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 >

第178章

[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第178章

小说: [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任。那么,现在的大理寺少卿是谁呢?正是慕容复的同年,元丰八年的榜眼刘逵!吏治改革是太皇太后垂帘时,时任首相的范纯仁主持定案,真正推行却是在慕容复登上首相位之后。那个时候,赵煦被慕容复的一句“癔症”摁在后宫不得动弹。等他缓过这口气,这吏治改革的条条框框已似一条条无形的锁链将皇权牢牢捆绑。赵煦并非不愿给蔡京大理寺卿的位置,只是实属无能为力,不得不黯然摇头。
    蔡京见状亦幽幽一叹,再度感受到对手的强大,他竟有些心慌。
    赵煦如今唯有蔡京可用,自不能使其临阵脱逃,冷道:“昨夜那刺客的容貌与慕容复有五分相像,身上绑着一份署名慕容龙城的遗书。还有他穿的衣服是以金丝所绣,宫中善针线的女史已辨认出那是龙袍的式样!”
    慕容龙城、慕容笔皆是慕容复先祖,如今又有人来行刺。虽不知其真实身份,但看容貌也知当与慕容复脱不了干系。有以上种种证据,如果说蔡京先前还不能确定慕容复是否当真心存反意,眼下却已深信不疑!“这……这……官家,慕容复委实该死!”
    赵煦见蔡京义愤填膺,不由满意而笑,阴声道:“如今差的,只是慕容复的一份口供。”
    只见蔡京立在原地面色数变,良久,他终是把心一横,朗然道:“食君之禄,忠君之忧!”蔡京心里明白,他并非蜀党,如果连赵煦也不再理会他,那他的仕途也就走到头了。
    “好!”赵煦这才抚掌而笑,起身赞道。“蔡卿家不愧为国之栋梁!”说完这句,他的话音瞬间一冷,“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拿到他的口供!”
    蔡京也知慕容复在朝堂的势力委实骇人,以赵煦的手段怕是扛不了多久。“微臣明白!”
    哪知赵煦注意到蔡京的面上不自觉地闪过一抹狞戾,心中惊骇不已,竟鬼使神差地补上一句:“不要伤他性命!”
    赵煦这句话方一出口,蔡京即刻抬起头来,不可置信地望着赵煦。
    赵煦本人亦已懊悔,只是金口玉言不能更改。只见他沉默了一会方道:“慕容复若是死于刑讯,朝堂必定躁动!”
    “……遵旨!”蔡京静默片刻,终又低头应声。
    第二日,赵煦仍旧罢朝。
    第三日天色未亮,赵煦就被政事堂的诸位相公从床上揪了起来。政事堂诸公擅闯后宫,赵煦自然十分不满。然而诸位相公们的理由却也冠冕堂皇:他们唯恐官家遇刺受伤,而有人刻意封锁消息,图谋不轨!当然,如今亲眼所见官家无恙,大伙也就安心了!政事堂的相公们出此奇招,赵煦再不能以龙体欠安为借口不肯上朝。
    卯时正,赵煦穿戴整齐出现在大庆殿上。朝堂百官在走过场地表达了对官家的关怀与慰问之后,立即转入正题问起了慕容复的下落。对此,赵煦早有心理准备,只冷哼着道:“刺客身怀慕容氏先祖慕容龙城遗书,遗书中痛陈未能兴复大燕之憾,教导子孙勿忘祖宗遗志。刺客行刺当晚,亦高呼要兴复大燕。慕容复既是他慕容氏的子孙,岂能清白?”
    赵煦话音刚落,苏辙即刻跪地道:“官家,慕容大人对我大宋一向忠心耿耿劳苦功高,这刺客的身上的证据未必是真啊!许是刺客有心陷害慕容大人,请官家明察!”
    苏辙一跪,殿上不少大臣皆跪倒在地,齐声道:“请官家明察!”
    苏辙的话,赵煦自然听不入耳,只不阴不阳地回道:“先有慕容笔的遗书、后有慕容龙城之遗书。如此巧事,依朕所见,只怕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赵煦一提到慕容笔,范纯粹赶忙上奏道:“行刺官家图谋复国非同小可,请官家将此案交大理寺与前案合并审理。”
    “不必了!”只见赵煦神色奚落地回道,“范卿家许是老迈年高,问案拖泥带水!若非慕容笔之案迟迟未破,那罪魁祸首不曾伏法,朕又岂会遭人行刺?”
    赵煦这话委实诛心,范纯粹当下跪倒在地不敢言声。
    苏辙见赵煦无端迁怒旁人,忙仗义执言。“官家,慕容大人图谋反逆之事并无实证啊!慕容龙城与慕容笔之遗书究竟是真是假尚未证实,还有那刺客是否乃慕容大人所派更无明证!”
    “慕容复究竟是不是幕后主谋,一审便知!”赵煦冷道。
    “如此,还请官家将慕容大人移交大理寺!朝廷自有法度,不可轻废!”苏辙朗然道。
    而赵煦却只沉默以对。
    赵煦这般不讲规矩,老实头如苏辙也是怒极,只涨红着脸道:“官家迟迟不肯将人移交大理寺究竟是何道理?纵然慕容复果然谋逆,也当由大理寺明正典刑,请官家三思!”
    这一回,整个大庆殿上的文武官员全数跪倒在地,齐声道:“请官家三思!”
    纵然心里早有准备,可见到朝堂百官这形同逼宫的模样,赵煦仍是又惊又怒,不由放声喝骂:“尔等如此为慕容复张目,可是早被其收买,一样意图谋反?”
    赵煦这话显然触了众怒,朝堂百官各个含恨不已,登即七嘴八舌地大声呼喊起来。
    有的道:“官家这是什么话?!”
    有的道:“微臣忠心天地可鉴,官家无端见疑,岂是人君所为?”
    有的则只梗着脖子朗声回道:“忠言逆耳!忠言逆耳!”
    赵煦一见这群情汹涌,心底已怯了三分,忙道:“退朝!”
    “官家不能走!”岂料他尚未起身,刚被调回京不久的黄庭坚已然一声大喝。“首相谋逆,何等大案?今日若不能将此案的归属说清楚,官家就不能走!”他这两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竟连赵煦身边内侍亦被震住,再不敢动弹一下,更别说奉着赵煦离开。
    这一天的早朝漫长地几乎没有尽头。然而无论百官如何威逼利诱,赵煦都始终不肯答复慕容复现今的下落,更别提答应将案子移交大理寺。直至未时过半,赵煦又气又怒体力不支,几乎昏厥在龙椅上,百官们方勉强罢休。
    然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作者有话要说:
    赵煦:不要伤他性命!
    蔡京:卧槽!
    
