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

第105章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105章

小说: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说谁年轻?能说谁衰老?207年,五十三岁的曹操,写下了这样的励志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一年,曹操北征乌桓,彻底扫荡袁绍残余势力,完全占有了北方。凯旋路上,白发苍苍的他写下了如此青春飞扬的诗句。
  诗人里面,打仗打得最好的,就是曹操了。透过他的诗歌,我们知道五十多岁的他,还像年轻人一样上进。北方平定了,要再追求上进,就只能是瞄准南方了。
  南方,富饶的荆州,广阔的江东,曹操打开军事地图,分别在这两个地方写下了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刘表,一个是孙权。
  用刀剑来表态——
  “今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208年,曹操正式给孙权下了战书。诗人曹操挑战时没有丝毫诗意,只有寒意。西晋人虞溥写的史书《江表传》这样记载当时江东的反应:“孙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响震失色。”
  208年7月,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表,刘表得知后,连怕带气,一命呜呼。他的二儿子刘琮在当地豪族的支持下掌权,投降了曹操。曹操没动一刀一枪,取得了千里荆州。栖身荆州的刘备,仓皇南逃,虽然一路上演了“张飞喝断长坂桥”“赵云单骑救主”“携民渡江”等佳话,但是掩盖不了溃败的事实。最后,刘备退到了夏口,曹操再也没有兴趣追赶他,因为他要休整军队然后进攻江东。在曹操的如意算盘里,江东最好是和荆州一样不战而降,所以他先写了这封恐吓性的战书。
  看到信的时候,张昭感觉眼前一阵晕眩,恍恍惚惚中,大片大片的血色在他面前氤氲开来,朦胧中,他似乎又回到了建安初年的徐州。193年至194年间,曹操两次征讨徐州,所到之处推行屠城政策,先后造成数十万百姓死亡,不少尸体被扔到泗水之中,连河都被堵塞了。要活命,请绕开曹操。琅邪郡的诸葛玄离开了,带上了十三岁的侄子诸葛亮;张昭离开了,带上了一部几乎翻烂的《春秋》。为什么来江东?还不是为了找一个能活命的地方吗?可是,现在这封只有三十字的战书,似乎是灾难的诅咒,马上就要让江东成为人间地狱呢?
  能阻挡得了曹操吗?谁能阻挡曹操?怎么才能阻挡曹操?
  “张公,你看我们如何回答这封战书?”孙权的提问把张昭从血色晕眩中拉了回来。
  “哦……哦……”张昭没有了平时的威严,脸上现出一丝惊慌,他说:“曹操就是豺狼虎豹啊,挟天子以征四方,以朝廷的名义举事,名正言顺。”
  孙权面无表情,等着张昭说下去。
  “如果我们抗拒他,资本是什么呢?将军可以用来抗拒曹操的,仅仅只有一条长江而已。可是,现在曹操得到了荆州,大小战船数以千计,全都沿江摆开,又加上骁勇善战的步兵,水陆俱下,这样,长江天险敌人已经与我共有。”
  群臣都默默点头,就连孙权也不得不承认张昭这番话是山上滚石头——实打实。
  “势力众寡不可与曹操相提并论,我认为不如迎接曹操。”张昭认为恭恭敬敬地迎接曹操,不是投降,而是生存的选择。
  生存是人类的第一需求,张昭的建议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在座的文武百官都附和张昭的意见。
  这时,孙权才意识到:要想战胜曹操,必须先战胜张昭。
  战胜自己最倚重的人才是最困难的。在这场另类战争中,谁是战友?孙权扫视着群臣,寻找着……突然,他眼前一亮:鲁肃在一隅沉默不语。
  鲁肃一直支持孙权建立江东霸业,孙权知道他肯定是建议与曹操叫板的。可是,现在意见已经一边倒地向着张昭,鲁肃无力与张昭叫板。
  孙权决定与鲁肃探讨一下如何才能与张昭叫板。他正要站起身,向外走。张昭拦住他,说:“欢迎曹操的事情还没定下来,将军怎能离开?”
  “不能与曹操打仗,我去更衣总该可以吧。”孙权说。更衣,是上厕所的委婉的说法。
  孙权走到门口,回头看了一下。鲁肃知道,这目光是看向他的。于是鲁肃起身追了出去。孙权早就在屋檐下站住,等着鲁肃。
  “刚才众人的议论,是专门要耽误将军的。我投降曹操可以,但是将军却不可以。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投降曹操后,曹操会让我做一个地方官,那时我会乘坐牛车,带着跟班,交游士林,最后也能做一个州官。将军投降曹操,将要到哪里栖身呢?”
