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一世安乐 >

第51章

(红楼同人)红楼之一世安乐-第51章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一世安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她们两个只跟着南安王府的姑娘行事,南安王府来得自然不是霍倩,甚至不是王妃,而是太妃领着来的。
    见了黛玉也是慈祥的很,黛玉得知那两位是南安王府出身也是讶异的很,想起之前南安太妃的态度心中却是警惕的很,不怪她如此,霍倩为何被贬斥,旁人不知,她再不行南安王府自己不知道,不然何必急冲冲的把人嫁出去。
    所为物极则反,她们就算不仇视也该有些不自在,这般和睦自然引起了黛玉的疑心。
    好在这两位南安王府的姑娘没生出什么事情,也没往她跟前来叫黛玉松了口气,她参加的宴席不多,不过几次却是次次有事,再来一回只怕以后都不敢再参加了。
    只是宴席之中没曾出什么事,席终贾母却以外祖母的身份要求留下与黛玉私聊。
    若是她提出让黛玉随她回贾府,王妃自然会暂时驳了,把事情延后,然后不了了之。想来贾母也是清楚这点,所以不曾提出这个,而是打着关心外孙女的名义要多留一会。王妃自然不好相阻,只能让黛玉带着贾母回了自己的院子里小叙。
    开始之时贾母倒是真的只询问黛玉的一些生活之事,言辞情切,关爱之心溢于言表。黛玉思及她初上京时贾母的真心关爱,原来有所防备的心也和软了下来。
    倒是血缘之亲,许是离得远没了争执倒是可以和睦些,黛玉自行猜测。眼中也带上了亲近之意,只是到底不如她所料。
    “外祖母说什么?”黛玉声音微微有些冷意。她再想不到自己的好外祖母找她不过是为甄家求情的。
    贾母虽然见黛玉脸色微变却也没真的放在心上只道:“玉儿,甄家是咱们家的老亲,一直关系极好,守望相助,这次因着女婿留下的东西被人利用弹劾下了狱,实在是冤枉的。这事又是成国公世子经办的,说到底都是亲戚,实在没必要如此。”贾母打量黛玉不知事理,只拿言语糊弄过去,却不知道黛玉对着此事一清二楚。
    程潇心思极深,但是架不住黛玉聪慧,言语试探之后,小小算计就得了真相,当然更多是因为程潇不敢欺瞒,唯恐哪日黛玉从旁处知道真相,譬如那位立场不坚定的谋士,到时自己反而是落了下乘,倒不如坦白些。
    当然他精明的很,有些话换了顺序却有不一样的结果。最后黛玉得到的真相是林海赞赏他的为人,将重任托付。
    黛玉既然知道甄家是个什么情况,甚至父亲之死也有甄家的一份功劳如何能听得贾母为甄家求情之语。
    原本还想着敷衍几句就罢了,不想贾母见黛玉不应承,也是生了火气,竟然把贾敏扯了进来。黛玉如何忍得豁然起身冷声道:“外祖母既然说母亲,那么外祖母可曾知道母亲到底是怎么没了的。这般为着甄家,九泉之下母亲可能安心。”

  ☆、第七十四章

贾母当了几十年的老封君,超品的国公夫人,如何能受得了被一个小辈下了面子,当即就沉下脸斥责的话语将将要出口,总算想起了这是王府,不是贾府。只能忍气道:“玉儿这是你的规矩,甄家是忠诚王爷的外家,冤家宜解不宜结,外祖母这是为你好。”说话间却是气得浑身打颤。
    黛玉见此苦笑一下,外祖母当真是当自己是傻子,事已至此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微微垂下眼帘黛玉冷淡的道:“朝中之事,我一概不知,不过父亲公正严明,自然不会冤枉了任何一个人。外祖母请回,玉儿不送了。”却是直接送客之意,立时就有雪雁上前请贾母离开。
    贾母的双眼没了往日的慈祥,很沉沉的盯着黛玉好一会才道:“这真是我的好外孙女,如今攀了高枝看不上我这个老婆子,那就好得很。”说完拂袖而去。
    雪雁担心的瞧着黛玉发白的脸色低呼道:“姑娘!”
