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 >

第173章

[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第173章

小说: [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本该是朝廷来做的事!”
    耶律浚一听这话心下便是一突。“舅舅的意思……宋国在以汇通钱庄与我们争夺民心?”
    “他们是不是这个目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自从南京与宋国互市,契丹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很多。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既然过上了好日子,谁若再提关闭互市便是百姓们的仇敌。可若是互市越来越大,大宋在大辽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天长日久百姓自然心向大宋。”萧峰被押回大辽,这一路无所事事,便将他开辟互市以来的所见所闻反复思量,终于隐约弄懂了当年慕容复应允互市的原因。
    “所以就该杀了慕容复!”耶律浚天性仁善,实说不出为稳定政权就该让契丹百姓生生世世穷苦的话来。因而,只有杀了慕容复这位大宋能臣,才能使宋辽两国之间的国力不至相差太多。
    萧峰显然也明白耶律浚的言下之意,不禁苦涩回道:“大宋能有今时今日,并非只因慕容复一人。蜀党人才济济,纵然陛下借大宋官家之手杀了慕容复又如何?陛下不能挡住契丹百姓要过好日子,大宋官家同样不能挡住汉人百姓要过好日子。蜀党当政六年,国泰民安、大局已定。大宋便是没了慕容复,朝廷也会按慕容复的遗志继续运转,会让宋国愈发强大。到那时,大辽又当如何?”
    “大辽也会带契丹百姓过上好日子,令百姓心向大辽!”耶律浚斩钉截铁地道。
    岂料萧峰却依旧摇头。“大宋官家并非明君,所以慕容复大权在握节制君权。可是陛下呢?”耶律洪基近年来宠幸耶律乙辛与穆贵妃,治政愈发昏庸,生活却日渐注重享乐。一边是能臣盈朝蒸蒸日上的大宋,一边是昏君掌权日暮西山的大辽,结果如何早已不言而喻。这根本就不是杀一个慕容复便能解决的事。
    耶律浚再无言以对,沉默了一会方道:“舅舅,母后与孤一定会再向父皇求情。舅舅如此见识,不该只因区区小过便遭杀身之祸!”
    “不必了……”萧峰却只付之苦笑,“太子若是有心,便替我劝劝陛下罢!”萧峰不在意自己的生死,却不能不在意慕容复的安危。
    “是关于慕容复的事?”提及慕容复,耶律浚忙将满腹疑窦都倒了出来。“慕容氏与舅舅有血海深仇,为何……”
    只见萧峰幽幽一叹,轻声回道:“我与他之间的恩怨,怕是这辈子也牵扯不清了……”爹爹竟掘了慕容家的祖坟,他如今的危难亦是因我而起,却要我日后如何面对慕容?想到这,萧峰不禁紧紧闭上双目,再不答话。
    耶律浚见萧峰精疲力竭也不再多言,只吩咐狱卒好生照料萧峰。他的为人果然言而有信,不久便与萧观音一同求见耶律洪基,为萧峰求情。哪知耶律洪基刚得到姑苏慕容氏世代矢志复国的证据,眼见即将扳倒慕容复扭转国运,正是志满意得竟无论如何也不愿饶了萧峰。萧观音与耶律浚几番哭求,不但没有得到耶律洪基的怜悯,反而使他愈发厌恶他们母子,轻易不愿与他们相见。
    这日,耶律洪基刚斥退了耶律浚,失踪了多时的耶律乙辛便来求见。
    见到耶律乙辛,耶律洪基仍没什么好脸色,只冷哼着:“乙辛也是来为萧峰求情的?”这几日耶律浚与萧观音几番以萧峰往日救驾、平乱的功劳说项,要耶律洪基从轻处置萧峰,直令耶律洪基烦不胜烦。而一向体贴他心意的耶律乙辛却不见踪影,好似也怕得罪了皇后与太子,这岂能令耶律洪基不怒?
    哪知耶律乙辛闻言竟“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泣声道:“微臣发现了一桩秘密,思来想去,必得告诉陛下不可!请陛下屏退左右!”说着,他便自怀中摸出一沓笺纸,这第一张笺纸的上面赫然写着“十香词”三个字。
    作者有话要说:
    导演:萧大侠,还有什么话说么?
    萧峰:救命啊啊啊!
    导演:……
    
