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 >

第316章

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第316章

小说: 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明瑜点头,同明成一起入座。萧明瑜没问刘家的那些人,吃饭的时候说起这些话题,太过倒胃口。

用过了饭,萧明瑜就陪在韩氏身边,看韩氏处理家务。韩氏处理家务也是一把好手,而且刘家的事情不多,人情来往也算简单,所以不到一个时辰就完了。

接下来就是个人时间,萧明瑜本想陪着韩氏说说话,门外丫头来禀报,说是二夫人过来了。

萧明瑜挑眉,所谓的二夫人就是刘长卿的寡嫂狄氏。

萧明瑜就同韩氏说道,“本来是女儿去给二夫人请安见礼的,没想到二夫人倒是先过来了。”

韩氏拍拍萧明瑜的手,“不用担心,二夫人是个很好说话的人。”

狄氏带着一双女儿来见韩氏。萧明瑜赶紧起身上前,同明成一起主动请安见礼。

狄氏明显愣了一下,微微一笑,“这就是弟妹的那一双子女吧。”

“正是。本是想带他们过去给嫂嫂见礼的,哪里想到嫂嫂倒是想过来了。是我失礼,还请嫂嫂见谅。”韩氏客气的说道。

狄氏不在意的笑笑,“这些虚礼,不用太过在意。好一双标志的孩子,弟妹果然有福气。让人羡慕的很。”

韩氏笑着客气了几句,招呼狄氏落座。

到这会,萧明瑜才有机会仔细打量狄氏。数十年的流放生涯,在狄氏身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记。苍老,憔悴,脸上一道道的岁月刻痕,已经不是养尊处优的生活能够改变的。不过基本的风度还在,毕竟狄氏当年也是出自名门世家,是大家嫡女。

再观狄氏的一双女儿,大的同萧明瑜一般的年纪,小的那个也就十二三随左右。二人都显得怯生生的。这两个姑娘都是在流放地出生,自小就生活在那苦寒的地方,可想而知她们过去的生活是很不好的。即便如今被大赦,跟着家人长辈回到京城数年,还不能适应京城的生活。尤其是刘长卿回来后,让她们过上有仆妇伺候的日子,更是让她们很不习惯。流放地的生活在她们身上刻上了深深的印记。这些印记,或许三五年,或许七八年才能消除。也许一辈子都会刻印在她们的身上,一辈子都摆脱不了。

韩氏客气又周到的问道,“嫂嫂来寻我,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狄氏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事。之前你送来的衣衫,孩子们都穿过了,都是上等的衣料。”

“我们是一家人,嫂嫂这话就太见外了。再说了,孩子们大了,是该多做些衣衫。以后还要时常出门应酬见客,没几套像样的衣衫,如何能行。再说,这些都是孩子们的份例,嫂嫂无需同我客气。”韩氏笑道。

狄氏面露感激之色,“话不能这么说。我们在那苦寒之地多年,一朝回京,什么都不能适应。若非长卿,我们连个安身立命的地方都没有。如今你同长卿成婚,府里的事情都上了正轨,长卿身边有你照顾,我这做嫂嫂的也就放心了。你将府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将大家都照顾得很周到,我们自然该来说一声谢谢。”

韩氏笑道,“如今大家苦尽甘来,以后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嫂嫂不用如此。”

狄氏感慨,“说起来,长卿也是多亏了你们韩家,若非韩家相助,长卿又怎么能够平安活到现在。只是我没想到长卿会在韩府当差,他那么高傲的人。不过说的也是,当时刘家都不在了,长卿总不能在韩家白吃白喝。高傲什么的,也不合时宜,只会让自己摔的更惨。”

韩氏微微变了脸色,狄氏这话就耐人寻味了。难道是对韩家不满吗?

萧明瑜低着头,掩藏住眼中的嘲笑,狄氏这一手分明是挑拨离间,想让韩氏难受。韩氏本就是个较为敏感的人,她这么说,就是要让韩氏多思多想。想的太多,难免就会钻牛角尖。钻了牛角尖,就会让韩氏同刘长卿闹矛盾。看来流放的生活并没有让狄氏学会安分,同样也没有让狄氏变得蠢笨,真是可惜啊。

韩氏笑道,“过往的事情都过去了,嫂嫂无需再说。至于长卿的过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长卿选择了那样的路,谁也不能质疑。再说嫂嫂也不了解当时的情况,更不了解韩家的清凉。长卿虽说是在韩府当差,但是韩家人都当他是亲人。他来去自由,也拿着身为主子的银钱。至于他化名的事情,只因为当时形势紧张,不得不如此。嫂嫂若是对当时的事情还有什么疑问的话,不妨都问我。当年的事情,我都看在眼里,都很清楚。”