    摆摆手,嘴角扯出一抹苦笑“不碍事,记住这事别往外说。”雪雁不乐,为什么不说,这贾母太过分了,这么欺负姑娘。不过对上黛玉严厉的双眼,到底是把话吞了回去,答应了下来。
    经此一事,黛玉对着贾府彻底死了心,如果连自己女儿的生死都不在意,如何还会在意她这个外孙女,以往她只当外祖母念着贾家,倒是也不怪她,毕竟她姓林,不姓贾,如今再看却是自误了,姓贾又如何,母亲姓贾,也比不过贾家的权利富贵。
    虽然心里明白,可是到底心情不渝。虽然下令雪雁不许将此事宣扬,但是她心情变动,蓁儿自然瞧了出来,只估摸着该是贾母说了什么才引得如此,只是黛玉不愿说她也无法子。
    蓁儿还在想着如何哄黛玉展颜,贾母在黛玉头上无功而返,那些人自然也不会甘心就此收手。
    几日的朝会上有御史弹劾林海任期内亏空受贿,一时激起千层浪。虽然林海在江南士林名声极高,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一则林海已经过世,人走茶凉,不是虚话。二则自古文人相轻,林海初去时风头太盛,就算有不满也不好说出来,这会儿却是未必。
    皇帝赐谥号又如何,古今多少文臣武将死后被清算的何曾少过。自然有那等迂腐小人见不得人好。
    不过林海在朝中也不是没帮手,他的同科旧友以及江南出身的官员们也不会眼看着他受弹劾。
    朝堂之上争执不下,程潇的脸色从那个御史出现就没好过。冷肃的气息叫离得近的人已经有些心惊了。
    他是武将,自然站在武将一列,文臣武将自来少有和睦的,这事既然是文官的事情,武将们多是看热闹,只是如今武将一列里多了这么一个,只怕这热闹是看不成了。
    有心思转的快的自然想起来,这位的未婚妻就是林海,算来时林海的女婿,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程潇当然没打算不管,只是就在他要出列的时候却被人不动声色的拉了一把。
    皇帝想来也被争吵弄烦了,一声呵斥之后拂袖而去,群臣跪了一地。
    朝会不欢而散,程潇却是被请进了御书房内。不只他一个,尚有忠顺,北静郡王以及沈瑾瑜。
    见到最后一个的时候他眼中划过一抹讶异,不过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给皇帝见礼之后就立在了一旁。
    皇帝不管为着什么都不可能让忠诚的人毁了林海的名声,可是现在的问题是林家无后,林海只一个女儿。
    程潇的意思自然是由他出面,他和黛玉婚约已定,既然是半子当然合适,可是皇帝却有些犹豫。身为上位者为着平衡之术。程潇若是因此和文官太近未必合适。
    就在皇帝举棋不定之际,沈瑾瑜提出了另一个人选,徐澄,天地君亲师,他是林海唯一的学生,为老师出头也是可以的。而且黛玉不能上殿但是若是能由她亲手写一份奏疏就更好了。
    这却是为黛玉打算的意思,程潇扫了眼沈瑾瑜,复议了此建议。既然程潇没有意见,皇帝也觉得合适,自然将此事交给程潇和沈瑾瑜负责。
    离开宫中之后,程潇和沈瑾瑜一道“尚未恭喜沈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在皇帝议事的时候在旁,只此一点就可以看出沈瑾瑜虽然官位尚低,却得皇帝倚重。
    沈瑾瑜淡淡笑道:“陛下厚恩,当不得什么?程弟的伤势可好些了?”
    “不过些许小伤,早已无碍。今次之事算是我欠你人情。”程潇状似不经意的道。
    沈瑾瑜脸色不变淡然道:“程副统领的人情可是难得的很,不过连着这次可是两回了,程大人想好怎么还了?”