    第169章 蔡京面圣
    
    风波恶传回的消息却远超慕容复的预料!
    燕子坞鸡犬不留、慕容博本人失踪、收藏了无数武功秘籍的还施水阁亦被付之一炬。此外,更有慕容氏历代先人的坟茔被掘,骸骨与陪葬品扔了一地!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尊奉祖先是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但凡逢年过节,有条件的人家都得祭奉祖先,否则便要被世人视为数典忘祖狼心狗肺,遭人唾骂排挤,简直活不下去。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传统习俗,掘人祖坟也一向被视为极尽缺德卑鄙之事。谁若干了这种事,那便是与人结下了百世不得化解的仇怨。是以,慕容氏祖坟被掘的消息一经传来,包不同即刻双目赤红怒发冲冠,叫嚣着要灭萧峰九族。
    慕容复穿越而来,对慕容氏的历代祖先委实没什么感情。眼见包不同污言秽语地问候萧峰全族,连一向温柔的阿碧也是俏脸通红咬牙切齿,他不由喃喃说道:“此事并非大哥的意思……”
    “公子爷!”包不同痛心疾首地咆哮,“都这个时候了,你居然还护着他!”
    慕容复被包不同吼地一愣,顿时不敢言声。隔了一会,慕容复好似想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失声叫道:“那些陪葬品里都有什么?!”
    慕容复此言一出,书房内立时死一般的寂静。姑苏慕容氏几百年来只做了一个梦——兴复大燕的春秋大梦!这几百年的薪火相传,慕容博为了这个皇帝梦执着一生,想来慕容氏的历代先祖也是不差的。生前始终无法达成的心愿,死后会不会留下什么痕迹?而现在,慕容复已是官居一品大权在握,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是这些痕迹被宣扬出去,又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眼见慕容复捂着心口踉跄着跌回座椅,包不同与阿碧二人赶忙上前叫道:“公子爷!”只见他面色发青、唇色微紫、喘息不定,显然是犯了心疾。
    “阿碧,快去请薛大夫!”包不同又叠声叫着。
    “不忙!”慕容复却只一手扶着桌案用力喘息,艰难吐字。“正事要紧!”
    “公子……”
    阿碧还待再劝,慕容复已然强撑着一字字地下令。“传令风四哥,尽快将坟茔重新修缮,并安排一具骸骨葬入慕容博的墓中。燕子坞内发生的任何事,一个字都不能传出去!将我们安插在大宋与辽国的密探全部散出去,严密监视所有印刷作坊,一旦发现与慕容氏有关的只言片语就地销毁!另外,派人搜索慕容博的下落,生死不论!”
    “公子爷,要不要去请诸葛大人?”阿碧急忙发问。
    慕容复沉吟了一阵,终究缓缓摇头。“这件事,他不该知道!只要他不知道,便仍有转圜……”诸葛正我的六扇门自成立以来便直接对赵氏皇族负责,慕容氏的兴复秘密他必须不知情,否则便是他也生了异心。
    时隔多年,包不同也再不是那个随时随地都能将慕容氏兴复秘密挂在嘴边夸耀的无知莽汉了。眼见慕容复否决了阿碧的建议,他忙又补上一句:“公子爷,要不要令泰山准备准备?”
    “准备什么?”慕容复却仍旧摇头,“若是虚惊一场便罢了,若是……慕容府的任何动静都是活生生的罪证!”
    “大哥那儿……”包不同又试探着问了一句。
    只见慕容复静默了一会,低声答道:“种师道能保住他……”
    包不同闻言,只觉心头倏忽一落,良久方试探着道:“公子爷难道不曾想过,这或许是个机会?”包不同本质上终究是个快意恩仇的江湖人,处心积虑步步为营谋划几十载图谋复国显然令他极不耐烦。是以,这一问究竟指的是什么机会,不言而喻。
    慕容复却不再回答,只闭着双目捂着心口不断喘息,冷汗涔涔竟很快濡湿了里衣。不一会,薛慕华闻讯而至,包不同再没有说话的机会。
    然而,慕容复的种种安排却仍是晚了一步。绍圣三年四月下旬,被朝廷起复为礼部侍郎的蔡京提早返京,面圣时他拿出了一份慕容复祖父慕容笔的亲笔遗书,以及数枚慕容氏历代先人所用印鉴和部分违制陪葬品。赵煦见了那遗书即刻勃然大怒,连夜诏令慕容复入宫觐见。
