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百年家书 >

第208章

百年家书-第208章

小说: 百年家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黎嘉骏上下看着他:“我发现你越来越能干啦!”
    秦梓徽苦笑:“有大哥二哥珠玉在前,我不好好表现,哪能在三爷眼里搏个地位啊。”他也不管黎嘉骏在另一个被窝里咔咔咔的咳嗽,径自把她搂在怀里,“更何况现在……国难当前,而且是越来越难,有些地方,有些事,若不同流合污,反而成了异类,我能做的,不过是尽量为了保住小家而略尽绵力,多的,若是为我自己,则饿死都不屑去做,若是为了家里……幸而咱家似乎更不屑,我既没有为难,又没有堕落,那有这个机会鞠躬尽瘁一下,自然是甘之如饴。”
    他说得拐弯抹角,但黎嘉骏好赖是听明白了,现在郭军内部失败主义横行,有汪精卫那般带头,曾经阴私的事现在都有了点抬头的趋势,很多人暗地里滥用职权捞尽好处,心里安慰自己也是为未来做打算,因为谁也看不清未来的走向,连“党内圣人”都已经投敌,“留得青山在”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无需名言的默契。
    这样的氛围中,出淤泥而不染反而会被那些人渣败类群起而攻之,秦梓徽和黎家人本也不是什么圣人,趁着职务之便能做点不损人的事情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哎,幸好咱家现在没人在前线了。”黎嘉骏感叹,“若是现在你或者二哥在前线,想到战士们吃不饱穿不暖全因身后那些越来越烂的蛀虫,我真是会气炸的。”
    “以前不也如此,只是现在身在其中罢了。”秦梓徽给她拉了下棉被,“睡吧,不早了。”
    “你明天什么时候走?”
    “早上。”秦梓徽每个月就一天轮休,累得睁不开眼。
    “这么早?以前不都是晚饭前到就行吗?”
    “鬼子又打宜昌的主意了,飞机频繁起降,总要绷着神经。”
    这倒让黎嘉骏留了点神,毕竟宋哲元死后,她就老挂心张自忠,她快被这个殉国将军的命运折磨死了:“哪些人在那儿啊?除了战区司令李德公。”
    “还能有谁呢?汤恩伯,孙连仲,张自忠……”他声音模模糊糊的。
    “果然他也在啊。”黎嘉骏越来越精神了,“他守的哪块啊,我说张自忠将军。”
    “不知……不外乎枣阳附近,那儿就是他的阵地啊,上次不也是绕着那儿打的。”
    “枣……”黎嘉骏重复着,心乱如麻。
    枣,随枣,枣阳,枣宜……到底是什么时候,是不是这次……她能做什么?她好像什么都做不了……
    