  鲁肃是不赞同投降曹操的,他说自己可以投降曹操,其实是说张昭也是可以投降曹操的。
  孙权当然听明白了,他叹口气说:“诸人持议,很让我失望。现在你廓开大计,正与我同。”
  什么“诸人持议”,还不是张昭一人的事吗?以张昭的威望,足以绑架众人意见。官场语言,向来是话里有话,和鲁肃一样,孙权也没直接说出张昭的名字,但是二人都知道说的就是张昭。
  可是,如何先跨过张昭这道坎呢?鲁肃让孙权把在鄱阳驻兵的周瑜召回。历史此刻进入暴力阶段,最有话语欲望的张昭是腹有《春秋》的人,但是最有话语权的却是周瑜这样手握刀剑的人。
  为了对付张昭,孙权召回周瑜。张昭深谙做人道理,周瑜却精通军事。面对强大的曹操,张昭信奉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周瑜却相信战场上一切皆有可能。曹操真正让江东人恐惧的,是他的军事力量,周瑜从军事的角度分析曹操其实不堪一击,并拍着胸脯保证他肯定能击败曹操。
  鲁肃+周瑜》张昭。孙权再次集合开会,这次,他用刀剑表态,一上来就拔出刀,砍掉前面的奏案一角,说:“诸将吏敢再有说应当投降曹操的,下场将与这个奏案一样。”张昭明白,这一刀是砍给他看的。
  这注定是个无眠的夜晚。
  周瑜再次拜见孙权,从军事的角度分析战胜曹操的可行性。温馨的灯光,最容易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夜晚在窗外值班的卫兵看到了孙权抚摸着周瑜的脊背,很亲密的样子。只是,卫兵们听不到孙权说的话:“公瑾,你说得太对了。子布、文表(秦松的字)诸人,各顾自己的家人,持有私虑,很让我失望。”夜晚是隐秘的,很多真实的东西这时会像夜行动物一样爬出来。孙权终于对他人直接表达对张昭的不满了,而且,这次他没像以往那样称呼张昭为“公”,而是直接把张昭的字喊了出来。
  在孙权与周瑜、鲁肃看来,张昭来江东,本来就是为了躲避战乱,现在他主张投降曹操,当然也是为了个人的安宁。对于这样自私的人,当然配不上“公”这个称呼。
  “曹操要打来了,张公还没睡呢?”张昭家的卫兵看着主人卧房里的灯光,低声地交谈着。
  “……缓步西归”
  “……缓步西归”
  “……缓步西归”
  ……
  孙策向张昭走来,重复着“缓步西归”这四个字。张昭揉揉眼,孙策不见了,眼前只有豆大的灯焰。张昭从幻觉中醒来,心头回旋着“缓步西归”这四个字。孙策临死,将孙权托付给他,说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归顺许都政权,就是“缓步西归”。现在,曹操大军来到,周瑜、鲁肃这一班年轻人,倒是有勇气,可是曹操是单靠勇气就能战胜得了的吗?刘表死了,刘琮降了,刘备跑了——孙权难道有通天的本事吗?
  张昭不能眼看着以勇气的名义走向死亡,那样就有负于孙策的托付了。可是,面对孙权砍在案子上的那一刀,张昭还是沉默了。
  灯油耗尽了,屋子里顿时暗了下来。张昭闭上眼睛,心却醒着:年轻人,非得等到头撞南墙了才回头吗?
  张昭是智者,孙权、周瑜和鲁肃是勇者,曹操是强者。勇者与强者相遇,是勇者更勇,还是强者更强?智者认为:强者为王。
  智者从来不依靠运气。让张昭想不到的是,好运气会改变实力对比关系,强者的优势会被削弱,但是勇者在任何时候都是勇者,如果勇者再遇上好运气,那就有可能战胜强者了。
  周瑜就是幸运的。一场大风,帮助周瑜烧了曹军战舰,又一场瘟疫,帮助周瑜打败了曹军主力。最终,曹操无奈北还。
  东吴的庆功会上,孙权看到张昭走过来,笑声更加夸张了。
  


第三节 不得为相
  最难对付的猎物——
  老子不服!
