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煮妇难为 >

第93章

煮妇难为-第93章

小说: 煮妇难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城里董小漫迅速的去了趟娘家,说了这些事儿的始末。气的董父破口大骂,董母也在一旁唏嘘不已。

董小漫叹了一口气:“如今事情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这样的,我也只能做到这样了。现在就是想着怎么安排呢,将公公接到我们家住吧。只是家里虽然不至于住不下,但是还是觉得小了一些。我想着不如让两个孩子来你们这里住吧。”

虽然董母十分的乐意,平时看见两个孩子的时候少得可怜,如今可以住在一起那岂不是痛快?

“那怎么行,好像故意黏你公公似的。不知道你手上还有没有钱,没有的话从你娘那里拿一些索性买个大宅子住进去吧。”董父一语惊人,董小漫心里有些犹豫。

这几年跟大迁移似的,各种搬家,自己都要累死了呢。还想着干点什么买卖呢,现在可怎么办呢?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

手里大部分的银子之前给了二郎了,剩下点董小漫又做了点小生意赚了一些。可是如今想要买个像样的宅子,董小漫在城里逛了三天也是没找到。

“姐,我看不如就在城郊买吧。那里的房子便宜,将来还可以扩建。”董小刚一语惊醒梦中人,正好让董小漫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谁说房子一定要在市中心,又不是买铺子。董小漫拍拍自己头,简直就是秀逗了才会到处跑。

但是也不一定要寻个远郊啊,董小漫寻了几日看上了四五处房子价格都比较合理可是选择多了还真就不好下手了。

正好赶上董小漫回去看望张老爷子的身体,顺口就说了这件事。本来想着是不要给张老爷子造成心理负担,因为从三郎那里得知对于这样的变故张老爷子很是受伤抑郁了几天。

董小漫劝慰道:“公公,其实我们的意思是城里的条件比较好。您在城里养病自然也会好意思,再者三郎在城里读书心里也踏实一些。至于婆婆在大哥家那也是迫不得已,大哥家里两个孩子还小,大嫂那个德行说实话您心里也有数。若是婆婆在一旁照应着也能好一些,也省的婆婆伺候您劳累。”

明知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是听了董小漫的话,张老爷子也只能装作明白事情的原委了。家翁么有的时候就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让他这个当爹的没用,养出了这么一群拎不清脑子不清楚的儿女呢。

因为董小漫略微提起了买房子的事情。三叔公倒是说了一句:“你这宅子可是换的厉害啊,不知道这次你是要做自己的主宅还是偏所呢?”

董小漫苦笑一番:“三叔公有所不知了,孙媳妇儿这可是迫不得已呢。先头分家的时候那房子四处漏风,下雨的时候屋里多少个锅碗瓢盆都接不完啊。后来攒了些钱。才翻盖了这个大宅子。说实话没花多少钱,材料钱能省就省都是后山的石头木头不花钱。工钱没几个,就是操心罢了。后来去了城里买房。刚好赶上灾荒闹粮灾。当时买房子的钱差不多可以买头猪了,您说我这个是不是很便宜呢?”

三叔公点了点头:“那确实不错,如今你想买个大宅子给将来的儿女用也是对的。这立家的根本就是宅,这个房子的选址很重要。你可找过先生看过风水?可适合了?”

董小漫不大懂这方面,老实的摇了摇头:“孙女糊涂,并不知道这些。” 三叔公叹口气:“你一个妇道人家能做出这样的举动已经不易了,罢了罢了。老头子我略懂些易经八卦我给你瞧瞧吧。”

董小漫了不得的能够攀上这个人物呢,虽说现在除了三郎跟自己将他当个宝。村里的本家们都十分的不屑,尤其是长房那一边。可是若是千里马大家都能识得,这世界上就没有伯乐了。

董小漫屁颠屁颠的带着三叔公去看了那几套房子,又带着他老人家去了及第园看了一番。对于董小漫的举措。三叔公倒是很惊讶。着实夸赞了一番,暗地里也十分的佩服呢。

最终董小漫选了个相对来说比较偏僻,再一次靠山靠河的宅子。周围都是一些给人家做粗活的、扛大包的、木匠、铁匠之类的小人物聚集的地段。

这个地方董小漫是最不喜欢的,她觉得环境决定人的想法。就像孟母三迁一样,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跟这些下九流的人在一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董小漫的内心里有了很大的阶级转变。