狄氏笑笑,“弟妹误会我了,我只是感慨长卿这些年的不容易。生活没有消磨掉他的志气,刘家终归会在他的手上再现当年的荣光。如今我也别无所求,只希望你们夫妻二人能早点得一子嗣,继承刘家的家业。”

韩氏笑道,“多谢嫂嫂关心,我们会努力的。”

狄氏盯着韩氏的肚子看了几眼,“弟妹年纪不小了,可要保重身子。我这里有几个调养身子的方子,都是当年老祖宗用过的。如今我将这几个方子交给弟妹,你用的好了,我心里头也高兴。等你同长卿有了孩子后,我就去祠堂告祭老祖宗,告诉他们,长卿有后了。老祖宗知道了,定然十分高兴。”

狄氏口中的老祖宗自然是刘长卿的祖父母。狄氏将老祖宗都搬了出来,韩氏只能笑纳,“多谢嫂嫂为我的身体担心,这些方子肯定是极好的,我都收着,会让下人照着方子熬药服用。毕竟我也想早点为长卿诞下一男半女。”

狄氏点头称赞,“如此甚好。弟妹有这个心,我相信你们夫妻二人定能早日抱上儿子。好了,难得你儿女都住了过来,你们母子三人说话,我就打扰了。”

“嫂嫂慢走,嫂嫂以后有空,多出来走动走动才好。还有绣儿同绾儿两个孩子,都是大姑娘了,也该出来多交往几个朋友。正好明瑜在这里,让她们几姐妹一处玩耍,多交流交流感情。”韩氏极为诚恳的说道。

狄氏笑道,“弟妹不要送。弟妹说的,我都放在心上。以后还有的是机会,不急在这会。”接着又同刘绣刘绾说道,“还不快谢过你们婶娘。婶娘都是在为你们着想,知道吗?要记得感恩,如今你们吃的穿的用的,就是将来的嫁妆,全都是你们婶娘同你们叔叔给的。”

刘绣带头,同刘绾一起郑重拜谢韩氏。

韩氏微微蹙眉,不过还是笑着扶起两个姑娘。嘱咐了几句,这才打发她们离去。

等人走后,萧明瑜站在韩氏身边,说道,“娘,这位二夫人不简单啊。”

第180章 断人子嗣

5

萧明瑜让人留意刘府的动静,同时让人将狄氏给的那几个方子找人检查。并且特别叮嘱韩氏,在没有查明方子好坏之前,绝对不能使用方子。

韩氏笑道,“这些事情,娘都清楚。你当娘是三岁小孩吗?”

萧明瑜笑道,“女儿自然没有将娘当做三岁小孩。只是防人之心不可无,那位二夫人瞧着不显山不露水的,实则是个绵里藏针的人。我就担心娘你太心软,一不小心就着了对方的道。”

韩氏笑道,“你啊,还真将娘当做三岁小孩来对待了。以前在萧家的时候,娘不爱理会那些事情,是因为娘不想理会。但是并不代表娘什么都不懂。”

萧明瑜知道韩氏说的是实话,不过还是将此事包揽了下来。

命人拿着方子出门询问大夫,连着看了好几个大夫,都说方子极好,是养身的方子。萧明瑜不信邪,就是怀疑狄氏不怀好意。于是萧明瑜又通过韩家的关系,找到一位在太医院当值的御医。这位御医最擅长的就是养身方面的。

将方子给御医看了,御医大皱眉头,一会又是连叹一声,一会又是一副不解的模样。让萧明瑜很是心忧。萧明瑜直接问道,“请问包御医,这方子难道是有问题吗?”

包御医说道,“方子是极好的方子,显然是有前辈高人开出来的。不过这里面有几味药材的分量有些异常,按理说这么重的分量,会破坏这张方子的药性。萧姑娘,这张方子能否借给老夫查验几天?等有确切的结果后,老夫再给你消息,你说可好?”