    第174章 定计
    
    十日后,捧日军死牢中,沉闷的鞭声在持续了两刻钟后终于停止。刑房隔壁的花厅里,蔡京亦慢条斯理地放下了手中的毛笔。蔡京其人虽是个名垂青史的奸臣,可他却精工书法,字势豪健,痛快沉着,可算是自成一家。此时他手书的一阙新词,赫然正是当年慕容复醉后传唱的《沧海一声笑》。
    不一会,本该在隔壁用刑的狱卒快步走了进来,低声道:“蔡大人,人晕过去了……”
    “又晕了?”蔡京闻言却只微一挑眉,只见他一面细细品阅着自己的书法,一面奇道。“慕容大人意性豪烈,听闻还有家传武学傍身,怎么这点刑讯也熬不住?”
    那狱卒沉默了一阵方小声道:“小人听闻慕容相……咳咳,人犯久病缠身武功已废,这一顿鞭子下去已经晕了三回,看来不像作假。”
    
    “那就再泼醒他第四回!”蔡京冷道。
    
    蔡京这话,就连这干了大半辈子刑讯的狱卒听了也不禁呲牙咧嘴,忙劝道:“蔡大人,不可啊!不能再打了,再打下去真的要出人命了!”
    狱卒后面的一句却是说动了蔡京,他终于放下了手中的字帖,转头问道:“可招了什么?”
    狱卒闻言即刻咧嘴一笑,又是敬佩又是惋惜地道:“除了要见官家,慕容大人连吭都没吭一声。”
    十天前与十天后同样的答案,蔡京终是按捺不住燥郁之情,狠狠道:“本官亲自去问他!”说罢,便摔袖向隔壁刑房行去。
    刚走到刑房门口,那扑面而来血腥气味已令蔡京不适地掩上了鼻子。刑房内,慕容复双膝落地、吊着手腕挂在刑架上,赤裸的脊背上尽是横七竖八的鞭伤,血肉模糊几已找不到一寸完好的皮肉。
    连日用刑,慕容复的体力已透支地十分厉害,面色惨白连唇色都暗淡地教人看不清楚。加之他方才被一顿鞭刑抽晕过去,此时竟连呼吸亦已十分微弱,显然方才狱卒那句“要出人命”的话并非夸大其词。
    见到蔡京入内,刑房内的另两名狱卒忙跪下施礼道:“见过蔡大人!”这几名狱卒见惯了血腥又常年与穷凶极恶的人犯打交道,身上本有一股令人害怕的煞气。然而他们与蔡京相处数日,蔡京虽始终言笑晏晏,他们却都已凭本能隐约感觉到这张笑脸下掩饰的歹毒狠辣。是以,轻易不敢得罪他。
    区区几个狱卒,自然不在蔡京眼里。他见慕容复始终垂着头人事不知,这便淡然吩咐道:“弄醒他。”
    “是!”两名狱卒不敢怠慢,急忙拎起一桶冷水从慕容复的头上浇了下去。
    “咳咳!”受那冷水一激,慕容复呛咳两次终是醒了过来。见到蔡京立在自己的面上,他也没有说话,只疲惫地闭了闭双眼,将头靠在一边的胳膊上微微喘息。
    蔡京居高临下地立在慕容复的身前,饶有兴趣地看了对方许久,终是缓缓言道:“慕容相公,落到今时今日这个地步,这又是何必呢?”
    慕容复轻笑一声,低声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蔡京眉心一抽,隔了一会方问道:“鸿鹄之志?慕容大人的鸿鹄之志可是黄袍加身?”
    这一回,慕容复面上的嘲讽却更明显了。“蔡大人,如此拙劣的诱供的手段,就不必在本相面前使了罢?”