在这个社会其实人真的分等级的,你可以凭着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但是在成功之前就要遵守生存法则。

董小漫甚至害怕这里头有什么小偷、妓女之类的的存在着。可是小刚打探了一番之后,发现真的是物以类聚这里头生活的人大多数都是苦哈哈。连给人家做姨娘的都很少。多数都是老实本分的人,董小漫也就放心了。

这个房子的真的挺大的,前后三进的宅子是前朝一个官员的府邸。现在也不知道为了什么竟然成为了官府的私物,可是因为历史问题跟地理问题根本就没人愿意要的。

就这样便宜了董小漫,本来这房子要价300两。董小漫一听心里直抽抽,300两那得多长时间那?

想来想去董小漫打听好了这个宅邸的负责人。竟然是县太爷身边的师爷。董小漫让董小刚给那师爷一些钱,就此便宜些。董小刚这孩子的性子却是在这方面死脑筋扭得很,说什么都不去做这样的事儿。

无奈之下董小漫只得亲自上门,找了那师爷的娘子这般如此的哭穷一番。又给了那娘子一颗据说是“祖传的”家里“仅有的一颗”珍珠。也不过是三四十两的样子,这也是董小漫巴拉来巴拉去,挑的看似最便宜的一颗了。

又凑了皱巴巴的一堆碎银子,什么铜板啊,银票啊什么都齐全了。这才凑够了八十两,给那师爷看的时候,那姓刘的师爷本是十分的厌恶的。

谁想到他的娘子出来拽着他在旁边说了几句,师爷还真就勉强的同意了。董小漫悲悲切切的又求着那师爷:“我家里乱的很,公公重病在床是个药罐子得我们伺候着。大伯子偏要让婆婆给他们看孩子做饭,如今若是知道我们拼了全力买了房子那肯定是要上门打秋风的。还请师爷放出风去,咱们买了宅子不嫁,可因为手头钱不够分着付了房钱。中间差的日子按照当下的钱庄的利钱给补上的。可好?”

董小漫说的这番话,师爷开头是明白的,那家里的烂事儿他可是看得多了不稀奇。只是后来说的这个什么分开付款,差的日子用利钱给补可是很有趣。想来这个女人也是被逼得狠了,不然也不能说这样的没人信的话。

师爷点了点头,看在自己娘子说收了一颗好大的珍珠的份上自己也就得过且过吧。董小漫就这样用了自认为是一百两左右的价钱买了一座大宅子,却没想到自己手上那个珍珠到底多值钱。

也是她自己太过自信没想到先去打探一下自己那珍珠到底值多少钱,等到董小漫一走师爷娘子就就乔装一番去了当铺。

没想到那掌柜的立马出了八十两想要死当,师爷娘子心里大喜这还不是说明这个珍珠价值百两之多?

也正是因为师爷收了董小漫如此贵重的礼物,再后来董小漫扩充她的商业帝国的时候,是积极配合。

这事儿暂且不说,单说新买的宅子。董小漫去看了一下那个老宅子,家里的之前的家具倒是十分的齐全的。甚至用董小漫的话来说:全都是实木家具。

董父看了一圈撇撇嘴骂了几句贪官,董小漫一问才得知:单按照这个房子原来主人的格调,这家里的家具至少得是全套的黄花梨做的。可是看现在这样子,黄花梨基本上都被搬空了。剩下的虽然称不上好的,但是他们这样的人家用也足够了。

董母稀罕的看着家里的花瓶,满脸的唏嘘:“年轻的时候我在主家做事,这样的花瓶也不算便宜了。哎呀,真是有钱真好呢,你瞧着咱们家若是自己买上一个,都不知道做啥用。”

董小刚却说道:“这宅子虽然大,但我瞧着旁边的地方也不小呢。你看后花园也不错呢,要是翻了土种些菜也是好的呢。”

董小漫一阵无语:你乡下一百来亩地什么菜吃不上,我这好歹是个别墅,种什么菜?