    第203章 举起陨石
    
    “我想做点什么……但又怕办砸了。”黎嘉骏望着天花板,轻声道。
    回答她的是秦梓徽闭眼翻身,长手一捞把她连人带被裹进怀里,迷糊道:“除了离婚和通敌,怎么样都可以啦。”
    “……我说得是正事诶!严肃点好吗?喂?喂!”
    秦梓徽一动不动,睡得死死的。
    “……你别后悔!”
    黎嘉骏被自己一瞬间产生的想法惊到了。
    这个想法让她很害怕,怕到发抖。
    展望未来,她几乎看不到什么让自己遗憾的事情。
    没错,她阻止不了南京大屠杀,阻止不了花园口决堤,甚至四行仓库都是临到头才想起来,但是如果有一件事她可以尝试一下的,就是张自忠。
    没办法,七七,淞沪,南京,重庆大轰炸,这些已经耗尽了她的储备,以至于在一九四五年前,对于“相持阶段”到底发生了什么,她一点印象都没有,只知道最后两颗原子弹结束了一切,而在建国之前那几年,更是只剩下名字都记不清的四大战役。
    国外,世界范围的那些转折点,她反而都努力回忆的七七八八,什么斯大林格勒,诺曼底登陆,珍珠港,中途岛……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她所接触的一切都在向胜利进军,根本没什么需要改动的。
    可如果还有什么遗憾让她印象深刻,就是驼峰航线的巨大损失,和张自忠的死了,这都是被歌颂千遍不厌倦的东西,可她一来没法改变美军飞机性能,二来没法替张自忠上阵指挥,能做的,竟然没剩下什么了。
    她有点不甘心。
    明知这人出门会被车撞,如果不在他踏上马路前拉一把,自己和谋杀又有什么差别?
    那么问题来了,且不说她有没有这本事,如果她真的是能力爆表运气逆天一不小心顺手把张自忠拉了回来,那简直不是蝴蝶效应了,那直接就是往地球砸陨石了。
    后面会怎么样?
    张自忠活着比一个穿越者的影响大太多了,太多太多,多到可能她这么伸一伸手,自己都会把自己作消失掉,或者她没消失,而是来自于另外一个制度。
    不管是好是坏,这个结果她承担不起。
    五月,连绵的战事从地域上开始向她挣扎着倾吐一个答案,日军进攻第五战区,枣阳告急。张自忠据守襄河东面的防线,阻止日军靠近宜昌。日军攻势猛烈,仅两日就攻破了防线右翼,其势头和速度远超去年的随枣会战,形式非常不妙。报纸上和广播上虽然尽量安抚,但还是免不了开始担忧宜昌的安危。
    没跑儿了,这就是枣宜会战,张自忠殉国之战。
    黎嘉骏觉得自己若是一个合格的记者,这时候有如此作弊器,就应该提笔泼墨,写个一大篇张自忠将军的前世今生,痛惜他的牺牲以及勇猛,再结合宋哲元之死唏嘘一番,从兄弟情、战友情、患难真情和相爱相杀之情方方面面煽情一番,叮嘱主编一有风吹草动就往报纸上印,争取做头版头条的爆炸性新闻,抢夺本次大事件的第一个制高点。
    可若自己是一个合格的战地记者……
    自己就是一个战地记者。
    “嘉骏,嘉骏!昱亭!”熊津泽一声大喝,炸雷一样。
    “啊?怎么了,我发呆呢!”
    “我知道你发呆……”他无奈,“工作的时候发呆还这么理直气壮的……主任叫你呢。”
    “王先生?哦我这就去!”黎嘉骏放下清理了一半的相机皮套,擦了擦手就跑了过去。
    编辑主任王芸生先生是个消瘦的中年人,典型的文人形象,带着圆框眼镜,为人一丝不苟,一看就知道是曾经凿壁借光悬梁刺股读书的刻苦型,他在几年前开始担任编辑主任,地位仅次于张季鸾先生和胡政之先生,因为胡先生主管运营,他则主要配合张季鸾先生的主笔工作,这些日子张老先生身体不好、每况愈下,报社的主笔工作几乎是全靠他支撑了。
    “昱亭啊,来,坐。”王芸生点了点面前的椅子,进了报馆,同事间有字的都喜欢相互称呼表字,黎嘉骏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她并没有真的大喇喇坐过去,而是恭敬的问:“先生,请问您找我是有什么任务吗?”
    “坐吧,别拘谨。”
    她只能坐下,望着他。
    王芸生直接给了她一封信,已经拆封,收信人是他自己:“你先看看这个。”
    “先生,这是寄给您的……”
    “看吧,公事。”
    “哦。”黎嘉骏老老实实的看信,发现果然是公事,写信人大概是驻上海的线人,说汪精卫同意接受重庆方面的记者的采访,但要求不能只中央日报一家,需要申报和大公报都出记者,保证不是一家之言。
    这还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关键在于,这人在结尾提了一下,说:“有一黎姓小友或可堪用。”
    “……”她说不出自己什么感想,连忙看信尾,写信人名为方笑圆。
    摔,一看就是化名啊,这人谁啊!
    大概是她表情太精彩,王芸生直接就看出了内涵:“昱亭,本社姓黎的仅你一人,莫不是你并不知这位方先生是谁?”