    方入福宁殿,慕容复尚不及施礼拜见,怒气填膺的赵煦便将慕容笔的遗书连同那些七零八碎的物证劈头盖脸地全砸了过去。“慕容复!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谋朝篡位?朕要诛你九族!”
    慕容复闻言忙跪倒在地,口中言道:“官家息怒!微臣一向只知忠贞事君,从未有此念啊!”
    “慕容复,罪证确凿,你还想抵赖?”赵煦只指着地上的证据阴声质问。只见他面容扭曲,竟是既愤怒又得意。
    慕容复这才拾起了地上的东西迅速翻阅了一遍,事情果然不出他所料。那慕容笔的遗书中历数了祖上的风光,又自责有生之年未曾兴复大燕,愧对列祖列宗。至于那几枚私人印鉴,刻的多为“故国遗民”、“旧燕王孙”等字号,至于违制的陪葬品自然是用了蟠龙、祥云等皇族才能使用的纹饰。对于慕容氏历代的执念,慕容复也是无话可说,但眼下显然是打死也不能承认的。看过这些“罪证”,慕容复即刻以头抢地连连叩首,口中痛呼:“微臣冤枉!天大的冤枉!”
    “哦?哪里冤枉?”赵煦头一次见慕容复这般失态,心底得意非常,竟是忘却了方才一心要将其拿下投入大牢的打算。
    “启奏官家,微臣祖父讳笔,此事确凿无疑。然先祖过世多年,微臣从未见过这份遗书,不知官家从何处得来?”慕容复闻言忙起身为自己辩白,只见他面色苍白额头却已微微红肿,瞧着竟颇有几分荏弱。“还有这印鉴等物,微臣更是未曾得见。这定是旁人诬陷微臣,官家不可轻信啊!”
    慕容复说罢,原本侍立一旁的蔡京也急忙跪倒在地,连声喊冤:“官家,臣与慕容相无冤无仇,如何会来陷害他?”
    蔡京自动跳出来承担炮火,慕容复当即扬声质问:“如此,敢问蔡大人,这些东西大人是从何处得来?”
    这些罪证自然是耶律乙辛派人送给蔡京的,目的便是借蔡京之手呈给赵煦,铲除慕容复。但蔡京显然不能坦白告知赵煦,否则便是等于他自承与契丹勾结。“这……这是微臣返京途中有义士交给微臣的。”
    “不知这位义士如今何在?”慕容复赶忙追问。
    “此人交给微臣这些证据之后便已远遁,再不见踪影。”既然这义士本是虚无缥缈,蔡京也只能如此回答。
    慕容复闻言却只付之冷笑。“没有人证,只凭这些不知真假的物证,就敢构陷本官!蔡元长,你好大的胆子!”
    蔡京深知慕容复大权在握连赵煦也不得不忌惮三分,如何敢轻易开罪他?然而,由来帝王家最忌惮的便是有人窥伺他们的皇位。慕容复犯了这么大的忌讳,便是最后不能证据确凿也必定遭皇家厌弃。只要扳倒慕容复,蔡京自信蜀党上下再无一人是他的对手,这才放手一搏。“那位义士亲口所言,这些罪证俱是从慕容相的祖宗陵寝中起出。究竟是真是假,官家只需派人查验一番,一切自然水落石出!”
    蔡京此言一出,赵煦尚未及有所表示,慕容复已是勃然大怒即刻起身怒视着蔡京道:“蔡元长!本官究竟如何开罪了你,要你这般处心积虑构陷于我,连我的祖宗先人亦不愿放过?”
    挖人祖坟的事,连赵煦也觉得太过重口,不由暗自摇头。再转念一想,他方才拿的竟是从别人的坟墓中起出的陪葬品,那更是寒毛倒竖,不由惊声叫道:“蔡元长,如此说来这些罪证……”
    赵煦话未说完,慕容复已了然安抚:“官家放心,微臣先祖坟茔定时有人打理,至今完好无损。这些东西,不过是有心人刻意伪造,构陷微臣!”
    赵煦虽深深忌惮慕容复,可却也一向深知慕容复行事可靠。有他一言安抚,赵煦竟即刻平静了下来。
    蔡京将两人互动瞧在眼里,也是暗自心惊。想蔡京虽贬官外放多年,却始终未曾熄了官场搏杀之心。这些年,他冷眼旁观蜀党治政,虽说功绩累累,可赵煦对慕容复的嘉奖赏赐却寥寥可数,实难与其功劳相配。蔡京凭着自己一贯的政治敏感度,一眼便瞧出赵煦莫约不喜慕容复。今日面圣,他只是稍有试探,赵煦便表达了自己对慕容复的厌恶,更隐隐期盼蔡京能为君父分忧,扳倒慕容复。可以说,若非赵煦鼓励,蔡京不会一回京就将这罪证拿出来。然而蔡京却也万万没有料到,赵煦虽忌惮慕容复,可与此同时却又对他这般信任。来自敌人对自己的信任,无疑证明了此人强大的实力。蔡京只觉心下一突,本能意识到他与慕容复之间,怕已是不死不休!想到这,他马上又磕了一个响头,高声道:“官家,事关重大!臣请搜查慕容相府!”
    “放肆!”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