因为已经过了十日之期,董小漫担心长房又要作怪,要是送来了公公那可就是丢大人了。索性找了周围几个闲赋在家的妇人,将家里里里外外的大嫂了一番。董小漫也知道时间不够充裕,好歹也算是新房子了。缺什么少什么将来住进来的时候,再添置也不迟。

董小漫这下可放心多了,将自己小家整个搬了个精光。后来又在门上贴了招租的字样,索性将这个房子租了出去也算是包租婆吧。

另外又迅速的做了几套背面给家里人,让董母董父也搬了进来,每天去铺子也是一样的。能有两个同龄人在身边劝导,张老爷子的身子能好的快一些。

董小漫时间上不充裕只能简单地做了这些,就将张老爷子接了过来。当然长房是不知道董小漫这边换了大房子的,走了的时候大郎要装孝子跟来。

三郎一句:“大嫂家哪还有地方让大哥住一宿!”打消了他的念头,他也不好跟来。

而张老爷子虽然身子骨算不上真的那么差,可是因为心里上的创伤美好也没注意自己家变成什么样。等过了两三天才想起问三郎,三郎这才告诉他为了他能住的舒服,二嫂借了高利贷给公公买房子住。

虽然这话说的有点过,可也是董小漫刻意为之。没办法人家可以当婊子还立牌坊,咱们芝麻变绿豆当个好人还不行么。

看似皆大欢喜,可是董小漫心里还有个心病。那就是怎么才能让三叔公为她所用,开个药膳饭馆可不是得赚翻了?

可是自己明里暗里的表示,三叔公也不为所动,真是当真急死人了。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小漫闲来无事跟公公闲聊,从他那里得知了三叔公一家的情况。他们家本来很风光的,只是因为受了牵连乾哥儿被杖责,家里也受了很大的影响,而坤姐儿更是因为此时婚事也被退了。

举家搬回了老家,也是为了让乾哥儿能够换个心情有助于养病。而他们的家当却是被抄了个精光,虽然不是皇上亲自下旨却因为受害者家里脱不了感谢。

董小漫算计着自己家里那两个银子,心里想开个药膳菜馆的想法很强烈。想请三叔公出山,却不想三叔公不愿意搀和外事。

董小漫跟父母说了,原本以为可以得到父母的支持没想到董父董母却要责怪董小漫乱来。

董小漫心里委屈的要死,可是这是她目前为止能够赚钱最好的法子呀。等到三叔公由乡下接过来看诊的时候,董小漫再一次说了自己的想法。

三叔公笑呵呵的说道:“你这个孩子倒是个能耐的,这药膳么倒是可行,这是老头子心思不在这里,怕是无能为力了。”

董小漫陈恳的说道:“可能三叔公对我不大了解,我若是真的铁了心做这样的酒家自然早就请了人了。只是我想着用人用贤,我自己对三叔公的医术是十分的放心的。况且我并不是请三叔公给我做事,而是想着跟三叔公合伙罢了。三叔公只需要管药膳的菜品,其他的一律不需要。”

家里到底需不需要钱。三叔公心里清楚得很。他怕乾哥儿一蹶不振,家里将来没了人支撑。而坤姐儿婚事未定,大部分嫁妆已经丢失,这都是要大批的银子的。

三叔公并没有答应当然也没有决绝,只是说了回去想一想。而真正促使三叔公一家同意跟董小漫合作的,还真是长房的举动了。

村子里有人开始关注张老爷子去了哪里,若是真的去了二郎那里为何张老太还留在家里呢?所以人们开始纷纷猜测,张家两位老人分别去了两个儿子那里,这样倒是让很多老人看不过去。

长房当然不愿意看见乡里乡亲的去说自己的不是,作为长子不赡养父母。那名声实在是不好听。李氏没办法只得到处散播谣言,说三叔公给张老爷子吃坏了身子,他是个庸医,现在只得让张老爷子去城里找名医看病呢。

加上大郎也有意无意的吐露着城里的大夫都很牛气,费用实在是高之类的话。而张老太则是以无奈、沉默、落泪来回答上门八卦的人,三叔公一家在村子里的日子越发的难了。

就连三叔公想买地这样的小事,村长也顾左右而言他不给办理。气的坤姐儿都想寻上门讨个说法。等到董小漫再一次提出合作的时候,坤姐儿竟然越过她父亲答应了。

“小漫,我爹不同意自然有他的顾虑。不过我虽然学艺不如我父亲跟我大哥,但自问出师名门,若是我答应你,你我联手你可愿意?”坤姐儿找到董小漫,说了自己的想法。董小漫自然是愿意接受的。

“当然了。你若愿意出山我也是欢喜的。只是这件事儿三叔公能同意么,咱们私下决定背着老人可是不对的。”董小漫知道他们家的情况,若是坤姐儿住在城里可是不大方便也不可能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