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 >

第150章

[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第150章

小说: [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ㄎ拷逯蜕氐溃骸靶惶蠊一常∥⒊既缃癫还⒅辏咽撬钠反笤备吖俸衤唬偌疑筒簧臀⒊迹拮闱嶂亍H词俏骶课偌页錾胨揽赝粒粼傥匏捣ㄅ率翘煜略甓豢刹徊欤 
    慕容复的这番话着实推心置腹,向太后听了也不禁连连点头。奈何大家都是明白人,唯有官家糊涂,向太后并非赵煦生母也是无奈。“待官家好转,哀家自会劝说一二。”
    “谢太后。”虽然明知赵煦不会听向太后的劝说,慕容复却仍是深揖一礼以表谢意。再与向太后寒暄了数句之后,他也很快便离开了皇宫。
    作者有话要说:
    慕容:跟我斗?
    赵煦:奸臣啊!
    
    第147章 抉择
    
    夜半时分,慕容复方才回到他在京城的府邸。这一天,他自寅时从城外动身,先是在太庙当了几个时辰木桩,接着又在大庆殿演了一场好戏,最后还在福宁殿外跪了许久,待回到家中早已精疲力竭。
    阿碧见慕容复累地连脸色都变了,忙吩咐仆役准备热水。待他梳洗更衣,又勉强吃了几口饭菜,时间已不紧不慢地逼近丑时。阿碧见慕容复用地极少,心里已是发愁,可又担心他吃多了积食也不敢多劝。一见他放下筷子,就急忙催促:“公子爷还是早些安置罢,明日……”
    慕容复闻言却只微微摇头,只见他呆了一会方道:“官家的情况不妙,明日……应该不会早朝了。”慕容复冷眼旁观,赵煦今日的确是被吓破了胆。他相信以赵煦的心志,明日早朝定会旷工。
    阿碧可不管赵煦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听到慕容复表示明日不用早朝,她已是喜动颜色。“公子爷累了数日,早该好好歇息一阵了!”见慕容复要伸手去取茶杯,她又急忙起身将桌上的茶具一并拿走。“已经这么晚了,公子爷就不要饮茶了!再歇息一会,早些睡罢!”
    慕容复见阿碧这副管家婆的态度也是无奈,只得老实应声:“我再坐一阵就去歇息。”眼下他是累过头了,一时半刻竟还睡不着。“我这一年不在京城,京中可有什么消息?”
    阿碧闻言不由侧头思索了片刻,小声道:“要紧的,阿碧都已飞鸽传书给公子爷;不要紧的……诸葛大人先后找到了两位镇南王,最后都找错了人,算不算?”
    慕容复即刻“噗嗤”一笑,连声道:“算!算!”诸葛正我掌控六扇门,岂会找错人?看来逗段誉玩地正开心。保定帝段正明虽说无心权术,可却是个有眼色的人。如今大宋平灭夏国展示了过人的实力,想必他更缺振奋之心,应该会很快传位段誉。只要段誉登基,段正淳这颗已扣了几年的棋子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慕容复正想地入神,阿碧却不高兴了,急急扯着慕容复的袖子道:“公子爷难得歇息就不要再挂心公务了,还是早些安置罢!”
    慕容复见阿碧满脸担忧地望着自己,登时心口一暖。只是见到阿碧这副乖巧依恋的模样,他又忍不住想起了阿朱。只见他忽然长叹一声,握住的阿碧的双手缓缓道:“阿碧,你自幼与阿朱一块长大,情如姐妹。如今……她远嫁两年,你真的一点都不想知道她的近况么?”
    这个话题,显然并不是慕容复第一回与阿碧讨论了。可阿碧的态度却是一如既往地坚定,只见她一脸冷然地回道:“我与阿朱情分已尽,公子爷何必再提她?”顿了顿,她又负气补上一句。“她若过得好,便罢了;若不好,那也是她咎由……”
    “阿碧,阿朱死了!”不等阿碧将绝情的话说完,慕容复已抢先打断了她。逝者已矣,阿碧的话已伤不了阿朱分毫,最后只能阿碧自己伤心懊悔。
    “……什么?”阿碧猛然一怔,泪水瞬间充满了眼眶。“公子爷,你说谁……是谁死了?”
    慕容复静默地望着阿碧,眼底满是温柔与怜惜。“阿碧,阿朱死了……女真族起兵叛逆,萧峰奉命镇压。黄龙府一战,阿朱为萧峰挡了一发冷枪……阿朱死了……”
