有心拜访一下靖亲王,但是又怵头。毕竟不是太好的关系,也就是自家有对朝廷有用的技术,要不然人家不会搭理他家。
  又巡视了一遍刚买的农庄,基本都是良田,马上进入二月份,再过段时间该育苗了,林子墨写信让韩琦跑一趟林家庄,带两个种田好手来,交给这里的农户们种植红薯等作物。粉条作坊和酿酒作坊看样子得下半年才能开工,一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