    “本相?”岂料,蔡京竟忽而放声大笑。“慕容复!你事涉谋逆,你以为你还是以前那个官居一品高高在上的左相么?本官奉劝你一句,乖乖地把事情招了。天恩浩荡,或能赏你个全尸!”
    “那就杀了我罢!”慕容复果断回道,“回禀官家时就说我是畏罪自杀,相信官家不会为难蔡大人。”
    蔡京没有说话。慕容复入狱已有十日,这十日来赵煦在朝堂上经历了百官们狂风暴雨般的攻击。蜀党之势不但让赵煦食不知味寝不安枕,更让蔡京胆战心惊。这期间,赵煦也曾召见了蔡京几回。每每听闻慕容复至今没有招供,他便忍不住破口大骂,言辞之粗鄙歹毒,全不似一个皇帝该有的模样。蔡京冷眼旁观,深知以赵煦的心性怕是支撑不了多久了。在赵煦向百官屈服之前,自己必须拿到慕容复的口供,而且必须让慕容复活着!否则,他一定被会赵煦抛出去当作承担百官怒火的替罪羊!
    蔡京稍有迟疑,慕容复便已敏锐地察觉异状,当下笑道:“怎么,不敢?天下皆知本官向来体弱,熬不过刑讯求个解脱也是寻常。蔡大人,你怕什么?”
    蔡京亦是灵醒之人,见慕容复笃定自己不敢杀他,即刻扭头狠狠扫了身后三名狱卒一眼,寒声道:“哪个狗才多嘴饶舌?”
    慕容复见状即刻哈哈大笑。“蔡大人,你怎么还没发觉问题出在哪?如此蠢钝,难怪官家对你愈发不满!”
    慕容复这话更是触动蔡京心底最大的隐忧。蔡京在朝堂上无根无底,唯一仰仗的只是赵煦的支持。若是失了赵煦的欢心,他必定会被蜀党撕成碎片。“你知道什么?”
    眼见蔡京愈发燥郁,慕容复不由怜悯地望了他一眼。“蜀党势大,可官家毕竟是官家,且我的案子事涉谋逆,谁若牵扯太深,难免令官家怀疑与我是同党。蔡大人,你答应官家接手刑讯的时候,是不是这么想的?”
    蔡京没有应声,慕容复年纪轻轻能登上左相之位,有这审时度势的能耐并非意外。
    “可惜啊!蔡大人不了解咱们这位官家!蔡大人有勇气火中取栗,官家却实无毅力为你挡风遮雨。这几日朝野内外怕已是沸反盈天,百官们虽不敢为我辩驳无辜,却也一口咬定当将我交由大理寺问审。朝廷法度,纵然是官家,亦不可轻废。蔡大人轻率上了贼船,现在想回头已经来不及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拿到我的口供,也好教百官无话可说!只不过,我既已知道了你的处境,你说我又会不会招供呢?”
    哪知蔡京闻言竟也笑了。“纵然本官无能问出口供,不得不将慕容大人移交大理寺。只是慕容大人向来体弱,便是进了大理寺又能活几日呢?”
    “是啊……”只见慕容复仰起头长长一叹,“横竖都是死,自然是死地痛快些比较好。让我见一见官家,见过之后,蔡大人让我招什么,我就招什么。否则,本官也只好拖着蔡大人一齐死了!”
    慕容复有此要求,蔡京却只嗤之以鼻。“慕容大人,你该不会以为到了今时今日还能说动官家饶你狗命罢?”
    慕容复闭目摇头,了然道:“官家将我送来捧日军死牢而非大理寺,目的就是取我性命。区别只在于证据确凿,或是蒙冤致死。官家毕竟是官家,就算冤枉了我,百官也不可能只为了我就逼宫造反。但是,蔡大人的仕途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