    阿碧不可置信地望着慕容复,久久不发一言。过了一会,许是发觉自己再无法忍住眼泪,她猛地将头转了过去。
    望着竭力忍住哭声的阿碧,慕容复不由幽幽长叹。他伸手抚了抚阿碧的发端,轻声道:“没事的阿碧,一切都有公子爷,没事的……”
    只这一句,阿碧瞬间泪如雨下,伏在慕容复的膝头放声大哭。
    慕容复再没有说话,只温柔地轻抚阿碧的秀发。
    不知过了多久,阿碧方逐渐止住了泪,抽噎着道:“阿朱……阿朱姐姐她抢走了萧大爷,又害得公子爷中毒难解……我心里,我恨死她了!……可是……可是,公子爷,为什么我还是这么难过?”
    提及萧峰,慕容复立觉一阵恍惚。只见他沉默了一会方决然道:“阿碧,过去的事不要再提了。阿朱已死,无论她在阿紫下毒的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公子爷都已原谅她。所以,你也不必再记恨。……其他的,就更不必再提了。”
    阿碧听闻慕容复说“原谅”,心中已是一阵酸涩。可当她听到最后一句更是浑身一震,忙抬起头来望住了慕容复。“公子爷,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慕容复沉默了一会,缓缓道:“公子爷还有很多大事要办,没时间也没精力再理会不相干的人与事。”
    慕容复说这话好似他已决意从无望的感情之中解脱出来,可阿碧听在耳中非但不高兴,眼泪反而涌地更急。“……怎么会这样?……公子爷,怎么会?”
    “傻丫头,哭什么?”慕容复好笑地抽出绢帕为阿碧拭泪。“十年……公子爷想过了,只要十年,公子爷就能达成心愿。到那时,公子爷就带着阿碧离开大宋。大海之外,还有广阔的天地、不同的风土人情。有生之年,我们该去走走看看……”
    “不是这样!不是这样的!”阿碧却没有被慕容复给她画的大饼晃花了眼,只紧紧捉着慕容复的手掌不住抽泣。“公子爷舍弃了老爷和夫人、杀了公冶乾、成全了阿朱姐姐,现在还要放下萧大爷……这不对,公子爷,这是不对的……人活着不能只有公务,总还有别的。你不能……不能什么牵挂都没有!不能活得这么冷!公子爷!”
    “别的牵挂?感情?”慕容复闻言不由莞尔,“难道在阿碧的眼里,公子爷的人缘真有那么差么?”
    “但是萧大爷是不一样的!”阿碧坚定地道。“他与所有人都不同!公子爷,你比任何人都清楚!”
    “爱情……”慕容复坦然应声,“它没有一文不值,当然也不会重如泰山。阿碧,公子爷只知道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想要成功,唯有认定目标不懈努力。公子爷如今要承担的任务委实太重,我的确已经无法再分心他顾。……那时我总说种师道天真,可原来自己也是一样的天真,竟以为世事可以两全。事实是,当我把这重担扛上身的时候,就该把自己的心摘下来!幸好,如今悔悟也还不晚。”
    慕容复的话音很平静,显然这个决定他早已反复思考而并非一时冲动。阿碧更知道慕容复的志向,河清海晏、天下太平,乃至开疆拓土、万世不竭。这样的雄心壮志,远比谋朝篡位更为宏大,也更让人敬佩。可她却仍是不住落泪。“公子爷,你怎么受得了?”
    “为何受不了?”慕容复的神色却是淡淡。想他两世为人,江山与美人的选择,便是给他一万次机会,他都只会坚定不移地选择前者。而得其所欲则必失其所弃,既已拿定主意,又何必要死要活?
    “如果,阿朱姐姐没有死……”阿碧望着慕容复冷淡的面容不住哽咽。
    “有什么区别?”慕容复漠然反问。
    阿碧立时一噎。是的,没有区别。公子爷心高气傲,既然萧大爷选择了阿朱姐姐,那么公子爷就永远也不会将自己的心意说出口。所以,或许就此遗忘才是更好的决定?阿碧有些恍惚不安,她不知道以后会怎样。也许,会有别人使公子爷重又高兴起来;也许,公子爷再也不会将光阴虚掷在情爱上。她只知道,那过去的十年,公子爷与萧大爷豪饮比试、把臂同游、谈笑风生、为国为民,那所有一切的美好,终究是过去了。
    相比感情上的举步维艰,逼地慕容复不得不慧剑斩情丝。在朝政上,他显然始终游刃有余。可这一回,慕容复终究又高看了赵煦。只因赵煦并没有称病不朝一日,而是整整三日都不曾上朝。原来赵煦自幼体弱,在冬季本就容易得病。再加上正旦大朝上歇斯底里的一通发作耗费了不少精力,当天晚上他便起了热症,一连三天一直烧地迷迷糊糊,却是将之前的称病给坐实了。身为一国之主因病三日不朝,这不但大大地引来了朝野的疑惧,更令慕容复愈发轻视他。