  赤壁之战铩羽而归,曹操并不承认失败,而对因赤壁之战而名动天下的周瑜,他更是嗤之以鼻,在给孙权的一封信中,他这样说:
  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赤壁之战以后,周瑜挟胜进攻曹操堂弟曹仁驻守的江陵,以优势兵力围攻一年,最后还是让曹仁全身而退。江陵攻坚战期间,孙权为了策应周瑜,在东线对曹军发起了进攻,他亲自带兵围攻合肥,一个多月也没有攻下来,最后灰溜溜回去了。胜利能激发热情,但是失败能唤醒理性。接连的失败,让孙权意识到还是张昭说得对,曹操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姜还是老的辣,这话还真有道理,孙权又意识到了张昭才是江东的定海神针,把他任命为自己的军师。
  要是没有战争,曹操和孙权会成为好朋友,因为他们都是从小喜欢打猎、长大更喜欢打猎的人。但是,现在他们都把对方当成了猎物,成了死敌。
  孙权之外,谁是江东最难对付的猎物?正如把赤壁之战说成“会猎于吴”一样,曹操喜欢把战争看成是打猎。
  周瑜,这可是一个打仗的好手啊!
  可是,征战半生,驰骋大半个中国的曹操,最不怕的就是打仗。
  打仗需要兵源,需要粮草,需要民意,需要士气,需要调度……而这些事情,不是周瑜这样的武人擅长的,但这却是张昭的拿手好戏。曹操不怕周瑜的军队,却怕张昭把江东的经济发展起来,把民心汇聚起来。
  要是能除掉张昭,孙权还有什么可怕的!于是,曹操把阮瑀找来了,说:“给碧眼儿写封信,让他除掉张昭!”阮瑀被后世称为“建安七子”之一,是建安文学的标志性人物。把大文学家找来,仅是为了写一封信而已,这不是用宰牛刀杀鸡吗?曹操看出了阮瑀的委屈,说:“你知道这封信的主题是什么吗?”阮瑀说:“不会是让我写一封信就让孙权拱手让出江东吧?”曹操哈哈大笑:“正是!”
  要是让孙权杀掉两个人,那就等于拱手让出江东。第一个人是刘备,这人是孙权的妹夫,多年与曹操为敌,现在又镇守荆州,挡住了曹操南下的道路;第二个人则是张昭,这人是江东的大管家,理性稳健,擅长政治,正是年轻激进尚武崇战的孙权最需要的人才。
  听曹操这样说,阮瑀才没有了大材小用之感,以无比神圣的使命感写了篇《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这封书信也成了他最出名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这么一句:
  能内取子布,外击刘备,以效赤心,用复前好,则江表之任,长以相付,高位重爵,坦然可观。
  要是孙权杀了张昭,然后攻打刘备,那么江东就可以交给孙权,高官重爵自然也少不了孙权的。孙权赞叹这封信文采斐然,却依然把它踩在了脚底下:“杀了张公,江东还是江东吗?”
  张公还是张公,江东还是江东,孙权却不再是原先的孙权了。孙策死后,孙权是个毫无根基的大孩子,需要江东元老张昭的扶持;赤壁之战刚过,江东应该休养生息,需要治国能手张昭的打点。被需要才能真正被接受,所以孙权天天“张公长”“张公短”,对张昭毕恭毕敬。张昭呢,一脑子“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决心做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孙权前行的道路。张昭认为,直言进谏是他的本分,一门心思地要把孙权雕琢成一块无瑕的美玉。可是,孙权偏偏愿意做顽石,做顽石可以为所欲为地在道上滚来滚去,多自由啊!做美玉,被放在盒子里约束着,被人放在手心里攥着,多没劲啊!就这样,二人的分歧就产生了。
  忧伤的时候,打猎可以解忧;高兴的时候,打猎可以助兴;平静的时候,打猎可以消遣。要是不能打猎,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呢?209年的一个冬日,寂寥的山林显得分外疏朗,正是打猎的好时机。孙权悄悄地叫上人,吩咐说:“别出声,快出城,千万不能让张公知道了!”要是被张昭知道了,那他会挡在孙权的马前,说出一万条不宜打猎的道理。要想打猎,必须先过张昭这一关。曹操把张昭看成最难捕杀的猎物,孙权也把张昭看成最难对付的猎物。
  哥是江东霸主,哥怕谁?孙权还是来到了猎场。好不容易瞒过了张公,那就来次过瘾的吧。打猎要想过瘾,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