    “方……方……”黎嘉骏绞尽脑汁,忽然倒吸一口凉气,终于反应过来,“啊!武汉!”她把二哥拖回武汉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个姓方的人,听说也是个记者,当时也确实讨论过汪精卫的问题,没想到给自己挖了个坑啊!
    这个时候去南京采访汪精卫,要一般来讲如果活着回来,不管发表的文章是好是坏,对一个记者来说简直就是人生巅峰的前奏,说不定可以青史留名!
    可她高兴不起来,她莫名的嫌弃这个方先生多此一举……虽然知道对于这样的苦心提拔,自己这样想简直忘恩负义不知好歹,可她就是心底里不乐意。
    然后她的表情又带出来了,并且挣扎:“我觉得,这位方先生,可能提的是我的哥哥,当时我俩一同遇到他的。”
    “令兄也是本社记者?”
    “……不是。”
    “恩……”王芸生沉吟了一下,问,“你有什么顾虑,尽可以说来,其实人选尚未定下,此行如羊入虎口,我本也不建议女子去,并非偏轻于你们,只是若遇危险,总是皮躁肉厚一点的小子比较容易自保。”
    “我当然不是怕危险了。”黎嘉骏苦笑,“我怕危险我也坐不在这儿,先生,我知道这是您与方先生信任我,看重我,我很感激,也知道这个机会难得,太难得了,百年难遇,可我这心里……总觉得……”她想法太模糊了,自己也说不清楚。
    “刚才熊编辑似乎叫了你好几声才得到回应,你是不是正为一些事纠结?若是不可说那便罢了,若是我能帮上忙,自然是能解决最好,你也好安心过去。”看来王芸生还是觉得这次机会太好她应该不舍得放弃。
    若问她在烦心什么,那还真有。
    她好像找到了关键,而且在找到的同时,解决的人就坐在了面前,但是太快了,让她有种当初去长城抗战前的感觉,那时候也是一听热河陷落的消息,她当场就从廉先生那儿把去长城抗战的采访名额给抢了下来,其后在和家人公布出行的决定时,那个滋味真是一言难尽。
    不行,不能再冲动了,既然王先生已经主动伸出了大腿,就应该允许她冷静的、缓缓地抱住。
    她要回去商量一下,爹那关肯定得过,小三儿话都说不清,大夫人那关估计有点悬但她不爱管这些……需要攻略的就是大哥、二哥、还有秦梓徽……那三个男人……
    阴冷之气扑面而来……
    她蓦地一抖,脱口而出:“先生,我,我想去采访张将军!”
    王芸生愣了一下:“张……张自忠将军?”
    黎嘉骏已经后悔了,她硬着头皮:“是,是。”
    “可他在前……”他似乎想起来什么,哦了一声,摇头苦笑起来,“昱亭啊昱亭……说你什么好?”
    “我不知道,我……我对南京,汪精卫什么的,没兴趣……”都是浮云啊笑话一样的东西,“我就想去那些,实在点的,没那么多花头的地方……先生,我知道我们这儿能人辈出,要不是这位方先生提一嘴,这样重要的采访机会绝对轮不到我,所以我绝对不会脸大到说什么请让我二选一或者如果不让我去前线那我就去南京这样的话……”她这么讲着,逻辑倒是清晰起来了,强压下心底的一丝惶惶不安,挺直腰道,“您就让我去襄东防线吧,张将军那,或者我就呆着继续跟着诸位学习。至于南京,您就按您原本的打算,派最适合的同僚去吧。”
    王芸生沉默了一会儿,问:“昱亭,据我说知,你结婚不久,孩子也没满岁吧。”
    “……”黎嘉骏垂下眼,她觉得这话就是骂自己,一个不负责任的母亲,可她实在没法安下心来相夫教子,她支吾着,“我又不是抛下孩子溜出去玩儿……要这么说,我丈夫不也抛下我们孤儿寡母的战斗在一线吗。不对,先生,话不能这么说,这什么时候了,大家,小家,能这么算吗?”
    “不能吗?”
    “能!可不是这会儿!”
    “哎……”王芸生轻轻的叹了口气,手指轻缓的瞧着桌面,沉吟了许久,才缓缓道,“这事儿,你容我想想。”
    黎嘉骏乖乖的走了出去,刚关上办公室的门,腿就软了一下。
    艾玛,她忽然觉得自己的命就搁在王芸生身上了。他要是不同意,啥事儿都没有;他要是同意了,那……那简直是要二点五次世界大战了!
    现在情况看,她能过去呈五五之数。一来张自忠那儿现在情况太不乐观,而且同在前线的汤恩伯也是媒体的宠儿,有前线记者都往汤恩伯那儿凑;而且前些日子听说有个不长眼的美国记者采访张自忠的时候,很假惺惺装不小心的说了点刺人的话,张自忠将军一时半会儿对记者很不欢迎,王芸生不一定会真把她派上去吃硝烟不说还吃白眼。
    可若要说把她派上去的可能,那也是有的,毕竟……哪个报社也找不出一个这么拼命作死干活的员工啊……
    她忐忑不安的回了家,在门口摆好了表情,快活的进了门,刚在客厅坐下没一会儿,大哥就回来了,一瞅见他在门口投下的阴影,她竟然怂到下意识的跳了起来:“大哥你回来啦!”
    大哥一顿,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