    到第四天的晚上,在皇宫守了三天的右相苏辙终于被放归。回到自己的府邸,见到围坐一堂等着宫中音讯的一众蜀党成员,苏辙忍也忍不住地开口问道:“明石,官家忽然癔症,到底跟你有没有关系?”
    慕容复一脸无辜地摇头。“官家忌惮蜀党又恨我抢了他的功业,那日我分明劝他不要看那人头,他偏要与我赌气……”
    慕容复话未说完,堂上众人已是齐声一叹。
    连一向谨慎宽厚的苏辙也跟着叹息:“这几天官家时睡时醒,但凡醒来总要叫嚷是明石害他……”回想这几日安抚官家安抚太后的操劳,苏辙登时一脸的不堪回首。在他看来,官家虽为至尊,可那气度胆魄竟还不如太后与皇后两个女流,实在是教人失望。
    慕容复闻言即刻假作无奈地扯了扯嘴角。赵煦说的的确是实话,只是死人睁眼,着实匪夷所思。赵煦自己又被吓坏了,做出不少疯狂之举。到了这个时候,谁又能信他呢?
    众人又叹了一阵,胡宗愈便正色道:“官家已三日不朝,西军将士的封赏却不能再拖了!”
    说起这个,苏辙又是长吁短叹。平灭夏国开疆拓土,这是何等大功?朝廷却至今没有封赏,简直亘古未有!再拖下去,丢的可不止官家一个人的脸,只怕天下都要躁动不安,指责皇家薄情寡恩。只见苏辙环视了堂上一周,直言道:“明石,你既然回来了就没个主意?”
    慕容复却只是轻笑。“只怕我的主意说出来,大伙以为我大逆不道。”
    连慕容复也说“大逆不道”,想必他的主意是非常的“大逆不道”。堂上众人闻言皆是静默,唯有秦观不怕死,无所顾忌地发问:“什么主意?”
    慕容复望着众人,不紧不慢地吐出了四个字。“太后垂帘!”
    “不行!绝对不行!”苏辙果然不能接受,即刻扬声反对。“官家已年满二十,若还不能亲政,这……这……简直岂有此理!”
    慕容复却早有准备,认真回道:“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官家这样没日没夜地发疯总不是办法。师叔别忘了,如今不仅是西军尚未封赏,更有各国外藩也在等看朝廷如何处置呢。”
    想到正旦当日官家失仪还给不少外藩瞧在眼里,苏辙更是头痛欲裂。
    “如今情况紧急,不如请向太后捡要紧的政务先办了。待官家大好,再卷帘归政嘛!”慕容复说到这,不由微微拧眉,好似想起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般吞吞吐吐地道。“却是有一事……师叔,你看官家的癔症……究竟,严不严重?”
    癔症,换成现代汉语,大约可以简单地翻译成:间歇性精神病。一个得了间歇性精神病的官家,或许随时都能发疯,不知自己做过什么,岂能治国?经慕容复一言提醒,堂上众人显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同时阵阵胆寒。一时间,商纣、司马衷、高洋、高纬等一个个名垂青史的神经病暴君的名姓不断地在大伙脑中飞舞。
    苏辙的面色阵阵发青,可他仍努力维持着镇定,连声道:“不会!绝然不会!官家只是……只是受了些惊吓……”
    慕容复长叹一声,表情沉重地道:“但愿如此罢……”
    苏辙被慕容复这一声叹地冷汗淋漓,忙道:“我明日便再进宫求见太后,官家的病,定要仔细诊治!”想到范纯仁致仕之后朝中大事一件接着一件,偏自己是个缺乏机巧的老实头,苏辙终是忍不住低声感叹了一句。“也不知兄长几时才能回京?”
    苏轼要回京的消息,慕容复这还是头一次听闻,当下坐直了身体惊道:“老师要回京?是朝廷的诏令?”苏轼如今是杭州太守,元祐九年三年任期期满,若朝廷诏令他回来,以他在蜀党的地位唯有以相位安置。可显然赵煦心中意属的左相乃是新党党魁章惇,既是如此,他便一定不会召苏轼回京。
    说起苏轼的消息,堂上众人竟都有些不太好意思。他们不愿答话,便都将目光投向了说漏嘴的苏辙。
    苏辙亦是一阵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