    程潇咳嗽了声,而后淡定的道:“沈大人可以等着,什么时候需要的再提。”空口白话的,沈瑾瑜微微摇头“既是这样,那就留着,待我需要的时候再劳烦程弟。我先去找许兄,林姑娘那里就交给程弟。”
    前事已过,他倒是磊落的很,大方的把话说出来,程潇自然点头应下。两人在路口分别,各往一边。
    黛玉原还疑惑,程潇怎么突然这般上门,要知道为着蓁儿不喜,两人之间没少闹腾,当然具是无伤大雅,也可以看做兄妹之间的玩笑。
    待到听程潇将事情讲明,却是低声沉默到底叹息了声将贾家上门之事告知了程潇,倒不是她有意挑拨,只是既然牵扯朝堂,只怕另有后招,凭生事端。果然这话一出,程潇眉头微锁,不过很快又平复只道:“这贾老太君私心太重,玉儿你也别伤心。”
    “我原想着外祖母待我总还有几分真心,却不想是这真心委实是太少了,在贾家面前算不得什么。”苦笑一声,黛玉悠悠的道。
    程潇见此,有些心疼忙道:“她既然这般,你不理就是,总还有我,恩,还有母妃和郡主。”原不想提,但怕黛玉不高兴,才勉强把蓁儿也算进去。只是心底却是暗道:我这才找了几个合适的人选,明儿个这事完了就找母妃去说。
    黛玉闻言脸色微红,但是嘴角却是微微扬起,只不看程潇。起身道:“我去准备那奏疏。”说罢丢下程潇就走。
    叫他后悔不已,早知道就晚点提此事。这会儿也只能独自坐着。
    只一会儿的功夫却有紫鹃香雪笑盈盈的送出来一份水果道是黛玉的意思,程潇闻言立时浮现喜色,对着紫鹃几个也是和颜悦色的。
    林海被参一事,到底不能悬而不决。林氏女亲写奏疏,徐澄以林海弟子的名义御前对奏,驳斥某些人的无耻行为,护得林海的声誉。
    其实这事在聪明人眼中早就不是问题了,之所以参一个死人,不过是因为林海留下的证据定了甄家的罪,想要为甄家脱罪,先要证明林海手上的证据是假的。一环扣一环的,可惜到底今时不同往日。皇帝威势日盛,岂会让他们得逞。
    忠诚一系上蹿下跳的也没能把甄家捞出来,徐澄当庭辩群臣,一举成名,世人赞其恩义。一时之间许家的门槛都要踏破,吓得他躲了出去。
    待到见了黛玉更是抱怨不已,只道:“分明是沈瑾瑜和程潇两个坑我。这是他们哪里就做不得。”
    黛玉见他这般忍不住笑出了声只道:“师兄也是,人家不过是慕名来拜访,你这般不是坏了人家的好意。”
    “才不是这样。”他们分明是有目的的,不过这话却是说不出,他年纪不小却未曾娶妻,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十个有九个都是想做媒的,想到这里程潇越发想叹气了。若不是放不下黛玉,这会儿他早就跑出京了。
    黛玉自然不知道徐澄心中所想,好歹师兄难得来看她,自然也就不提这些不开心的事情,自然说起了其他的一些事情。
    若说京中如今最让人侧目的一件事,却不是甄家满门被押解回京。这到底涉及过多,未必好提。却是一件天大的八卦,一直自诩公府门第的贾家分家了。
    袭爵的长子一直住在马棚边,隐忍多年,却不想如今倒是硬气了一回分了家。这热闹自然引得京中人议论纷纷,加上贾家二房的闺女还在宫中为妃,这忽然分家之举实在有些古怪。
    不过外人却是难以得知详情的,只知道这家顺利的分了,京中上下无不纳罕贾家的史老太君怎么会应下此事。
    徐澄原有些犹豫是否要告知黛玉此事,却不想她竟然早就知道了。
    “师妹如何知晓?”徐澄微皱眉道。
    黛玉淡淡的一笑:“师兄,还真当我万事不知,这京中上下皆知,我岂会不知。师兄不必担心,这贾家之事自然有贾家人管,自然于我无碍。”虽然是这么说,但是这事其实不是别人告知的却是贾家之人所说。不过不是贾母,却是贾家二房。
    外人不知这分家的根由,黛玉却是知道的。贾母和王夫人为了各自的原因站到了甄家那边,意图帮助甄家脱罪,求黛玉不成,竟然收受甄家的财务。这事叫贾琏知道了,甄家只是被押解回京,尚未定罪,忠诚亲王还在,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自然想找人讨个主意,叫了王熙凤前来看黛玉,顺道打听下可知道些什么。
    黛玉不好说什么只安慰了几句,只是提起甄家自然言他们罪有应得。黛玉估摸着贾琏大概是不想受牵连才分的家未可知。只是她却不知这其中还有另一人的手笔。
    贾母算计黛玉之事程潇记在心里自然想着回敬一次,这贾琏的动作叫他看在眼中。寻了个机会把贾琏找了出来,也不必多了,私藏犯官家财就是一桩罪,让贾琏看着办。
    贾琏在刑部办差,自然知道这是什么罪,既然甄家倒定了,无论如何也不愿叫牵连了自家。但是这事是贾母和王夫人做下的,其他不论,只怕自己说了也未必肯听。想着这些年出风头的都是二房,说不定大房还要受他们牵连。
    贾琏咬咬牙找上了贾赦,大房自打贾琏进了刑部,多加约束,虽然不敢说没有仗势之处,但是大罪绝对没有。贾赦自然不愿自家的好日子受牵连,再想到贾母这么多年的偏心。一狠心就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