萧明瑜点头应下,“好,就按照包御医说的办。若是这张方子果真有问题的话,还请包御医明言。”

包御医点头答应,并且保证最快十天,最慢半个月就会有结果,让萧明瑜回去耐心等待。

萧明瑜一方面在等到御医那里的消息,一方面也在小心的了解刘府的情况。还真的让萧明瑜找出暗藏流言。

韩氏寡妇改嫁,嫁的还是刘长卿这个前途无量的人。别说外面的人会议论,刘家的人议论得更厉害。不仅如此,萧明瑜还打听到,自从刘长卿回到京城后,刘家人就在张罗着给刘长卿说亲,说的都是些年轻貌美家世也好的姑娘。因为刘长卿的正经长辈,说起来也就是那位庶母。这位庶母最是热心,恨不得今儿说好,明儿就能定下亲事。反观狄氏倒不热心,平平淡淡的,好像刘长卿成亲不成亲同她都没关系一样。

后来刘长卿同韩氏定亲,那位庶母反对得最厉害。反倒是狄氏在劝解那位庶母3,说这个家都是刘长卿的,刘长卿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大家只需在旁帮忙就行了。实在是没必要去质疑刘长卿的决定。

除了那位庶母外,刘家其他的族人也是反对的。大家多半是从刘长卿的子嗣问题上考虑,韩氏是寡妇,年纪也不小了。刘长卿娶了韩氏,这子嗣上头,怕是很艰难。只不过刘长卿一意孤行,最后刘氏一族的族人只能妥协。谁让刘长卿是族长,又是刘家最能干的人。

不过关于韩氏不好的流言,却在刘府私下里悄悄的传播。很多下人都会私下里议论几句韩氏的不是,比如韩家是不是以势压人,所以刘长卿才会娶韩氏。又比如,韩氏是不是使了什么狐媚手段,才会让刘长卿如此执迷不悟。又有人说,肯定是韩家给了刘长卿某些好处,刘长卿才会不得不妥协,同韩氏成亲。还有人直接骂韩氏不要脸的,老女人一个,竟然还敢巴着刘长卿不放,生生的将刘长卿给耽误了。说这种话的,多半是羡慕嫉妒恨。

对于第一种和第三种说法,府中的丫头们,尤其是稍有姿色的丫头,最是喜闻乐见。好像这样子,她们就有机会爬上刘长卿的床一样。

查到这些流言,萧明瑜一点都不意外。要是刘府没有任何关于韩氏的闲言碎语,萧明瑜倒是要觉着奇怪。

关于这些流言,并不出奇,萧明瑜也没有兴趣消息了解究竟有哪些人在传播流言。不过对于后面推波助澜的人,还有这些流言的源头,萧明瑜倒是极有兴趣知道。

萧明瑜同韩氏借了人手,调查此事。韩氏有不用意见,她才刚刘家门,就大张旗鼓的查事情,这样做影响不太好。

萧明瑜却持有不同的意见,那些人就是算准了韩氏的性子过于柔软,所以才会如此的肆无忌惮。若非有刘长卿压着,那些流言蜚语只会更难听,说不定已经传到了韩氏的耳朵里。对于此事,萧明瑜的态度是,必须给予强有力的震慑,才能让那些人知道好歹,知道谁才是这府里的女主子。别一天到晚的跟着别人瞎起哄,小心成了出头鸟。这第一仗,一定要打响,一定要将手段展示出来,等到将来韩氏怀孕的时候,那些人才会懂得消停。

韩氏不能说服萧明瑜,也不得不承认,萧明瑜说的某些话还是有道理的。于是韩氏答应下来,不过叮嘱萧明瑜,不能大张旗鼓的查,最好悄悄的来,免得大家的面子上不好看。

萧明瑜满口答应,转眼又丢在一边。有了人手,萧明瑜做起事情来,就很干脆利落。

抽丝剥茧,一个个的查下去,查到最后,结果在意料之中,却也在意料之外。本以为刘长卿的那位庶母应该是真正的幕后推手,事实上也是,但是那位庶母的身后还站在二夫人狄氏。这位二夫人还真是深藏不露。在刘长卿面前,劝着那位老姨太太息事宁人,成全刘长卿同韩氏的感情。背着刘长卿的时候,却又蛊惑着那位老姨太太,下死力气的诋毁韩氏的名声。至于刘长卿隔房的堂兄弟和长辈,虽然也参与了其中,不过是起到打手的作用。真正的推手还是二夫人狄氏。

事情查明,萧明瑜并没有立即动作。二夫人狄氏身份地位不一般,又是刘长卿的嫡兄嫂嫂,还为刘家嫡支一脉生下刘绪,为刘家传宗接代。

萧明瑜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派人调查这位二夫人同她的子女的相关事情。狄夫人的长子刘绪,是在刘家最鼎盛的时候出身的。刘家被流放到苦寒之地,这位刘公子已经开始启蒙,所以说,对于幼时的事情,刘绪或许也记得一点点。

刘绪年龄已经不小,二十好几的小伙子,但是还没有娶亲。据说在流放之地,曾有一个女人的,没有正式拜堂成亲,只能算是刘绪的小妾。但是刘家回到京城,这位小妾却没有跟着刘家进京。这里面的情况,无外乎就是那几种,萧明瑜没有去深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